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铁板培根”、江苏“路面烤鱼”、湖南鸡蛋自然孵化……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中伏”,进入中伏节气,从南到北,各地都在经受着像蒸笼般的高温考验,有网友戏称为进入了“烧烤模式”。 热浪翻滚而来,高温愈演愈烈。在高温的炙烤下,人们的健康深受“烤验”,很多人出现恶心、呕吐等中暑现象,更有甚者,直接被高温“放倒”宣告不治。虽然没有上海、杭州等地那么热,但广州近日也高挂起了黄色高温预警信号。虽然“广州小女孩为中暑环卫工打伞”是条假新闻,但高温天气对健康的危害却是实实在在的。面对来势汹汹的热浪,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高温天气真会“热死人” “这天气热死人了”已经不再是嘴上说说的抱怨话,随着气温“高烧”不退,南京、上海、无锡等多地均有市民被“热死”。此外,还有多名昏迷不醒、重度中暑病人仍在ICU抢救。 据记者了解,上述市民被送到医院时的症状相似,均为“出现高热昏迷,体温达到40℃以上”。最终,医生确诊其为“热射病”的典型症状。“热射病”一词也因为全国性的高温天气,在网络上迅速成为了热词。 热射病到底是怎样一种病?据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博士陈祖辉介绍,热射病是指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汗液无法正常排出,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出现昏迷、晕厥等现象。在中暑的分级中属于重症中暑,该病通常发生在夏季高温同时伴有高湿的天气。热射病的主要症状为:头痛、头晕、呕吐、无汗、口干、昏迷、呼吸衰竭等,体温高达40℃以上,严重时会导致脏器衰竭乃至死亡。 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医生梁颖聪表示,热射病是中暑的其中一类临床表现,且为最严重的情况之一,是中暑发展到最后最为严重的阶段,跟一般的中暑有根本的区别。据其介绍,中暑的疾病发展阶段根据临床表现分类有好几种分法,一般分成3类或者4类,不同的教材和资料里不尽相同,但共同的是从轻往重有多种分类,而热衰竭、热射病都分别是最重的两种情况。 “热射病虽然发病率不高,但若得不到及时救治,死亡率高达40%至50%。”陈祖辉提醒说,遇到高温天气,一旦出现大汗淋漓、神志恍惚时,要注意降温。如高温下发生有人昏迷的现象,应立即将昏迷人员抬放至通风阴凉处,浇凉水以降低昏迷者的体温,随后要持续监测体温变化,高烧40℃左右持续不下的要马上送至有经验的医院进行液体复苏治疗,千万不可以为是普通中暑而小视,耽误治疗时间。 专家表示,并非只有长期在太阳下曝晒的体力劳动者才会患有热射病,年老体弱的城市居民,长期处于闷热的环境中,也有患此病的可能。据了解,杭州一位年近六旬的大妈,就是因为在高温天气下守着电风扇熬了两天,结果得了热射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