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人平语录2

 梓赫 2013-12-30
       孩子情绪我觉得也很重要,他们发泄自己的情绪,使用的方式多种多样,他们也不知道什么才是正确的,还是需要我们告诉他们怎么处理才是更好的;以下是王人平对这个问题的帮助:
 
帮助孩子释放负面情绪:
  1、拥抱情绪,想哭就哭会儿吧。
  2、倾诉,让孩子学会倾诉,跟朋友、同学、父母倾诉。
  3、画画,涂鸦,画出心中的不满。
  4、唱歌,唱出心情。
  5、摔打枕头、沙袋等。
  6、体育运动,打球,跑步。
  7、旅游,开阔心境,放松情绪。
  8、年龄大一些的孩子,可以用写日记的方式整理情绪。
 
       帮助孩子学习察觉、识别和表达他自己的情绪,有一个前提是我们做父母的要有能力和勇气正视自己的情绪,并能找到适合自己又不伤害孩子的情绪情感表达方式。既不放纵,也不一味的压制和否定。只有这样,孩子才可能从我们这里学会如何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
 
     1、南怀瑾先生在一次对企业家的演讲中说过:“要做老板、搞管理学,先管理自己吧!自己性情管理好,智慧管理好,理性管理好,然后再管理别人,再谈事业。”家庭教育又何尝不是如此?想做个好父母,先要能管得住自己。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思想和言行,经营好家庭中的各种关系,构建出好的家庭环境,再谈教育孩子。
      2、陶行知说过,你如果想要儿童变成顺从并守教条的人,你就会采取压服的教育方法。所以,如果你让他能独立地、批判地思考并有想象力,你就应该采取能够加强这些智慧品质的方法。活教育教人变活,死教育教人变死。

        3、家庭教育说到底不是技巧、方法问题,而是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问题。当父母真能做到用心去了解和尊重孩子的生长发育规律和个性差异,并努力走入孩子的内心,以孩子的视角去看世界,就会和孩子的成长形成共振。那时,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将会不留痕迹,成为“不言之教”,因为那就是我们的生活。

     4、爱因斯坦曾说:“我认为,学校凭借恐吓、压力和权威来管理学生是一件最坏的事,它破坏了学生深挚的感情和真诚、自信,它养成学生驯服的性格。”哈耶克也曾痛斥“强制是一种恶”。我们之所以强调课堂不仅有认知,也有交往和审美,就因为学校不是马戏团,孩子们需要的是老师,不是驯兽师。最大的遗憾不是学校的老师如此,而是很多父母也是如此,把教育孩子当成驯兽,还说是什么动物性的教育方式,天天琢磨着如何用胡萝卜加大棒,一会把孩子当成“宠物”供着,一会又当成“弃物”打骂着,唯独不把孩子当成有独立人格和尊严的“人”来尊重。

        5、年轻人应发挥自己的独特性,使自己与众不同,并发掘出自己的价值。社会与学校可能会消灭人的特性,因为他们总是使每个人都像是从同一个模子里铸造出来的。可是我想指出的是,绝不要丢失自己的特性,因为那是你唯一真正重要的地方。

     以下是王人平的语录:

1、母亲之所以在教育子女方面不能由外人代替,就是因为她能够跟孩子同感觉、同哭、同笑……单靠理论和教训是无济于事的。 —— 契柯夫

 

2、孩子是通过父母做了什么,而不是说了什么来学习的。在今天这个信仰普遍缺失、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充满矛盾的时代,语言的力量更显苍白。父母一定要少说教,多示范。用我们的微笑教会孩子乐观,用我们的豁达教会孩子包容,用我们的担当教会孩子责任,用我们的自省教会孩子思考。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

 

3、育儿育己。其实我不过是在借助孩子的教育来完成自我成长,就如同生命中一次次的旅行,其实不过是借助山山水水来走过自己的生命。仅此而已。

 

让孩子听从道理,而不是你:

1、听话不是好孩子必备的品质,独立思考才是。

2、让孩子听话的原因不是因为你是他的妈妈爸爸,而是因为你说的有道理。

3、多示范,少说教。当孩子不认同你的说教会更逆反,当孩子已习惯听从你的说教会让他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

4、检验话有没有道理的标准是实践,不是谁说的。

 

孩子生病原本身体就不舒服,心理也更脆弱,在最需要关怀和慰藉的时候,你却下手打他,真的不该。暴力和抗生素一样,见效快,久了效果越来越小。孩子或者有了免疫力,产生逆反,变得刀枪不入,和父母冲突不断;或者有了依赖性,习惯了父母的打骂或说教,变得唯唯诺诺,缺少主见。哪一种结果是你想要的?

 

成功的父亲是给孩子一种朴素的生活和一个遥远的梦想,以及一个可以模仿却注定被超越的榜样。失败的父亲是给孩子一种奢华的生活和无限保护,并以爱的名义绑架孩子实现自己的期望。当一个孩子惹了事就说“我爸是某某”时,不仅意味着你几乎已经毁掉了自己的孩子,也意味着这个失去自我的孩子将会毁掉你。

 

父母过什么样的生活,构建了什么样的家庭关系,其实就是给了孩子什么样的教育。

 

如果你是一位父亲,下班回家,你会先向妻子还是孩子表达你的问候?请一定要先问候你的妻子,再去拥抱你的孩子。你要通过各种场合向你的孩子表明,你非常爱你的妻子。当你以夫妻关系为第一位时,你的孩子就自然不会以自我为中心,同时看到爸爸深爱妈妈也会让孩子有更多的安全感,让孩子学会关爱和尊重。

 

在家庭关系中,一定要把夫妻关系放在第一位。不要以为我爱孩子是最重要的,如果你不是以夫妻关系为第一位,变成了父子关系或者是母子关系为第一位的话,孩子就容易成为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通常这种孩子都缺乏对父母的尊重,抗挫折的能力较差,在人生的道路上,会比常人遇到更多的困难和障碍。

 

在三岁之前,父母一对一的关爱和陪伴,是建立孩子和父母稳固依恋关系和安全感的唯一途径。特别是妈妈与孩子的互动,对孩子各种行为背后所反应出的真实需求给予及时的关注和回应,是没有人能替代的,并影响孩子一生的性格和命运。

 

大爱胜过一切冷冰冰的道理。一个心持善念、具有人文关怀的父母或老师,自然会对孩子心存敬畏,尊重每个孩子做为一个人的尊严、价值和唯一性。相对知识而言,孩子有感受爱并给予爱的能力更为重要。有爱的孩子,才会内心足够强大地去面对未知的困境和挑战,才能在最朴素的生活里也不放弃他最遥远的梦想。

 

让孩子快乐学习:

1、自己爱学习,常分享你的学习热情。

2、孩子专注喜欢的事时,不去打扰。

3、多带孩子亲近自然,多体验。保护孩子好奇心和探索欲。

4、能随处接触书的环境,养成孩子的阅读习惯。

5、善待孩子的提问,学会耐心倾听。

6、不用抄书、背诗等惩罚孩子。

7、把知识生活化、游戏化,增加趣味性。

 

我们一出生就有一个精神胚胎,从小就会在这个精神胚胎的指引下,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父母只是给了孩子身体,他们不应该以孩子的精神父母自居。生命的过程,就是做自己,成为自己的过程。自我实现是我们的最高需要。蒙台梭利、纪伯伦、罗杰斯、马斯洛四人各自的一句话,连起来正是一个人成长的全过程。

 

1、尊重孩子的物权,不强迫孩子去分享,不随意移动,处置孩子的物品。

2、利用示范、游戏、故事等方式,让孩子理解交换、轮流、借还等概念。

3、在孩子愿意分享时,不拒绝,给与鼓励和表扬。

4、逐步制定一些规则,温和而坚定的执行。比如: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公共玩具谁先拿到谁先玩等。

 

不是要孩子来喜欢我们,而是告诉并让孩子真切的体验到:无论你是否喜欢妈妈,我都会无条件的接纳和爱你,我对你的爱始终如一。孩子是最真实的,她不会掩饰自己的感受,孩子的思维方式是“我爱,因为我被爱。”所以你看到孩子的态度其实就是你在孩子眼中对她的态度。没感受到爱的孩子如何能爱你?

 

2岁半的孩子,正处于自我意识萌芽期,喜欢通过说“不”证明自己的独立,她的表现不仅正常,而且必须,因为自我意识是一个人认识自我,走向社会的基础。成长无法阻止,父母必须学会适应。

 

教孩子以正确的态度面对成功与教他正视失败同样重要。当孩子独立完成了一件很有挑战的事,我们需要告诉他:“爸妈知道你一直很努力,祝贺你获得成功。”而不是说:“你真聪明。”“你最棒。”“你运气真好。”等,我们要让孩子明白:成功意味着端正了一种态度,掌握了一项技能,而不是在炫耀一种天赋。

 

不争第一,做唯一。每个孩子生来都是唯一。让孩子处处争第一,整日生活在超过别人的骄傲和对别人超过自己的恐惧中,既远离了生命的那份从容优雅,又扼杀了自己的天赋特长。我就是我,生来就是原创、孤品,为什么去做山寨、赝品?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做自己是对生命的责任,也是让自己无可取代的原因。

 

卢梭: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扰了这个秩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儿童是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如果想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事情。

 

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也是我们自己的时光。

 

是父母造就了孩子,还是孩子造就了父母?从生命的诞生来看,是父母造就了孩子,从角色形成来看,则是孩子使我们成为父母。而一个新生命的成长又迫使父母不断地学习、完善,告别昨日的软弱和偏执,超越自身的局限和困境。于是,父母和孩子便形成了相互的造就,也使有血亲关系的两代人实现了各自的超越。

 

做个不完美的父母:

1、没有人是完美的,无条件的接纳自己和孩子是改变的开始。

2、拒绝孩子犯错,就是拒绝孩子成长。

3、情绪没有对错,需要做的只是找到恰当的表达方式。

4、直面冲突。对话与倾听更利于了解孩子、解决问题。

5、不苛求完美,减少焦虑,放松的心情会帮我们更从容、有效的面对和解决问题。

 

“菊花开时乃重阳,凉天佳月即中秋”,有静美的菊花便是重阳,有皓洁的月光就是中秋,又何必在意时日?成年后,对节日的期盼越来越淡,然而有了孩子的相伴,哪天不是节日?爱是一切的泉源!这份爱在,即使明日天寒地冻、路远马亡,相信我们依然能从朴素的生活中体味到一份平凡的感动、一种简单的幸福。

 

不要记恨父母对我们幼时无意的伤害,不要抱怨父母今天帮我们带孩子的不尽完美。无条件接纳父母,接纳自己,让家多一些欢声笑语。我们无法选择父母,但可以选择面对父母的态度;我们无法找回童年,但可以去改变那些痛苦记忆对我们的影响。谁又能说,过去经历的一切,不是在告诉我们,今后正确的方向呢?

 

一个不能接纳和包容自己父母的人,也不可能真正的接纳自己和孩子,因为接纳不是技巧、方法,而是一种价值观和人生态度,体现了一个人的胸怀和气度。很多人不能接纳自己的父母,本质是不能接纳自己的童年。而一个否定自己成长史,忘记自己来路的人,也不可能有未来,不可能找到去路。

 

接纳不代表认同,而是对老人观念、习惯的尊重。自己能带孩子就自己带,如果需要老人帮忙带,就尊重老人的生活方式,尽力增加自己的正能量去影响孩子,而不是苛求老人去做出改变来适应我们,这是做子女的情怀,也是做人的底线。对此,不讨论,就如同我坚决反对家庭暴力一样,讨论这种问题,是我的愚昧。

 

分享亲子互动中我认为最能改善亲子关系的四句话:

1、“不管发生什么,爸妈都会和你在一起。我们永远爱你!”给孩子安全感。

2、“你是独一无二的,走你的路,做你自己!”帮孩子建立价值感。

3、“也许你是对的,我们只是建议,决定权在你。”给孩子尊严。

4、“相信你能处理好自己的事情。”给孩子自信。

 

孩子,界限、规则和礼貌的目的不是为了束缚你,而是为了保证你和你周围的人生活的更安全、舒服和有尊严。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老子曰:“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用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话说: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孩子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了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

 

我理解的好妈妈绝不是为孩子牺牲一切的妈妈,她不会为孩子失去自我,反而会借助孩子完善自我。她一定有自己的生活和爱好,有正面诠释人生、感知幸福的能力。她懂得让自己尽量愉悦,并能让丈夫和孩子也能感受到她平静和积极的心态。她会坚定地给孩子传递一种生活态度:任何时候都要珍惜生命,享受生活。

 

古时育儿七不责:

1、对众不责。保护孩子的尊严;

2、愧悔不责;

3、睡前不责。情绪低落,影响睡眠质量;

4、饮食不责。易导致脾胃虚弱;

5、欢庆不责。高兴时经脉畅通,若突然被责,经脉闭阻,伤害身体;

6、悲忧不责。孩子哭的时候不要责备他;

7、疾病不责。生病时人体最脆弱,更需父母关爱,而不是责骂。

 

 

1、给孩子无条件的接纳和爱。当你不再要求孩子一定大方时,反而会给孩子更多的勇气、信心去与人交往。

2、不要给孩子贴上害羞、不大方的标签,这会成为孩子的自我评价。

3、除性格外,害羞胆怯多因缺乏自信心和社会性,从这两方面着手。

4、对孩子不要太苛责,创造民主的家庭氛围,给孩子更多表达的机会。

不要告诉他不对,重要的是告诉对的做法。

对于自我意识萌芽期的孩子,往往禁止就是强化。孩子只是缺乏有效表达自己情绪情感的方式和能力,多通过演示、游戏、故事等形式教会孩子如何表达自己,如何与小朋友交往。同时自身要做一个好榜样,不使用家庭暴力,对人有礼貌,教养方式尽力保持一贯性和一致性。

孩子,没必要去“取长补短”,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天赋秉性,性格本身也没有绝对的好坏,好坏是后天运用的结果。所以,尽可能去“扬长避短”,发挥你自己独特的优势。所谓“取长补短”还是要你去比,而与他人的比较中往往会让你失去自我,盲从他人。人生最重要的是做自己,不断的自我成长,自我超越。

在营销实践中,每一个抱怨的后面都有一个未被满足的市场,而所有的不满都是需求。在家庭教育中,每一个问题都是成就父母和孩子的台阶。问题本身不是问题,如何面对问题才是问题。当父母有了这种视角和气度,自然会放下诸多的焦虑和恐惧。而最终你会发现,其实当你能静下心来时,很多问题已经迎刃而解。

如果父母平时总是压制和否定孩子的情绪,或用打骂等方式去强迫孩子听话、服从,那对孩子而言,顶嘴甚至要好于不顶嘴。顶嘴至少证明孩子还有自己的思想和情绪,还是一个有独立思维的“人”,而不是一个只知道唯唯诺诺的“奴”。

对于年幼的孩子,顶嘴的重要原因是由于他还不懂如何恰当地表达。父母要做的不是批评和斥责,而是教会孩子如何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如果我们自己都缺乏情绪的管理能力,没办法以平和的方式,有效与孩子沟通,我们又如何去要求孩子呢?

大点就好了?孩子从两三岁的自我意识萌芽期到四、五岁的秩序敏感期,再到小学一、二年级的规则内化期是建立良好生活学习习惯和内在规则的关键阶段,你对孩子都如此不上心,他现在对学习不上心奇怪吗?先管好自己,承担起做父母的责任,同时力求做个好榜样,孩子反应出的问题在父母身上通常都会找到。


 

这种方式不也是很多父母在用的吗?表面上是一种激励,本质上是一种有条件的爱,以爱作为筹码来要挟孩子。父母要做的是引导孩子关注自己做事的内在动机,有没有苹果都好好去做,淡化老师的行为。切忌一面批评孩子的不是,又去鼓励孩子好好做赢得奖励。解释只是文字游戏,平时传递了怎样的价值观是关键。

 

以下是一些王人平的咨询回复:

 

@唯爱吾诗 @王人平 关注您微薄也有一阵子,认同您的教育观点,但往往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就不知所措了。我家儿子8岁多,上三年级。一直以来就有上课讲话、开小差,无法集中注意力的问题。我也跟他聊过,他也说自己管不住自己,我想也许大点会好一些,可是没想到愈发严重,老师说一下不盯着就走神讲话。


 

父母的自我接纳是无条件接纳孩子的前提,只有父母能够有勇气去正视并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才可能真正去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生命的局限,而不再苛求孩子完美,从而对孩子多一份尊重和理解。同时,能够正视自己的不足,不把时间和精力花在自责和沮丧上,也会让我们更好地专注于自我完善、自我成长。

感知大于事实!我们为孩子做了什么,做了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感受到了什么。对孩子而言,感知大于事实。当我们能更多地去关注孩子的感受、需求、思想,以及行为的动机和原因,而不是行为本身时,我们离问题的解决就更近一步。因为诸多问题的产生正是因为我们没能发掘并及时回映孩子的真实需求。
 

孩子是佛,是坨,全在父母一念之间,全看父母如何看待自己。

 

//@汪洋碧波:焦虑的父母看到脆弱、多虑、胆小;大气的父母看到敏感、细心、谨慎。佛看是佛,君看是坨。

孩子的兴趣都是被家长逼没的,家长可能逼孩子取得一些成绩,但决不会逼出兴趣。兴趣或是天生的,或是后天在不断的快乐和成功体验中被激发出来的。给孩子充分感受,尝试,体验的机会,至于是坚持,还是放弃,那是孩子自己的事。人,只能对自己的选择负责。父母没有权力,也没有能力去干涉孩子的兴趣。

赢在“起跑线”的一个悖论是:既想让孩子“赢”,又把孩子赶到一条道上,要孩子和别人一样。就如同假日的旅游热线,原本是有路的,走的人多反而没路了。纵观古今真正做出点事的人,没有一个是随波逐流的,都是那些与众不同,拥有高不可替代性的人。

今天的早期教育,就象繁忙的汽车站。父母赶路心切,见站里来了一辆车,就催着孩子赶紧上,至于这车是不是自己要去的方向,漏不漏油,驾驶员水平等等,父母没意识也没能力去判断。管他呢,至少是赢在了“起跑线”,上了辆人多的车。人多热闹,往往会给人以安全感的假象,其实,热闹不重要,方向才重要。
 
 

想检验自己的品格和涵养,就看看孩子对我们的言行和态度。孩子所表现出来的,正是我们如何对孩子,对待这个世界最真实的反馈。同时,每个人又都是通过感受、理解自己的方式去感受、理解孩子的。我们与孩子的关系本质上正是我们与自己关系的一种投射。我们对孩子的评价往往就是我们对自己最真实的认知。  

 

“父母对教育的理解决定了选择了何种的学校资源和社会资源来配合自己完成孩子的教育任务。”是的,这种选择表面反应出的是父母的教育观,其实背后是其信念、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体现。所以说,不要抱怨,我们与社会的关系本质上只是我们与自己关系的一种投射,我们看到的,只是我们的内心世界。
 

在接纳中长大的孩子,胸怀更宽广;在宽容中长大的孩子,更懂得善待他人;在信任中长大的孩子,目标更明确;在鼓励中长大的孩子,自信心更强;在分享中长大的孩子,更能体验付出的快乐;在诚实中长大的孩子,更有勇气面对自己;在友善中长大的孩子,更多一份关怀;在祥和中长大的孩子,心境更平和。

要认识到无法统一是必然和正常的,多包容和尊重对方。教育大多时候不是对错,而是选择。关系先于教育,关系包含教育。和谐的关系比谆谆教导重要的多。在教养内容或阶段上可以做个分工,一方先出让教育权,或在生活、学习上暂做分工,在实践中多关注孩子的反馈,及时调整和完善。共同去学习相关知识。

从有限的信息反应出的是你教育理念的不当。你一直以孩子的乖巧为荣,却没有看到乖巧让孩子遏制了太多的天性,剥夺了太多体验、尝试、成长的机会,导致了孩子情绪能力和社会性发展滞后,遇到问题缺乏独立思考和应对的能力,又没有向父母袒露情绪的渴望。如何改善教育方式和亲子关系是你现在该思考的。

不要轻易的定义孩子的性格,是内向还是孩子缺乏表达能力,或是你们的教养方式导致孩子压抑、忧郁,而缺乏表达的欲望?在性格上要接纳和尊重,在教养方式上要改进,不要总想逗或教孩子说话,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孩子,多交流,多倾听,及时鼓励,创造一个温馨、民主的家庭氛围,自己做个好榜样。

育己即是育儿,父母过什么样的生活,就是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
 

每个父母都会认为自己是尊重孩子的,可是如果我们把尊重落到实处,问问自己是不是能接纳孩子的任何消极情绪,包容孩子说“不”,给孩子犯错、失败的权利,支持孩子的“与众不同”,我想很多父母未必能做到。

孩子开始很单纯,我们投射出什么,孩子就会变成什么。当你和孩子的互动中感觉到情绪的时候,停下来,看看触动了我们内心什么样的渴望和需要,然后从孩子那里撤退,关注一下自己。

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会有比较粗壮的主株,然后自然分杈,蓬勃遒劲。小的灌木从根部就分株,四面八方长得枝枝杈杈细弱散碎。。社会分工应该远离童年,童年成就人生的主干,是安全感、意志、品质的孵化地,这些是家庭的工作。过早的比较、竞争、定位似分杈的灌木,难就大材。

我们曾经接受了太多外在的管制和约束,一旦脱离某种约束,便容易放任,只有建立在自由的基础上,先做了自己的主人,自觉地去遵守准则,这才是自律。爱是有疆界的,而疆界的基础一定要是爱与自由。

 

向孩子道歉。教会孩子做错事后主动道歉的最好方式,就是父母能在自己犯错后也向孩子道歉,用行动演示该如何道歉要比强迫有效的多。同时,我们也可以藉此提醒孩子,父母一样是不完美的,是会犯错的。向孩子展示一个真实的自我,不仅不会削弱父母的威信,更彰显父母的自信,也是和谐亲子关系建立的基础。

接纳情绪,规范行为。孩子的任何情绪、感受都应该被尊重和接纳,对孩子这个“人”的爱应该是无条件的,对孩子所做的“事”要有所规范。而现实中,很多父母正相反:一面压制、否定孩子的哭、愤怒、恐惧、嫉妒等情绪,同时却对孩子满地打滚、说脏话、打人、拿别人东西等行为听之任之或束手无策,有没有?

“我们是不是可以试着缓下自己的脚步,少吃一点,吃好一点,并且学会等待,等待花开、等待果熟、等待不同季节的不同食材,等待一道食物用繁复的手工步骤细心料理。只有让等待变成一种态度,一种心态,它才会成为生活中的信仰,成为我们作为人的新价值。”蒋勋这段话写的是饮食,教育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我个人不会制定这样的考核表。我们的要求就绝对正确吗?考核都是以孩子的表现为依据的,我们关注了孩子的感受、需求和思想了吗?关注了孩子行为的原因和动机了吗?孩子那些所谓的错误有多少不是父母造成的呢?教育不是管理,而是领导,管理是去约束和惩罚孩子,领导是自我管理,去影响孩子。

1、孩子面对肢体冲突那一刻的反应不是能教出来的,是靠本能、认知能力、表达能力、自控力、观念态度、生活经验等叠加到一起做出的反应。所以,少说教,多示范,功夫在日常教育。

2、多教孩子些表达情绪情感的方式,而不是一味要求“推开”,当孩子认为只有一种方式是对的,反而因缺少灵活性而不知所措。

六岁的孩子还要喂饭?不要怪孩子一直不爱吃饭,吃饭是孩子自己的事,连人的本能你们都不尊重,都去遏制,孩子如何能完成自我成长?要孩子负起自己的责任,家长要先能守得住自己的界限。从操作层面,要给一个过程,从一个小时,慢慢递减,日常控制零食,创造温馨就餐环境,让孩子承担不吃的自然后果等。

坏的教育比不教育还坏!问题是,孩子降生后,就不存在不教育,因为家长过什么样的生活,客观上就给了孩子什么样的教育。这个例子是吃饭,其实学习、生活处处如此。我们总问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创造力、学习能力等,其实要先问问孩子的这些与生俱来的自我成长的动力和能力是如何被我们扼杀掉的。

1、别太看重老师的话,他说的好与不好只是他的评价,做父母要有自己清晰的教育目标和独立思考。2、爱和助人的意识、能力是在孩子体验到了被爱、被帮助,并在爱和助他人中体验到了快乐才会建立起来的。所以你希望孩子以什么品质和态度对待别人,你就先怎么对待孩子。3、品质的养成需要时间,慢慢来。

总被问道,孩子参加了几天兴趣班就不想去了,强迫去怕厌学,不去了怕从此变得意志薄弱,不知该如何选择。其实,很多事情没必要赋予如此厚重的意义,不要想一件事达成所有的教育目标,要懂得取舍。在一件很难权衡利弊的事情中,尊重和信任孩子的选择是首选。人只能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为人父母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自我救赎的过程。最终能否完成救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和孩子都一直走在各自路上,在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实现自我的过程中。自我救赎不是为了任何人,孩子有他自己的人生,自己的自我救赎。而我们,只是在努力做最好的自己,而做好了自己,客观上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很多人把自由和纪律、规则对立起来,事实上正如蒙台梭利所说:“科学的自由才可以导致纪律”。纪律必须建立在自由的基础之上,一个人只有做了自己的主人,自动去遵守某种生活准则时,他的这种自我控制的能力才能被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纪律。而过多的外在约束,恰恰阻碍了孩子内心规则的建立和自律精神。

周国平:现在所谓对孩子的爱,往往是两点,一个是物质上,无微不至,要什么给什么,其他没有要的,你都给他准备好,这是物质上。另外是在学习说,对他严要求,觉得尽了父母的责任了。但是恰恰是很多人对孩子情感上的,精神上的东西,是很少关注的。不愿意陪孩子玩,花时间,时间都用在为孩子赚钱去了。

周国平:我真的感觉好孩子是宠不坏的。你越爱他,他发展得越好。溺爱和爱就是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溺爱就是给他创造特别丰厚的物质环境,要什么给什么,觉得这样就是爱孩子了,但是精神上没有办法,不和他聊天,每天没有在一起欢声笑语。只要精神上有关怀,怎么爱都行,爱不坏的。

不要总去指导孩子“正确”的做法,不断的尝试、失败、再尝试才是孩子该有的学习方式。不要“教”孩子如何表达,以你期待的方式多和孩子交流就够了。孩子有其内在成长的动力、能力和秩序,你们过多的干预,剥夺了孩子自己尝试、思考、判断和选择的机会,阻碍了孩子各种能力的发展和内心规则的建立。

1、“听话”是一个值得提倡的教养理念吗?

2、两岁半正是自我意识发展关键期,叛逆是孩子成长的标志,乖乖听话才是问题。凡事多关注孩子的感受和需求,而不是行为。

3、受认知和思维能力限制,要求这么小的孩子能意识到乱走的风险是不客观的。把孩子置于自己的视线范围内,保护孩子的安全是父母的责任。

一个人毕其一生的努力就是在整合他自童年时代起就已形成的性格,他所表现出的种种不足,大都可以在童年的经历中找到原因。

个人觉得,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所需要的更多的是领导力,而不是管理的能力。管理是去约束和改变孩子,领导则是自我管理,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欲望和言行,让孩子觉得父母是值得尊重、信赖和模仿的。领导力不是父母角色赋予的权利,它本质上就是一种影响力,是孩子愿意接受你影响,和你要求不要求没有关系。

“抛开了教科书和听课笔记,忘记了为考试背的细节,剩下的东西才有价值。”怀特海说,那些剩下的才配称为教育的东西,就是完全渗透入你的身心的东西:一种智力活动的习惯,一种充满学问和想象力的生活方式。爱因斯坦也说过:忘记了课堂上所学的一切,剩下的才是教育,那就是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总体能力。

不知什么时候起,仿佛只有上早教中心才叫早教,难道父母对孩子的爱抚、对话、示范不是早教?亲子阅读、游戏、活动不是早教?父母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家庭关系不是早教?花上百元去玩一小时细沙,听一节课是学习,在家拆装玩具、撕纸扔东西就是破坏,会被训斥甚至打骂,到底是孩子还是父母更该受教育?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小时候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和天生的一样牢固。培根说,人的行动遵循平日的习惯,习惯的力量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无疑,幼年时期开始的习惯是最完善的,我们称之为教育。教育其实是一种早期的习惯。

“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习惯。他说:“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

长此以往,只会让孩子变得富有攻击性,斤斤计较,睚眦必报,阻碍了社会化的发展,最终导致孩子越来越被孤立,而失去很多进步和发展的机会。父母要做的是鼓励孩子宽容、豁达,教会孩子以不伤害自己和他人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意愿,以便在遇到问题时,能通过自己的思考,去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米若花开 早晨,吃早餐时,儿子问我:“难道做的不对,就不能吃苹果吗?”“是谁没有苹果吃呢?”儿子沉默了一会说:“是我没有” 然后又问:“难道做的不对就没有苹果吃吗?”估计这是儿子在幼儿园吃水果时遭受到的一幕,我该如何解答孩子的这个问题呢?请@王人平 ,你能帮帮我吗?这时我该怎么回答? 
 
  
@cdfree 在欢乐谷,一5岁左右小男孩告诉他妈妈,在玩乐时脚被其他小朋友碰痛了,这妈教儿子,你给他两下三。孩子幼年受到教育是不宽容,今后会是如何的人生?@王人平  

教育的问题更多的只是选择,无关对错,遵循自己的理念就好。尊重换取尊重,你能理解和尊重孩子额感受和需求,她自然对父母的要求和自己该做的事更多了一份自觉。个人觉得:1、定好的事尽可能遵守,否则失去了规则的严肃性,就会有两次、三次。2、既然孩子看第三集你不禁止,就不存在原谅她的问题。

 

1、接纳孩子的情绪,认同孩子的感受。“妈妈以前刚学写字时也和你一样紧张,但发现如果心情放松一些会写的更好。”2、减少关注,你越关注孩子压力越大。3、肯定孩子对自己的严格,这个年龄都有好胜心,不是坏事,关键在于如何引导。平时多关注孩子做事的过程、态度,少传递结果导向,多描述,少评价。


 

一个小孩时常说谎,他父亲告诫说:“华盛顿在你这么大的时候,已经学会诚实做人了。”儿子眨了眨眼:“华盛顿在您这么大年纪时,已经是美国总统了。”父亲哑然。我们总习惯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比,却没去检讨我们自己做的如何,孩子为什么这样?既伤了孩子自尊,又容易让他把自身的责任归咎于没爹可拼。

 

六至十二岁的孩子,通常在智力方面已经可以发现大人在觉察方面的缺陷,懂得了谎言的用途。他们明白说谎不对,但发现谎言确能解决一些问题。这阶段的谎言多是为了应付进入少年时期的压力:好孩子、好学生、好成绩……只要能让父母高兴,达到他的要求,与他们期待已久的形象相符,说谎也就在所不惜。

 

四至六岁的孩子,说谎多是因惧怕惩罚。父母要给孩子说真话的空间,要有勇气接纳孩子的不足和缺点,而不是那些只让自己高兴的话和事儿。当孩子说真话时,会受到训斥甚至打骂,说谎成了必然选择。所以,关注孩子说谎的动机、原因,和孩子子一起讨论撒谎行为及由此可能引起的后果才是重要的,而不是惩罚。

 

一个五岁的孩子因怕受责骂把弄坏的玩具车藏了起来,妈妈发现后切忌明知故问:“你的小车呢?把它找出来。”直接说事实:“我看见你的玩具车坏了,很遗憾!你以前很喜欢它,而这个月买玩具的预算已经用完了。”既让孩子认识到:我能告诉妈妈任何事情,不必说谎,她都能理解我。又让他自己知道承担后果。

 

不要去指责、批评两、三岁的孩子说谎。孩子的语言能力有限,只凭直觉运用,又无法完全分清现实和想象,更不懂成年人定义的说谎。当两岁的宝宝打碎了杯子后声辩:“不是我!”这是实话,他的愿望是拿杯子喝水,不是打碎它,是这只杯子自己碎了。两岁的孩子没有丝毫有意欺骗他人的愿望,仅仅是愉悦自我。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早就告诫:教育孩子,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但仍想不透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先往下进行了。而今天我们总是急着给答案、期待速成,实质却遏制了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孩子们教我们以最本质的形式去看待事物。他们教给我们单纯的快乐,提醒我们说生活本身充满有趣的时刻。不管是建造一座沙堡,还是想象出新的人和动物,他们总能想出新颖的处理事情的方法。通过这些方式,他们提醒我们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东西,他们的这种提醒让我们的精神历久弥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