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子的125个故事之三

 一寸大海 2014-01-04

无私方能大成——孔子故事之四九
周人的祖先太王亶父(dan3 fu3)有三个儿子,分别叫做太伯、仲雍和季历。季历有个儿子,就是后来的西伯侯、周文王姬昌。
太伯知道父亲太王认为季历的儿子姬昌和贤德,因而想要让季历继位,于是,太伯为了防备父亲为难,就离开周地而到吴国去了。
太王将要去世的时候,对季历说:“我死了以后,你要前去寻找你的两位兄长,他们即使不来,你这样做也才能符合礼义而且心安。”
太王去世之后,季历到了吴国去告诉兄长太伯和仲雍,太伯和仲雍跟随着季历回到了周。群臣想要促使太伯立三弟季历做周的国君,季历推辞。
太伯对仲雍说:“现在,群臣的意思是想要让我拥立季历,季历又推辞,你看怎么办才好?”
仲雍说:“现在的形势已经告诉我们该怎么做了,关键的是为了扶持起姬昌这个孩子,以便让他将来能够使祖先的事业发扬光大,因此,可以拥立季历。”
于是,季历被立为周的国君,这就是后世所说的“王季”。王季谨慎地对姬昌进行教养,后来姬昌果然依据天道而行,使周人祖先的事业发扬光大,被尊为周文王。
孔子说:“太伯有独到的见地,能见到父亲的心意志向;王季有独到的智慧,能知道父亲的理想和心愿。所以,太王、太伯、王季这三个人,可以说是能够从机微而知道最终结果的人,因而能够继承前人的志向。”
                (《韩诗外传》十)
云尘子曰:太王,能从幼小的孙子姬昌而得知将来可以承担大任;太伯和王季,能从父亲的意思中知道应该怎么做。这三个人,没有一个是为了自己的权利,没有一个是为了个人的得失,所体现出来的是周人的志向,因而最终能够使周人的志向得以实现。假如三人各存私心,周人自己便陷入勾心斗角之中,周人的志向也就只能落空。《中庸》说:“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孝经》说:“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小则受,大则逃——孔子故事之五十
曾子犯了过错,他的父亲拿起棍子打他,把他打得昏倒在地。过了一会儿才醒过来。
曾子站起身来说:“父亲没有受伤吧?”
鲁国人认为曾子很贤德,就把这件事告诉了孔子。
孔子让门人把曾子叫了过来说:“曾参,过来。你没有听说过当初的大舜是怎么做儿子的吗?他的父亲用小小的竹鞭子打他,他可以等待着承受,用大棍子打,他就逃避开;如果是要找他来做事,没有不在旁边的时候;如果是要找他来杀掉他,却从来不可能找到他。现在你父亲在暴怒的时候,却自己把身体送上去承受暴打,却不知道逃避开,一旦你的父亲因为一时之怒伤害了你,那也就是把你父亲陷入到了不义的境地,你说这样做的罪过大不大?”
                 (《韩诗外传》八)
云尘子:儒学经典告诉我们,君臣关系要根据道义来处理,父子关系却要根据亲情来处理。子女有错误,父母在盛怒之下,教训子女可能会失去分寸,在此情况下,君子不应该任凭父母伤害自己,因为一旦父母在盛怒之时,失手把子女打成重伤,甚至打残废或打死了,不仅会使父母事后悔恨,而且是使父母担上了不慈不义的罪名。有人把“君教臣死,臣不得不死;父教子亡,子不敢不亡”这个说法归罪于儒学,但是,这本来是违背孔子原则的。
皋鱼之死——孔子故事之五一
孔子出行在外,忽然听到有人哭得很悲痛。孔子说:“快点赶车,前面有个贤人。”来到哭声传来的地方,看到一个人身穿粗布衣服,手里拿着镰刀,正在路边哭泣。孔子认识他,他的名字叫皋鱼。
孔子下了车,前去跟他说话:“您并没有遇到丧事,为什么哭得这么悲痛呢?”
皋鱼说:“我已经有三种过失了。年轻的时候,为了求学而周游于诸侯国之间,我的双亲去世了,我因此而失去了侍奉双亲的机会,这是我的第一个过失。我当初所立的志向非常高远,不想在国君手下从政做事,失去了为国家和百姓尽力尽责的机会,这是我的第二个过失。本来我与朋友的关系很深厚,但是,只因为一点小事就与他们断交了,这是我的第三个过失。树木虽然想安静,大风却不停地吹;做子女的想要侍奉双亲,双亲却不会等待着。过去了就永远无法追回来的,是岁月;一旦失去了就再也无法见到的,是双亲。我要从此离开人间了。”
皋鱼说完,立刻就死去了。
孔子说:“弟子们一定真诚地看待他所说的话,牢牢地记在心里。”
于是,孔子的门人辞别孔子而回家赡养双亲的有十三个人。
                    (《韩诗外传》九)
 
死后再知道也不晚——孔子故事之五二
子贡问孔子:“死人是有知觉呢,还是没有知觉呢?”
孔子说:“我要是说死者有知觉,就担心孝子贤孙会为给死者送葬而妨害自己的生命;我要是说死者没有知觉,就担心不孝子孙会舍弃死者而不送葬。端木赐啊,至于死人到底是否有知觉,死了之后再知道实情,也不算晚啊。”
                            (《说苑 辨物》)
云尘子曰:人生贵在做好此生该做的事情,但人们常常热衷于探求未来的神秘,常常热衷回忆过去的荣辱,却不知所耽误的是现在,是此生的生命。假如说过去的一切是现在的前因,那么,现在的一切便是其结果,然而我们不能忽略的是,我们的现在的一切又是未来的前因。现在的前因已经无法改变,但未来的前因却就在我们现在的所作所为之中。所以,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尽人事而听天命。”孝子贤孙当然不会忘记父母祖先,但是,过分重视死者,便会妨害孝子贤孙的此生,所以,孔子说:“敬鬼神而远之。”不孝子孙,只顾自己此生此世,甚至只顾自己一时的快乐,既不顾前人,也不顾后人,最终将会害己害人,所以,孔子说:“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健忘的人——孔子故事之五三
鲁哀公问孔子说:“我听说有非常健忘的人,在搬家的时候竟然把他的妻子忘记了,有这样的人吗?”
孔子回答道:“这还不算是最健忘的人,最健忘的人是连自己也忘记了。”
鲁哀公说:“可以说来听听吗?”
孔子回答道:“当初夏桀做天子的时候,富有天下,但是不仅不按照尧舜禹的治国之道来治国,而且毁坏祖宗之法,断绝了对历代祖先的祭祀,沉溺于流俗鄙俚的歌曲音乐,纵情于酒色。夏桀的臣子中有个名叫触龙的左师,仍然不停地谄媚阿谀。后来商汤诛灭了夏桀,这位左师触龙也被杀掉了,身体被肢解,这就是连自己也忘记了的人。”
鲁哀公表情庄重地说:“说得好!”
                        (《说苑 敬慎》)
云尘子曰:身为君主却忘记了君主的职责,身为臣子却忘记了臣子的职责,结果很少有不与夏桀、触龙相同的。他们所忘记的岂止于自己的职责,更严重的是忘记了自己的良心和本性。
 
知贤、推贤、引贤——孔子故事之五四
子贡问什么样的大臣才是最贤德的。
孔子说:“齐国有个鲍叔,郑国有个子皮。”
子贡说:“不是吧?齐国有个管仲,郑国有东里子产。”
孔子说:“管仲是由鲍叔举荐的,子产是子皮举荐的。”
子贡说:“如此说来,举荐贤人的人比贤人还贤德吗?”
孔子说:“知道谁是贤德的是,是智慧的体现;举荐贤德的人,是仁德的体现;引荐贤德的人,是礼义的体现。有这三个方面,还有什么更高贤德呢?”
                       (《韩诗外传》七)
云尘子曰:“见贤思齐”,是个人修养之所必需;辨别贤与不肖,是从政之所必需;任贤尊贤,是治国之所必需。不知贤与不肖,无法推贤;知道有贤者却不举荐,有妒贤嫉能之嫌;有贤德的人却不提拔任用而尊之,即使有贤德的人也等于没有。《书经 秦誓》中说:“若有一个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实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娼疾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实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
什么样的人不可用?——孔子故事之五五
鲁哀公问孔子,如何用人。
孔子说:“不要用刚愎自用的人,不要用阿谀谄媚的人,不要用诋毁他人的人。”
鲁哀公说:“希望您能说得再详细一点。”
孔子说:“刚愎自用的人,骄横跋扈;阿谀谄媚的人,巧言令色;诋毁他人的人,满口胡言。”
鲁哀公问:“为什么这样的人不可用呢?”
孔子说:“一张弓,经过调试,然后才能有力;一匹马,经过驯服,然后可以精良;一个人,真诚朴实,然后可以聪明。假如一个人没有真诚,却又多智谋,那就好比是豺狼一样,是难以靠近的。《周书》中说'为虎添翼’,那岂不是非常危险的事吗?”
                      (《韩诗外传》四)
云尘子曰:刚愎自用的人,目中无人,忠言难进,一旦有错,无人可以纠正,人们很容易把坚持道义、以道事君的人混淆。阿谀谄媚的人,专心讨好上司,不惜扰乱是非,人们很容易受个人好恶的作用。诋毁他人的人,大力排斥异己,为个人目的而不惜一切,人们很容易被这种人的伪装所欺骗。孔子说:“暴虎冯河,死而不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巧言令色,鲜矣仁!”“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管仲是怎样的人?——孔子故事之五六
子路问孔子:“管仲这个人怎么样?”
孔子说:“是个大人。”
子路说:“当初,管子曾经劝说齐襄公,襄公却没有听从他的劝说,这是言辞不好;想要立公子纠为国君却没有成功,这是能力不够;家人在齐国被残害却没有任何忧苦的表示,这是不够仁慈;被关押在囚车之中却没有惭愧的表情,这是不知道愧疚;在当初曾经要由自己亲手射死的国君之下做事,这是缺乏贞节;召(shao4)忽这个人能为国君而死,管仲却不为此而死,这是缺乏仁德。这样说来,夫子为什么还会认为他是大人呢?”
孔子说:“管仲劝说齐襄公,襄公却没有听从他的劝说,这不是言辞不好,而是襄公不理解管仲所说的道理;想要立公子纠为国君却没有成功,这是不能力不够,而是因为没有适当的时机;家人在齐国被残害却没有任何忧苦的表示,这不是不够仁慈,而是知道天命无法违抗;被关押在囚车之中却没有惭愧的表情,这不是不知道愧疚,而是自我责备;在当初曾经要由自己亲手射死的国君之下做事,这不是缺乏贞节,而是知道守住道义而且能变通;召忽这个人能为国君而死,管仲却不为此而死,这不是缺乏仁德。召忽这个人,是个臣子之材,如果不为之而死,就会成为三军的俘虏;为此而死,则会贞节之名传闻于天下,为什么会不为此而死呢?管子这个人,是可以辅佐天子的人,是可以指导诸侯的人,假如他轻易地死了,也不过是成为阴沟之中的污泥一样;不轻易而死,他的功绩还可以对天下人有益,为什么要他就这么死去呢?仲由啊,你不了解这些啊。”
                     (《说苑 善说》)
云尘子曰:无德无能,可以通过修身而得以提高,但是,有德有能之后,出类拔萃、远见卓识的人,却并非众人所能了解的,因此,也不能以凡人为标准来衡量。有德,不一定就能别世人所认识,不一定在现实中任何时候都能行得通;有能,不一定就能被世俗之君所重视,不一定在现实中得到任用。所以,孔子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在生死之间,人命关天,固然不能不提倡爱惜生命,但是,在大仁大义之前,个人的生死便可以退居此位。所以,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仁义是“道”的具体化,大仁大义便是“道”。孟子说:“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
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孔子故事之五七

赵简子想要称霸于天下,对他的宰相说:“晋国有个叫泽鸣的人,赵国有个叫犊犨(chou1)的人,鲁国有个叫孔.丘的人,如果我能把这三个人杀掉,就可以称霸于天下了。”

于是,他就把泽鸣和犊犨请来,任用他们做官,最终杀掉了他们,然后派人去到鲁国邀请孔子。

孔子来到黄河边,看着滔滔的黄河水道:“多么盛大美好的河水啊!我却不能渡过这黄河去让天下实现王道,这大概是命运吧!”

子路快步来到孔子跟前说:“敢问夫子的话是什么意思?”

孔子说:“泽鸣和犊犨,这两个人是晋国和赵国的两位贤德的大夫啊,赵简子在还没有得志的时候,跟他们所闻所见没有什么不同,等到他得志之后,却杀掉了他们而自己从政了。我曾经听说过,如果有人剖人之腹而杀掉婴儿,放火烧掉刚刚开始生长的草木,那么,麒麟就不会到那里去了;有人把湖水抽干而要得到全部的鱼,蛟龙就不会到那里的水中游动了;有人把鸟的巢穴弄下来,连其中的鸟卵也毁坏,凤凰就不会飞到那个地方去了。我听说,君子对于同类的人受到伤害会非常沉痛的。”

                   (《说苑·权谋》)

云尘子曰:君子行道,虽然可以置生死于度外,但是,却不能不审时度势。孔子说:“危邦不入,乱邦不居。”《诗经》中说:“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孝经》说:“人之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曾子重视保全身体以尽孝道。古人说:“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人不可不保其身,但是,前提是“既明且哲”。君子不惧怕死亡,但也绝不送死。
 
孔子来到蒲地——孔子故事之五八
子路治理蒲这个地方,三年之后,孔子经过这里。
进入蒲地境内之后,孔子肯定地说:“仲由能够恭敬的对待百姓而且使百姓信任他了。”
进入到城里,又说:“好啊!仲由能够忠信地对待百姓而且很宽容了。”
来到子路的院子里,说道:“很好!仲由可以明察秋毫地审判案子了。”
子贡手抓着缰绳问道:“夫子还没有见到仲由,就三次说好,夫子能说说为什么吗?”
孔子说:“进入他管辖的境内,田地整理得很好,杂草都被除掉了,这是因为能够恭敬而得到百姓的信任,所以百姓能够尽力。进入城里,房屋和墙壁都很整齐,树木很茂盛,这是因为能够忠信而且宽容,所以百姓能够勤劳而不偷懒。进入院子里,给人一重清闲的感觉,这是因为能够明察秋毫地审判案件,所以百姓不会前来打扰了。”
                  (《韩诗外传》六)
云尘子曰:子路用恭敬、忠信、明察来治理百姓,是百姓之福;孔子根据看到的景象就能判断子路治理的情况,是善于知人。从政的人善于用正道治理,执政的人善于知人,天下何愁不太平?
 
仁智之人如此如此——孔子故事之五九
鲁国大夫邱成子被鲁国国君派遣而去访问晋国,经过卫国,卫国担任右宰之职的大夫榖(gu3)臣留下他而请他饮酒。在饮酒期间,演奏了音乐,但是,榖臣却并没有一点快乐的表情,酒喝到差不多的时候,又把一块玉璧赠送给了邱成子。
邱成子回来的时候,经过榖臣那里,却没有前去告别。他的仆人说:“先前的时候,右宰榖臣请您饮酒,这是令人高兴的事,现在您为何经过他这里却不去告辞呢?”
邱成子说:“当初他留下我饮酒,是与我友好交往。演奏了音乐却不快乐,那是告诉我他有忧虑。酒饮得差不多的时候,把一块玉璧赠送给我,那是要寄存在我这里。如果从这些来看,大概卫国要出乱子了吧。”
他离开卫国三十里之后,听说卫国的卿名叫宁喜的人被杀,右宰榖臣在此事中也被杀了。邱成子掉转车头回去为榖臣哭丧(sang1),哭了三次之后就回国了。
邱成子回到鲁国之后,派人把榖臣的妻子和孩子迎接到鲁国,把自己的宅子隔出一半而使他们居住,把自己的俸禄拿出一部分来供他们吃饭,榖臣的儿子长大之后又把玉璧送还给他了。
孔子听说此事之后,说:“智慧可以达到能够一起谋划隐秘的事情,仁德可以托付财物,邱成子就可以说是这样的人了。”
                  (《吕氏春秋 恃君览 观表》)
 
举荐贤人,容不得私心——孔子故事之六十
晋平公问祁黄羊说:“南阳没有县令,先生认为谁可以担任?”
祁黄羊回答道:“解(xie4)狐可以。”
晋平公说:“解狐不是先生的仇人吗?”
祁黄羊回答道:“君所问的是谁可以担任县令,不是问谁是臣的仇人。”
晋平公说:“好。”
于是,就任用了解狐,国人都说好。
过了一阵子,晋平公又问祁黄羊说:“我们国家还没有掌管军政的君尉,先生认为谁可以担任?”
祁黄羊回答道:“祁午可以担任。”
晋平公说:“祁午不是先生的儿子吗?”
祁黄羊回答道:“君所问的是谁可以担任军尉,不是问谁是臣的儿子。”
晋平公说:“好。”
于是,就任用了祁午,国人都说好。
孔子听说此事,说:“祁黄羊的说法非常好,举荐外人的时候不因为是仇人就不举荐,举荐家人的的时候不因为是自己的儿子就不举荐,祁黄羊的做法可以说是一片公心了。”
                     (《吕氏春秋 孟春论 去私》)
云尘子曰:为国为民而举荐贤人,容不得私心。私心一存,即使个人暂时有利,但终究难免长久之害。当百姓怨声载道的时候,国家也将衰亡,古人说:“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又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孔子救火——孔子故事之六一
鲁国人焚烧大泽之中堆积的草。当时刮着北风,大火向南烧去。鲁哀公担心会烧到国都所在地,很惊恐,就自己带领众人去救火。鲁哀公左右的人全都去驱赶野兽了,因为不想让野兽被火烧死,但没有人去救火。于是,召来孔子询问应该怎么办。
孔子说:“去驱赶野兽是件快乐的事,而且不会因此而受惩罚;救火是件苦事,而且难以因此而得到赏赐,这是没有人去救火的原因。”
鲁哀公说:“说得好。”
孔子说:“现在事情紧急,来不及用赏赐的方法;再者,假如来救火的人都要进行赏赐,那么,恐怕国家财富也不足以赏赐这么多的人。因此,请国君只用惩罚的方式。”
鲁哀公说:“好吧。”
于是,孔子就下令说:“不去救火的人,按照逃兵治罪;只去驱赶野兽的人,按照私入禁地治罪。”
这样一来,所传的命令还没有普遍传到每人的耳朵中,火已经被扑灭了。
                  (《韩非子 内储说上 七术》) 
超越爱的界限也是侵夺——孔子故事之六二
季孙氏担任鲁国的宰相,子路担任郈(hou4)这个地方的地方长官。鲁国在五月份的时候招集众人来修筑河道。这时,孔子的弟子子路觉得他们做工很辛苦,就拿出自己的俸禄粮食做和饭,邀请修筑河道的人在路边来吃。
孔子听说此事,就让子贡前去阻止。
子贡把饭倒掉了,并且毁坏了做饭、吃饭的器具,说:“鲁国国君所拥有的百姓,为什么你自己做了饭给他们吃?”
子路不服,非常愤怒,拉着子贡的胳膊就来到了孔子那里,说道:“夫子难道痛恨仲由行仁义吗?仲由从先生这里所学的就是要行仁义。所谓仁义,就是要把自己的东西拿出来跟天下人共同享受利益。现在,仲由用自己的俸禄粮食做了饭让百姓吃,夫子却认为不行,究竟是为什么呢?”
孔子说:“仲由你还是太缺少见识啊。我本来认为你已经知道什么叫做礼了,你却并没有真正懂得,莫非你确实就这样不知道礼吗?你给百姓做了饭,是出于爱他们的意思。但是,按礼来说,天子需要爱天下的百姓,诸侯需要爱境内的百姓,大夫需要爱自己的官职,士子需要爱自己的家庭。超过了这种爱的界限就叫做侵夺。如今,鲁国的百姓是鲁国国君所需要仁爱的人,而你却擅自来表现自己的仁爱之心,是你在侵夺国君爱百姓的权限,这难道不是在欺骗国君吗?你认为前来做工的人饥饿,为什么不高度国君,然后让国君从国家粮仓里拿出粮食了给百姓吃,却要用你自己的名义私自馈赠给他们呢?这说明你不知道使人得到国君的恩惠,却只是表现出了你自己的道德仁义啊。快快停止还可能无事,否则,你的罪过恐怕就就临头了。”
孔子的话还没有说完,季孙氏的使者就来了。季孙氏名叫肥,于是,责备孔子道:“肥招集百姓而前来修筑河道,先生却让弟子停止他们的工作吃饭,难道是想要把我肥的百姓拉拢过去吗?”
孔子驾车离开了鲁国。
              (《韩非子 外储说右上》、《说苑 臣术》)
云尘子曰:擅自把仁德施加给不属于自己应该施加的人身上,是礼的要求。曾子说:“君子思不出其位。”对他人所应当爱的人擅自去爱,也是夺人所爱。假如有意借仁德而笼络民心,便是奸佞之类。齐国田常对百姓施加恩惠,齐国百姓因此不再拥戴国君却转而拥戴田常,即使百姓由此而得到恩惠,田常的做法难道就不是奸佞的欺诈行为吗?欺诈之风盛行,礼义便因此而崩溃,国家岂能安宁? 
 为政在于纠正时弊——孔子故事之六三
叶公子高向孔子询问为政之道。
孔子说:“为政之道,在于使近处的人喜悦而使远处的人自愿前来归附。”
鲁哀公想孔子询问为政之道。
孔子说:“为政之道,在于选择贤德的人材。”
齐景公向孔子询问为政之道。
孔子说:“为政之道,在于在使用财物上知道节制。”
子贡一直跟随在孔子身边,听到三个不同的说法,有些不解。于是问道:“叶公子高、鲁哀公、齐景公向夫子所询问的问题是一样的,夫子的回答却不同,为什么呢?”
孔子说:“叶这个国家,都城大但国土面积小,百姓有背弃之心,所以就跟叶公子高说'为政之道,在于使近处的人喜悦而使远处的人自愿前来归附’。鲁哀公有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位大臣,对外阻碍来自各个诸侯国的贤德之士前来,在国内结党营私而愚弄国君,将来,使得鲁国宗庙和国家社稷得不到应有的祭祀的,一定会是这三个大臣,所以就跟鲁哀公说'为政之道,在于选择贤德的人材’。齐景公大力建造了雍门、路寝这样奢侈的建筑,一天之中就对已经拥有三百辆兵车的大夫重赏三次,所以跟他说'为政之道,在于在使用财物上知道节制’。”
                           (《韩非子 难三》)
云尘子曰:为政之道,固然需要自正而后正人,自正则在于修身,而正人并非无术。执政者能够知道自己的国家以及政令的不足何在,然后能补偏救弊,国家当然也就得到了治理。舍此之外,还有什么呢?只是不应该忽左忽右地矫枉过正,否则,必然朝令夕改,造成国家动荡,百姓不安。孔子说:“过犹不及也。”
苛捐杂税必然失去民心——孔子故事之六四
周朝的时候,实行井田制,分为公田和私田两部分,其中的公田缴纳收成的十分之一作为赋税,十六井的土地就缴纳出战马一匹、牛三头。
季康子想要改变这种方式,而根据土地多少来征收赋税,而且想让一井的土地交纳原来十六井的土地才缴纳的赋税。他想要听听孔子的看法,于是,就派冉有去询问孔子。孔子没有做任何回答。
冉有是孔子的弟子,名叫求,字子有。事后,孔子私下对冉有说:“冉求,你过来。你没有听说过吗?前代的君王根据土地的肥沃与贫瘠(ji3)的情况分配土地,根据劳动者的体力强弱来征收赋税,而且根据土地的远近来调整赋税的多少;对于商贾所居住的地区,在收税的时候,根据他们的获利有多少,又根据他们的财产有多少,来决定税收的数量;在安排服役的时候,要看一看各家成年男子的情况,而且要照顾到年老的和年幼的。这样就有失去妻子的鳏(guan1)夫、失去丈夫的寡妇、失去父母的孤儿和身有残疾的人四种需要照顾的人,只有在发生战争的特殊情况下才有可能征收他们的赋税或服役,没有这样的特殊情况下,就免除他们的一切赋税和劳役。有战争的年头,每一井的田地,也只是需要缴纳六百四十斛(hu2)庄稼秸杆、二百四十斗(dou3)喂马用的草料和十六斗粮米,不超过这个数量,前代君王认为已经足够了。如果季康子想要遵循前代君王的方法,周公的书籍之中已经明确记载了;如果他不想遵循这种方法,他自己想要怎样就怎样,又何必再来向我询问!”
                        (《国语 鲁语下》)
云尘子曰:只要有国家,就必然要征收赋税,但是,赋税的多少,不仅关系到百姓的生死存亡,而且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掌权者不顾百姓死活,不知在财物的使用上自我节制,却只想增加赋税,这就是“与民争利”。“与民争利”,不仅是仁政的丧失,而且也必然失去民心。《大学》中说:“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子为何二十以后出嫁——孔子故事之六五
        孔子的弟子子张,颛(zhuan1)孙氏,名师,字子张。
        子张问:“女子一定要到二十岁以后出嫁,为什么呢?”
        孔子说:“十五岁可以许嫁,然后跟随丈夫生活,这是因为男子属阳,女子属阴,阳动于前而阴应(ying4)于后,男子唱于前而女子随于后,按道理来说应该如此。在家庭以及国家之中,男女应该有分工。纺线织布、裁制衣服,是女子所承担的事情;绣制花纹来做装饰,是女子所擅长的事情。能够精通这样的事,然后才有能力孝敬公婆、侍奉丈夫、抚养儿女啊。”
                              (《孔丛子·嘉言》)
        云尘子曰:依照孔子之说,男子三十可以承担起家庭乃至国家的责任,可以成婚;女子二十才可以承担起家庭的责任,可以出嫁。“男主外,女主内”,因此,男子事业在于家庭之外的事情,如耕种田地、从事工商、从政为官、保家卫国等等;女子事业在于家庭之内的事情,照顾和赡养公婆使长辈晚年幸福,侍奉丈夫使丈夫回到家中可以休息一下,生育和抚养儿女使子孙延续不断。这样的分工,可以使夫妻的职责明确,家庭由妻子担当主要责任,国家由丈夫担当主要责任。夫妻之间有了这样的分工之后,因为有了妻子照顾家庭而使家庭得到了保障,因为有丈夫做事而是国家得到了保障,家庭是国家的基础,国家是家庭的保障。妻子在家生儿女与丈夫在外为保家卫国而作战,异曲同工;妻子为家庭操劳与丈夫为国家操劳,殊途同归。近百年来,打乱了这种分工,于是,家与国也因此而出现了众多的问题。很多的家庭已经不像个家庭,国家的养老问题和抚养孩子的问题也成了问题。当然,这种分工不能是绝对不变的,但是,夫妻没有分工,恐怕问题会更多。
        本篇的内容可能会使很多朋友不赞同,甚至反感。为什么?因为这一百年来,我们已经习惯于按照与这个说法相反的思想观念。究竟是我们那几千年都错了,还是我们这一百年错了?
 
从善意来看人——孔子故事之六六
    孔子的弟子宰我出使齐国,回来之后,见到孔子,对孔子说:“梁丘据遇到了毒蛇之害,过了一个多月才好。然后,他去朝见齐国国君,聚会了各位大夫宾客进行庆祝,弟子也作为宾客前往了。大夫以及各位宾客都一个接一个地献上治疗蛇毒的药方。弟子对他们说:'献上药方的目的,是为了治病。现在梁丘先生的病已经痊愈了,各位夫子却再来献药方,这样药方用来干什么呢?莫非是想要让梁丘大夫再遇到毒蛇而用这些药方吗?’大家都沉默了,谁也没有说话。弟子这样说对不对?”
    孔子说:“你这样说是不对的。如果一个人三次骨折,便有可能成为治疗骨折方面的好医生。梁丘先生遇到毒蛇之害能够痊愈,有很多患同样病症的人一定会到他这里来问是用什么药方治好的。大家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各自说出自己所知道的药方,是想要使人知道这些药方以便治疗人们的疾病啊。凡是来说自己药方的,都会认为他的药方好,这样可以与梁丘据所用的药方进行优劣的比较罢了。”
                        (《孔丛子·嘉言》)
    云尘子曰:圣人能见人之善,而不以恶意看人。能见人之善,才能宽容待人,才能使人间多一些和谐。《论语》记载:“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再者,能见人之善,而且能见贤思齐、见善则学,我们的道德修养也因此而能不断提升。当然,如果只见人之善,而不明智,也是不行的。《礼记·曲礼上》说:“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谬论遍天下会怎样?——孔子故事之六七
    鲁哀公向孔子询问道:“民间有句话说:'能听众人的意见就没有迷惑。’现在寡人做事的时候,总是与群臣仔细考虑商量,但是国家却越来越乱,是什么原因呢?”
    孔子对答道:“有开明的君主去询问臣子的意见,有的人是真有正确见解,有的人见解却是不正确的。如果是这样的情况,开明的君主在上位,只要仔细倾听群臣直率的议论就可以了。如今,群臣没有一个人的说法不是有意随和季孙氏的,全鲁国的人都变成了一种说法,在这种情况下,您即使问遍了鲁国境内的所有人,也仍然不能避免越来越乱。”
                         (《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
    云尘子曰:当国家乃至天下都被一种错误的言论所影响的时候,尤其是这种错误的言论是因为被迫的,或者是被名利诱惑而产生的,此时,让所有人都投票表决,其结果也会是错误的。在圣贤之道未被众人所认可的情况下,让众人投票表决是否同意圣贤之道,其结果也将必然是否定的。因此,用圣贤之道行教化,树立人间正道,是治国平天下的前提条件;任用能够具有远见卓识、高瞻远瞩的圣贤来治国,是治国平天下的必要条件。孔子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坚持正道不动摇——孔子故事之六八
    当初,帝尧想要把天下传给舜。
    鲧劝谏道:“不好!怎么能把天下传给一个匹夫呢?”
    帝尧不听,兴兵在羽山郊野诛灭了鲧。
    共(gong1)工又劝谏道:“怎么能把天下传给一个匹夫呢?”
    帝尧不听,又兴兵在幽州城中诛灭了共工。
    于是,天下没有人再敢说不把天下传给舜。
    孔子听说此事,说:“帝尧能知道舜的贤德,不算是困难的事情;至于诛灭劝谏的人,而一定要传给舜,这是很困难的。能够不因为别人怀疑而改变正确的决定,这是非常困难的。”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云尘子曰:帝尧所看到的,是舜的贤德;鲧与共工所看到的,是舜的出身。把天下传给贤德的人,是为了使天下人获得仁义;反对把天下传给贤德的人,是自己存有私心。鲧与共工都是治水的大臣,想要凭借自己的治水之功得到天下,这是以私心反对立贤德之人为天子。以不贤德之人为天子,就不可能用正道来率领百姓,天下百姓不受涂炭是不可能的,也许只有程度的不同而已。所以,帝尧坚持立舜为天子而不动摇,是天下百姓之幸。
好心的做法并非就是合适的——孔子故事之六九
    鲁国的法令规定,鲁国人要从诸侯那里用钱财赎回臣妾,从官府的仓库中取得钱财。子贡从诸侯那里赎了人之后,把官府的钱财又还(huan2)给了官府,也许是因为不想依赖官府的钱财来完成个人的事情吧?
    孔子听说了这件事,说:“端木赐这种做法不合适了。圣人设定了做事的措施,可以用来移风易俗,因而教导百姓,给百姓带来利益,不是只为一个人着想啊。现在,鲁国人之中富裕的少,而贫困的多,假如接受官府的钱财去赎人就算是不够清廉,那么,不接受官府的钱财恐怕以后就没有人再去赎人了。端木赐啊,如果按照你的这种做法,鲁国就不再允许用官府的钱财去赎人了,那么,鲁国人也就不会再去赎人了。”
                        (《说苑·政理》)
    云尘子曰:法律法令,应当为保护百姓利益而制订,考虑到各方面的情况。个人为了表现自己的廉洁不贪,而不按照符合仁义的法令行事,虽然是出于好心善意,但是,由此而带来的后果却是不好的。官府给予赎金而使人赎人,是引人向善之举,因为富裕的人少,所以像子贡这样能够自己拿得起赎金的人很少,一旦因为子贡的这种做法而使从官府得到赎金的法令被废除,那么,还有几人能够去做赎人的事呢?
 
使百姓富有而且长寿——孔子故事之七十
    鲁哀公向孔子询问政令之事。
    孔子回答道:“政令可以使百姓富有而且长寿。”
    鲁哀公说:“这是什么道理呢?”
    孔子说:“赋税如果少一些,百姓就能富有;不多事而去干扰百姓,百姓就能很少有犯罪之事;不因为犯罪而受刑,百姓也就可以尽其天年。”
    鲁哀公说:“如果这样,寡人可就要贫穷了。”
    孔子说:“《诗经》里面说:'君子和睦而快乐,堪称百姓之父母。’没有见过孩子富有而父母却贫穷的。”
                        (《说苑·政理》)
    云尘子曰:掌权者只想着保住自己的利益的时候,私心就已经产生了。有私心作怪,政令就不可能符合正道;政令不符合正道,百姓的怨恨就潜伏在其中了。百姓能富有,国家就不会贫穷;百姓能不横死于非命,国家就不会危险。孟子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cu4 gu3)不入洿(wu1)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sang1)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zhi4)之畜(xu4),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xiang2)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wang4)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piao3)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剌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收获与损失怎么看待?——孔子故事之七一
    孔子弟子之中,有一个叫孔蔑(mie4)的人,与孔子的另一个弟子叫宓(mi4)子贱的人一起做官。
    孔子前往孔蔑那里,问他道:“自从你出仕以来,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损失?”
    孔蔑说:“自从我出仕之后,没有什么收获,却有三方面的损失。君王让人做得事情就像一层一层的衣服一样那么多,即使学到了东西,也没有时间去实践,因此学问不明,这是第一个损失。所得到的俸禄少得像粥里的米粒一样,这么少的俸禄也无法照顾亲戚,亲戚关系越来越疏远了,这是第二个损失。公事繁多而且又紧急,也没有时间去吊唁死者,也没有时间去探视病人,因此,朋友们也渐渐疏远了,这是第三个损失。”
    孔子听了很不喜欢。
    孔子又来到子贱那里,说:“自从你出仕以来,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损失?”
    子贱说:“自从我出仕之后,没有什么损失,却有三方面的收获。当初所诵读的文章,现在可以在实践之中履行其中的道理,这样学问就更加明白了,这是第一个收获。俸禄虽然少得像粥里的米粒一样,把这样的粥也分散给亲戚一点,因此,亲戚感觉到更亲近了,这是第二个收获。公事虽然紧急,但是,在夜间去吊唁死者,去探视病人,因此,朋友们更加亲近了,这是第三个收获。”
    孔子评论子贱说:“像这样的人才是君子所为啊!君子就应该这样啊!鲁国如果没有君子这样的人,那么,子贱怎么会做得这么好呢?”
                       (《说苑·政理》
    云尘子曰:把学问与日常的生活分开看待的时候,学问便成了负担,生活也变得烦琐了,只有“学而时习之”,才能“不亦说(yue4)乎”。把钱财看得比亲戚更重要,永远会嫌弃钱财不够,亲戚却越来越疏远,怎么还能“有朋自远方来”?又怎么能“不亦乐乎”?因为公事繁忙就对死者和病人漠不关心,朋友们便会渐渐地误解、疏远,使朋友产生误解,自己又不能“不愠(yun4)”,又怎么能符合君子的要求呢?
 
愚公是怎么愚的?——孔子故事之七二
    齐桓公出外打猎,因为追赶一只鹿而来到了一个山谷之中,见到一位老年人。
    齐桓公问:“这个山谷叫什么名?”
    老年人回答说:“叫做愚公之谷。”
    齐桓公问:“为什么取这么一个名呢?”
    老年人说:“是用臣的名字命名的。”
    齐桓公说:“现在看来,先生的言行仪表,不像是个愚人啊,为什么叫做愚公呢?”
    老年人说:“请允许臣说一说原因。臣原来养着一只母牛,生了一只小牛,小牛长大以后,就把小牛卖了,换了一匹马。有个年轻人说:'牛是不能生出马来的。’于是就把臣的马牵走了。旁边的邻居听说了以后,认为臣很愚,所以,就把这个山谷叫做愚公之谷了。”
    齐桓公说:“先生确实是愚啊,先生为什么要把马让他牵走呢?”
    说完,齐桓公就回去了。
    第二天早朝的时候,齐桓公把此事对管仲说了,管仲正了正衣襟,拜了两拜说:“这是夷吾一类的愚啊。假如说像尧那样的君主在位,让皋陶(gao1 yao2)那样的人来主管诉讼,怎么还会有人牵走别人的马呢?如果有人看到别人牵走老先生的马而出身相救,也必然不会让马被人牵走。老先生知道诉讼也不会得到正当的处理,所以就随他牵走自己的马罢了。请国君回头补救一下为政的问题吧。”
    孔子说:“弟子们要记住:齐桓公是一代霸主,管仲是一代贤臣,仍然会把拥有真正智慧的人误认为是愚蠢的人,更何况是还不如齐桓公、管仲的人呢!”
                             (《说苑·政理》)
    云尘子曰:为政不正,治民不平,所以,百姓受害,宁可牺牲财物而保全生命;教化不行,风气不正,所以,邻居见有人受害,无人见义勇为,实际上是在对盗贼纵容。归根结底,原因究竟何在?在于政令与教化不正。

君与民,鱼和水——孔子故事之七三
    孔子问子夏说:“你知道君子怎么看待国君吗?”
    子夏说:“鱼失去了水就一定会死去,水失去了鱼仍然是水。”
    子夏,卜氏,名商。
    孔子说:“卜商啊,你确实知道了。”
                      (《太平御览》卷六二○引《尸子》)
    孔子说:“国君好比是盛水的罐子,庶民就好比是罐子里的水。罐子是方形的,水也成为方形的;罐子是圆形的,水也成为圆形的。所以,在上位的喜欢什么,下面的百姓也就会喜欢什么。”
                      (《群书治要》引《尸子·处道》)
    云尘子曰:国君不知道自己是水里的鱼,自己从水中跳到陆地上去,结果可想而知。不是水放弃鱼,而是鱼自己要离开水。国君自私,百姓怎能不自私?国君残暴,百姓也会终究以残暴对待他。是谁教给百姓这样的?是国君。因此,《大学》说:“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


做官的要点——孔子故事之七四
    子贡要担任信阳令,上路之前向孔子辞行。
    孔子说:“尽心尽力地去顺应百姓的心意,把握好时机,不要侵夺,也不要居功子傲,不要采取残暴的的方式,不要盗取什么东西。”
    子贡说:“弟子端木赐虽然跟随着夫子学习君子之道的时间很短,但是,既然学君子之道,怎么还会去做盗取之事呢?”
    孔子说:“自己不肖却把贤者的功劳据为己有,这就叫做侵夺;自己虽然贤德,却把不肖者的功绩据为己有,这就叫做居功自傲;号令下得缓慢,责罚却很急促,这就叫做用残暴的方式;把别人的善事窃为己有,这就叫做盗取。名为君子,难道一定是盗取钱财才叫做盗取吗?我听说过这样说法:懂得做官之道的人,遵奉法令而求有利于百姓;不懂得做官之道的人,徇私枉法而侵害百姓。徇私枉法和侵害百姓,这两者都是怨恨产生的原因。”
    子贡道:“弟子记在心中了。请问还有什么要告诫弟子的吗?”
    孔子说:“面对上级官员的时候,没有比心平气和更重要的了;面对财物的时候,没有比廉洁更重要的了。能够守住廉洁和平心静气,就没有什么可被人攻讦的了。隐藏起别人的善言善行,这是遮蔽贤德的人;宣扬他人的恶事,这是小人的做法;不在私下相指正却在公开场合相攻击,这是不足以使人亲近的做法。说出他人的善言善行,只会有所收获而不会有所伤害;宣传他人之恶事,不会有什么收获而只会有所伤害。所以,君子言语一定要谨慎。不要把自己凌驾于他人之上,话说出口的时候要加以选择,使自己口中所说的和耳朵听到的他人的议论相一致。”
                       (《说苑·政理》)
百姓的安危与个人尊严哪个更重要?——孔子故事之七五
    孔子去拜见季康子,季康子很不愿意听孔子的话,孔子就又一次去拜见。
    孔子的弟子子路说:“我听夫子说过:'王公大人如果不按礼仪来询问就不做任何举动。’现在您去拜见担任司寇的季康子,是不是稍微频繁了一些?”
    孔子说:“鲁国人凭借人多势众而互相欺凌,凭借着兵器而相互残害的时间已经很久了,然而负责的官员却不加以治理,你认为鲁国百姓的安危与按照礼仪来问我,这两方面相比较,哪一方面更重要呢?”
    于是,鲁国人听说孔子这个说法以后,说:“圣人将要治理国家了,我们怎能不先自己根据法令处罚自己的过错呢?”
    从此以后,国内没有了互相争夺的事。
    孔子对弟子说:“距离山头十里路,仍然能够听到蝼蛄的叫声,从政治国,没有比顺应百姓的心意更好的办法。”
                     (《说苑·政理》)
为君之道——孔子故事之七六
    鲁庄公二十八年,鲁国遭遇了灾荒,大臣臧孙辰提议向齐国买米。
    孔子说:“君子治理国家,一定要准备下三年的积蓄。遇到灾荒的当年就向别的国家买粮食,这是国君的失职。”
                    (《春秋繁露·王道》)
    孔子说:“国家有道,即使是刑罚增加了,也等于没有刑罚。国家无道,即使把所有犯法的人都杀掉,也永远杀不尽。”
                      (《春秋繁露·身之养重于义》)
    孔子说:“商汤与周武王并非因为一方面的善而兴盛起来的,夏桀、商纣并非因为一方面的恶而亡国的。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兴亡,在于平时的所作所为,平时积聚的善多,即使有一方面的恶,这也只算是过失,不足以使它灭亡;积聚的恶多,即使有一方面的善,这也只算是无意之中碰上的,不足以兴盛。”
                       (《潜夫论·慎微》)
    云尘子曰:为君如此,为一方之臣如此,为一群体之领袖、一家之主又何尝不是如此?有备方可无患,有道方可无讼,积善方可长久。
不尊贤、不远不肖都会怨——孔子故事之七七
    子路向孔子询问道:“治理国家应该怎么办?”
    孔子说:“在于对贤德的人尊敬,让不肖的人处于卑贱的地位。”
    子路说:“范中行氏就是这么做的,为什么结果灭亡了呢?”
    孔子说:“范中行氏虽然好像是对贤德的人很尊敬,但是,他并不任用贤德的人;虽然让不肖的人处于卑贱的地位,却不能让不肖的人远离自己。贤德的人因为范中行氏不任用自己而怨恨他,不肖得人因为范中行氏让他们处于卑贱的地位而仇恨他。贤德的人怨恨他,不肖的人仇恨他,这种怨恨再加上仇恨,范中行氏如果想不灭亡,怎么可能呢?”
                      (《说苑·尊贤》)
无众如何守?——孔子故事之七八

    鲁哀公向孔子问道:“我想在国力弱小的时候就防守,国力强大的时候就向外攻占扩大,有什么办法呢?”
    孔子说:“如果朝廷有礼义,上下能够相互亲近,国内的民众都是您的百姓,您将要攻占谁的地方呢?”如果朝廷没有礼义,上下之间不相亲近,国内的百姓都会成为您的仇敌,您将跟谁来防守呢?“
                     (《说苑·指武》)
    云尘子曰:人常犯的错误是,总认为已经拥有的一切不重要,重要的是向外攻占,得到还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你这样想攻击别人的时候,别人是否也会在想办法攻击你呢?有礼义的时候,下属都能获得安宁幸福,还有什么别的事情可想呢?假如没有礼义,已经拥有的都会失去,再去攻击他人,只能加速自己的灭亡而已。
 
打孩子、罚百姓的后患——孔子故事之七九
    孔子说:“用鞭子打出来的孩子,不会听从父母的教导;用刑罚与杀戮管理出来的民众,不会听从国君的政令。这是说用过激的方式是难以行得通的。所以,君子不急于决断,不任凭个人的心意而做事,因为这是祸乱的根源。”
                       (《说苑·杂言》)
    云尘子曰:君子之道,贵在自正而后正人,贵在以身作则,贵在防微杜渐。父母对孩子,国君对臣民,事先不引导,发现问题便以惩罚的方式解决,只会让孩子和臣民畏惧,却容易由此而造成逆反心理甚至阳奉阴违。如果父母、国君自身不正,再用体罚、刑罚的方式,问题会更严重。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孟子说:“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茍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后悔莫及——孔子故事之八十
    高墙上面厚而下面薄,不一定会坍塌(tan1 ta1),但是,下起大雨的时候,大水冲击的时候,却必然会先坍塌。
    草木的根扎得浅,平时不一定就会歪倒,但是,在狂风暴雨袭来的时候,却必然会先被连根拔起。
    君子在国家之中,不崇尚仁义、尊重贤臣以处理各种事务,不一定会亡国,但是,一旦有了特殊的事变,遇到诸侯互相争战的时候,人忙着逃跑,车子飞奔,祸患突然降临,才开始产生忧愁,以至于喊得口干舌燥,仰天长叹,希望着获得安宁,岂不是太晚了吗?
    孔子说:“事前不谨慎小心,而过后悔恨,唉!即使悔恨也已经来不及了。”
                          (《韩诗外传》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