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农村民生素质

 鱼顺顺708 2013-12-30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执政党的奋斗目标,这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深刻领会这些论断,认真落实改善民生的实践要求,我们就要不断增进人民福祉,使社会更加和谐幸福美好。

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改善民生,关键要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就业、增收是民生之本,教育是民生之基,医疗是民生之需,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安全网。这四大民生问题是新时期最广大人民的基本民生问题,应当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加以重视并持续不断地推进改善。

近年来,党和政府以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优先发展教育,实施扩大就业战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完善社会管理,维护公平正义,社会建设取得全面进步,在重大民生问题上发生了明显变化。

但民生事业历史欠账较多。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相比,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需求相比,保障和改善民生还有不小的差距。特别是在农村民生领域,仍有很多难题亟待破解,要下更大的决心和气力加以解决。

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要努力办好农民满意的教育。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加大农村教育经费的保障力度,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提高农村教师待遇,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破解制约农民增收的体制机制“瓶颈”。依法保障农民土地权益。加强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开辟农民增收新渠道。

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要稳步推进城乡居民享有同等社会福利待遇。加强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等为重点的农村社会保障建设,扩大覆盖范围,提高保障水平。大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交通,解决农民出行难。大力发展农民健康事业,解决农民看病难。大力实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改善农民人居环境。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丰富农民精神生活。

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农村公共事业软件管理还需完善。如农村道路和河道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的筹集管理、报销承兑、用医用药等方面,还需进一步谋划建立一套精简高效的管理体制。

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是治本之策。必须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搞好灌区配套改造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搞好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加快农村道路交通、饮水安全、电网改造等工程建设。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应走城乡一体化道路。要进一步纠正公共事业投入的城市化倾向,加大对农民生产、生活直接相关公共事业的支持。逐步缩小城乡差别,使农村公共事业得到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

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事事关乎百姓冷暖,件件连着党心民心。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改善民生中肩负重要责任,要牢固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多办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好事,勇于担当,不辱使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