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的夏天,比以往来得更猛一些。然而提早来得不只是夏天,还有高!温! ![]() 6月8日,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发布厄尔尼诺警报,宣布这一气候现象已经出现,预计到秋冬时节会达到中等至强程度。 而据气象专家的预测,随着厄尔尼诺现象的增暖效应逐渐显现,2023年的全球气温将高于2022年。 而2024年可能会突破一个临界值,成为世界上有史以来最热的一年。 ![]() 01 高温警报响起 全球多地接受高温“烤”验 中国南方多地迎高温闷热“桑拿天”;东南亚多国早在4月就经历了破纪录的高温;欧洲多国遭遇炎热与大洪水。 美国西海岸的西雅图和波特兰、加拿大西部的阿尔伯特省也先后出现反常的高温现象。 ![]() 随着时间进入7月,美国中南部多地气温正在不断刷新纪录。得克萨斯州多地气温曾一度达到46℃。 高温天气也给电力供应带来了严峻的考验。 北美电力可靠性公司发布报告说,今年夏天,在用电高峰期,整个北美可能有三分之二地区面临能源短缺风险。 ![]() 02 47℃! 近170人被“热死” 为应对高温天气,印度政府已在北方邦等地发布高温预警,当局下令学校停课。 ![]() ![]() 03 全国多地热到破纪录 这种病又出现了! ![]() ![]() ![]() ![]() ![]() 04 什么是热射病? 这些症状要警惕了 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中度中暑与重度中暑4个阶段。 ![]() 热射病即重度中暑,是由于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导致身体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C,伴有皮肤灼热、意识障碍(如谵妄、惊厥、昏迷)等多器官系统损伤的严重临床综合征。 如抢救不及时,死亡率高达70%至80%。 ![]() 02. 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体温上升的速度是成年人的 3~5 倍的儿童 ![]() 03. 需要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例如户外的交警等 3个容易出现热射病的地方 ▌1. 户外 高温、高湿环境工作或学习者,一定要注意休息。及时补充水分,绿豆汤、凉茶等,都是推荐的防暑降温饮品。 最好每30分钟左右就到阴凉通风处休息5-10分钟。 ![]() ▌2 .家里 家里其实也是中暑、热射病高发的地点。特别高温天气,室内不通风、湿度大、不开空调的情况下也极易导致中暑的发生。 记得提醒家里人(尤其是老人)不要舍不得开空调,热出病更加得不偿失。 ![]() ▌3. 车里 曾有美国相关组织统计从1990年至2016年,美国至少有793名儿童因留在封闭的汽车里而不幸丧生。 夏天在30℃以上的室外,停车后10分钟,车内温度就能上升至40℃以上,20分钟后可以上升至50℃。夏天最好不要在封闭的没开空调的车里停留。 谨记!如果患者出现了体温升高、肢体抽搐或出现嗜睡、认知障碍等意识改变,就要及时送医救治了。 05 老年人 如何预防热射病 目前,没有治疗热射病的特别药物。只能做到预防中暑的发生和在中暑后避免加重。 如果需要在高温环境里进行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至少每小时喝2~4杯温凉水(500~1000mL),饮水应少量多次,出汗多时最好饮用淡盐水。 注意不要饮用含酒精或含糖饮料,饮料会导致人体失去更多的水分。 同时,还应避免饮用过凉的冰冻饮料,以免造成胃部痉挛。 ![]() 高温天气尽量选择室内活动,避免在上午10点到下午4点这段时间内在烈日下行走。 如必需出行,尽量避开正午前后,户外活动选择在阴凉处进行。别是老年人、孕妇、患有慢性疾病的人,尤其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 ![]() 室内注意开窗通风,使用电扇、空调等电器降温,不仅可以保持房间空气清新,还减少“空调病”的几率。 老年人夜间易醒,睡眠不足会导致免疫力下降、精神不佳,更容易中暑,适当的午休可以弥补夜间睡眠总量的不足,保持一天的精气神。 ![]() 携带防暑药品,如:十滴水、人丹、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一旦出现中暑症状,可以服用缓解药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