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4中国股市期待:每天有新股发行成常态

 和谐最美图 2014-01-01

2014中国股市期待:每天有新股发行成常态

时间:2014年01月01日 11:28:41 中财网
  时隔一年多,中国资本市场的A股IPO再度起航。继12月30号晚,5家拟上市公司宣布已拿到证监会新股上市批文之后,昨晚的跨年之夜,证监会继续核发第二批IPO批文:陕西煤业获得主板上市的批文;杭州炬华科技获得新股发行批文,即将登陆创业板;另外,北京众信国际旅行社和二次上会的上海良信电器也都获得批文。据第一财经披露,昨晚拿到批文的公司可能有5到7家。
  IPO汹涌开闸,标志着一个新的格局即将开启。根据证监会此前发布的系列新政:今后推荐公司、企业进行IPO的机构,都将承担更重的责任和风险,而证监会只是一个监督和处罚的裁判。这对2014年的中国股市将带来哪些改变?A股市场在经历惨淡的2013后,能否迎来全新的开局?A股IPO重启对市场、企业、投资者等各方,都有哪些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认为,IPO重启让市场有了更多活力,进一步发挥资源有效配置的作用。
  赵锡军:对于市场来讲差不多一年的时候IPO暂停了,新鲜血液比较少了,一些有潜力的公司不能够进入到市场,现在开闸以后增加了新的公司市场上面有了更多的活力,市场的这种资源配置机制也得以进一步发挥。
  而申银万国证券首席分析师桂浩明认为,IPO重启对市场的影响是双重的,短期内直接影响并不大。
  桂浩明:对市场我觉得影响是双重的,第一个确实我们一年多没有发行新股了,市场已经习惯了在没有明显扩容情况下的运行,定会有部分资金去申购造成相应的资金分流,这种压力市场是会感受到的。其次,毕竟这个市场在一个月内大家都有所预期,并且也是在做充分准备,近期股市比较低迷,成交也萎缩,说明很多投资者已经开始提前为此做好了准备,所以对于它的直接影响并不会特别大。
  从整个资本市场改革的角度来说,最大限度地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将是改革的方向。具体到IPO开闸,在赵锡军看来,意味着投资者有了更多的选择。
  赵锡军:对投资者来讲,可能投资者有些担忧,是不是新的IPO开闸以后,会不会从二级市场分流一部分资金,但是作为投资者来讲,肯定多了新的上市公司以后,多了新的选择。
  桂浩明说,投资者今后要适应每天可能都有新股发行的状况了。
  桂浩明:最大影响就是作为投资者,从此开始要适应每天都有新股发行,或者每周要看到新股招股说明书这样一种状态,我们需要把更多时间放在研究新股当中。
  对于上市公司和保荐机构来说,改变又将意味着什么呢?
  赵锡军:IPO能够重启,对企业来讲如果有好的投资项目,通过IPO能够获得资金的来源,进行这个项目,对上市公司当然是件好事情。对于这些从事证券市场服务的中介机构也好,专业性的服务机构也好,也增加了业务、增加了收入。
  与此同时,沪深交易所发布的新股发行的配套规则明确:企业若造假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必须回购首次公开发行的全部新股,这也被认为是最狠的一招。这种改变意味着市场主体的利益和责任联系更加密切了。
  赵锡军:把市场主体的责任和利益、风险更密切的挂钩了,也就是说按照目前改革的方向,你市场总体要归位,干什么活?承担什么责任?获得什么样的收益?联系的更加密切了。
  IPO开闸,为2014年的中国股市平添了一份期待。《证券日报》副总编董少鹏认为,未来需要让市场真正去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董少鹏:下一步关键不是在于让它一点风险不出,而在于这种建立常态化的,裁判式的监管,不能再使“保姆式”的监管,让这个市场真正去发挥决定性作用,这样市场出现什么样的问题,就依法来查处,需要市场自己来纠正的一些平衡问题,市场自己来纠正,我想我们必定要迈向更加市场化,最终是完全市场化这么一个台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