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藏族服饰

 一个没用的老人 2014-01-03

藏族服饰  

2013-07-01 09:36:39|  分类: 【民风民俗】 |字号 订阅


藏族服饰

西藏人的服饰 - 张波  - 张波的艺术空间

 
 
位于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卫藏广大农区,包括拉萨、日喀则、山南、林芝等地,人们习惯经常梳理头发,发辫的繁多自然会带来很多不便。所以农区妇女一般只梳两根辫子,并在发辫中加杂五彩丝,劳动时可以将两根发辫盘在头顶上,头饰明显少于牧民。农区妇女的头饰与发辫纯属两个部分,装饰物为不同形状的组合体,戴时只需与发辫连接,所以方便取戴。这是由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发展迅速,人们的服饰趋于便利、简单。

  在日喀则一带,常见的一种妇女头饰叫“巴珠”。相似弓状,用珍珠、玛瑞、珊瑚,松耳石等制成。戴这种装饰尤为讲究,而且也麻烦得多。首先提前一天将原来的两根辫子再重新分辫成很多小辫,戴头饰时将小辫子从中间分成两股,用一根约一米左右长的特制的竹弓弯曲,竹弓的两端与左右发梢固定,将头发向两边伸展拉平,在竹弓上挂上各种装饰。“巴珠”是由三个部分组成,即用红布缠绕的竹弓为支架,弯弓的上部装饰叫“达扎”,是用珍珠做成的串链,平时还可作为胸部" target="_blank">胸部的装饰,下部装饰称“藏摸巴珠”。这两种装饰同时也起着平衡与固定作用。“藏模巴珠”平常为方便其间可直接盘在头上,这种戴法在前后西藏最为普遍。其次,在后藏地区还流传各种三角形或圆形的头饰,今天都已很难看到。

  佩饰是构成西藏服饰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胸饰,腰饰等。起源于远古自然崇拜的文化现象,与原始宗教关系密切,藏民以牧、狩猎为生,常年过着游荡不定的生活,所以过多的家产不便随身携带,只有将财产变成装饰带在身上,日积月累,佩带的装饰品越来越多不便行动,这样饰物中开始有了以一当十,或以一当百的精拙贵贱之分。由此,装饰便成为一个家庭财富的象征。

  藏装镶裘皮边的习俗

  很早以前,藏族的先祖们就生活在青藏高原上。那时有许多个部落逐水草,放牧牛羊栖息在上部阿里、中部卫藏、下部多康等各个地区。由于青藏高原气候十分恶劣,加之物产也极不丰富,生存条件十分严峻,部落酋长们为了扩大自己的地盘,积累更多的财富,举刀枪进行过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争。他们以青藏高原为中心,向四面八方拓展疆域。在拓展疆域的战争中,藏族先王们为了鼓励在战斗中的勇士,也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投入争斗,采用了奖励勇士的办法来激励臣民。据说当时的奖励分为四个等级。在战场上机智勇敢、英勇杀敌、表现突出者可以得到藏王奖励的一绺水獭,待这样的水獭皮凑够一定数额时就可在藏王处换取一小组豹子皮,又等豹子皮凑够规定数额时就可换取一级老虎皮,等虎皮凑够规定的数额时就可得到藏王封赐的奴隶和土地,立功者可与统治者平起平坐了。
藏族服装具有悠久的历史,对藏族服饰的研究必然促进、加深对藏族的形成及文化发展史的研究。

  肥腰、长袖、大襟是藏装的典型结构。牧区的皮袍、夹袍,官吏、贵族的锦袍及僧侣在宗教节日活动中的服装具有这种特点。拉萨、日喀则、山南等地区的“对通”(短衣)也有此特点。至于工布地区的“古秀”,其基本结构也是和肥腰、大襟的袍式服装相近的。只不过它的结构比袍类更简化了,这种服装不但省去了袖子,而且把衣襟和前身合并一起了。

  藏族服装结构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它的一系列附加装束。穿直统肥袍行走是不方便的,腰带就成了必不可少的用品。腰带和靴子又是附着饰品的主要穿戴。各种样式的“罗松(镶有珠宝的腰佩)系在腰带上垂在臀部,形成各种各样的尾饰。各种精美的”止穷“(类似匕首)也都系在腰带上。

  藏装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呢?目前我们看到的直接描绘同藏族服装相似的羌人服饰在晋宁石寨山战国、西汉时期墓葬群中出土的青铜器人物图像上可隐约见到。石寨山青铜器上有近三百个人物图像。其中有一部分辫发者。这种服饰特点是:男女均头梳双辫,都穿一种有直条纹的衣服,或毛皮披风并且袒露一臂或双臂,头部有发饰。据远古史的研究和考古发现证明,古时,川、青、甘、新疆等地是羌人活动的地区。在接近青藏高原的哈密地区,考古工作者发现了原始社会公墓,在初步试掘中有古代干尸出土。经国家文物单位用碳14测定结果,大致肯定古尸距今已有三千年左右的历史。古尸土时,头发梳成许多条辫子,部分死者穿戴的服饰仍然完好。男尸往往头戴毡帽,身穿毛皮或皮革大衣、长皮裤,脚穿长统皮靴,靴筒外还用毛织带腿,所不同的是皮靴上有时还附以小件铜制装饰品,各色毛织物的色泽也很鲜艳,它们大多是以红、绿、褐、黑等色彩组成的大小方格和彩条,非常美观大方。这些都是具有相当水平的毛织工艺品(《罕见的三千年前古尸》)见《科学画报》1979·10·)。从古尸的服饰来看,一些基本特征,如身穿毛皮大衣、毛布长袍,脚穿长筒靴,毛织带腿,腰间束带,佩有小铜刀等等,和藏装有十分近似之处。从历史记载中看,西藏地区的发羌、唐牦等部与祖国西北地区的各部、族之间长期直接往来,关系密切。古尸服饰基本特征同文献记载的羌人发型相同。因此可以推断,早在公元前11世纪前后,藏族的服饰,可能就已具备了现代藏族服装的基本特征了。

  后来由于居住西藏各地的部、
西藏女性服饰
 
  西藏妇女身段苗条、腰肢柔软、面貌姣好,而且她们非常喜欢打扮,也善于打扮。雅鲁藏布江边的农村少女,外着黑氆氇无袖长袍,内穿红、白或绿色衬衫,腰系鲜艳如虹的氆氇围裙,脚踏花纹美丽的“松巴”靴,乌黑的头发掺进五色丝线扎成大辫盘在头顶,朴素清新,温柔和善,犹如一朵田野的格桑花。

  牧女服饰具有草原的气息,质感极强的光皮藏袍,裹着健硕的身躯;皮袍镶嵌黑、红、绿色宽边;腰间挂各种银质或铜质工具,例如奶钩、针套、火镰、火石、牧鞭、小刀等等。它们同时也是和腰身相配称的装饰品。牧女爱将头发梳成无数细辫披在身后,发披缀满珊瑚、贝壳、松石和银币等等。夏日牧野,草地青绿,盛装牧女三五成群,长裙曳地,款款而行,满身佩饰发出悦耳的声音。

  拉萨妇女的装束又有独特的风韵,她们的长袍往往用深色绸缎、哔叽、氆氇制成。夏天穿无袖长袍,里衬各种花色绸衫,腰带紧束,以衬婀娜多姿的身材。春秋穿带袖长袍,冬天则穿皮袍,长及脚裸。盛装的拉萨妇女,头戴珊瑚、松石做的头饰,名叫“巴珠”;耳带金银镶绿松石的耳坠;左手戴银镯,右手戴白海螺。白海螺从小戴在手上,据说死后可以引导人们走向幸福的彼岸。脖子上挂蜜蜡珠,胸前悬挂银盒,内装护身佛,或者种种圣物。这些装束,我们从今天节日庆典斟酒女郎的身上,仍然能够看到;藏戏和歌剧舞台上也时有出现。

  不过,目前拉萨妇女,特别是年轻的女性,无论服装,还是装饰品,都朝着简便、适用、美观、更能显示身体线条和审美情趣方面发展,在传统服饰的基础上,展现出多种新款式。
西藏贵族服饰
 
  到本世纪60年代之前,西藏的俗官只能由贵族担任。

  人们从服饰和佩饰上,可以看出官阶的大小,三四品可穿黄色缎袍,上有云、龙、山、水花纹;小四品着紫红缎袍,五品着紫色或棕色缎袍;七品只能穿紫红呢袍。三品发髻装饰宝石,四品发髻装饰璁玉,五品发髻只能扎红绳。四品以上脚穿红云绣靴,五品以下穿蓝云绣靴。冬日戴皮帽,夏日称为“江达”的红缨高顶帽,左耳戴的宝石耳坠,右耳簪松耳石1枚,腰系汉刀碗套,这些都是体制规定,不得随意更改。西藏贵族还有两种极为重要的服装,一种称“罗坚切”,即宝饰服;一种称“杰鲁切”,即王子服。只有在达赖喇嘛庆贺新年的酒宴或隆重的节日里才能穿戴。
族的互相交往以及其他诸因素的影响,藏族服饰又在不断演变、发展和丰富了。
西藏农人的服装--曲巴
 
  农人通常是身穿一件白色圆领右衽氆氇长袍,领子、袖口、袍边镶红、黄、蓝色带十字花纹的花边,藏语称“曲巴”。氆氇是西藏农村手工生产的毛织品、品种很多,质量悬殊,后藏的江孜和山南贡噶县的朗杰雪等是以生产氆氇闻名的城镇。这种“曲巴”略长于一个人的身长,穿时将其套在头上,腰系一根带子,垂下部分刚过膝盖,腰部就凸起成为一个口袋,日常用的木碗、糌粑袋、酥油盒和零星物品都可以放在里面,甚至小孩或小动物也可以揣在衣兜里。睡觉时把腰带解开,“曲巴”拖下去刚好把全身盖住,出门时可以不带行李而用“曲巴”当被子。

  农民夏秋常穿白色或红、蓝色的衬衫,身短袖长,一般用棉绸缝制,冬春则穿黑色氆氇上衣,藏语称为“堆多”。夏天或农忙时“曲巴”只穿左袖,右袖从后面拉到胸前搭在右肩上;也可以两袖都褪出,将袖筒扎在腰间,中午阳光炽热,往往完全袒露上身晒太阳。但到冬日或早晚,便把衣袖穿上,遇到尊贵客人或者进寺庙礼拜神祗活佛,也穿上双袖以示尊敬。

  农民平时戴毛线帽或毡帽,节日便戴金花帽,藏语称“次仁金各”,帽顶饰金丝缎及金丝带,帽沿用皮毛做成4个耳朵形,金光闪耀,非常美观。农民均添置一顶或数顶以备喜庆场合使用。印度礼帽也是农民喜爱的帽子。农村人爱在右耳戴一大金耳环,这是财富的象征,也是男人的美饰。西藏农人穿的靴子称为“松巴”,牛皮做底,氆氇做面,黑色氆氇做靴筒,靴面上乡各种图案花朵,美观而又暖和。不过,现在
西藏牧人色彩
 
  牧人的穿着与农人不同,他们几乎一年到头都穿皮袍,因为那里无论冬夏都十分寒冷。皮袍光面朝外,前襟、后背、袖口用彩线缝出大幅图案。比较富有的人则以毛或缎子为面,并用豹皮或水獭皮、猞猁皮镶边。年轻的牧人,头发粗而浓黑,他们把火红色的毛线和浓黑的头发缠扎在头上,非常英武,这种发式称为“英雄发”。“英雄发”也是东部西藏青年喜爱的发型。牧人冬天戴狐狸皮帽,头脚齐全地戴在头上,被认为是一种派头。

  夏日则戴一种红缨毡帽,腰间常挂一个铜制或银制佛盒,内供神佛、经文或神圣物件,这样他们便能无时无处不与神佛同在。子弹夹、火镰、火石,都用非常讲究的皮具挂在腰上,它们和腰刀、牧鞭一样,既是劳动和护身的物品,又是一个真正的牧人不可缺少的装饰。
大多数农民都穿胶鞋和皮鞋,“松巴”靴只有部分老年农民穿了。
西藏贡布服的来历
 
  在西藏林芝县、贡布江达县、米林县(古称贡布地区),无论是秋冬季节,还是春夏时令,藏族农牧民、工商人、学生儿童都身着一种用黑色氆氇呢织缝的服装。此装无领无袖,下幅分作前后两面三刀摆,似裙齐膝。衣襟衣袖口和下摆衣缘镶着金边,古色古香,构成贡布人独物的民族服饰风格。此种服装就是贡布服。

  据藏族老人讲:贡布服在贡布地区已流行700多年,而始终未被其他奇装丽服所取代。相传达室,在700多年前,贡布地区是一个藏族部落,藏王名叫吉布,集英武和智慧于一身,因而他统治部落昌盛无比。藏族农牧民十分爱戴这位藏王。有一年,这个部落遭到外敌的侵袭。为了维护本民族的尊严,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右布藏王亲自统率大军前去抗御。临出师前,村村寨寨的农牧民一齐前来送行,大家手拉着手围着一团团 篝火跳起贡布舞,用舞步表达依依惜别之情。藏族老阿爸、老阿妈不顾年高体弱,也纷纷赶来为藏王敬上喷香的酥油茶、浓浓的青稞酒,献上洁白的哈达,祝愿藏王御敌取胜,吉祥如意。

  一个月后,官兵们御敌获胜,凯旋归来,农牧民万众欢腾,一齐前往迎接。然而,吉布藏王却没等看到这一幸福的时刻就不幸为民族捐躯了。人们闻讯后,无不嘤嘤器泣,悲痛万分。佛徒们攫起佛珠,摇起转经筒,吟起经文,祈祷藏王神灵超脱……在殓埋吉布藏王时,几位老阿妈依据他被敌人砍掉头和四肢的遗体,用自己织的氆氇,一针一线地为藏王缝制祀服。

  为了纪念吉布藏王,后来,全部落男女老幼都穿上这种奠服,取名为“贡布服”。随着星转斗移,日月交辉,贡布服也逐渐在民间盛行。目前,不仅林芝县、贡布江达县、米林的藏族人一年四季穿贡布,而且在西藏其他地区的藏族人、珞巴人、门巴人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愿意把自己打扮成贡布人的
丰富多采的藏族服装、眼饰
 
藏族服饰习俗的形成同藏民族居住的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及气候条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生产、生活方式对眼饰的形成和发展也有影响。藏族的服饰习俗的传承,往往与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发展史紧密相连,体现着民族的集体智慧,蕴含着民族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丰富多采的藏族服装、眼饰,具有悠久的历史。据学者研究,早在公元前1世纪前后,西藏高原土著部落的眼饰就已具有今天藏族肥腰、长袖、大襟、右衽长裙、束腰及以毛皮制衣的特征。据史书记载,九世赞普布带贡甲时,已能够纺牛毛线用来织帐篷、纺羊毛线织氆氇做衣裳。70年代,清理拉萨大昭寺文物时,发现寺内珍藏的松赞干布的一件衣服和公主的一双鞋。松赞干布的衣服用质地较好的拉瓦(是氆氇的一个品种)制作的肥腰、长袖、大襟的藏袍。公主的鞋样式与现在的“嘎咯”鞋差不多,以牛皮作底,氆氇鞋帮,鞋面是在绿色氆氇上绣有简单的花朵。西藏迄今发现最早的人体装饰品出自昌都地区的卡若新石器文化遗址。卡若遗址共出上50件装饰品,种类包括发笄、璜、环、珠、项饰、镯、贝饰等,以石、玉、骨等多种材料制成。从装饰部位看,卡若先民们与今天藏族人的习俗一脉相承,从上到下包括发饰、项饰、胸饰和手饰。这些材料说明,早在新石器时代,西藏先民便有了形制稳定、造型丰富的人体装饰品。

  随着与外界交流,藏族眼饰曾经受到汉、蒙、满等族以及波斯等国服饰的影响,在眼饰的色泽和制作等方面取得了进步,但从远古传承下来的眼装、服饰来看,在总体结构上并没有多少变化,仍比较完整地保持着藏族传统文化特征。

  藏族服装、眼饰在其款式、结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深受自然条件、劳动生产和文化交流的影响。由于居住的地理气候和从事的职业不同,构成了多种眼饰类型。从地域看,可区别为农区和牧区类型,这是藏族服饰的基本类型;按生活方式,可区别为农村与城镇类型;从身份讲,可分为平民、僧人、达官贵人等类型。西藏传统的达官贵人眼饰,质地高档,做工精致,花样繁多,特别讲究衣着与身份、地位相称。 

  藏北高原气温低,风沙大,又是辽阔的草原、天然的牧场,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就要选择便于起居、行旅、保暖御寒的服装。牧区藏族穿着以皮袍为主,它结构肥大,袖口宽畅,穿着自如,白天阳光充足,气温升高时,可脱袖露臂,调节体温,夜间可解带和衣而眠。牧民的皮袍离不开腰带,穿时提起下摆与膝盖平齐,腰带一束,怀里形成大囊,里面可装不少随身用品。皮袍是用土法加工的绵羊皮缝制的,既经久耐用又抵风御寒。普通皮袍,男式的宽腰、大襟、肥大,襟、袖和下摆用10至15厘米宽的黑绒镶边,但也有不做装饰边的。女式皮袍的襟、袖和下摆先用宽10至20厘米的黑平绒镶边,再用红、蓝、绿三色平绒(各宽5至10厘米)镶边。

  青海果洛地区新婚女子要穿大油大褂,在袖边上镶一圈红彩式氆氇并着华丽的背心,还有在背上挂汗巾的习惯。下摆讲究用水獭皮镶边,衣领用金钱豹皮装贴。牧民的节日盛装质地高级、做工精致,这种皮袍以羊羔皮缝制,面子用獐皮(去毛铲净,手工鞣制使其柔软后刷白凉干)制作,袖口、襟领、下摆用红、蓝、绿纹呢子装饰,用水獭皮或豹皮镶边,显得格外漂亮。青海海南藏族有一种用羔皮缝制的加面藏袍,轻巧美观,是节日和走亲访友的礼眼。羔皮有毛短而卷曲的,有毛长而适中呈稳状的。用各种羔皮缝制的藏袍,多用各色条绒、缎子、平绒、毛呢挂面,用锦缎或花氆氇、水獭皮镶边,用狐皮或豹皮做领。

  农区气候温和湿润,人们穿着的男式袍子和女式长坎肩,都主要以黑氆氇为原料,款式仍属大襟眼装,右腋下钉一个钮扣。男式袍子用绿色或蓝色绸布做两条宽5厘米、长20厘米的飘带。一般男式白氆氇藏袍的领口镶上6厘米宽的加洛(一种间隔有十字图案的花氆氇)。女式藏袍大都是黑色的,一般冬季穿有袖于的,夏装无袖,但也有四季穿无袖的,冬春季外加一十氆氇短褂。氆氇生产几乎遍及全藏农区、半牧半农区,以泽当最为著名。氆氇结实耐用,保暖性能好。它内生产工序分3道:一是羊毛洗净凉干后用钢丝刷于刷松软,并絮成条状,然后再捻成细线;二是织氆氇,先把经线拉好,卷起架在织机上,然后再用纬线在经线上织,经纬线相交非常精密,织成面幅有26厘米宽的条状;三是染色。

  城镇作为经济。文化交流中心,文化生活丰富,经齐条件较好,人们的服装无论用料、款式、色调等都与农牧区有一定的差别。城镇男女一般喜欢以哗叽、毛呢或混纺为衣料,妇女尤讲究款式新颖合身。近年在拉萨出现的女式筒眼,虽然前面留有藏服的大襟式样,但左右襟不开,合缝成管状形,以较紧身佳,究线条,衣眼、衬衣的色调淡雅柔和。

  穿藏袍,里面都要穿衬衣。男式衬衣多半是高领,有大襟和对襟两种,用白色绸布作面料的居多;女式翻领用各种颜色的绸布做成。女式衬衣袖子较长,平时卷起,跳舞时放下,袖随舞起,翩翩飞舞,十分好看。农牧区的服装、鞋帽喜欢运用红与绿、黑与白、赤与蓝等对比色,并且巧妙地运用复色、金银线,具有明快、活泼的艺术效果。

  农区、城镇妇女均系有围裙,藏语叫“邦典“,是藏族妇女的标志。围裙织法独特,编织精密。农牧区妇女喜欢以强烈的对比色条相配,城镇妇女则选择以纤细的相关色组成娴雅温和的调子。

  即便是农区,因自然条件不同,也各有服饰特点。如藏南工布地区有大片原始森林,雨量充足,人们为适应这里的自然条件,在长期劳动中创造了称之为“古季”的外衣。这种无柏套服,一般用野山羊皮。熊皮或黑氆氇制作,适合在林中伐木、抬本。耐穿而又能防避小雨。工布人还在“古季”的领和腰间镶上织锦图案,作为他们的节日盛装。

  云南迪庆藏族聚居区,流行装束是内着袖茧绸衬衣,外罩呢绒坎肩。坎肩图案大方,镶云头金银线绒饰边,以红珊瑚为衣扣,不用高领而以大银环公母扣挂于领口;下着曳地百褶裙,腰缠毛织百花带;喜欢佩戴金银镶珊瑚的长耳环,胸挂银质护身佛盒,右襟挂三须链;头发用彩色丝绦绳相编于头顶。

  藏族帽子种类繁多,主要有毡帽、皮帽、金丝花帽等。毡帽是藏族最古老的二种帽子。藏族学者根敦琼培所著《白史》,就有古代安多玛贾绷若头戴毡帽的记载。至今甘、青有些地区仍有戴这种帽子的。它以白毛毡为原料,帽顶尖高,相檐很小;制作简单。现代安多地区的红缨毡帽、工布地区的男式夏毡帽,基本形状仍是古老毡,帽沿传下来的,只是用红缨、金花缎等加以装饰罢了。内陆出产的毡帽、礼帽也为广大农牧区及城镇人民所喜爱。牧区喜欢戴的皮帽,是用上等的整张狐皮做的,有些讲究的则用缎子做帽面,帽檐用狐皮,年轻人戴上显得潇洒、魁梧。金花帽是男女老幼都喜欢戴的民族帽,不过男女戴的式样有所区别。金花帽是用金花缎、金丝带做装饰,以毛毡和皮毛作面料,这样做出的帽子,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格外精神。

  藏族男女通行的长简靴,底高2厘米,腰高至小腿之上,鞋面用红绿相间的毛呢装饰,鞋腰上也有线条、花纹。藏靴可分为“松巴”和“嘎洛”两大类。松巴靴底都是用牛绒捻的绳纳制的。还有一种靴底用牛皮包裹,一般多见于冬天穿着。其中较为高级的称“松巴梯呢玛”.用牛皮制底,并以粗毛线或绵线密密缝制,厚达1厘米多;靴帮色彩斑斓,分别用红、黄、绿、蓝等8种颜色的丝线在靴帮上绣出美丽的图案;靴面也绣花,十分艳丽。这种靴,做工精致考究,喜庆日子里才穿用。

  嘎咯靴以牛皮制底,靴帮由3层氆氇缝制而成,其黑色呢在下约33厘米,彩条毛呢在上约3厘米,花纹竖立。靴跟与靴尖缝上黑色牛皮,靴面用染黑牛皮拉条及金丝线镶边,结实美观。靴帮开15厘米竖口,口边分别用染红羊皮加固,便于拉携。这种靴的特点是靴尖朝上翘起,看上去威武大方。

  憎尼服饰一般以绛红色氆氇为科。普通僧人的衣着,常见的是上面着短坎肩,前胸与背面用黄布装饰(憎官的短坎启用金丝缎装饰);下面围一条长裙,上身还披一条长约身长两倍半的披肩,举行法会时借人们都披绛红色氆氇制作的大氅,头戴竖德鸡冠帽。这种帽子以厚黄氆氇为科,帽形似鸡冠,帽顶有穗,剪缝整齐,向上耸立。僧尼还因教派的不同,在服饰的细节上有所差异,如宁玛派憎尼戴一种叫“乌坚边夏”的帽子,这种帽子以红氆氇为料,帽顶尖长,帽檐向上翻,前面开口;萨迦教派的活佛们下围白布长裙,上披红色茧绸3幅缝成的披肩。

  按传统习惯,藏族男女一律蓄发留辫。男子梳一条辫子盘在头顶;妇女发式从额际正中分开,梳成左右两条辫于,在牧区,则流成数十条小辫披在背上,均匀整齐。现在,除边远的农牧区仍蓄发外,一般城镇男子都改留短发。藏族发饰繁多,尤以妇女为最。中青年妇女喜用红绿丝线与头发混编。卫藏妇女在发顶系一近66厘米长的三角形或半圆形的“巴珠”,上面缀满珍珠、珊瑚和宝石。昌都一带妇女则把珊瑚、松耳石、猫眼石等饰品直接系在发辫上。甘南藏族的发饰具有独特的风貌,妇女的发式是梳成数十条小辫,称为“碎辫子”,即将脑门处的头发从左右两侧梳编成上百根细辫,至耳轮上部,用红绿丝线横揽半圆,细辫到肩背以下接编黑丝线于腰际;另将后脑勺部分头发编成一束细辫,上坠一宽18厘米的毡胎布块,并将红、绿、黄各色布条横向包面。多数妇女还在头顶盘绕一圈由琥珀珠玑级起来的头箍,每粒珠玑大小如豌豆,自上而下串六七颗,约50串。海南藏族妇女在辫梢处佩有特制的辫套,辫套上装饰若干个银盾(银质,形似碗,上有各种精致图案),腰带上挂有尺多长精致的银奶钩和日月形的银制装饰品“咯洒尔”。

  藏族佩饰主要有耳环、胸饰、腰饰和手饰。饰品多以金、银、铜和珠宝、石器制成。一些饰品雕镂着精细的花纹。耳饰,均为互环和耳坠,质量因贫富而异。胸饰包括项链、护身盒“卡乌”。“卡乌”为一金属小盒,面上镶嵌松耳石,内装护身符之类,意义与男子佩戴的护身盒相同。腰饰主件是一条丝绸或牛皮腰带,上面悬挂各种主人喜欢的饰品,男子有腰刀、打火镰、鼻烟壶等,妇女有银器、铜牌等。藏东一带男子喜欢腰系羊皮兜肚,内装钱币等物.手饰包括手镯和戒指:手镯有金、银、玉、海螺4种,手工制作,用于妇女;戒指男女均戴,以银质居多,上面嵌有玛瑙、翡翠等珠宝,富裕之家盛行黄金戒指。
藏族传统服饰
 
藏帽

  藏帽在藏语里“霞帽”,种类繁多,式样各异。就以常见的“次仁金克霞帽”而言,其制作工艺十分精细,分男女两种式样。这种帽的里子用毡帽坯、帽顶复以金丝缎,边沿镶以丝带,帽沿有四片,前后沿大,左右沿小,帽沿上缝以毛皮。西藏东部昌都地区的人喜带皮帽,藏式皮帽大多用整块狐狸皮毛制成,给人以粗犷豪放之感。在旧西藏,帽子的形制是表示一个人身世地位、学识财产等的标志,政府官员的帽顶上饰有“将达”(园冠),贵夫人的头饰虽没有法制上的等级区别,却有习惯上的区别。世袭贵族夫人头戴巴珠,又叫“木弟巴珠”(珍珠巴珠)。一般贵夫人(包括大商人的夫人)只能戴“曲鲁巴珠”(珊瑚巴珠)。官吏、贵族的管家、随从、佣人的帽子也有一定的形式,大管家在举行仪式时要戴“索霞”(平顶围穗蒙古帽)。贵族平时也戴一种叫“霞木包多”的饼形帽,管家和“根布”(相当于乡长)也常戴。

阿龙

  藏族传统首饰。藏语音译,意为耳环。多为银制,直径3寸为男子所戴的一种大耳环。环的前面镶有珊瑚及松耳石,后面有钩,戴时挂在耳上。甘孜、阿坝一带藏族男子习惯戴一大一小两个耳环,大耳环戴于右耳。

藏鞋

  藏鞋大致分为三种,“松巴鞋”、“嘎洛鞋”和“多扎鞋”。一般采用氇氆、毛呢、围裙料子。平绒或皮革为主要原料,色彩搭配十分讲究,有的还以丝线绣上各种花纹图案,有的用金丝缎镶边、贴花。鞋尖更是有方有圆,有尖有钩,形式不一,很有特色。只是各式藏鞋腰后部都留有10多厘米长的开口,以便穿脱,所有穿藏鞋的都要系带。鞋带又是一种美丽而讲究的手工艺品,使用细毛绒编织而成,带上有各种图案。两端留有彩穗,色彩艳丽,与藏鞋配在一起,十分悦目。

氆氇袍

  藏族传统装饰,一种宽大的长袍。多用名叫氆氇的手工纺制成羊毛毪子、毛料及布料制成。形制多为大领或圆领,右开襟,设一扣或无扣,衣边或领口多镶彩布或豹皮等。


腰刀

  藏族传统佩饰。因常挂于腰间而得名。分长、短两种:长的2尺-3尺,短的1尺以内。可用作武器,也可用来砍伐荆棘,平时多用于切割肉食或其他物品。

 

藏族服装集

等级分明的藏族服饰(一) http://www./fzxy/fswh/200410/4353.html

甘南藏族服饰http://www.gs.xinhuanet.com/wskgn/2003-07/07/content_678573.htm

藏族服饰的审美情趣 http://www./xzbk/xzms/fsms/201206/t20120614_1752606.html

藏族传统服饰的审美情趣http://www./holiday/yscl/201201/t20120106_1466844.htm
雪域高原的雍容华贵--藏族服饰欣赏http://culture.china.com/zh_cn/life/cloth/11022827/20041229/12038349.html
等级分明的古代藏族服饰http://www./info/info_872.htm
康巴藏族服饰http://www./content/?134.html
浅谈甘青藏族服饰及发饰http://www./tibet/book/day/2011-01-01/1794.html

浅谈浓墨重彩的藏族服饰——浅谈藏族服饰与色彩http:///Paper/Art/Painting/252859.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