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激发孩子良好的学习动机?

 玉露清雨 2014-01-04

(一)如何激发孩子的良好学习动机?

一、什么是需要?

1、需要的涵义及其与动机的关系。心理学认为,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包括生理和心理的不平衡。它表现在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生活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源泉。如血液中水分缺乏,就会产生喝水的需要;血糖成分下降,就会产生饥饿求食的需要;失去亲人,会产生爱的需要;社会秩序不好,会产生安全的需要等等。

需要与动机密不可分。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需要是个体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体行为动力的重要源泉。人的各种活动或行为,都是在需要的推动下进行的。如正常人需要一个稳定的内环境,保持正常的体温,维持细胞内水分与盐分等成分的适当平衡。当这些平衡发生变异或破坏时,人体内的调节机制就会自动进行校正。但维持人体内的平衡不只是靠自动机制,还要靠人的活动,当需要推动人们去活动并把活动指向某一具体目标时,需要就成为动机。

2、需要的种类。人的需要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按需要起源分,可分为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自然需要也称为生物学需要,包括饮食、运动、休息、睡眠、排泄、配偶、养育等需要。这些需要都是由人的内部生理的不平衡引起的,对有机体维持生命、延续后代有重要意义。社会需要是人类特有的需要,如劳动的需要、交往的需要、成就的需要、社会赞许的需要、求知的需要等等。这些需要反映了人类社会的要求,对维系人类社会生活、推动社会进步有重要作用。二是按需要指向分,可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物质需要指向社会的物质产品,并以占有这些产品而获得满足,如对工作的需要、对日常生活必需品的需要、对住房的需要、对交通条件的需要等等。精神需要指向社会的各种精神产品,如对文艺作品的需要、欣赏美的需要、阅读的需要和观看电视电影的需要等等。这些需要以占有某些精神产品而得到满足。

3、需要的结构和层次。

美国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马斯洛把人的基本需要分为七个层次(也有的心理学教材归纳为五个层次)。他所说的基本需要是指一般人所共有的一些最基本的需要,而不是不同社会条件下人的特殊愿望的表现(如发型、服饰和饮食嗜好等等)。马斯洛所提出的人的七种基本需要,按低级到高级的层次排列是:生理需要(饮食、住所、性生活、睡眠等);安全需要(稳定、安全、秩序、生活有保障而无危险);归属和爱的需要(与他人亲近、受到接纳、有所依归);尊重需要(胜任工作、得到赞许和认可);认知需要(求知、理解和探索);审美需要(自然、和谐、美);自我实现需要(实现个人的潜在力量)。

马斯洛认为,上述七种需要是人最基本的需要。这些需要是天生、与生俱来的,并成为激励和指引个体行为的力量。马斯洛同时认为,需要的层次越低,力量就越强、潜力也越大。随着需要层次的上升,需要的力量相应减弱。在高级需要出现之前,必须满足低级需要。只有当低级需要得到满足或至少部分满足之后,高级需要才有可能出现。个体在成长中也是这样,儿童总是先有生理的需要和安全的需要,长大后才会出现自我实现的需要。但低级需要与高级需要并没有绝对的界限。人类历史上,那些为自己的理想和事业而不惜牺牲一切甚至生命的人,是不考虑自己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的。相当多的虔诚的宗教信徒,宁愿忍受着低级需要的缺失过着贫困的生活,来维持和实现他们的信仰。

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已成为西方行为科学的主要基础理论之一,企业管理中普遍应用这一理论,促进科学技术的革新和创造,以实现企业的经济目的。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在教育学上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比如家长和教师要尽可能地满足孩子基本的生理需要,以促使孩子更高层次需要的出现和成长如自我实现的需要,并使之成为孩子自己内在的动力。如果发现孩子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家长和教师不仅要从学习上去找原因,还要设法了解他的较低需要(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的需要,如家庭的温暖、父母的关怀、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成就感等等)是否得到满足,而不是单纯地责令他要如何如何做。

二、什么是动机?

1、动机的涵义及功能。心理学上的动机,一般是指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也就是说,动机是一种内部心理过程,是构成人类大部分行为的基础。正由于动机是一种心理过程而不是心理结果,人们无法对人的动机进行直接的观察,只能通过其对任务的选择、努力的程度、对活动的坚持性和言语表达等外部行为间接地推断出来。动机具有以下功能:一是激活功能。动机是个体能动性的一个主要方面,具有发动行为的作用,能推动个体产生某种活动,使个体由静止状态转向活动状态。如为了消除饥饿引起进食活动,为了取得优秀成绩而努力学习,为了实现理想而勤奋工作,为了摆脱孤独而结交朋友等等。动机激活力量的大小由动机的性质和强度决定,一般地说,中等强度的动机有利于任务的完成。二是指向功能。动机不仅能激发行为,而且能将行为指向一定的对象或目标。如在学习动机的支配下,人们可能去图书馆或教室;在休息动机的支配下,人们可能去电影院、公园或其他娱乐场所;在成就动机的驱使下,人们会主动选择具有挑战性的任务等等。动机不一样,个体活动的方向和所追求的目标是不一样的。三是维持和调整功能。动机具有维持功能表现为行为的坚持性,当活动指向个体所追求的目标时,这种活动就会持续下去;相反,就会积极性降低或完全停止下来。人们在成功的机会很小时也会坚持某种行为,是因为人的长远信念起决定作用。

2、动机的种类。(1)按动机的性质,可以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生理性动机是以人们的生物学需要为基础,如饥饿、口渴、缺氧、疼痛、性欲、睡眠、排泄、母性等,都是生理性动机。但由于人是社会性群体,人们的生物学需要以及满足这些需要的手段都受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社会性动机是以人的社会文化需要为基础,比如由于人有权力的需要、社交的需要、成就的需要、认识的需要,因而产生了相应的权力动机、交往动机、成就动机和认识性动机等等。(2)按学习在动机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可分为原始动机和习得动机。原始动机是与生俱来的动机,以人的本能为基础,如上面提到的生理性动机都属于原始性动机。习得动机是后天获得的各种动机,即经过学习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各种动机,如婴儿初生时不具有恐惧或获得赞许的动机,是在以后的学习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3)按动机的意识水平,可分为有意识的动机和无意识的动机。人能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及其追求的目标的动机,就是有意识动机。但人还有一种无意识的动机,比如婴幼儿时期,孩子的很多行为动机是无意识的;成年人也会有无意识动机,人们对自己的行为无意识或没有清楚意识到,如老师可能对学习好的学生在评分时不自觉地降低了评分的要求,对印象差的学生可能不自觉地提高了评分的要求。人们在日常交往、处理工作和各种事务中,在言语交际、批评与自我批评时,无意识动机都会起作用。(4)按动机的来源,可分为外在的动机和内在的动机。外在动机是指人在外界的要求与外力的作用下产生的行为动机。内在动机指由个体内在需要引起的动机。但外在动机与内在动机的划分不是绝对的,二者相互影响、且外在动机最终要转化为内在动机。但对儿童而言,外在动机具有重要意义,儿童往往先有外在动机后有内在动机。

3、动机的表现形式。动机通常以兴趣、信念、意图、意向的形式表现出来。兴趣是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人或事物的心理倾向。这是由于获得某方面的知识或参与这种活动能使人体验到情绪上的满足而产生的心理体验。满足对具有深远意义的客体的兴趣,常会从内部改变、丰富和深化人的兴趣,从而产生更高的认识活动水平。青少年的兴趣特点是不稳定,既有积极意义(寻找志向)也有消极因素(难以专注)。信念是激励人们按自己的观点、原则和世界观去行动的心理力量。它表现为对自己所掌握的观点、原则和知识的真实性确信无疑,并坚定地把它作为行动的指导原则。信念是人的活动的主要动机。许多人为自己的信念呕心沥血,甚至献身,都是为信念奋斗的人。青少年关于社会生活的基本问题、关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以及其它类似问题的争论,表明他们的信念和世界观已经开始形成。意图是对生存和发展条件的心理需要。这些条件在当时情境中虽然没有直接呈现出来,但有可能作为专门组织的活动结果被创造出来。以意图再现的需要不经过专门组织的活动就不能得到满足。意图具有不同的心理形式,通常以企图、幻想、理想等形式存在,是推动人们持续地进行活动的现实力量。意向是没有分化的、没有明确意识的心理需要。意向是模模糊糊地感到要干点什么,但又远远没有弄清客体中的什么东西在吸引着他,也完全不清楚目的是什么。意向往往是暂时的,要么很快便消失,要么转化为愿望、企图、幻想等被意识到的意图。模糊不清的意向是青少年典型的心理特征之一,它预示着青少年对未来的意图。

三、什么是学习动机?

1、学习动机的涵义。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满足学习需要、并导致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而学习需要是社会、家庭、尤其是学校教育的客观需求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具体表现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保持积极稳固的学习动机对学习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2、学习动机的内容。学习动机包含的内容很多,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对知识价值的认识(知识价值观,即对学习是否有用的看法);二是对学习的直接兴趣(学习兴趣、求知欲);三是对自身学习能力的认识(能力感、自信心);四是对学习成绩的归因(成就归因,即对学习成功或失败原因的主观分析,包括能力、努力、难度、运气等)。

3、学习动机的分类。一是从学习主体的角度,可以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是指人们对学习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不需要外界的诱因、惩罚来使行动指向目标,因为行动本身就是一种动力。具有内部动机的学生能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满足,因而能积极地参与学习,好奇心强,喜欢挑战,在解决问题时具有独立性,而且能对自己的学业表现有所了解。外部动机是指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其满足不在活动之内,而在活动之外,是对学习所带来的结果感兴趣,如认为学习好会让家长高兴,会受到老师表扬,将来会有好的工作和生活等等。具有单纯外部动机的学生一旦达到了目的,学习动机便会下降,同时为了达到目标,往往会采取避免失败的做法,或者选择没有挑战性的任务,而一旦失败,容易丧失信心。二是从学习动机的起源,可以分为直接的学习动机与间接的学习动机。直接动机是指由学习活动本身或学科内容的吸引性而直接引起的内部动力状态,如对学习活动的好感、好奇心、兴趣、求知欲及克服困难的欢快体验等;间接动机则是指由于了解学习的社会意义而间接引起的对待学习的态度,如想满足家人的期望、博得舆论的好评、争取做优秀生、想要升学或就业、想为国家建设或人类理想作贡献等等。直接的学习动机比较具体,带有更多的近景性,且有实效;间接的学习动机具有更多的社会性与理智色色彩,既富有远景性,又有概括而持久的定向作用。两者虽有质的差别,但是它们是相互制约的。家长和老师要促进学生这两类动机的发展与有机结合,使它们成为推动青少年积极学习的强大动力。三是从动机水平性质上看,学习动机有水平高低与正误之分。所谓高低之分是指学习动机如果在相当程度上只取决于情境性的外力影响,这种他律的动机就是低水平的学习动机;而学习动机一旦以学习者自己的意识倾向为核心并处处受其支配时,这种自律的学习动机就达到了高级水平。所谓正误之分是指学习动机也有好坏之别,主要看它服从于什么样的意识倾向与行动,是否有利于社会的前进与发展。如果以利他思想或以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原则为核心,其学习动机就是正确的、高尚的;反之,如果处处只关心自己,过度自我自私,这种学习动机就是平庸的、错误的、甚至是危险的。学习动机教育主要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高水平的、正确的学习动机,是青少年人格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如何激发孩子良好的学习动

激发孩子良好的学习动机非常重要,但要真正做好却非常不容易。

1、确认问题。学习是人的天性,应该说每个孩子天生都是爱学习的。家长们所反映的学习动力不强孩子大多是中小学的孩子,很少人反映幼儿园的孩子不爱学习,说明孩子都具有爱学习的天分。因此当家长感到孩子不愿学习或积极性不高时,首先要确认孩子是偶尔的惰性造成的学习失误还是经常性的缺乏学习动机问题。孩子是不是缺乏学习积极性,一般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一是逃避学习。如不愿上课,不想做作业等等。二是焦虑过度。缺乏自尊心、自信心。三是注意分散。学习动力缺乏会使注意涣散、兴趣转移,易受各种内外因素的干扰,因而对学习以外的事反而兴致勃勃,不惜花时间,常常喧宾夺主、主次颠倒。四是厌倦、冷漠的情绪,学习不好也不觉得丢面子。五是学习无目标无计划,更缺乏适宜的学习方法。

同时孩子可能会有各种心理现象,如:一是推脱责任。把学习失败的原因简单地推向外部,而不能客观地分析学习成绩不良的主观和客观原因,检查自我,吸取教训。二是精神胜利法。缺乏学习动机的孩子,在受到挫折时,不是分析原因,而是回避现实,并想法改变周围人对自己的看法。三是归因合理化。尽量找些看似合理的借口,使目前的学习失败趋于合理化,这样的自慰可以使孩子减少自我形象与受挫感的反差,避免激烈的内心冲突。四是自我保护。学习受挫以后,会举出众多的受挫伙伴,表明自己与他人一样,并不是最差的,以推脱因受挫而产生的心理压力。五是自我贬低。一些孩子在学习成绩上遇到挫折后,自觉低人一等,极端自卑,感到自己在各个方面都不如别人等等。

2、找准原因。孩子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原因很多,可能有内部原因,还可能有外部原因,具体可以从下几个方面寻找和分析原因:一是学习缺乏成就感。这些孩子可能因为各方面原因上课听不懂,经常学习成绩不好,并进而产生习得性无能的自我概念。习得性无能是由于个体屡遭失败,并将失败归因于能力,最终产生个体无能为力、动机缺失、认知情绪缺失,因而产生失败无法避免的消极情感体验。二是父母不切实际的要求。学习目标要求过高的后果是容易使孩子产生害怕失败的心理,继而导致上进心丧失和学习动力缺乏。特别是当家长采用强硬专制的手段时,孩子便会以一种逆反的行为报复父母的不公正。三是要求过低或放纵。大多数孩子进入学校是以一种新鲜感走进校园的,如果此时父母对儿童的要求过低,整日忙于自己的事,而忽视了孩子入学后的心理变化,一旦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认为学习太苦而失去了兴趣和动力,随之而来的可能就是厌学。四是严重的家庭问题。生活在一个经常发生纠纷的家庭,孩子会心事重重,而无心顾及功课。由于安全感丧失,家庭不断地激烈争吵和高度紧张的气氛,造成学习条件太差,使焦虑的孩子无法再对学校和学习发生兴趣。五是学校和社会的问题。如学习负担过重、学校生活过于紧张、孩子的同伴关系遇到困难、在学校中常常受屈辱、社会不良同伴及风气的影响等等。六是儿童的自身问题。如孩子心智发育不成熟,人格发展不完善等等。或有的孩子虽然智力水平属于正常,但社会适应能力差,幼稚、缺乏积极的进取精神;有的孩子缺乏自信心,感到自己无能而自暴自弃等等。

3、科学引导。(1)指导孩子从小树立理想。家长要适时地和孩子讨论他的将来,努力从孩子内部激起其学习的动力。每个孩子都可能有对自己未来的憧憬,父母不妨让孩子充分发表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和理想,并和孩子一起讨论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需要具备哪些知识,让孩子了解,为了自己的将来,目前辛苦读书是必要的,从而激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注意把这些理想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帮助孩子树立更远大的理想和抱负。(2)帮助孩子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包括近期的、远期的、单元的、课时的。有了这些具体的学习目标,更能让孩子有的放矢地确定自己的奋斗方向,激发学习动机。当然制定目标时不能单纯依照家长自己的理想模式强加给孩子,而要了解孩子的学习能力,根据孩子自己的特点制定。(3)尊重孩子的兴趣并注意把孩子原有的兴趣与知识学习联系起来。事实证明,儿童小时候培养的兴趣往往为一生的事业奠定了基础。心理学研究认为,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学习者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学习兴趣是学习获得成功的关键。家长要了解和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并因势利导,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有意识的激发孩子理想的火花。当兴趣爱好与志向一致时就会形成孩子的终生奋斗目标。对有偏科现象的孩子,家长要学会因势利导,指导孩子学会兴趣的迁移。(4)鼓励孩子获得成功。心理学上的成就动机是指人们在完成任务中力求获得成功的内部动因,即个体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乐意去做,并努力达到完美地步的一种内部推动力量。学生的学业成就动机包括三个方面的内驱力:一是认知的内驱力(求知的需要),即以求知作为目标本身,也就是想理解知识、解决问题的欲望和动机。二是自我提高的内驱力(自尊的需要),即一个人为得到人们的正确评价和认可,而努力在学业上取得好成绩,在学术上有所建树的动机。三是附属内驱力(依附的需要),即人们为了获得他人或社会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为外部动机。家长和老师要鼓励和奖励等多种措施,设法提高孩子的成就感。成功会使孩子感到满足,并成为愿意继续学习的一种动力。心理学研究表明,中等程度的成就动机更容易巩固和保持,成功机率也更高。(5)为孩子提供运用知识的机会。父母可以与孩子一起学习,试着交换一下教和被教的地位和角色,让孩子做老师去教父母。孩子站在教方的立场,会提高其学习的欲望,同时,为了使双方明白,自己必须深入地学习并抓住学习内容的要点,这对于孩子自身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6)让孩子有适度的危机感。适度的危机感可以带来一定的压力。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没有动力就没有活力。对于每个孩子和家长来说,这都是一个不可回避而且必须说清楚的问题,那就是:我们面临的是竞争的社会。要让孩子对自己成长生活的社会环境有正确清晰的认知,这个激烈竞争的大环境,是任何个体都无法改变和回避的,只能坦然面对,积极参与,并在实践中让孩子学会竞争与合作。(7)发挥榜样的力量。如追星是当今青少年一种普遍的潮流现象,孩子崇拜的对象往往是他们理想的自我折射,家长要学会因势利导而不是一味的反对。要从孩子偶像入手,引导孩子看到明星成功背后的艰辛,以明星的奋斗来激励孩子成就自己的梦想。从名人传记入手,读名人传记一方面可以在孩子心目中确立自己某一方面的榜样,激励自己进步;更重要的是获得一些对人生的有益感悟和启示。从家长自身入手,要想培养孩子具有远大的理想,长远的目标,家长也必须做到这一点。对工作充满激情,精益求精,勇于创新,敢于面对挫折,积极乐观的心态,这些都会自然地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8)正确的归因训练。人们学习行为的结果通常是感觉成功或失败。对这种客观存在的现象,不必过于高兴或惊慌,关键在于及时总结和归纳,不断提高自我控制和应变的能力。由于不同的归因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如把某项活动中失败归因于缺乏能力,会产生消极情绪,降低或丧失成功的预期,进而降低后继学习的动机水平;若将成功归因于一次偶然的幸运,势必会造成侥幸心理,产生自欺欺人的自满情绪,从而也会降低后继学习的动机水平。而如果将成败归因于努力或不努力,则会进一步加强孩子学习的动机与激情。因此,家长要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归因训练,解决孩子的认知问题。根据学习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最好指导孩子将学习成败归因于自己可以控制的、不稳定的、内部的原因,如是否努力、知识是否掌握牢固等,这样有利于改变孩子偏激的归因方式,激发学习热情,为后继学习补充动力。

4、讲究方法。(1)学会倾听孩子的诉说。孩子不喜欢学习的原因非常复杂,因此家长首先要和孩子及时沟通,以温和的态度和孩子探讨为什么不喜欢读书学习。让孩子什么话都可以说,不管他的理由多么可笑,父母都不要责骂或取笑。当孩子把不喜欢读书学习的理由都说出来之后,孩子自己就会发现他不喜欢学习的原因其实并不是学习本身,而可能是有的课程听不懂了,某些行为被老师批评了,被同学讥笑了,或者想看电视等与读书学习有关的环境影响。家长了解了孩子的问题所在,再设法帮助孩子解决问题。例如,可以和老师谈谈孩子的情况,加强辅导;甚至在孩子喜欢看的电视节目播放时,先让孩子把电视看完再去学习等,这样可以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上的障碍,恢复孩子对学习的兴趣。(2)掌握改变孩子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动机的方法。促进孩子学习态度的转变要有技巧。人的态度转变通常要经过三个阶段:包括依从、认同和内化。依从是人由于外在压力,为了达到一个更重要的目标,而改变自己的态度或行为。认同是个人情感存在与别人或群体的密切联系,从而接受某些观念、态度或行为方式。内化指个人获得新的认知信念,并以这种信念评判自己的价值,是一种完全的态度改变。态度的转变还与以下因素有关:一是信息源。包括信息传播者的可信性、传播者的魅力、与态度主体的相似性等。二是信息的特点。包括信息的数量和种类、信息的差异、信息的适当重复等。三是接受者的特点。包括接受者的认知需求、情绪、对信息的加工机制等。四是情境的作用。包括避免预先警告、适当分散注意力、营造宽松氛围等。使孩子态度改变的方法:一是及时沟通,正面引导,适当的信息重复;二是角色扮演,换位思考,不要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自暴自弃,造成恶性循环。三是采取渐近策略,先从小行为改变做起,先提出小一点的要求,做到后,再提出大一点的要求;四是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以积极的态度去看待和影响孩子,不要采取简单的否定立场,以防止激发孩子自我价值保护意识;五是当孩子比以前哪怕有一点点的进步时,家长都要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表扬,让孩子意识到他是在慢慢改变。还可以和老师联系或沟通,让老师在学校或班里给予鼓励和表扬,及时强化孩子的好行为。

5、调整心态。(1)以平静的心态看待孩子的学业成绩。成绩是衡量学习成果的一个方面,但不是全部。对于学习行为成功的标准也不能仅仅是考试成绩上,毕竟这不是反映孩子学习成绩的唯一标准。标准是死的,但执行过程却是人在起作用,只有灵活机动地运用标准,才能使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否则便会在孩子头上笼罩着呆板、压抑的学习氛围。(2)以平和的心态看待人生的成败得失。现实社会大家都追求成功,有的甚至不择手段。家长要恰当地运用评价标准,使孩子对成功的机会和成功的价值预期,始终处于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的良好状态。(3)以积极的心态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人生是一个充满艰难险阻的历程,不仅要善于在顺境中前进,也要善于在逆境中成长,始终保持良好的积极心态,善于自我调节是联结和协调学习动机的内在需求与外部诱因的中间桥梁。个体的需求可通过自我调节而被激发,并进一步获得朝向目标方向前进的动力,从而引发和维持行为。事实上许多孩子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动机不明确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自我调节的意识和能力。所以,作为孩子父母更应当重视孩子自我调节能力的培养与发挥。由于反馈是保持自我调节功能运转不可缺少的一环,对于动机的整个形成过程都有一定影响。所以对于孩子的学习过程要配合学校和老师,进行及时准确的信息反馈,如及时总结、提问、强调、反复演绎等,并针对反馈信息的质量好坏及时采取相应手段。

 

(二)灾害背景下的家庭教育指导

日常生活中,有时人们会因事故或自然灾害而陷入险境,这种突如其来的巨大打击,往往会使灾难的幸有者产生较大的情绪反应,这种情绪反应比较复杂多样,但也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一、灾害背景下儿童心理的主要特征。

1、正常反应:有发抖、大量出汗、面色苍白。症状可很快消失。

2、急性恐惧反应:无判断力,行为违常,想逃脱。虽然已脱险,但他还以为自己在危险中,企图逃离“险境”,有时又重新跳入火中或水中。

3、压抑反应:表现为迟钝、麻木状,无视周围事物,凝视前方,缺乏自制力。

4、过度活动反应:表现很活跃,似歇斯底里的笑,开不适当的玩笑,注意力不集中,不易限定固定于一处不动。

5、严重身体反应:四肢活动不自如,站立不稳,常有呕吐。

二、灾害背景下儿童的家庭教育指导要点

1、对受灾儿童进行抢救和护理时,应掌握他们的情绪反应和心理状况,作具体分析,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对无自制力者要严加约束,切莫让其重入险境;对压抑反应者,在护理过程中应对病人进行热心的劝慰;对活动过度者应予陪护并限制其活动。当幸存者离开险境之后,应尽早安排他们同家人和亲友见面,缓解紧张情绪。

2、根据不同的需求,引导受灾儿童接受心理辅导,消化自己的情绪,以疏解其自身的灾难综合症;

3、家长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同时鼓励儿童积极主动地获取、利用社会资源;

4、引导儿童学会分享他人的建议和想法,不要轻易拒绝他人的帮助,同时也要尽量帮助他人;

5、与外界加强合作,主动配合外界的心理援助等活动;

6、对于孤儿,要充分挖掘社会资源,采用收养等多种方式,促进孤儿回归家庭,为儿童及其监护人家庭提供支持。

三、学龄期儿童心理危机干预措施

1、儿童对于发生了什么感到困惑不解怎么办?

答:无论孩子问什么,给予清楚的解释,提醒孩子,还有很多人在努力让家庭安全得到保证,让孩子知道下一步可能发生什么。

2、儿童感到对灾难负有责任(认为自己做错事,有错觉)时怎么办?

答:尽力给孩子机会说出他们的担心,解释“这是灾难之后,很多孩子—父母都会这样想:‘我当时应该做些’……但不意味着他们做错了什么”。

3、儿童恐惧灾难会再次发生时怎么办?如何面对灾难发生时的提示物?

答:避免让孩子接触会引发对灾难情景再回忆的媒介(语言、图像、场景等)。帮助他们识别灾难的提示物,如:“下雨并不意味着龙卷风会来”。时常告诉孩子,你们是安全的。

4、儿童反复重述事件或一再演出事件本身时怎么办?

答:允许谈论,知道这很正常,游戏或是涂鸦中鼓励积极地解决问题。

5、儿童担心今后被自己现在的不良感觉所影响时怎么办?

答:提供一个安全的地点让孩子们表达自己的恐惧、愤怒、难过等,允许孩子们哭,或伤心难过,不要期待表现坚强。

6、儿童出现睡眠问题怎么办?

答:让孩子讲述噩梦,告诉他们噩梦不会常常出现,慢慢会消失,不要让孩子讲述噩梦的细节。短期内可以与孩子同睡,但要与孩子一起讨论并做出一个他未来独立睡觉的计划,即有明确的时间限制。

7、儿童对他自己及别人的安全感到担忧时怎么办?

答:做个“担忧盒”让孩子把他们的担忧写在纸上放进盒子里,设定一个时间阅读这些纸条,解决能够解决的问题,并回答孩子的担忧。

8、儿童出现明显的行为改变时怎么办(如好斗、坐立不安)?

答:鼓励孩子通过娱乐活动或锻炼来发泄情绪和受挫的感觉。

9、孩子抱怨身体疼痛时怎么办?

答:看看是否是生理原因引起的疼痛,如果不是健康原因,安慰孩子这是正常的,要跟孩子实事求是,过度的关注可能招致越来越多的诉苦。

10、家长如何密切关注自己的反应和感受?

答:给孩子创造机会说说他们的感受,也说出你自己的感受。尽量保持冷静平稳,不要增加孩子的忧虑。

11、儿童老是为其他的遇难者担忧时怎么办?

答:鼓励他们为别人提供建设性的帮助,但是不要给孩子太多的负担及责任。

12、孩子有冷漠、羞愧及罪恶感时怎么办?

答:创造一个安全的时间和你的少年孩子讨论整个事件及感受,强调他们的感受是很普遍的,不要过度自责,不要让他们让用本来可能怎么做的思想来责备自己。

13、儿童对恐惧、柔弱无助,怕被视为异类的感受很敏感时怎么办?

答:鼓励他和家人及朋友多建立联系,以便恢复过程中有人支持他走出逆境。

14、儿童害怕灾难重演,想起来就有激烈的反应时怎么办?

答:帮助他们找到不同的诱因,告诉孩子媒体的报道会让人们产生灾难重来的恐惧。

15、孩子出现哗众取宠的行为(吸毒、吸烟、喝酒、性行为、冒险举动)时怎么办?

答:解释用这些行为来表达他们的感受是很危险的;不能接触酒精和毒品;告诉他们高危险性行为的危害;在一段时间内多关注孩子去哪里,做什么。

 

(三)青少年恐惧和多疑心理的调适。

关于青少年恐惧心理

1、什么是青少年的恐惧心理?恐惧,也就是恐惧症,是指对某种事物或某种环境的一种物理性的、不适当的恐惧感。一旦面对某种物体或者环境时,恐惧症会使患者产生一些极端的恐惧,以致于千方百计逃离这种恐惧,产生种种异常的行为,如大声喊叫、昏迷等等。严重的恐惧症会导致人精神崩溃,行为思想僵化。

恐惧产生的原因很多,有的是因为遗传所致,天生性格脆弱、紧张而神经质;有的是因为缺乏科学知识,盲目而产生恐惧;有的是因为外界压力过大,难以承受而产生恐惧。但是归根到底,恐惧是来自我们内心的一种感觉,有时候甚至是我们凭自己的主观想像而产生的一种错觉,很多恐惧是不必要而且荒谬的,有的恐惧如果经过科学的分析和判断,就会不攻自破。

2、青少年应该如何面对恐惧心理?(1)培养理智的思维习惯。思维决定意识,意识决定习惯,而习惯可以决定一个的命运。平时要有意识地从多角度看问题,遇到事情不要随意听别人的摆布,也不要凭自己的主观臆断,而是到众多的资料当中去寻找答案,时间长了,就能形成正确的客观理智思维的习惯。(2)增长自己的科学知识。从古到今,人的很多恐惧大多来自愚昧和无知,如远古的人们怕火,看到“哈雷慧星”就认为是不祥之兆等等,这些恐惧在我们今天看来不免荒唐可笑,但是科学知识的贫乏的确令当时的人们对这些自然现象产生恐惧。由此而推断,我们今天的人也是一样的,我们对很多未知的状况产生恐惧,但是如果多丰富自己的科学知识,能够用科学去看待很多事物和现象的时候,就不会产生恐惧了。(3)敢于尝试,勇于实践。很多时候,恐惧都来自人的想象,是自己把自己吓倒了,而不是周围的环境和事物。真正去做的时候,会发现事实根本就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恐怖。行动是消除恐惧最好的良药,而在没有做以前,一切都只是想像,只要敢于做,就可能做好。(4)转移注意,缓解恐惧。很多恐惧在于精力过分集中于某件事,刚开始本来并不害怕,后来就越想越害怕,如社交恐惧,本来与人相处是人的天性,但如果后天在社交的过程中发生了不开心的事,就会让人整天去想这些情况会不会再次发生,于是越想越担心,最后造成害怕和恐惧社交。这个时候,适当地转移注意力,去想想别的事情,不要总在一件事情上伤神,更不必产生恐惧。

3、父母应该如何面对有恐惧心理的青少年?(1)为孩子营造安全的氛围。安全需要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需求之一,是人成长的基础。恐惧感便是对这种需求达不到满足时的表现和反应。要消除恐惧心理,首先要为孩子营造一个安全的家庭氛围。这个安全氛围不仅仅是指硬件的安全,如房屋的牢固、门锁的安全,能够抵挡风雨侵蚀等,还有心理安全,指没有外来的威胁,没有压迫和紧张感,和谐、宽松而温暖。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通常是很少感受到恐惧的,他们的心理一般也比较健康。因此,家长在家庭当中,要经常灌输一种快乐积极的信息,帮助孩子消除心理上的恐惧因素,大胆、勇敢地面对生活。(2)培养孩子勇敢的精神。要消除孩子的恐惧感,从小就要培养他们独立勇敢的精神,让他们不惧怕困难。父母可以从小有意识地对他们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和训练。如带孩子去野营,或者进行长途的步行训练和野外生存训练,让他们亲自体会到用自己的力量战胜困难和不利因素的方法。以后孩子遇到困难,就会积极地思考如何去解决和面对,而不是一味地恐惧了。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培养孩子的胆量,如有意地让他们自己外出买东西,让他们自己解决和同学之间的矛盾和危机,让他们多走夜路,多去尝试一些平时很少尝试的事情。在现实的磨炼中,他们的独立精神就会日益增强,胆量也会增大。(3)为孩子疏导心理的恐惧。当发现孩子有心理恐惧的时候,要首先弄清楚孩子恐惧的根源是什么,他们具体恐惧的对象是什么,再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合理疏导,克服恐惧。

关于青少年多疑心理

1、什么是青少年的多疑心理?多疑也叫猜疑心理,是在没有客观根据的情况下凭主观臆断对他人产生不利于自己判断的一种心理。有多疑心理的人经常频繁地对他人产生猜测、怀疑,并且由这种怀疑对人产生偏见和不信任。这是对建立人际关系非常不利的一种心理症状。

多疑来自内心深处强烈的不安全感和对他人的不信任感。这种不信任感日益加深,就会凭自己的想像去推测所有的事情,做出别人对自己不利的猜测。多疑说到底是心胸狭窄、过于自我的表现。一个宽宏大量、时刻为他人着想的人是不会经常猜疑别人的。当一个人想得的太多而又没有十足的把握时,多疑便出现了。多疑的人大多是非常关注自己利益的人,他们把自己的利益获得看得高地一切,所以会谨慎小心,不容他人侵犯。多疑是自己为自己找麻烦,其实这个事实根本就没有发生,但是当事人却把它当作已经发生的事情并且深深为之苦恼,并且进一步做出对他人不利和伤害的举动,这种心理不仅仅有害于自己,也有害于别人,应该及时调整纠正。

2、青少年应该如何面对多疑心理?(1)积极的自我暗示。当自己怀疑别人的时候,要及时给自己的思维“急刹车”,停止自己的胡思乱想,采用客观理智的思维去判断,如“他不是这样的,也许是我搞错了”,“应该是误会”等等,这样中肯的想法去思考。用积极的思维去暗示自己,告诉自己不要把别人想得太坏,这个世界应该是美好的,人心都会是向着光明的。(2)不可妄下结论。古人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我们生活中,难免遇到品德低下、虚伪狡诈的人,不能一味地相信别人,该提防的也得要提防,以免被心怀不轨的人所利用。必要的时候,一定要寻找相应的有力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猜测。但是切忌只是凭自己的推断就下结论,在找到事实证据之前,还是应该相信对方。(3)充分地了解、信任别人。很多猜疑都来源于不了解实际情况。或许别人因为家里发生了不好的事情,心情不好,或许因为身体不舒服,就误解别人对你态度不好,这完全是没有了解清楚状况而导致的。不能仅凭一个态度或者眼神去推测别人的想法,应当试图先了解清楚情况再做定论。(4)宽宏大量,心胸开阔。多疑的人有一个根本的问题就是心眼小,眼里揉不得沙子。其实生活中很多举动都是无心的,如心情突然沉闷,表情突然严肃,这些都很正常的事情,人们大多都遵循一定的环境和一定的习惯去说话做事,难免有和你的想法不一致的时候,这往往并不代表着什么特殊的意义,在对方看来这些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了。而你如果因为这些小事对别人猜疑,如果对方知道的话可能觉得你小题大做或者莫名其妙。所以,不要因为别人的一个表情、一个眼神、一句话就认为别人对自己有什么意见或者想法,这是十不必要的。心胸尽量开阔一点,把这些小事看得平淡一些,就不会去无端怀疑别人,心情也会随之开朗。

3、父母应该如何面对有多疑心理的青少年?(1)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父母的一举一动对孩子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很多孩子处理问题的方式和态度都有是模仿父母而来的。有人可能平时生活中就有多疑的毛病,如工资奖金降低了,就认为领导对自己有偏见;邻居眼神不对,就认为对自己有意见,这种心理在家里暴露出来,日久天长,势必会影响孩子,形成他们猜疑别人的心理。所以欠应该在生活中避免心胸狭窄、猜疑别人,而以一颗包容坦荡、光明磊落的心对待遇到的问题和事情,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让美好的行为像阳光一样注入孩子的内心。(2)从正面积极引导孩子。当生活或者学习中有什么不理想的事情发生,如丢了东西、成绩下降、选举落选等等,我们都要教育孩子从积极的方面看问题,避免误导孩子去怀疑别人。有的父母,当孩子身上发生了不好的事情时,就会主观臆断:“你在学校得罪什么人了?一定是哪个人报复你而偷了你的东西。”“为什么老师给你这么低的分,是不是因为我们送的礼物少了?”“为什么同学都不选你,是不是被选上的那个人给同学更多好处了”等等,这些消极的想法,不仅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还会给孩子内心造成阴影。积极的教育方式,应该从孩子自身找原因,而不是把责任和错误都推在别人身上。(3)教孩子信任别人。信任是一种美德,只有彼此间的真正信任才能建立起友好的人际关系。信任别人不仅仅是一种做人的方式,更是品德高尚的表现。诚然,怀疑可以在必要的时候保护自己,但是如果人与人之间都要依靠猜疑过日子,那么生活会变得多么混乱?如果总是不能相信别人,又怎么能去做其他事情?社会需要信任,人与人之间也需要信任,信任是一种美好的情感,它能够给人带来温暖和幸福。一个成功的人往往都是能够信任别的人。一个整天处在怀疑猜测状态中的人是很难做成功一件事的。相反,如果你对别人信任,别人也会回报更多的信任给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