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工农红军大学——组织机构

 芬芳万世 2013-12-31
 

中国工农红军大学 - 组织机构

刘伯承

中国工农红军大学的第一任校长兼政治委员是何长工(后由周昆、刘伯承代理,张宗逊、彭雪枫继任校长,徐梦秋曾代理、彭雪枫兼任过政治委员),李德兼任过红大顾问。因培养红军干部作出了贡献,何长工荣获二等红星奖章。红大的成立,标志着红军干部的培养,已由初、中级阶段开始向高一级的阶段发展,不仅对当时的革命战争,而且对未来的革命事业,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933年10月,中革军委在关于《改组军事学校办法》中规定工农红军大学的组织机构为:在校领导之下设训练部、政治部、经济部三个部。政治部设党支委。训练部部长钟纬剑、副部长芦寿椿;政治部主任徐梦秋;经济部部长杨至诚。红大还设有卫生所、俱乐部、模型室。

中国工农红军大学还设有高级班、上级指挥科、高级政治科、参谋科、后勤科,附设教导队、高射队、测绘队。红大从1933年10月第一期学员入校至1934年9月下旬第三期学员毕业,共培训了3期学员。每期收训学员200余人。他们是中革军委与红军总政治部以命令形式,从红军中选调的久经战火考验、富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师、团干部。

中国工农红军大学开办之时,有专职军政“教授”16人,如郭化若、周士第、王智涛、何涤宙、陈时骥、肖劲光、张如心、李翔梧、吴亮平等;另聘请了许多高水平的兼职“教授”,主要是中共中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和中革军委总部的负责人,以及从前线因事到瑞金的一些红军高级将领

中国工农红军大学设在瑞金西郊大槐树村。学员入校的第一件事就是和校领导、教职员们筑造自己的校园。他们自己设计,并一起动手填沟壑、挖土方、运石头、开路、砌楼、建礼堂,在短短的3个多月时间,就建起了被誉为“山林军事学堂”的拥有一排排整齐的两层楼房、礼堂和俱乐部的校园,赢得了领导和根据地军民的称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