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学史上的今天——1月5日

 老庄. 2014-01-05


  • 2005年1月5日

    发现阋神星


  • 2005年,美国天文学家米高·布朗(Michael Brown,1965.06.05-)、查德·特鲁希略(Chad Trujillo,1973.11.22-)、大卫·拉比诺维茨(David Rabinowitz,1960-)在2003年帕洛马山天文台拍摄的相片中发现一颗已知最大的矮行星——阋神星。




  • 1983年1月5日

    “宇宙1402号”卫星失控


  • 1983年1月5日,苏联国家通讯社,塔斯社发布全球公告:苏联“宇宙1402号”侦察卫星失去控制,即将陨落地面,目前方位不详。消息传出,举世震惊。

    “宇 宙1402号”卫星是一颗核动力卫星,带有一定量的核燃料。一旦坠入人口聚居区,将造成灾难性核污染。这颗卫星发射于1982年8月30日,是用于监视海 上舰只、潜艇的军事卫星。它和1977年9月18日发射的“宇宙954号”核动力卫星、1980年3月14日发射的核动力卫星属于同一个序列。“宇宙 1402号”卫星失控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反应。各国的地面跟踪台全部开启,力求能跟踪到它的行迹,以预测出陨落位置,以便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将危害减至最 小。

    这个卫星失控后,于1982年12月28日解体成三部分,一部分12月30日烧毁,主体部分于1983年1月23日坠入大气层烧毁,其 残片落入印度洋中部海域。但这不是事情的完结,人们最关心的是卫星上的核反应堆部分将给人们带来的后果。一般这种卫星工作完毕后,要用火箭把核反应堆部分 推到高度超过900千米的轨道上,它将沿着轨道飞行500年以上。这样,核反应堆染料(铀235)就会衰减到对人类危害可以忽略的程度。科学家希望“宇宙 1402”的核反应堆部分能够在进入大气层后烧毁。苏联方面曾向卫星发出指令,把反应堆与堆芯分离开来,期望核燃料完全在大气层中烧毁,从而减少对地面的 放射性危害。

    “宇宙1402号”的反应堆部分于2月7日进入大气层烧毁,残片落点离巴西东海岸1800千米。





  • 1969年1月5日

    发射金星5号


  • 1969年,前苏联发射了“金星-5号”金星探测器。5天后又发射了“金星-6”号探测器。1969年5月16日,“金星-5”号探测器的下降封闭舱进入金星背阳面大气层,开始发回金星大气探测数据。




  • 1909年1月5日

    美国数学家、逻辑学家斯蒂芬·科尔·克莱尼出生


  • 美国数学家、逻辑学家斯蒂芬·科尔·克莱尼(Stephen Cole Kleene,1909.01.05-1994.01.25)出生。




  • 1874年1月5日

    美国生化生理学家约瑟夫·厄尔兰格出生


  • 约瑟夫·厄尔兰格(Joseph Erlanger,1874.01.05-1965.12.05)出生,美国生化生理学家,194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




  • 1587年1月5日

    徐霞客出生


  • 1月5日是我国明代杰出旅行者、探险家徐霞客(1587.01.05-1641.03.08,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出生纪念日。

    他 以毕生精力躬行实践,自22岁起,历经30余年,遍历祖国的名山大川,涉洪流、探洞穴、登危崖、攀绝壁,以日记形式记录了大量野外考察的见闻,被后人整理 出来60多万字,集成《徐霞客游记》。书中不仅有丰富的资料,还有精辟的见解,尤其是对我国喀斯特地貌的研究有其独到之处。喀斯特就是石灰岩的岩溶,徐霞 客对其性质做了研究与分析,是最早对此地貌进项专项研究的人。岩溶地形专指可溶性岩石在地表形成的地形,如石灰岩、白云岩、石膏等,以石灰岩最多。我国西 南地区,石灰岩分布面积达20万平方千米以上,厚度常达1000-2000米,是世界上最大岩溶地形分布区。在热带、亚热带湿热气候条件下,溶蚀度大,故 形成著名的“桂林山水”,地形学上称为“峰林地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