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宁波市智慧城市规划标准发展研究院

 决策咨询 2014-01-05

2012.8.28

    发展智慧产业要以技术创新为前提,以技术融合应用与产业转型升级为动力,加快传统产业部门与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部门的融合互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全面实现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智能化和智能产业的集聚化;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推动研发设计智能化、生产过程智能化和企业管理智能化,从而促进城市产业经济整体信息化与智能化水平的全面提升。

一、宁波发展智慧产业的现实基础

    当前我市已具备发展智慧产业的基础条件,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信息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两化融合取得显著成效

    “十一五”期间,我市网络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建成了以高速光缆为核心、以数字微波和卫星为辅的大容量、高速率、高质量、安全可靠的公众骨干传输网,建成了覆盖全市的高速城域宽带网。到2010年底,互联网城域出口带宽达到580G,基于3G的无线宽带网络已基本覆盖整个城市;WiFi热点已经覆盖行政机关、机场等主要人员聚集区。目前,我市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和3G用户分别达188万户和90万户,全市80%的企业建立了内部局域网,54%的企业建立了门户网站,为我市经济和产业信息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十一五”时期我市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进程,加大传统产业技改力度,促进了传统产业的技术进步,“两化融合”取得明显成效。一是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成效显著。全市在2006-2010年五年间累计完成技改投入1300亿元。创建了100多家国家、省、市级CAD/CAM/CIMS应用工程示范企业,启动了国家重点成果推广计划“CAD/CIMS”项目,成为“CAD/CIMS”试点城市。在机械、服装等传统优势行业积极推广应用信息技术,有11家企业成功入围中国信息化500强。二是工业企业的信息化应用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强。2010年全市90%以上工业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应用了信息技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普遍应用供应链管理(SCM)、生产过程管理(MES)、产品数据管理(PDM)、业务流程管理系统(BMPS)等信息化管理技术,部分企业研发并应用具有自主品牌的工业信息化应用产品。三是两化融合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10年,全市30%以上的工业企业开展了电子商务活动,电子商务成熟度位居全国城市前10位,建立了一批电子交易中心和模具、家电等专业电子商务服务平台。高耗能制造行业利用信息技术应用,改进生产流程和工艺,有力地促进了节能减排。我市先后被确定为国家火炬计划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城市和电子商务示范城市。

    (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迅猛,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显著

    近年来,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引领的电子信息产业对我市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与带动作用。一是产业规模快速扩大。2010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产值达750亿元,约占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的45%。其中,软件产业(含网络服务业)实现业务收入100亿元。在软件产业中,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自2007年的14.86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47.3亿元,占软件总收入的比重从2007年的41%上升至2010年的46.1%。二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为主的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显著。全市拥有全国电子百强企业2家、元器件百强企业8家;11家企业入围2010年浙江省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30强,4家企业入围浙江省信息产业外贸出口10强。以奇美电子为龙头的液晶光电制造产业链集聚初步显现,形成升锐电子、菱茂光电等一批较有实力的关联企业。全市新兴电子产品制造业涉及计算机、通信设备、平板显示、LED等重点领域,已形成较大规模,对引导全行业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三是产业园区健康发展。全市共有5个国家、省、市级信息产业园区,其中,市国家高新区经科技部批准成为国家火炬计划宁波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宁波保税区经原信息产业部批准设立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园。宁波软件园按照“一园多点、集聚发展”的总体要求,取得了长足发展,成为我市软件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同时,在部分县(市)区已形成由一些大企业为主体的信息产业集聚区。

    (三)装备制造业支柱地位突出,工业结构调整取得切实成效

    近年来,我市装备制造业不断发展强大,支柱地位较为突出。一是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十一五”期间,我市装备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从2006年的2300.9亿元上升到2010年4366.3亿元,年均增速约为17.4%,新产品产值1197.1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总量的64.0%;装备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从2006年的37.2%上升到2010年的41.1%。装备制造业已成为我市产业创新主体和工业经济支柱。二是产业特色明显,产业发展集群化。我市装备制造业已在全国同行业中形成一批具有明显区域竞争优势的产业和产品。注塑机等四十多种装备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均居全国第一位,逐步培育出一批在国内甚至国际上具有较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我市拥有中国最大的注塑机生产基地(北仑、鄞州的塑料加工设备产业群);中国三大模具生产基地之一(宁海、北仑和余姚等地的模具产业群);我国主要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之一(以吉利汽车、华翔集团、圣龙集团等为龙头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群)。三是工业结构调整取得切实成效。“十一五”以来,我市行业结构、企业结构和组织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传统产业比重逐步下降,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占比稳步上升。至2010年底,全市纺织服装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9.4%,比“十五”期末下降2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由2005年的17.9%增至当前的24.9%;装备制造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1.1%,比2006年提高3.9个百分点。

    (四)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不断推进企业创新主体建设

    一是科技投入持续加大,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十一五”期间,宁波全市财政科技投入累计83.16亿元,是“十五”期间的3.4倍。在财政资金的带动下,全市科技经费从2006年的69.7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30亿元,其中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110.7亿元。2010年,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达43.93亿元,占市规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的48.28%。2010年宁波市研发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1.6%,全市90%以上的研发经费投入出自企业,90%以上的研发机构设在企业,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进一步加快。二是创新主体建设成效显著,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近年来宁波所获得的国家科学技术奖、省科技进步奖中,80%以上源自企业技术创新,80%以上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由企业为主承担。“十一五”期间,宁波市承担各类国家科技计划项目1341项,获得国家科技经费支持6.7亿余元,立项数、获经费支持总额分别为“十五”期间的2倍和5.8倍。当前,宁波市共有国家级创新型试点和创新型企业13家、省级创新型示范和创新型试点企业35家、市级创新型试点企业93家。通过不断推进企业创新主体建设,企业创新意识得到快速提升,企业研发活动日趋活跃。

二、宁波发展智慧产业面临的挑战

    一是来自经济层面的挑战。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放慢与低水平增长,意味着外部需求较弱,对出口导向的经济增长模式带来较大压力。金融危机为发展高科技新兴产业带来契机的同时也带来了风险。国内宏观政策收紧、通货膨胀、能源约束等问题将长期影响企业经营、R&D投入以及产业转型。当前我市外向型经济特征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对国际经济危机与国内经济增长趋缓缺乏强有力的内生增长动力。

    二是来自技术层面的挑战。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经济的全球性结构调整,新兴产业的发展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而技术革新日新月异,我国尚未掌握产业核心技术,信息技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模式与路径需要深入研究和实践。我市在高端智力资源、研发资源、技术创新合作资源等方面缺乏与经济发展相匹配的投入和培育,在物联网、下一代互联网、云计算、智能制造等智慧产业核心领域的技术自主研发能力比较弱。

    三是来自政策层面的挑战。国内对智慧产业的内涵尚未明晰,对智慧产业所包含的产业门类存在较大分歧。目前国家部委还未对我国智慧产业的发展提出过明确的指导性意见,地方政府也尚未做过产业发展规划。智慧产业的统计指标、统计方法和产业标准尚未研究,所有这些都导致了目前对智慧产业的发展目标不明确、发展内容区域性差异较大。

    四是来自产业层面的挑战。智慧产业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智能制造装备业为核心,这两个产业均是我国在“十二五”期间重点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而目前两者均处于产业发展的初期。就我市来看,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方面,我市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产业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产业总体规模仍然较小,核心技术缺乏,产业集聚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在装备制造业方面,尽管我市已经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但问题仍然不少,主要表现在:大型企业集团数量相对较少,平均企业规模偏小;外观设计专利多,发明专利较少,技术创新能力有待加强;产品以单机、零部件等一般机械装备为主,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整机、成套设备相对较少等。在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方面,“十一五”期间,全市两化融合逐步推进,工业企业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但仍然存在着工业企业在信息技术应用的深度和广度有待继续加强,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能力尚需进一步提升,信息技术对提升工业设计研发水平还需进一步扩大、对提高生产制造效率还未充分体现等问题。

    五是来自人才层面的挑战。智慧产业的发展需要多层次的人才。在当前相关产业还处于发展初期的情况下,我市在核心技术研发、企业经营管理、专业技能应用等领域的人才是非常匮乏的;而且目前企业管理者对企业信息化项目建设缺乏项目投资管理经验,对信息化企业的管理运营缺乏必要的知识和经验。根据智慧产业核心领域发展要求的产业人才培养、引进和管理机制尚未建立。人才创新创业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六是来自城市层面的挑战。当前国内智慧城市建设风起云涌,众多城市已明确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目标,都把培育和发展智慧产业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杭州、武汉等城市均把物联网、云计算、下一代网络、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作为“十二五”时期城市战略新兴产业和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这势必造成我国城市间在相关产业领域的同质竞争,而国内一级城市在经济、人才、技术等方面保有的产业发展优势将对我市智慧产业的发展构成重大挑战。

三、宁波加快智慧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快建设智慧产业标准体系,构建完善智慧产业统计评价机制

    坚持“企业主体、服务引导、自主创新、国际接轨”的原则,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以标准体系和技术体系建设为重点,完善各方共同参与标准化的协调推进机制,建立智慧产业标准体系,促进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紧密结合,不断提升标准的整体水平,着力提高标准化工作的适应性和有效性。构建标准服务支撑体系,增强标准化参与能力,参与制订更多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依照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电子信息产业统计工作管理办法》等相关统计政策要求,建立较为科学完善的智慧产业统计目录体系,建立和完善产业统计工作推进机制,尽快形成政府综合统计与部门统计既分工又协作的工作机制。开展智慧产业核心领域的全行业统计与评价工作,对应用领域的行业、单位实施有针对性的统计调查与发展评价,确保统计数据能够反映我市智慧产业发展的总体情况,为推动产业发展的政策制定提供决策依据。

    (二)统筹全市智慧产业发展,完善智慧产业扶持政策

    高度重视智慧产业发展规划工作,全面梳理各级、各部门出台的智慧产业核心和应用领域相关产业的发展规划,及时调整、修改和完善原有规划,科学制定各级、各部门、各区域的智慧产业发展规划,形成由市级智慧产业规划为统领、市级各部门和各县(市)区相关规划为支撑的智慧产业发展规划体系。

    积极落实《宁波市加快创建智慧城市行动纲要(2011-2015)》等相关文件中明确的政策措施,完善我市智慧产业政策保障体系。通过财政投入、财政补贴、贷款贴息、落实税收优惠等多种方式,加大对智慧技术研发、智慧产品制造与智慧产业基地建设等方面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和申报国家、省级技术中心,支持企业科技难题招标和招贤工作。研究制定入驻智慧产业基地企业的税收、财政、土地等优惠政策,制订相关企业的补贴、税收减免、政府采购创新产品等办法。

    (三)优化智慧产业空间布局,促进智慧产业基地建设

    依托现实基础和条件,充分发挥区域优势,突出地方特色,通过产业的合理布局,积极发展和完善各产业链的重点环节。积极发挥传统产业龙头企业在带动块状经济升级中的作用,大力推进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大力推进产业集群(基地)建设,实现各产业基地、区块之间协同发展,力求在空间上做到重点突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

    进一步完善《智慧城市产业基地认定管理办法》,通过优先受让土地、减免规费,优先给予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加大智慧产业基地建设力度,引导扶持各类智慧产业基地建设。按照现代产业集群的发展要求,紧密围绕专业服务和协作配套,积极支持软件研发产业、信息服务业、智能装备制造业等重点行业建设,实施基地产业联盟和技术联盟战略,推进智慧产业基地建设和区域整体协调发展。鼓励和支持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智能装备制造业企业在产业基地建立技术中心,依托骨干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设一批省、市级乃至国家级工程实验室;发展技术联盟,建立技术数据库和产品样本数据库,广泛开展技术合作和共享,推动行业技术标准的制定。

    (四)推动智慧产业投融资体系建设,加大市场主体的培育扶持力度

    加快建设推动产业发展的多元投融资体系,建立健全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多方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投融资机制。优化政府资金的投入结构,通过组建专业化投资公司,规范政策资金使用,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向智慧产业。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建立适合智慧产业特点的信贷管理和贷款评审制度,创新发展针对智慧产业的新型金融服务。发展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引入风险投资、多样化担保贷款、项目融资等多种方式,重点对智慧技术和智慧产品研发、智慧产业基地建设、智慧型企业培育、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给予资金扶持,构建外资进入平台,满足产业发展的多元化资金需求,推动产业发展。

    建立智慧产业市场主体培育、扶持和引进机制。有重点地选择一批经济实力较强、发展潜力较大、具有技术优势和辐射带动作用的骨干企业,给予用房用地、设备采购、人才引进、技术研发等方面的补贴,给予政府优先采购服务、税费优惠等政策保障,培育形成一批技术先进、主业突出、自主创新和市场开拓能力强、产品知名度高、效益优势明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本地优势市场主体。扶持一批具有市场前景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创新型中小企业。继续强化“招商选资、大项目带动”意识,树立“主攻大企业、大项目”的思想,引进一批立足于抢占产业制高点的大企业、大项目,带动我市智慧产业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

    (五)优化创新激励机制,加快智慧产业人才的培养引进

    进一步优化市场导向的创新激励机制,大力推动产学研合作,加快产学研创新联盟、创新平台和创新载体建设。鼓励企业与国内外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共建重点实验室、研发机构和博士后工作站,推进建立与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相一致的产学研创新联盟。瞄准国际技术发展前沿,加大国内外技术合作,密切跟踪产业技术发展趋势,围绕智慧产业重点领域加快产业核心技术的引进、自主研发。依托行业龙头企业,加快建设国家级、省级、市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鼓励企业加大符合市场需求的创新项目研发和专利申请的力度。积极组织和指导企业申报国家级、省级高层次创新创业项目,争取上级资金支持。支持重点行业企业、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的产品专利申请和维持,对专利实施和推广给予必要扶持,提升企业自主创新积极性。

    进一步优化人才环境,强化人才培养、引进和集聚机制建设,建立和完善人才激励和扶持政策。完善高端人才的引进、培养工作机制,做好我市领军和拔尖人才培养工程,推进多层次信息产业人才和制造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有序开展。加快建设产业专业人才档案库,促进人才合理流动,推动人才向我市新兴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集聚。建立健全学校培养、基地实训、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鼓励高校相关专业与本地企业、园区、社会培训机构共建人才培训基地,加快培养产业发展所需的多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人才。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设立博士后工作站,在国内外人才密集或制造业发达的地区设立合作研发机构,柔性引进“外脑”。

    (六)加快“两化”深度融合,全面提升企业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具体统筹协调推进全市“两化”深度融合工作。努力形成市、县两级联动机制,形成促进“两化”深度融合的良好环境。加大对“两化”深度融合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合理调配和统筹现有各项扶持资金,利用市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现代信息服务业、智慧城市建设等专项资金,加大力度扶持我市“两化”融合项目的发展,扶持技术融合和产业融合的应用项目培育和引进,对技术引领、模式创新、管理创新,树立行业标杆、专项示范的企业给予相关政策优先扶持和表彰奖励。积极搭建产业合作交流平台,促进信息产业与传统工业、农业、服务业之间、信息产业与先进制造业之间,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内部之间的互补合作。组织面向中小企业先进技术应用的专项培训、交流会、现场示范会,加快提高我市信息化工作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素质。

    全面推进企业生产的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全力提升企业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和科学化。利用物联网技术、智能技术和新型工程技术,大力推进生产装备与过程的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推广先进制造技术系统,推进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推动我市传统制造向智慧制造转变。促进企业信息化应用从信息系统相互独立向信息资源整合和业务协同方向发展,推进信息化向从上下游延伸拓展,提高企业管理方面的决策智能。利用传感器技术、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进行数据传输,并通过与专家系统对比实现精准化和智能化农业生产。

    (七)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进一步开拓国内外市场

    在承接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和相关产业转移的同时,鼓励支持有实力的装备制造业企业和信息技术产业重点企业加大“直接出口”投入。加强市场终端建设,直接面对和深度参与国外市场;深入把握需求,降低交易成本,加强对国外市场营销渠道的控制权,打造国际市场的“宁波渠道”。

    抓住国家拉动内需和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良机,强化政府服务,完善信用体系,大力实施专利、品牌、标准战略,支持具有核心竞争能力的大企业集团加强专利申请、知识产权保护和品牌建设,积极参与制定行业标准,以技术和品牌赢取市场“话语权”。着力推动市场服务模式、运营管理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努力扩大国内市场影响力,统筹内外两个市场,实现内销、外销良性互动。开展以智慧产业发展为主题的国际国内合作交流活动,加强对本市智慧产业核心领域行业企业的宣传推介和会展营销平台建设,推介创新的商业模式,树立“宁波智造”区域品牌。

注:本文已发表于《信息化建设》,2012年第7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