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家光伏企业要发展电子商务平台 你怎么看?

 光明顶馆主 2013-12-31

多家光伏企业要发展电子商务平台 你怎么看? - ofweek论坛 - 3.jpg

  英利集团12月19日在其第四届供应商年会上首次公布了电商战略。按照规划,通过“全球网络采购平台”的电子商务平台,整合上下游资源,为全球各地的中小光伏企业提供服务。

英利平台实现商务流程电子化、数字化,以电子流代替了实物流,可以大量减少人力、物力,降低了成本。平台的运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光伏组件、半成品与原材料交易活动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中小光伏企业可以相近的成本进入全球光伏市场,减少了中间商环节,促进行业内资源的开放与透明。

  按照英利的计划,2014年6月,英利全球网络采购平台将正式搭建完成。到2016年,平台实现累计交易额将达到250.2亿美元,约1500亿元人民币,覆盖上下游30余个行业。

  早在2012年英利就已经开始着手准备。当年,英利在内部提出建立全球网络采购平台的概念,2013年初专门成立了项目考察调研小组。今年9月份,平台的网站正式上线。

  事实上,不仅仅是英利,中电电气和昱辉也建立并即将推出电子商务平台。

  昱辉将于2014年初推出电子商务,目前正在做最后的完善工作。而2012年,昱辉就开始招聘电子商务运营总监。

  而2012年年底, 中电电气商城已经成立,为集团下属各产业搭建一个网络销售的渠道与平台,努力把电子商务平台打造成集团各产业库存和常规产品的消化平台、新产品的推广与销售平台、整合集团网络营销和客户关系的服务平台。线下渠道将集中优势资源开发主要行业、大客户、大项目和光伏电站,线上渠道发挥互联网长尾聚合的力量,主要凝聚零散的、有个性化需求的终端客户,实现线上线下的渠道整合与互补,同时避免线上与线下的冲突。

  一个个电商平台的出现,令业界想到了此前的新余光伏交易市场。一栋原本为170家企业兴建的庞大办公楼内,如今剩下的太阳能设备供应商不到10家。“新余光伏市场一直没能运行起来。”一位光伏人士尴尬地说道,运行之初,有一些企业进驻,但后来慢慢就越来越少。“B2B形式,似乎在光伏业行不通。”

  有业内人士在微博这样评价光伏企业进军电商:“理清思路,找到领军人才至少需要2年以上。目前只是粗浅的出招。”

  现在大环境促使企业纷纷建立电商平台,上述光伏人士坦言,“如果建成B2C平台,只销售企业自身产品或许还比较容易理解,但如果是建立目前的采购平台则意义完全不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