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东名城 德州,滨州,日照,聊城,临沂,荷泽,莱芜,

 一江春水向大海 2013-12-28
德州

德州市即德州。

德州位于山东省西北部,是经济强省山东的北大门。德州之德源于德水,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更黄河名曰“德水”,以为水德之瑞。汉置安德县,意“以其德水安澜耳”,隋开皇三年(583年)改“安德”为“德州”,从此沿用至今。德州历史悠久、地灵人秀,是大汶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秦汉以来一直为历代治所,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德州交通优势突出,京杭大运河从市区穿过,自古就有‘’九达天衢,神京门户‘’之称。北依京津,南靠济南,是华东、华北两大经济区的连接带,处在环渤海经济圈之内。京沪、石德、邯济、德烟铁路和京沪、石济高铁交会于此,是山东省重要的铁路枢纽;5条国道、14条省道和京沪(福)、青银、德石、济聊高速公路纵横交错,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2006年德州被确定为全国交通运输主枢纽城市。[1]
德州是全国城市综合经济实力百强城市,全国城市环境综合评比50强城市。德州土地肥沃,农副产品丰富,是全国和山东省重要的粮棉蔬果和畜牧业基地。德州市拥有“中国太阳城”、“中国功能糖城”、“中国中央空调城”、“中国粮油食品城”、“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京剧城等城市名片,被命名为“生物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火炬计划新能源产业基地”和“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1]
2011年,德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5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突破3万元。地方财政收入95.1亿元。四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954亿元,年均增长20.7%,实施重点项目313个,发展潜力明显增强。
201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230.56亿元,增长12.1%,增速高于全省2.3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三位,比上年同期提升了六个位次。
  从产业结构来看,2012年三次产业结构为10.9:54.2:34.9,与上年同期相比,第一产业下降0.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0.1个
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1.0个百分点。城市荣誉
德州先后荣获全国城市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全国城市环境50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生物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中国太阳城、中国围棋城、中国京剧城、山东省卫生城市、山东省双拥模范城市、山东省优秀城市建设与管理“齐鲁杯”、“买卖茶”山东省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城市和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城市,2010,2011,2012连续两年获得“中国十大地级活力城市”等称号。
1中国旅游;2中国太阳城;3中国功能糖城;4中国围棋城;5中国中央空调城;6中国京剧城;7中国粮油食品城;8 2011-2013年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9.2011-2013十大地级活力城市;10国家卫生城市。2013年最具幸福城市德州市排名63位

滨州市即滨州。

滨州市位于黄河下游地区、鲁北平原,地处黄河三角洲尾闾,北临渤海,东与东营市接壤,南和淄博市毗邻,西同德州市和济南市搭界。现辖现辖滨城区博兴县邹平县无棣县阳信县沾化县惠民县滨州经济开发区、滨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滨州北海经济开发区六县四区。
滨州交通便利,长深高速、荣乌高速和滨德高速形成高等级公路网。国道205和220线在城区十字交错。黄三角经济带、经济发展城市,隶属山东境内。
城市名片

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
★ 全国十佳卫生城市
★ 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示范城市
★ 中国棉纺织之都
★ 中国家纺之都
★ 中国油盐化工基地
★ 中国粮棉果蔬基地
★ 中国畜牧养殖基地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山东省适宜人居环境城市
★山东省园林城市
★2011十大幸福感城市第五名
★山东省“省级文明城市”
滨州荣获“全国综治优秀市”称号。[2]经济
2010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51.52亿元,增长13.5%。全年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300亿元,增长3.5%;粮食总产达到295.6万吨,连续8年丰产丰收。全市农业标准化基地达到165万亩,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9%以上。林水会展扎实推进,新建农田林网35.13万亩,完成各类水利工程393项。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19.83亿元,增长16.6%,超额完成年度计划目标。纱、机制纸及纸板、烧碱、钢材、电解铝等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同比分别增长4.65%、67.25%、17.49%、15.39%、46.11%。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548.73亿元,增长17.9%,超额完成年度计划目标。交通运输、金融保险、文化旅游、商贸流通等重点行业发展态势良好。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065.83亿元,较年初增加144.27亿元,同比增长15.7%;本外币贷款余额1068.47亿元,较年初增加178.93亿元,同比增长20.11%。
日照(山东省日照市)
[rì zhào] 

日照市即日照(山东省日照市)。

日照市是山东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中国大陆沿海中部,山东东南部,黄海之滨,是山东半岛的尾翼。日照市东北与青岛接壤,西靠临沂市,北连本省的潍坊,南接江苏省连云港,与日韩隔海相望,地理坐标在东经118°35`~119°39`,北纬35°04`~36°02`之间。日照现下辖东港区岚山区莒县五莲县2区2县,以及新市区、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和日照国际海洋城,有54个乡镇、街道,2981个行政村。全市陆域面积5310平方千米,其中山区、丘陵平原各约占三分之一,海域面积6000平方千米,海岸线长168.5千米,总人口287.92万。

经济地位

年末总人口 288.1万人[4]
2012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1352.57亿元,人均生产总值47851元
第一产业 117.64亿元,增长4.1%
第二产业 724.06亿元,增长12.6%
第三产业 510.87亿元,增长12.5% 财政总收入 701.6亿元。国税税收收入494.86亿元,增长38.9%(其中国内税收收入72.01亿元,增长0.4%;海关代征税422.85亿元,增长48.6%);地税税收收入54.18亿元,增长16.7%。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8.86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38.02亿元。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817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026元
港口货物吞吐量 2.84亿吨,2013年将超3亿吨

经济情况

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GDP)突破1000亿元,达1025.08亿元,是“十五”末的2.4倍,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5%,“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5.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0.26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561.55亿元,增长12.9%;第三产业增加值363.27亿元,增长14.3%。人均生产总值36883元,比上年增长11.3%,是2005年的2.3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600亿元,是“十五”末的3.8倍;地方财政收入突破55亿元,是“十五”末的3.8倍,年均增长30.4%;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2.2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0万标箱,均实现历史性跨越,分别是“十五”末的2.7倍和5倍;进出口总值达到133亿美元,是“十五”末的5.2倍,总量居全省第四位,跻身全国外贸百强市行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300亿元,是“十五”末的2.4倍;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突破1000亿元,是“十五”末的2.9倍;荣誉
中国城市科学发展创新奖[2]、中国十佳绿色城市[2]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2]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金融生态城市、水上运动之都[2]
世界清洁能源奖获得城市[2]、中国十大最美海滨城市
中国黑陶文化之乡[2]、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2]
2012中国十佳优质生活城市
2013中国十佳优质生活城市
2013中国十大最美海滩第五
聊城

聊城市即聊城。

聊城,别称“江北水城运河古都”,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十佳宜居城市,中国温泉之城。聊城地处山东省西部,临河南河北,位于华东、华中、华北三大区域交界处。黄河京杭大运河在此交汇。聊城是京九铁路胶济铁路胶济邯铁路济郑高铁在山东省内的交汇点,横跨冀鲁豫三省的最大交通物流枢纽。聊城不仅可以辐射和带动鲁西经济发展,而且是与晋、豫、冀等省份经济技术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聊城既可利用东部沿海的便利港口,还可利用中西部省份的丰富资源,是中国重要的交通枢纽、能源基地、内陆口岸和辐射冀鲁豫交界地区的中心城市,中原经济区东部核心城市。2010年聊城市实现生产总值1606.51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可比价增长13.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21.64亿元,同比增长4.3%,拉动GDP增长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935.70亿元,同比增长13.9%,拉动GDP增长8.5个百分点,其中实现工业增加值865.64亿元,同比增长13.7%,拉动GDP增长7.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49.17亿元,同比增长15.7%,拉动GDP增长4.1个百分点。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905.2亿元,是2007年的1.6倍,年均增长12.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迈上3万元台阶;地方财政收入96.6亿元,是2007年的2.3倍,年均增长22.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0亿元,是2007年的1.95倍;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366.6亿元、1110.7亿元,是2007年的2倍和1.9倍。荣誉称号
1
2
3
4
5
6
7
中国温泉之城
8
9
全国双拥模范城
10
中国十佳宜居城市(2009、2010)
11
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12)
12
中国十佳美丽城市(2012)
13
中国最具国际生态竞争力城市(2012)
14 中国最美20城市第八名(2013)
临沂

临沂市即临沂。

临沂,地处山东东南,东近黄海,南邻江苏连云港、徐州,东接港城日照,西接枣庄、济宁、泰安,北靠淄博、潍坊。是滑水运动之都[1],坐拥全国最大的市场集群,被誉为“物流之都,商贸名城”,是海关特批实行“旅游购物商品通关方式”的城市。
临沂古称琅琊,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2]东夷文明和凤凰文化的重要发祥地[3],拥有数千年优秀文化积淀,是著名的文化名城,即有齐鲁积淀,又存楚越遗风,有“少昊故国、琅琊故郡、书法圣城、三圣之乡”之称,被誉为“钟灵毓秀之地,文韬武略之乡”,因其拥有大量历史文化古籍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也被作称“书城”。临沂是中国市场贸易博览会、书圣国际文化节的永久举办地。建国后,临沂人秉承沂蒙精神率先在全国革命老区中脱贫,并一直保持着平稳的高速发展态势,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临沂速度”。成为中国华东地区特大城市,建国城市发展代表之一
临沂秉承自力更生的沂蒙精神书写了中国城市跨越式发展的亮丽篇章,作为中国四大发展模式之一的临沂模式,成为中国中西部地区与北方地区的代表性发展模式。
如今,大美临沂已经颠覆了人们对革命老区的旧印象,这里坐拥全国最大的市场集群和发达的物流网络,被誉为“物流之都、商贸名城”。荣登世界银行公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政府效率单项奖榜首,入选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十大城市,中国十大效能开发区、福布斯大陆最佳商业城市,被网络媒体称为“浦东第二”;临沂地处“长三角”和京津唐投资活跃地区的中间地带,是山东省重要的工商业、金融和对外贸易中心。[4]
2011年,临沂以全国第一的优异成绩,荣获中国最高城市称号“全国文明城市”!2012年,临沂成为中国首个水生态文明城市。

城市荣誉

中国物流中心城市杰出成就奖 [5]
全国双拥模范城
中国市场名城
中国市场名城
中国书圣文化之乡
中国诸葛亮文化之乡
中国最佳物流投资环境城市
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
跨国公司眼中最具投资价值的中国城市
中国绿色经济十佳城市
中国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
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城市
中国最令人向往的地方50强
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城市
全国数字城市建设示范城市
世界屋顶绿化草坪建设奖
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
中国城市竞争力政府效率单项奖榜首
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
中国四大发展模式之一——临沂模式
中国物流之都
中国板材之都
中国海棠之都
中国水蜜桃之都
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十大城市
中国十大效能开发区
经济
临沂市将提升壮大商贸物流业作为全市服务业发展的重点工程来抓,继续实施“商贸带动”战略,加快用现代物流理念和业态改造提升传统市场,随着一批知名物流企业落户临沂,已经初步形成了辐射全国的综合性现代物流园区。现在,电子商务、连锁经营、仓储式经营、超市化经营、总经销、总代理等现代化经营业态成了临沂商贸主流。目前电子商务交易额已经占到市场总交易额比重的30%,实现了从“摊位批发、现钱现货”到“轻点鼠标、物流天下”的现代商贸格局。2010年,临沂商城容纳6万商户,年营业额达到800亿元,现代物流增加值达450亿元。
2012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3012.81亿元,增长11.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1.34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1463.45亿元,增长13.5%;第三产业增加值1258.02亿元,增长11.5%。三次产业增加值占比为9.7:48.5:41.8,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为自2000年以来提高幅度最大的一年。经济运行质量继续提高,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 5.6%,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国、地税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9.8%,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11]
经济建设
工业已建立起门类较为齐全的综合体系,形成了以轻工、纺织、机械、化工、建材、冶金、煤炭、食品、黄金、医药等为主工业体系(临沂目前是中国最大的胶合板生产基地),是山东省的建材和黄金生产基地,是连接南北重要的物流城、商贸城。全市商业发达,有各类专业批发市场965处,其中专业批发市场189处,集贸市场76处,2012年临沂商城101个专业批发市场实现交易额1771.8亿元,同比增长18.1%,临沂批发城共有各类批发市场96处,拥有摊位2.5万个,连续三年跻身全国十大批发市场前三名。 现在仅次于浙江义乌,居全国第二,有“南义乌,北临沂”之称。 2012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012.8亿元,增长11.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1.34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1463.45亿元,增长13.5%;第三产业增加值1258.02亿元,增长11.5%。三次产业增加值占比为9.7:48.5:41.8,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201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71亿元,全市机动车保有量200万辆,其中汽车96万辆,本年销售轿车23万辆。城市荣誉
1、华东革命烈士陵园是最早一批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全国烈士纪念建筑重点保护单位。
2、华东土产杂品市场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土产杂品市场。
3、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是山东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国第一座汉墓竹简博物馆。
4、算圣刘洪创建的“乾象历”是我国第一部传世的引进月球运动不均性历法。
5、临沭县小型手扶拖拉机生产能力全国第一。
6、临沂市最南端的郯城县以其银杏之乡而闻名。
7、莒南县是全国最大的花生米加工、销售、出口集散地。
8、国电费县电厂,总装机容量720万千瓦,该项目建成过后,将成为亚洲最大的火力发电厂。
9、莒南县是全国最大的谷氨酸发酵基地。
10、苍山是全国最大的蔬菜生产县,全国最早利用恒温技术储存蔬菜的主产区之一。
11、苍山是被国家确定为第一批“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示范县”、“全国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全国出口蔬菜生产基地县”。
13、莒南县卧佛寺公园,是全国最大的县级公园。
14、平邑县是金银花产量全国第一县。
15、沂河小埠东橡胶拦河坝,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橡胶坝。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列为1999年大世界吉尼斯之最。
16、莒南县南铁牛石铁陨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石铁类陨石。
17、莒南县是花生单产全国第一县。
18、蒙阴县有我国最大、最早的金刚石原生矿。
19、全国最大的城市湿地公园——滨河公园
20、全国最大物流城
21、全国最大国际文化城
22、全国最大的板材基地
23、临沭县是全国最大的复合肥生产基地
24、在2010年和2011年全国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中,临沂喜获全国地级市两连冠!
25、2011中国人造板工业热点问题论坛暨协会胶合板专业委员会换届大会会上,临沂市被中国林产工业协会授予“中国板材之都”称号
26、临沂大学是全国单体面积最大的大学
27、“中国医院第一楼”临沂市人民医院
28、即将建成的360米高的恒大中心写字楼将成为山东省第一高楼!
29、2011年12月20日上午,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上,临沂市以地级市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30、2012中国物流城市最佳投资环境奖[15]
31、2012中国特色魅力城市[16]
32、蒙山大道高架路是全国第一条由民营企业独家全资捐建的高架路[17]
33、三河口隧道是山东第一条河底隧道
34、沂蒙湖是山东省唯一一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35 ,山东省临沂市[18]青驼战工会 位于沂南县青驼镇的青驼寺。1940年7月至8月26日,山东省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联合大会在此召开,1997年,被定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5、临沂机场是当时山东省最早也是唯一的民用机场。[19]
36、临沂动植物园是山东省唯一一家拥有大熊猫、金丝猴两大国宝的动物园。[20]
菏泽
[hé zé] 

菏泽市即菏泽。

菏泽,古称曹州,位于山东省西南部,鲁西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物流金融中心。以水名称市,始于1735年(清雍正十三年),曹州升州为府,设附郭县赐名“菏泽”。原系天然古泽,为“菏山”和“雷泽”简称,遗址在定陶县东北,古代济水流经时汇聚而成,向东流出成菏水,与济水相接。原菏泽市因广种牡丹2000年被更名为“牡丹区”,因此有“花乡水邑”之美称。
菏泽地处苏鲁豫皖四省结合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东部与济宁为邻,南部与商丘徐州砀山交界,西部与开封新乡接壤,北临濮阳。菏泽历史悠久,名士辈出,文化底蕴深厚,是我国著名的牡丹之乡武术之乡、书画之乡、戏曲之乡、民间艺术之乡
菏泽是山东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经济增长率居全省前列。2012年,菏泽成为中原经济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城市之一,山东西部经济隆起带的重要区域。中国人口、经济最密集的中原城市群之一。经济
2013年1-6月份,菏泽实现生产总值1010.10亿元,同比增长12.3%,增速列山东省第一。其中,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52.41亿元,产业占比54.1%,依然是拉动我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2012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787.36亿元,同比增长13%,增速高于全省3.2个百分点,高于全国5.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一位。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41.01亿元,增长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974.22亿元,增长16.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72.13亿元,增长12.3%。三次产业比重为13.5:54.5:32,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2012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40.30亿元,增长25.7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8.2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104.69亿元,增长25.91%,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74.6%。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81.49亿元,增长21.66%。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607.77亿元,比年初增加281.42亿元;贷款余额1062.34亿元,比年初增加185.21亿元。
莱芜
[lái wú] 

莱芜市即莱芜。

莱芜市地处山东省中部,莱芜古称嬴、牟,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春秋时期在这里发生过“长勺之战”,解放战争时期华东野战军曾在此发动了著名的“莱芜战役”。上世纪60年代是全国重要的冶铁中心,现在是以钢铁为主导的新兴工业城市,是山东钢铁生产和深加工基地、“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并且是“中国生姜之乡”、“中国花椒之乡”和“中国黄金蜜桃之乡”。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五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是与济南城市圈一体化城市之一将与济南区号统一,同城化。[1]
莱芜市地处山东省中部,莱芜古称嬴、牟,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春秋时期在这里发生过“长勺之战”,解放战争时期华东野战军曾在此发动了著名的“莱芜战役”。上世纪60年代是全国重要的冶铁中心,现在是以钢铁为主导的新兴工业城市,是山东钢铁生产和深加工基地、“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并且是“中国生姜之乡”、“中国花椒之乡”和“中国黄金蜜桃之乡”。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五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经济
莱芜自然资源丰富、土地肥沃,加上四季分明的温带气候,使其成为全国著名的粮菜果畜生产基地;莱芜工业基础雄厚,初步形成以钢铁工业为龙头,冶金、能源、机械、轻纺、建材为支柱,轻重工业比例协调,能源、原材料工业配套的工业生产体系,是山东省重要的钢铁和能源生产基地。
莱芜是山东省重要的钢铁、能源基地,同时也是国家科技部命名的高新技术新材料基地,境内有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鲁中矿业集团公司、山东泰山钢铁集团、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莱芜年产钢铁2000万吨。装机总容量4*30万千瓦的莱城发电厂两台机组已相继竣工,并投入发电。莱芜市非常重视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利用,莱芜市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被列入山东省六大重点示范园区。
2010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546.33亿元,同比增长1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8.61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330.18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177.54亿元,增长13%。分地区看,莱城区实现生产总值338.2亿元,增长12.3%;钢城区实现生产总值208.14亿元,增长11.8%;高新区实现生产总值60.05亿元,增长20%。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522家,比年初增加73家,其中产值过亿元的企业93家,过10亿元的14家。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73.39亿元,同比增长14.01%。地方工业发展快于省以上工业。省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80.07亿元,增长13.63%;地方工业实现增加值193.32亿元,增长14.3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