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九江市规划局

 浔庐山水 2019-04-16

2、功能定位

根据本规划区位置、环境条件特征和总规规定,确定本地区的基本功能为公共服务,居住配套商业商务中心,旅游服务中心,兼容物流、交通、教育和医疗。

3、职能建设: 依托环湖各片区及其不同的功能定位构建新区五大中心:

兴城片区——区域级 CBD 中央商务中心——承担城市商务功能,主要布局金融商务及文化娱乐项目; 向阳片区——城市级行政服务中心——城市发展行政首脑中枢,主要布局公共服务及办公楼宇项目;

排山片区——区域旅游休闲中心——构建山水格局,培育休闲产业,主要布局旅游及休闲度假项目;

 蛟滩片区——城市级居住休闲中心——城县对接枢纽,主要布局科教园区及滨水居住项目;

金桥片区——生态涵养中心——近期承担生态涵养功能,远期主要布局总部研发及商贸物流项目;

4、人口容量: 依据上层次的规划要求,新区的功能定位及用地条件以及相关居住用地安排,最终控制规划区人口规模 28.25 万人左右。

5、规划布局:规划形成“五心环湖,三轴律动”的发展形态与结构。

五心环湖:区域级 CBD 中央商务中心,城市级行政服务中心,区域级旅游休闲中心,城市级居住休闲中 心,生态涵养中心。

三轴律动:金融商贸服务轴,山水生态旅游轴,生活产业发展轴。

·  金融商贸服务轴:串联八里湖东岸 CBD 商务中心和行政服务中心,提供相互衔接的行政商务服务;

·  山水生态旅游轴:串联山(庐山)江(长江)湖(八里湖),新区空间生态轴线;

·  城市生活发展轴:串联区域各大生活版块。

6、用地规划

规划区大部分地区为已建成区或适宜建设区。将规划区内陆形复杂、水系丰富、植被多样、生态敏感的地区,划为限制建设区。

规划区总用地约为 5263.11 公顷,其中城市建设用地约为 3403.74 公顷。

规划区内安排居住用地(R709.62 公顷。不设置一类居住用地,保证土地资源的集中建设;现状三类居住用地应尽早通 过集中改造将其转化为二类居住用地。

规划区内安排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A245.08 公顷,包括面向九江市和八里湖新区服务的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规划区内安排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B264.42公顷,包括面向区域及城市服务的商业及商务用地,以及与居民生活相关的商业服务设施用地。

规划区安排工业用地(M83.92公顷,主要集中在向阳片区,以现状保留的昌河汽车工业园为主。

规划区安排公用设施用地(U21.38 公顷,各组团均有分布。

规划区安排绿地与广场用地(G)共 1606.49公顷,其中公园绿地(G11242.23公顷,人均公园绿地的面积约为 36.50 ㎡。

规划区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S)约为 472.83 公顷。

规划区内区域交通设施用地(H2100.83 公顷。

规划区内特殊用地(H4)约为 12.24 公顷,作为军事和安保用途。

规划区内非建设用地约为 1746.30 公顷,以水域(E1)为主。

7、道路交通规划

铁路:保留现有京九铁路、南浔铁路和昌九城际铁路设施;

公路:长江二桥引桥贯穿金桥片区并设置出口; 现有昌九高速公路中心城区段继续作为银福高速公路与杭瑞高速公路东段的连接线,规划在排山片区设置收费站,未来考虑在排山片区设置高速公路下口,现阶段福银高速按红线宽度42m预留控制。

规划区内共设立社会停车场 9 处,总用地 11.05公顷,考虑安排立体停车系统,公共建筑配建停车场的停车位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向社会开放,提高其利用率。

结合环八里湖周边地带的公园绿地,逐步建立环湖慢行系统,步行道宽度 23 米,与车行 道路完全分离,连接环湖市民休闲、健身设施。

规划区设立公交首末站 4 处,共占地 1.85 公顷;

8、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规划

行政办公设施:在向阳片区建设市民中心,包括行政中心及其相关设施;

文化设施: 胜利碑沿环湖大道直至城市展示馆形成了环湖的文化游线,供全市的文化活动;

教育科研设施: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教育资源为向阳片区的九江第一中学八里湖校区,蛟滩片区的九江 县一中和九江财校;

体育设施:向阳片区八里湖东南岸布置体育中心及相关配套设施;

医疗卫生设施:在向阳片区布置市级医院、疾病控制中心等设施,在蛟滩片区布置市级儿童医院;

文物古迹区域:在八里湖湖心区,虽然没有明确的用地,但其文化意义具有一定区域影响力,未来应作为市级公共设施进行规划设计。

9、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规划

商业及商务是未来新区商业及产业发展的支柱,商业及商务用地在各片区均有布局:

兴城片区:CBD 中央商务中心以商务办公为主。

向阳片区:行政服务中心以商业为主。

排山片区:区域旅游服务中心,商业业态以酒店,俱乐部等休闲服务为主。

蛟滩片区:生活中心,以城市休闲消费商业为主。

10、居住区规划

本规划区内共安排居住人口 28.25 万人。

11、绿地系统规划

本规划区绿地系统由“一环一廊,多带多点多组团”构成。绿环:围绕八里湖及其周围湿地所规划形成的环状绿地,包括主要的环湖公园和防护绿地以及新区的核心水体,其承担了洪水防护与市民亲水休闲的双重功能。 绿廊:在排山片区以生态廊道为核心,按照生态廊道宽度控制并构建“山江湖生态走廊”,将庐山山体余脉、八里湖-赛湖水体和长江水域联为一体,并保持八里湖水域周边与庐山山体之间景观视域的通畅。其廊道的宽度需要严格控制,保证区域生态的多样性及活力。

绿带:主要包括赛湖东岸生态绿化带、长虹西大道景观绿化带、十里河景观绿化带、沙河景观绿化带等。

组团:各中心内具有相应的绿地组团为本组团服务,同时各组团也将通过八里湖绿环被串联在一起形成绿网:

节点绿化:由各规划组团的居住区公园和街头绿地组成。它们既是不同组团与地块之间的分隔带,同时也是居住区内部的休憩性绿地。

12、地块管理规定

本规划区内的建设用地,遵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 137—2011)进行 分类,并编制相应的地块图则,作为技术管理文件协助规划管理及并指导下一阶段规划。本规划用地兼容的主要方向是居住用地与商业商务用地、娱乐康体等其他用地的兼容,因此在人口容量合理的情况下,优先考虑居住用地与其他用地的兼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