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营反正体书法都长“寿”

 娜视花开 2014-01-04

李营反正体书法都长“寿”

 

杨青云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先说寿字的源缘出处。最早“寿”的象形字是根据六书造字规范创造的。最初的寿字是以象形的姿态出现在汉字宝库中。所谓象形字,就是源于实物写意的形似与非似,但寿字没有具体的形态。据说,寿字的象形文字是从远古的传说中演变而来。伏羲氏时期,根据龙马负书出于河洛而演八卦,创造了龙书,新石器时期的神农氏创造了穗书,黄帝时期,仓颉创造了鸟迹书,尧帝时期的龟书,高阳氏时期的蝌蚪文等等,都是取之于实物形态,用于表达寿字的涵义,这应是寿字的雏形。
   
据史料考证,寿字的应用是从商代开始的。那时还没有规范的象形文字,人们从甲骨文中取田垄的意思,它弯弯曲曲很长,又有长久长生之意,于是人们把寿字的标记看作垄,给它加了一个字旁,成了一边取意,一边取声所形成的形声寿字:上部以人的形象表意,下部以表音,加了一只手,表示扶寿,还加个表示酒杯的,为举杯祝寿。把它们结合在一起,上边形似老,下边形似畴,组成一个形声寿字。它的寓意以示招福纳祥,期盼追求人生高龄长寿,健康如意。老而为寿,寿而为尊,尊而为贵,贵而为福。只一个寿字在《中国万寿图谱集注》中,就展示了13822个不同写法。可以说超过了其他任何一个汉字。这是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字都无法达到的审美实事。它是中国文化艺术的瑰宝,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遗产。

由此说开去,在社会生活中,各式各样的寿文化,更是千变万化,让人目不暇接。在中国历代碑刻、钟鼎、汉砖、帛书、竹简、典籍、器物、书画中,也有大量寿字。汉《礼器碑》之寿,被誉为东汉绝品;源于东汉田儒书写的《镂寿碑》,字体洞势严悦,用笔轻重自如,收放潇洒,令人赏心悦目;晋王羲之《兴福寺断碑》中的寿字,如龙跳天门,虎卧凤穴,堪称书法精品;广西梧州冰井寺吕仙纯阳之寿,字体方正,圆润古朴,刚阳而不乏秀美;宋朝范成大《停云馆法帖》之寿,笔锋隽秀遒劲,有一泻千里之气势;出自一代女皇武则天的《升仙太子碑》寿字手迹,结构严谨,章法舒朗;现代于右任《集行草字典》之寿,苍劲有力,洒脱流畅。不同朝代,不同字迹,不同形式的寿字书迹,构成了中国历代书法奇观。在具体到李营的反正体书法“寿”的特点主要是在一个“长”字上。按书家本人的话说:“我这个书法反正都长寿。”这个“寿”字的长,究其有多“长”?曾有《香港商报》在报道李营反正体书法之“寿”搞在陶瓷上:“胎体厚重,质地洁白细腻,形体端重而秀丽,通体白釉的纯粹纯洁足以让人爱不释手,绘满青花寿字漫延的生命情调与宇宙意识主客体关系的和谐统一,让人更加敬佩书家的大美情怀。”

从另一个意义上解读李营的“寿”体书法,正所谓书法是精神的灵物,离开它原有的文化价值,书法只能是一种形式化的东西。由此可见,李营的“寿”体书法饱蕴了传统文化而又在生机勃然的大自然中能够得到真长寿的“芬芳四溢”,使得书家的胸襟像一朵花似地绽开馥郁,并蓬勃出一章灿烂书韵的亦书亦画,它富有生机而又笔墨淋漓。何况书家书法作品的表现力,以及挖掘展示对功力技巧的掌握程度并以尽可能强烈的视觉冲击呈现给读者,本就是书法创作的一个应有审美旨能如行云流水、击罄之音般惬意、舒展、激越。所谓学问深时,气质皆佳,书家早已作出了一丝不苟的深入“描绘”,正体现出一种意志的坚定而不是技术的炫耀,它反映出李营书法的基本风格,虽然对寿文化感到神秘与深奥,但李营能坚定执著地去研究、去探求。而他在当代的书法语境中,虽然不为时俗所动,不受流风影响,最终他不懈追求自己独到审美寿文化的难能可贵,毕定在技与道的更加完美中构成寿书特一夸张精神的灵物。不以法伤意,而以意遣毫。笔触轻灵,优游入境。不设成心,意到笔随。一切皆出自然又超于自然之上。不唐突,不生硬,不燥迫,不以故弄玄虚刺激读者。李营“寿”书自然灵动的精深艺术,是借助寿字长体的形式表示生命长久……

一如春雨润物,一切出以胸臆……

李营以寿字为主体,辅以各种具有吉祥意义的花卉配饰等,表达了人们长寿百岁、吉祥如意的愿望,也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精深寿文化的现实意义。在中国民间千百年来被推崇具有长生不老神奇的“寿”书、“反正都长寿”的吉祥物像,构成了中国人祈福求祥、盼望自己寿运长久神奇神圣的中华寿仙,也毕定随着时间的推移,李营的名字将与他的“中华寿仙”画卷一起载入历史史册。


 

作者杨青云:笔名三道快枪。青年艺术评论家,河南南阳人。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韶关市批评家协会理事。著有《胡秀兰长诗》《感动中国史光柱》《二月河评传》《周大新论》《范曾论》《和平天使陈香梅》《深圳天堂的凹陷才是底层的底》《杨青云书法与绘画论稿》《樱花结》长篇小说等。作者现为北京大中国书画院常务院长。《范曾研究》杂志执行主编。世界华商杂志副总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