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供应链管理系列文章之13——维持供需平衡是供应链管理的挑战

 hiddy1 2014-01-04

供应链管理的目的是以最低的成本(库存、生产以及分销成本),最大限度的保证客户的满意度(交货的可靠性和灵活性)。为了能够达到这个目标,企业必须能够从整个供应链的角度保证供给和需求之间持续和优化的平衡。这就意味着必须同时保证:

1、客户需求和分销计划的平衡;

2、分销计划和生产计划的平衡;

3、生产计划和产能计划的平衡;

4、采购计划和供应商资源计划的平衡。

所以维持供需之间的持久性平衡和最佳平衡是供应链管理的两大挑战:

1、维持供需的持久性平衡:

在供应链中,任何无法预料的因素都有可能打破供需平衡:比如原材料质量问题,产品工程变化,运营目标的修改,经济的周期变化,产能问题(机器设备故障,人员变化等因素),产量变更,生产质量问题,产品导入/导出,订单的修改,销售预测的更新等等。在庞大而复杂的供应链中,每天会发生几百件以外情况,由此产生了需要引发个重新计划的过程来保持供求之间稳定的平衡。

现在,仅有少数企业在供需平衡打破后,很快就能恢复平衡。而大多数公司在这个平衡打破后,还需要5到20天的时间才能使供应链恢复平衡。

2、维持供需的最佳平衡:

供应链管理不仅需要维护供需的持久性平衡,还需要维护其最佳平衡;也就是需要保证其平衡的最优化。

1)资源决策:比如公司有多个分厂可以生产某种产品,选择哪个分厂生产效率最高?需要综合考虑运输费用,库存成本,生产成本、加班费用等多个因素,选择最优的资源。

2)生产率的决定:季节性产品,每个季节如何设定生产率最优?有2个极端选择:一种是,水平的生产战略,即全年使用同一生产率,这种战略的好处是能力被最佳地利用,但缺点是显然会在一段时期生产大量地库存;另一种极端地可能性叫做“追赶战略”,即生产始终与销售相同,从财务地观点来看,优化的生产率是介于两种极端的战略之间,同样是不通过决策支持工具无法清楚确定的决策。

3)产品组合的决定:当产品组合决策需要在有供应限制的情况下作出时,优化也不是唾手可得的。

最佳的产品组合应由每一个产品的单位利润第来决定似乎是显然的事情,但当各种限制相互关联成复杂的网络,每一种产品在每一种关键限制下的不同产出率会使产品组合决策变得非常困难。

4)生产还是买的决策:是自己加班,增加班次好,还是使用合适的外部来源或分包商更好!当然要考虑到各种运费。

5)分销的决策:当一个销售组织有着复杂的结构,在有供应限制的情况下,很难做出分配决策。

所有这些优化的决策都会对企业运作绩效产生极大的影响,即使公司已经能成功面对第一个挑战(当然,这种情况并不多),如果面对多种选择的存在他们没有能力做出正确的选择来优化供求之间的平衡,他们依然会以损失大量财富而告终。

综上:如果企业成功地面对供应链管理的两个核心挑战,则意味着能做下面两件事:

1 能立即理解供和需中任何没有预料到的变化所带来地整体影响。

2.能立即重新制订出一系列可行的、合理的(如遵循企业的业务原则并不产生多余的供应和损失销售机会),在财务上最优的计划来管理整个供应链。

而成功地面对这些挑战的困难度取决于某一具体行业的变化性和复杂性。

转自物流沙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