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年人腿疼】老年人腿疼到底是怎么回事

 多学益多 2014-01-01

   腿疼,腿部疾病已经成为了老年人的生活困扰,老年人群中经常会出现腿疼的现象,人步入了老年,身体各个部位就会出现衰老的症状,那么老年人腿疼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一起来看看以下的解析吧。

  

 

   间歇性跛行: 老年腿痛的“头号嫌疑犯”

    陈老伯是一位退伍军人,身体一直很好,可就在1年前,腿脚开始不利索了。说也奇怪,陈老伯腿不红不肿,坐、蹲,骑自行车都没问题,但站着或走路最多能坚持10分钟,需蹲下去休息片刻才能继续走,晚上睡觉只能弯曲双脚。到过多家 医院 看过,但都没确诊是什么病。

    很多老年人都有与陈老伯相似的经历,平时站着一段时间或行走一段路程后,腰背部出现“下沉感”,双侧小腿发胀,无法继续站立或行走。需要蹲下来或身体前倾休息一会儿才能继续行走。最短只能连续行走几十米或站几分钟,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

    这种情况在医学上称之为“间歇性跛行”。造成间歇性跛行的原因可以是由于腰部腰椎管内神经受压迫,也可以是由于下肢的血管病变所引起,临床上分为神经间歇性跛行和血管间歇性跛行。

    神经间歇性跛行

    如果把椎管比作房子,造成神经间歇性跛行的原因不外乎两个,要么是椎管这个“房间”变小了,要不就是“房间”内的东西多了。

    “房间”变小随着年龄的增长,椎管前方的椎间盘失水退变后膨隆,甚至突出,从前方向椎管内挤入,后方的黄韧带和小关节囊增生、肥厚,同时小关节 也增生肥大得像拳头一样,从后方和侧面压向椎管。还有一种椎管狭窄来源于脊柱畸形,常见的是椎体之间的不稳定甚至出现明显的滑移,使得连续平顺的椎管出现 扭曲或转折。

    “房内杂物”多罕见的情况是 肿瘤 性的,椎骨的原发或转移性肿瘤向椎管内生长,或者椎管内脊髓或马尾神经本身长了肿瘤,或者椎管内的转移性肿瘤占据了椎管。

   
 血管间歇性跛行

    血管间歇性跛行与神经间歇性跛行的表现有点相似,但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 疾病 。前者属于血管 外科 疾病,后者属于 骨科 范畴。由于两者的发病都在老年期,脊柱和血管的改变可以同时存在,所以发病表现相似,不易区别。

    血管间歇性跛行患者疼痛更大程度上与运动有关,而不是和脊柱姿势的变化有关。其 症状 好发单侧,伴有冷感,一般没有感觉麻痹,步行停止症状即可改善、消失,最重要的是因为动脉闭塞,这一侧的足背动脉搏动一定减弱或消失。

    预防治疗间歇性跛行

    目前为止,还没有预防椎管狭窄的方法。对轻度的腰椎管狭窄,可以采用短期卧床休息、理疗、 针灸 、注射等保守治疗。同时,可通过锻炼腰背肌和腹肌的力量使脊柱获得稳定,减轻椎体间和关节突之间的压力。还可以通过腰围等支具以及锻炼减少腰脊柱的前突和过伸状态,保持腰椎前屈的姿势,以减少疼痛。

    中重度的椎管狭窄需要通过手术把椎管后侧的椎板、黄韧带以及增生的关节突切除,以使脊髓和马尾神经获得足够的空间。



    骨性关节炎:反反复复惹人烦

    骨性关节炎是以关节软骨退化、变性、增生为病理特点的关节病变,大多起病隐匿、进展缓慢,最突出的症状是关节酸痛,其特点是:疼痛-缓解-再疼 痛,反复发作。清晨起床时疼痛较剧,稍活动后疼痛即缓解,活动过频疼痛又再起,休息后可再度缓解。若处于某位置过久或活动多时,疼痛又起,可听到关节粗糙 摩擦声。随年龄增长,症状会逐渐增重,还可影响其他关节部位。

    判断骨性关节炎主要依靠X线 检查 ,关节间隙不等宽或狭窄、关节处的 骨质疏松 、骨质增生或关节膨大乃至变形、软骨下骨板硬化和骨赘形成等,是骨性关节炎的基本特征。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引起的腿痛与气候变化有关。寒冷(包括受凉)时腿痛加重,温暖时则缓解,同时患者膝部步行乏力,上下楼时疼痛明显加重。对骨性关节炎,最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早期物理治疗早期骨性关节炎,可以采用物理方法,尤其适用于对药物不能耐受的患者。急性期以止痛、消肿和改善功能为主;慢性期以增强局部 血液 循环,改善关节功能为主。根据需要可选用热敷、超短波照射、 中药 离子导入、中药熏蒸、水疗、蜡疗等,对缓解疼痛和伴发的肌肉痉挛,维持及恢复关节功能有一定帮助。

    早期锻炼疗法早期锻炼也能达到治疗的目的,首先应通过锻炼减轻体重,多做增强肌肉力量的锻炼,同时避免爬山等运动。但要注意的是,在急性炎症期,应禁止锻炼,少走多坐。待炎症消退后,可选择对关节冲击小的柔和运动,如散步、慢跑、 游泳 、太极拳等,以改善关节功能、促进康复。

    可以使用一些辅助措施,如 助行器 及拐杖等,还可以穿吸收冲击力的鞋子,使用内低外高的鞋垫和使用膝关节内侧支具,配合适宜的锻炼,可有效控制病情的发展。

    晚期防止致残 骨关节炎 发展到后期可致残,防止骨关节炎致残的主要方法有:

    预防扭伤与过劳,调控 饮食 避免体重过胖,防寒保暖,避免某个关节负担过重的姿势;

    在适当休息、合理运动(保持肌力及关节稳定性)基础上进行理疗、按摩(关节肿痛时不宜按摩)、封闭、药物(含 中医 中药)等治疗;

    关节变形时,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提高生活质量。

    骨质疏松:仅靠补钙是不够的

    有人说,“骨质疏松,补钙就行。”这其实是不对的。患了骨质疏松症,并不是平时多补补钙就行,须根据不同的病因和证型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

    原发性I型骨质疏松症是由于绝经后雌激素减少,使骨吸收增强引起骨量丢失所致,因此应选用骨吸收抑制剂如雌激素、降钙素、钙制剂等药物治疗。

    原发性II型骨质疏松症其病因是由于年龄老化,导致激素自身调节失衡,使骨形成低下,应选用骨形成促进剂,如活性 维生素 D、蛋白同化激素(苯丙酸诺龙)、氟化剂和维生素K2等药物治疗。

    当然,日常 食物 补钙可作为骨质疏松症的辅助治疗方法之一。首先以提高 膳食 中的钙含量为主,若食物中所进钙量不够,则需用含钙制剂补充。但若已形成骨质疏松症,单纯靠多吃含钙食物并不能代替药物治疗。服药期间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可增强疗效。

    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造成骨质丢失,使骨骼开始变脆,此时采用雌激素替代疗法能防治骨质疏松,降低 骨折 发生率。因此,雌激素为防止妇女绝经后骨质丢失的首选药物,但单独使用雌激素有可能增加患 乳腺癌 和 子宫内膜癌 的机会,故应使用最低有效剂量,并辅以适当的孕激素。使用雌激素治疗的妇女在用药前和用药期间,应定期进行 妇科 和乳腺检查。



    中药治疗,补肾为本

    中医把骨质疏松症归属“骨痿、骨枯”范畴,认为其发病是由于 肾虚 所致。使用补肾法治疗肾虚症可使骨质疏松症状明显改善,骨密度平均值回升,骨钙含量、骨密度等均可得到提高。

    中医运用补肾法治疗时分成肾阴虚和肾阳虚两型,并分别用左归丸补肾阴及右归丸加减补肾阳治疗(参见本刊第10期25页“经典名方”栏目——编者 注),加减补肾药物,如淫羊藿、杜仲、巴戟、续断、紫河车、女贞子、旱莲草、泽泻、龙骨、熟地等(具体药方根据病情在医师指导下服用)。从而调节骨代谢平 衡,促进骨生成,提高骨密度,从源头上施治。

    合理饮食、适当运动

    预防骨质疏松,平时多注意合理饮食、定期运动。

    保持均衡饮食确保摄取足够的钙质及 维生素D ,如高钙低脂的鲜奶及芝士、鱼类及深绿色的菜都是好的选择。根据体质的阴阳偏颇,定期选服补肾之品,在一定程度上能稳定和提高人的性激素水平,间接抑制破骨细胞的骨吸收活动。应戒烟及避免过量饮酒,及时防治全身性代谢性疾病,如 高血压 、 糖尿 病、 痛风 等。

    坚持适当运动长期坚持循序渐进的运动,如游泳、保健操、太极拳、散步等,不仅可减缓骨量的丢失,还可明显提高骨盐含量,促进骨细胞的活性。但不 宜参加剧烈运动,尤其是引起肌肉过度酸痛的运动。打拳、跳舞时转身、转颈及弯腰动作不宜太猛,避免上下跳。可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做一些负重的运动,如爬 坡、上楼梯等,帮助建立骨骼的钙质储备。工作、活动或休息时,均不要长时间处于同一 体位 或姿态,要经常进行动作位置的变换调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