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机遇

 bdcxrh 2013-12-30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机遇

 
下一步中国的开放应该是向世界贡献中国的智慧,贡献中国的方案,贡献中国的思想,这种开放才能进一步把中国的经济实力、中国的发展转化成一种国际制度的力量,转化成一种道德的力量。
 
■阮宗泽
 
全球化已经不是新的事物了,最近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取得的成就得益于全球化,分享了全球化的红利,而且由于中国的加入,实际助推了全球化,让全球化的合法性或者提供公共产品的能力有了更大的提高。
 
前不久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和美国一个智库各完成了一个研究报告,谈到2030年的世界和中美关系。中国和美国各自背靠背拿出一个报告来展望2030年世界的时候,发现英雄所见略同。
 
中国越来越成为一个可以和美国合作,解决全球性问题的最好选择。实际上现在反映出的国际秩序正经历一个历史性或者结构性的变化。冷战期间的几十年是两极体制,这种两极体制是非常封闭的体制,不容易出现第三种力量,因为它已经把世界固化了。随着两极体制的分解、冷战结束,用美国人的说法叫单极时刻,美国突然发现对手消亡了,而且它处在独孤求败的位置。
 
现在世界发生了新的变化,从“9·11”事件发生,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9·11”事件改变了美国对世界的看法,金融危机改变了世界对美国的看法。20国集团的出现埋葬了8国集团,8国集团在冷战期间指点江山,但是面对金融危机它无能为力。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专门指出,今后中国在参与国际多边外交的时候特别重视20国集团,还有上合组织、金砖国家,金砖国家的出现可以视作一个指标,世界权力体系和财富的一种重新分配。还要让西方国家,像美国、欧洲在一定意义上接受或者认同。以前中国人讲多极化,美国人很反感和过敏,现在美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讲多极化,未来的世界就是一个多极化的世界。
 
新兴经济体我们叫作群体性崛起。这个群体性的崛起,伴随着财富和权力的转移,这就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历史性的机遇。
 
中国发展是搭上了全球化快车,中国又用自己的发展加速全球化的发展,而且创造了更大的财富。西方一开始认为全球化是西方化,他们意想不到,出现的是非西方国家群体的崛起。这种情况下,中国可以进一步融入到全球化第二季浪潮当中,而且成为一个更大的推手——中国在进入新世纪时面临非常难得的一次机遇。
 
第一,有助于把中国的利益社会化。中国的崛起是很多人不愿意看到的,而且这样一个庞然大物的崛起,对过去的权力结构和利益格局是一种颠覆。这种情况下,中国为了减少崛起的成本或者发展的成本,或者来自于世界和国际的阻力,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自己的利益诉求国际化。另外,与此相关的就是把中国发展红利首先区域化、地区化。
 
中国发展的任务还非常繁重,要实现两个百年的目标,也不是那么容易。但第一步,就要把发展的红利首先向我们的周边扩散,让他们分享,这将会巩固或者强化中国崛起的地缘依托。中国的资本、中国的技术、中国的人员可以随着互联互通“走出去”,周边化是中国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中国的发展,对很多国家和现存的体系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中国要减少崛起的成本和阻力,特别要处理好和美国的关系,所以中方提出和美国要建立一种新型的大国关系,其实说到底,这个新型的大国关系是为中国崛起、为中国和平发展争取时间和空间,以及为中美关系,就是1和2的特殊关系形成一个战略缓冲。在这种情况下,中美可以保持关系的合作性,不对抗、不冲突、相互尊重、合作共赢,能否做到或者朝着这个方面努力,是能不能把握住第二次机遇的重要指标。
 
如何抓住这个机遇?30多年改革开放,我们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我们在享受这个成就的时候,有时候忽略了经历过的苦难和挣扎。也就是说,过去30多年中国的发展,完成了过去西方发达国家、发达经济体300年发展的路程,用30年走过300年的路程,那些挣扎、那些痛苦、那些郁闷,或者那些问题和摩擦也被包含在30年中,必须要释放出来。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的幸福指数下降了。我们在热烈庆祝我们取得辉煌成就的时候,其实内心也会感到郁闷,很多问题被压缩到了短短30年中。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唯一的出路是什么?新一轮的开放、新一轮的改革,必须进一步加强对外开放,开放的同时也要提升,打造中国开放的升级版。下一步中国的开放应该是向世界贡献中国的智慧,贡献中国的方案,贡献中国的思想,这种开放才能进一步把中国的经济实力、中国的发展转化成一种国际制度的力量,转化成一种道德的力量,中国应该说大有希望。
 
(作者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
 
《中国科学报》 (2013-12-30 第7版 观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