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怡 日前,位于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内的月亮湾商务区被苏州市政府正式授予第四批服务业发展重点集聚区称号。作为苏州工业园区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抓手,月亮湾商务区将被打造成为南部板块城市副中心的重要品牌。 毗邻独墅湖,月亮湾区域作为科教创新区积十年发展历程的综合配套商务区,由美国优联加建筑设计事务所按中央商务区标准进行高起点、高水准规划。月亮湾的整体布局依据“一个核心、一个东西轴线,一条自然界线,三个纵向层次”设计理念展开,充分体现公共开放的城市重要滨水休憩带及综合商务配套特点,在总共0.73平方公里区域内规划建筑面积近130万平方米,将建成100米以上商务办公楼11栋,重点发展现代商业与学术研发、总部经济、商务会展等现代商务综合体功能。该区域现如今的快速发展,不但促进了城市配套功能的升级优化,还使高等教育区、研发产业区和配套服务区连成一片,加速了高素质人才的聚拢效应。 在月亮湾这一新板块上,随着开建步伐的进一步加快,越来越多亮点集中闪现,无论是生态商务、集中供冷供热,还是综合管廊,都已经变成月亮湾名片上高辨识度的特别记号,成为其他地方新城建设的借鉴学习对象。 生态商务 节能低碳也有高收益 今年3月份,由园区地产经营管理公司投资开发的月亮湾国际中心正式启用。这是月亮湾商务核心区首个正式投用的超5A甲级商务写字楼,也是园区首屈一指的生态高端商务办公楼。据称,该中心目前整体租售率已超80%,预计全年楼宇产值将近两百亿元。 在园区着力打造东部综合商务城的大背景下,月亮湾国际中心从高端写字楼“群雄”中脱颖而出、取得骄人成绩,其秉持的“生态商务”理念发挥了重要作用。据项目负责人介绍,该中心在整体设计上充分考虑了独墅湖的生态价值,运用绿色生态科技,采用退台式景观设计,让入驻客户均有绝佳赏湖视野;在建筑上,采用了大间距中空呼吸式幕墙,这种幕墙内能形成通风换气层,内层幕墙温度接近室温,采暖最高节能达52%、制冷最高节能60%。独特的区位优势和颇具时代感的生态商务定位,令得月亮湾国际中心在较短时间内已成功吸引一大批优质客户,包括农业银行园区科技支行、浙商银行苏州分行、瑞士ABB集团、日本SMC公司、士齐生物研发中心、中海发展等国内外知名企业机构,金融集聚、总部经济、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的特色正初步显现。 截至目前,月亮湾首期已竣工面积达40万平方米,包括独墅湖会议酒店、建屋紫金东方、月亮湾国际中心、置地酒店及商业街等,大部分已投入使用; 在建面积近40万平方米,包括教育发展大厦、园区设计院和CSSD超高层项目等;另外,苏州新闻大厦、丹华君都、建屋超高层等项目也已启动规划设计,计划今年上半年开工建设。 为打造生态节能示范区,月亮湾区域所有建筑均按照绿色建筑的要求进行设计实施,其中建屋紫金东方已获绿色三星设计认证。该项目充分利用太阳能和雨水来为生活、办公服务:SOHO塔楼的南立面5层至顶层均匀布置水平向太阳能光伏玻璃百叶幕墙,年发电量36178度;采用区域分布式热电冷联供技术,集中供热,区域集中供冷系统; 设置雨水收集系统作为非传统用水的部分水源,雨水收集池容量为250立方,此部分水全部用于道路车库冲洗及绿化用水。 在建的园区设计研究院新楼同样参照中国绿色建筑三星标准、美国LEED绿色建筑标准等评价体系进行设计建设,总建筑面积73793平方米,绿化率25%。建成后,将集设计、研发、展览等多功能为一体;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大楼楼顶被设计成空中健身场,栽种绿色植物外,还将设计建设一条200米长的环形跑道,供员工使用。同样在建的CSSD超高层项目,楼高超过200米,建成后将成为月亮湾“第一高”。而日前刚通过规划设计方案的苏州新闻大厦,以其形似“一张卷起报纸”的独特外形,未来也将成为独墅湖边一道独特地标。 集中供能 给城市装上中央空调 传统意义上,一栋建筑是通过安装中央空调来实现夏季供冷、冬季供热或者四季恒温恒湿调控的。但传统电空调使用的制冷剂氟利昂对大气臭氧层具有破坏性,其带来的温室效应约为二氧化碳的2000倍。月亮湾聚集的十数栋高层、超高层楼宇,若都以电空调实现楼内温控,势必导致该区域“热岛效应”严重,并生热污染、噪声污染、羽状水雾污染等多重污染。规模性的问题,只能通过规模化来解决;不依靠电能、利用电厂余热蒸汽为区域同时供冷供热,是月亮湾采取的解决之道,它着手建设了江苏省首例大型非电空调、区域集中供热供冷项目。现如今,月亮湾集中供冷供热项目一期工程主体已完工投用,在实现区域热、电、冷三联供的同时,让一次能源也得到了梯级综合利用。 据了解,月亮湾核心区的集中供热是采用东吴热电厂在热电联产的余热蒸汽,通过管道输送至各建筑物;集中供冷是以蒸汽为能源,通过大型溴化锂制冷机组产生低温冷冻水,并通过公共管道输送到各建筑物。这一项目采用了先进的智能化群控系统、国际领先的EMC能源管理系统和能源供应的蒸汽+天然气双备份;区域供冷站内设备统一由专业工程师进行集中维护,专业人员24小时值守,大大提高了运行可靠性,而用户只需通过管道接驳即可直接使用,操作简便。 经专家评测,月亮湾区域采用这种“城市集中中央空调”,其核心区的环境温度可降低1~2℃,并且不会产生城市“热岛效应”。这一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预计每年可节约标准煤3390吨、减排二氧化碳约8000吨、二氧化硫约70吨、氮氧化物约70吨。而据介绍,减排8000吨二氧化碳就相当于种活了36万棵树。 除此之外,集中供冷供热项目还能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其中,月亮湾集中供冷中心不但是江苏省首例,也是国内装机容量最大的非电空调和区域集中供冷项目。此一项,就可减少月亮湾核心区空调设备装机容量的20%~25%,同时能令建筑物对电力的需求大大下降,有效平衡电力峰谷差。据初步测算,项目全部建成运行后,可节约全社会电力容量约1.65万千瓦/时,节约社会总体投资4500万元,每年为用户减少运行维护费用约400万元。而各个建筑物由于无须单独装设制冷装置、冷却塔等,在外观设计上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能有效改善月亮湾区域的高楼景观。 综合管廊 建一座管线的地下堡垒 建立大型的供冷供热中心,势必要先解决“如何有效输送”问题。月亮湾综合管廊就是答案之一。这是园区第一条建成的综合管廊,T字形状,全长920米,犹如一座专为管线而建的地下堡垒:主体由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内部矩形管廊3米宽3.4米高,中间部位人行通道,设置机电、照明、通风、排水、监控、消防等设施,整个系统由控制中心集中控制; 两侧管廊,一侧为两根直径70厘米的集中供冷供热管道,另一侧墙体则安装了七层支架,集供电、供水、供冷、通信等综合管线于一体。但由于按照规范要求,热力管道不能和电力管线放在同一管廊内,因此月亮湾综合管廊并未涵盖热力管道。作为全省首个综合管廊项目,由园区地产经营管理公司投资的月亮湾综合管廊在2008年11月开工,目前已完全投入使用。该项目工程管线布局紧凑,其地下空间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不但减少了道路用地宽度,也节约了城市用地面积。另一方面,将城市架空线纳入地下统一管理,综合管廊进一步延续拓展了苏州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九通一平”的良好传统,不仅减少日常运行维护成本,还能避免城市道路重复开挖与道路“拉链”现象的出现,令城市市容和空间形态保持整齐美观。此外,综合管廊能够超前预留未来市政管线空间,对于区域的长远、可持续发展,以及市政基础设施扩容需求的预备,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商圈南进 星月坊绘出区域新形象 一直以来,独墅湖科教创新区根据规划,重点发展包括高等教育区、研发产业区和配套服务区在内的三大功能区域。而作为配套服务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月亮湾商务区不但要结合创新区高科技企业荟萃、高层次人才集聚、高规格载体齐备的发展现状,加强人文商业的建设与营造,更亟须加快吸引代表国际水准和全球视野的高端商务接待与休闲项目进驻,进一步提升区域综合商务氛围。 日前,喜达屋集团酒店正式进驻月亮湾,星月坊商业街同期开街营运。作为世界酒店与休闲服务领域的翘楚,喜达屋集团旗下福朋品牌首次落户苏州就选择了月亮湾,自是对此区域发展极为看好。据了解,该酒店充分利用毗邻独墅湖的位置优势,283间客房都设计了大幅落地观景窗,多数客房可尽享满眼湖景;酒店设有总面积达1,800多平方米的会议与宴会场所及550平方米可直面大幅湖景的宴会前厅,为区域企业机构提供足够大的商务活动场所;同时配备的高端视讯通信设备、无线网络全覆盖等,保障了商务旅程中公务处理的高效便捷性。 星月坊商业街是月亮湾一大商旅综合配套项目,也是独墅湖科教创新区首个主题性商业街区,以“风尚生活”定位,业态涵盖大型中餐、国际餐饮、休闲餐饮、动感娱乐和商务配套等5大功能区。星月坊内集结了螺蛳饭店、SPR COFFEE(耶士咖啡)、琼林阁、棒约翰披萨、湘膳、蜀哥味道川菜、森克尔酒吧等多个知名餐饮休闲品牌。而番茄主义精致西餐、玉榕轩经典餐饮、木槿花韩国料理、星艺城量贩式KTV等商家也在紧锣密鼓装修之中。 福朋喜来登酒店与星月坊商业街这“一店一街”的开业运营,将拉开月亮湾商务区商气、人气、财气“三气聚湾”的序幕,利于打造环境优美、生态优良、宜商宜业的园区南部商务旅游新形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