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包昌火:信息学不是情报学 中国情报届有大失误|情报学|包昌

 老老树皮 2014-01-03

包昌火:揭开中国情报学的面纱

在这个大数据的时代里,该如何让情报学为我所用?中国情报学泰斗包昌火呼吁:情报学应回归其本原,它绝非简单的信息原料的收集,而是要把信息转化为有价值的情报和谋略。

有人把科研当成谋生的手段,有人把它当成分内的工作去完成,而难得的是,有一类人则把科学当成热爱的事业去追求,全身心地投入,得到“衣带渐宽终不悔”的享受。

在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秦铁辉看来,“包昌火的境界就是第三种,他有一颗永不泯灭的求知、求真的好奇童心”。

50年前,这位北京大学化学系毕业的高才生,意外“邂逅”情报学,并与之谈起了一场“马拉松式的恋爱”。从最初在情报所“校大样”的不解,直至热爱,并将多年的工作实践进行理论升华——他的新著《中国情报工作和情报学研究》即将出版。

在这个大数据的时代里,该如何让情报学为我所用?中国情报学泰斗包昌火呼吁:情报学应回归其本原,它绝非简单的信息原料的收集,而是要把信息转化为有价值的情报和谋略。

结缘情报

包昌火于1935年出生在东海之滨、山明水秀的浙江省三门县亭旁镇——素有“两山亭立如天马,二水旁流若地龙”之称的人杰地灵之地。

1963年从北大化学系毕业后,由于能力突出,又同时掌握英、俄、德三门外语,他被调至中国兵器工业情报研究所工作。

包昌火原本希望像“两弹一星”科学家那样投身科研事业,可他工作的地方,没有想象中实验室的试管烧瓶,也没有车间里的机器轰鸣,面对的是一大堆的图书、杂志、报纸和大样。

3个月后,他忍不住向组织打了调离报告。但踏实勤恳惯了的包昌火,在申请调离的同时“工作还照常干”,于是这一干就是50年。

回首50年的情报学研究生涯,他先后获国家级、部委级科技进步奖14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被中国竞争情报研究会授予杰出贡献奖,美国竞争情报从业者协会授予终身成就奖。

情报学研究的意义在于理论与实践的交融。他曾参与潜地导弹用复合改性双基推进剂的研制、大口径炮用三基发射药的研究等,获国防科技重大成果奖并用于实战。

在多年一线武器情报研究的基础上,包昌火深感情报研究需要一套新的方法,并于1990年推出《情报研究方法论》。

很多如今从事情报研究工作的中青年学者,早年求学时都读过包昌火的这本书。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副主任刘细文将该书誉为“我国情报学和情报工作的奠基性著述”。

2010年《情报学报》发文评价,在竞争情报领域,被引量最多的为包昌火,共被引频次高达423,篇均被引数和领域H指数为最高。因此,基于发文总数、被引篇数、总被引数、篇均被引、领域H指数等综合衡量,该研究领域最有影响力并且高产的作者首推包昌火。

那一摞摞高高的文稿,那盏永远亮到很晚的小台灯,甚至是那积劳成疾患上的白内障和糖尿病……鲜有人知道,包昌火为这些科研成果付出了怎样的辛劳。

而每每参加和情报学相关的工作,身体上的那些不适他似乎都忘记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