分享

铁路工程常见危险源清单

 专治牙痛 2013-12-25

铁路工程常见危险源清单

一 模板、支(拱)架

模板、支(拱)架施工应考虑下列主要危险源、危害因素:

1地基承载力不足和不均匀沉降。

2模板、支(拱)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不足。

3模板安装时支撑不牢固造成倾倒伤害。

4模板、支(拱)架拆除时混凝土强度不足。

5模板、支(拱)架安装、拆除时高处坠落。

二 钢筋

钢筋施工应考虑下列主要危险源、危害因素:

1钢筋加工机械引起机械伤害和触电。

2钢筋冷拉作业时钢筋末端甩动和弹起伤人。

3焊接作业时引燃可燃物。

4闪光焊时强光伤眼。

5高处作业时攀爬钢筋骨架。

三 混凝土

混凝土施工应考虑下列主要危险源、危害因素:

1混凝土搅拌运输机械操作不当引起伤害。

2振捣机械用电不当引起触电。

3混凝土施工高处作业引发坠落。

4混凝土洒水养生误将水喷到电线或电气设备上引发触电。

四 预应力

预应力施工应考虑下列主要危险源、危害因素:

1预应力张拉高处、悬空作业时发生坠落。

2施加预应力时混凝土强度不足。

3预应力筋、锚具、夹具和连接器性能损伤引发夹片或预应力筋飞出伤人。

4油泵管路爆裂引起喷溅伤人。

五 砌体

砌体施工应考虑下列主要危险源、危害因素:

1碎石作业时石块飞溅伤人。

2高处坠落。

3落石打击。

4基坑坍塌。

六 起重吊装作业

起重吊装作业应考虑下列主要危险源、危害因素:

1起重吊装没有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2作业人员没有培训及持证上岗

3机械没有调试及检修

4钢丝绳、钢丝绳夹具及吊钩使用使用不符合要求6

5作业前没有进行机械、设备检查

6强风天气作业

7细长多根物件吊装

8没有专业起重指挥

9外电架空线路旁作业安全距离不足

七 地基处理

地基处理应考虑下列主要危险源、危害因素:

1机械作业时倾覆;

2施工影响毗邻的既有建(构)筑物和设备、管线;

3机械现场组装和操作、机械作业用电及防雷;

4大风等恶劣气候条件下人员和机械安全;

5施工噪声、排放泥浆等环境因素。

八 混凝土灌注桩

钻机成孔作业时常见危险因素:

1作业前,没有钻机确认一切正常就启动。

2钻进中,有发生异响、钻机摇晃异常等情况时,没有立即停机检查,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施钻。

3提钻、下钻时,应轻提轻放,钻杆在旋转时提升。

4高压胶管下站人。

5改变钻杆回转方向时,没有先停钻后改变钻向。

6成孔后没有及时灌注。未及时灌注的孔没有加盖保护并设警示标志。

九 路堤

路堤施工应考虑下列主要危险源、危害因素:

1复杂环境条件下的软弱路基、陡坡路基和危及既有建(构)筑物及交通的路堤填筑工程;

2施工影响范围内的既有建(构)筑物、设备设施、管线等;

3影响施工的水;

5人机混合作业;

6深取土场()

十 路堑

路堑施工应考虑下列主要危险源、危害因素:

1高边坡、不良地质、周边环境复杂路堑工程;

2施工影响范围内的既有建(构)筑物、设备、管线等;

3毗邻和施工范围内的既有交通设施;

4影响施工的水;

5危岩和坡面坡顶危石;

6爆破器材的运输、储存、使用、销毁等及爆破施工;

7弃土作业。

十一 特殊路基

特殊路基施工应考虑下列主要危险源、危害因素:

1施工影响范围内的既有建(构)筑物、设备、管线等;

2毗邻和施工范围内的既有交通设施;

3影响施工的水;

4岩溶及坑洞;

5风沙地区、高原及冻土地区施工;

6滑坡、崩塌、岩堆地段、泥沼地段、泥石流地区施工;

7弃土;

8特殊场所作业、季节性施工。

十二 支挡防护及防排水工程

路基支挡防护及防排水工程施工应考虑下列主要危险源、危害因素:

1锚杆(索)、桩板墙、抗滑桩工程;

2施工影响范围内的既有建(构)筑物、设备、管线等;

3毗邻和施工范围内的既有交通设施;影响施工的水;

4危岩和危石;

5较深基础开挖;

十三 桥梁基础

桥梁基础施工作业过程中应考虑下列主要危险源、危害因素:

1地下管线、地下构筑物等调查不明,盲目施工。

2机械设备未按规定进行检查验收。

3危险处所未按规定设置防护设施和警示标志。

4围堰施工时,对其变形、渗水和冲刷等情况不进行监测或发现问题处理不及时。

5钢板桩吊环焊接质量不合格。

6双壁钢围堰的尺寸、强度、刚度、稳定性和锚定方法不能满足施工要求。

7基坑开挖未按规定进行放坡。

8基坑支护变形检查、处理不及时。

9基坑降水影响周边建筑物,观测处理不及时。

10打桩机或钻机基底不坚固。

11挖孔桩护壁施工不及时。

12承台施工时平台及支撑系统搭设、连接不牢固。

13违规拆除沉井垫木。

14违规进行爆破作业。

15作业人员不按规定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16施工现场违章用电。

17水上施工无救生和消防等设施,无防汛措施。

十四 墩台

墩台施工作业过程中应考虑下列主要危险源、危害因素:

1塔吊基础不牢固;塔吊未与桥墩进行可靠连接。

2施工电梯超载运行。

3墩(台)身钢筋安装无可靠的固定措施;

4混凝土施工时模板支撑不牢固;

5脚手架、工作平台搭设不牢固。

6高处作业时上下重叠施工,未按规定设置防护棚等安全防护设施。

7模板及脚手架拆除顺序及措施不当。

8起重吊装违规操作。

9作业人员不按规定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10高墩模板爬升体系未设置保险装置。

十五 桥位制梁

桥位制梁施工作业过程中应考虑下列主要危险源、危害因素:

1大型非标设备的设计、制造、验收等不符合要求。

2支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基础承载力不足,排水不畅。

3支架搭设完毕后未进行验收;未进行支架预压或预压荷载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4挂篮拼装和拆除不符合设计要求。

5挂篮锚固不牢。

6挂篮移位无限位装置。

7悬臂吊机节段梁拼装后锚固不牢。

8移动悬臂吊机无制动装置。

9多点顶推、集中顶推时控制手段不统一。

10移动模架拼装过程中支腿横向连接不及时。

11移动模架过孔时违章操作。

12移动模架部件焊缝开裂未及时发现处理。

13移动支架前移没有可靠的限位和制动装置。

14斜腿刚构拼装时,地锚固定不牢。

15预应力张拉未设防护屏障。

16桥位制梁作业无防风措施;雨季施工无防雷击措施。

17水上施工无防护和救生措施。

18跨越公路、铁路施工时无防护措施。

19施工现场违章用电。

20高处作业人员不按规定佩戴劳动防护用品;酒后或疲劳作业。

十六 桥梁支座安装

桥梁支座安装作业过程中应考虑下列主要危险源、危害因素:

1墩顶未设置栏杆、步梯等安全防护设施。

2支座在墩顶存放时固定不牢。

3选用的千斤顶不符合施工要求。

4顶落梁时违规操作

5施工现场违章用电。

6高处作业人员不按规定佩戴劳动防护用品;酒后或疲劳作业。

7支座安装无防风措施;冬季无防滑措施。

十七 钢梁架设

钢梁架设施工作业过程中应考虑下列主要危险源、危害因素:

1钢梁杆件运输、存放和安装过程中不正确使用吊具、杆件捆扎不牢固、不平衡起吊、偏载或超载装运、存放支垫不牢固。

2支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基础承载力不足。

3临时设施等未按要求设置栏杆、安全梯、安全网、脚手板等安全防护设施。

4作业料具摆放杂乱、随意;上下抛掷传递工具。

5高处作业人员不按规定佩戴劳动防护用品;酒后或疲劳作业。

6钢梁纵移滑道、导梁、临时墩等施工临时设施未经设计检算或未按规定进行验收。

7浮船(船组)载重能力或稳定性不足、连接不牢固,未按规定进行检查验收。

8浮船(船组)、吊船未可靠锚碇。

9船上承载支架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不足,支架、船体、钢梁之间连接不牢固或偏载。

10悬臂拼装钢梁时平衡梁设计、安装不符合要求。

11钢梁自身强度不足,悬臂长度超出规定或悬臂端超载。

12悬臂孔和通航孔未按规定设置安全防护设施。

13吊机违规冒进或移动后不按规定进行锚固和全面检查。

14梁上运输车辆走行速度过快或制动、止轮设备性能不足。

15钢梁涂装材料贮存仓库及施工现场未按规定配备消防器材。

16跨越公路、铁路施工时无防护措施;

十八 涵洞、渡槽、倒虹吸

涵洞、渡槽、倒虹吸施工作业过程中应考虑下列主要危险源、危害因素:

1基坑开挖不按规定放坡。

2挡板支撑不符合规定要求。

3起重吊装作业违规操作。

4支架搭设、模板固定不牢固。

5倒虹吸管竖井上口未加盖,下口无防护栏。

6跨越公路、铁路施工时无防护措施。

7高处作业人员不按规定佩戴劳动防护用品;酒后或疲劳作业。

十九 桥面系及附属工程

桥面系及附属工程施工作业过程中应考虑下列主要危险源、危害因素:

1桥面未设防护栏杆。

2围栏、吊篮、人行道和避车台支架等安装不牢固。

3未按规定设置防坠物设施;无防风措施。

4有工程列车通过的桥上施工时无专人防护。

5砌体施工时石料放置不稳;人员违规操作。

二十 隧道洞口工程

洞口工程施工作业应考虑下列主要危险源、危害因素:

1对边仰坡坍塌、地表下沉、地基承载力不足、工作面崩塌、偏压、滑坡等情况未及时处理或加强防护;

2洞口各项工程与洞口相邻工程、临时工程的统筹安排不当;

3土石方开挖违反作业顺序要求;

4施工机具失稳及安全性能缺失、下降;

5高处作业台(支)架失稳、安全防护失效;

6爆破方式方法不当、防护措施不足、违规处理火工产品。

二十一 超前地质预报

超前地质预报作业应考虑下列主要危险源、危害因素:

1工作面坍塌;

2找顶不彻底;

3高处作业台(支)架失稳、安全防护失效;

4突泥、突水。

二十二 洞身开挖

隧道洞身开挖作业应考虑下列主要危险源、危害因素:

1开挖方法选择不当;

2开挖循环进尺过大,支护不及时;

3找顶不彻底;

4开挖作业台架防护措施不到位。

5爆破作业时无安全防护,爆破作业违章操作。

二十三 装碴与运输

隧道内装碴与卸碴作业应考虑下列主要危险源、危害因素:

1围岩失稳坍塌;

2洞内照明光照度不足;

3找顶不彻底;

4作业区域机械、车辆对人的伤害;

5卸碴车辆溜车、倾翻、挂碰;

6粉尘及有害气体含量超标。

二十四 支护与加固

支护与加固作业应考虑下列主要危险源、危害因素:

1临时用电不符合要求、照明光照度不足;

2找顶不彻底;

3围岩变形超限失稳、上一循环支护强度不足工作面坍塌;

4高空作业台(支)架失稳、安全防护失效;

5施工机具失稳及安全性能缺失、下降。

二十五 衬砌

衬砌作业应考虑下列主要危险源、危害因素:

1临时用电不符合要求,照明光照度不足;

2衬砌时机选择不当、与开挖工作面距离过长;

3高处作业台(支)架失稳、安全防护失效;

4施工机具安全性能缺失或下降;

5电线路短路,防水板施工引发的火灾及有毒、有害气体。

二十六 监控量测

监控量测作业应考虑下列主要危险源、危害因素:

1监控量测方案不合理,元器件损坏,采集数据失真;

2监控量测工作面未找顶、支护不及时,照明光照度不足;

3作业平台防护不到位,个人防护用品未按规定佩戴;

4富水和岩溶隧道安装量测仪器或钻孔作业时,出现突水、突泥等异常情况;

5施工安全性评价等级不准。

二十七 隧道施工排水

施工排水作业应考虑下列主要危险源、危害因素:

1富水软弱围岩、岩溶隧道突水、突泥;

2排水设备不足或损坏,排水能力不够;

3膨胀岩、土质地层、围岩松软地段,施工用水浸泡地基;

4洞口地表水渗漏及冲刷边仰坡;

5有水地段电缆线破损漏电;

6施工排出的水质不符合标准,污染环境。

二十八 隧道通风、防尘

通风与防尘作业应考虑下列主要危险源、危害因素:

1供风量不足,通风不畅;

2隧道内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瓦斯等有毒有害气体超标;

3粉尘超标;

4通风系统破坏。

二十九 隧道供风

供风作业应考虑下列主要危险源、危害因素:

1空压机附件失效;

2供风管管材不合格,供风管使用中有破损、漏风。

三十 隧道供水

供水作业应考虑下列主要危险源、危害因素:

1水质不符合标准;

2蓄水池不牢固,无防护棚和防护栏或损坏;

3抽水机电机绝缘失效,电缆线漏电;

4供水管道有裂纹或闸阀失效。

三十一 隧道供电

供电作业应考虑下列主要危险源、危害因素:

1作业地段照明未使用安全电压,隧道施工照明不足;

2高压输电线路距人行道安全距离不够;

3电缆线破损或线头裸露;

4电工作业人员防护不当。

三十二 不良地质和特殊岩土地质隧道

不良地质和特殊岩土地质隧道施工作业应考虑下列主要危险源、危害因素:

1专项施工技术方案不合理、开挖方法选择不当;

2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工作不到位,分析判断不准确;

3初期支护施做不及时,支护强度不足;

4量测数据失真,信息反馈不及时;

5瓦斯隧道施工机械设备、检测仪器未按规定配备,瓦斯浓度检测工作不到位,通风效果差。

三十三 斜井与竖井

斜井、竖井施工作业应考虑下列主要危险源、危害因素:

1斜井、竖井与正洞连接处的专项施工技术方案不合理;

2富水长大斜井、竖井的抽排水专项技术方案不合理,抽排水设备配置不足;

3斜井无轨运输道路坡度过大,运输车辆超速、超载、超限;

4斜井有轨运输轨道养护不到位、调度指挥不当,运输车辆超速、超载、超限

5竖井提升系统信号和制动失灵、调度指挥不当、运行过程中发生机械故障等。

三十四 全断面岩石掘进机

全断面岩石掘进机(TBM)施工作业应考虑下列主要危险源、危害因素:

1吊装作业钢丝绳断裂、吊钩脱落、限位器失灵;

2机械设备运行和维护中作业人员防护不当;

3通过软弱围岩、岩爆、小岩溶、膨胀岩、高瓦斯等特殊地段;

4刀具、刀盘、主轴承等失效;

5施工运输指挥不当、信号和制动失灵、超速、超载及机械故障等;

6未配备消防器材或消防器材失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