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加快哈尔滨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mlg997 2014-07-01

生产性服务业是为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保障服务的服务产业。生产性服务业从装备制造业内部分化出来,以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作为主要投入,并将专业化的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引进装备制造业,是二、三产业加速融合的关键环节,是与制造业发展直接相关的配套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哈尔滨作为以制造业为主的老工业基地城市,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我市服务业及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推动下,我市现代服务业初现端倪,规模逐步扩大,结构进一步优化,在促进经济协调发展、扩大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009哈尔滨成为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2010年成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全国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域和全国“三网合一”试点城市;2011年成为国家云计算基地联盟成员单位。目前,我市服务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1、服务业发展速度加快,生产性服务业不断扩大,对经济贡献率增强。2008年哈尔滨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400.4亿元,增长13.9%,占GDP比重48.8%,比改革开放之初提高了24.8个百分点。而且,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调整明显以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信息服务和商务服务等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占市服务业的比重逐步提高,2008实现增加值约为700亿元,已占服务业增加值的一半。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为202.6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的14.5%;金融保险业增加值为92.8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的6.6%房地产业增加值78.2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的5.6%同时,旅游、会展、物流、服务外包等产业快速发展,新兴的信息、计算机服务及软件业、科研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等繁荣发展,成为市现代服务业的核心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推动力。

2010年服务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9.5%。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19.5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64.8%。“十一五”期间服务业占全市GDP的比重逐年增长(见表一),服务业已成为拉动我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其中金融、物流、文化、信息业增加值2010年实现650亿元(2005320亿元),年均增长15%,占服务业比重35%

 (表一)哈尔滨市“十一五”期间服务业发展情况

 

GDP亿元)

增幅(%

服务业增加值(亿元)

增幅(%

服务业占GDP比重(%

2006

2094.1

13.5

1010.8

13.5

48.3

2007

2436.8

13.5

1186.5

14.5

48.7

2008

2868.2

13.2

1400.4

13.9

48.8

2009

3258.1

13.0

1613.8

14.4

49.5

2010

3665.9

14.0

1868.6

13.5

50.9

2、不断发挥政策引导和促进作用,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为推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市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2009年的《加快发展服务业实施意见》提出要实现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的产业融合与互动发展《哈尔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体系改革试点方案》提出了构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双轮驱动”的服务业发展模式;为扶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出台了《扶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三个文件;为加快会展业发展,出台了《关于加快会展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设立了会展业发展专项资金,并制定了《会展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

3、空间布局日趋清晰合理,服务业产业集聚加快。我市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已经开始形成集聚,并与制造业产业集群配套。哈南工业新城以飞机、汽车、电站及装备制造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工业设计产业集群商务区已初步形成,已注册工业设计公司23家。哈尔滨龙运物流园、哈南工业新城物流园、松北区物流园、香坊物流园区等已成为我市主要现代物流集聚区;松北科技创业产业集聚区正在集聚科技创新机构、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以哈尔滨国际会展中心为核心,以会展、科研成果发布、交流功能为重点的会展综合配套服务圈正在形成。

4、重点生产性服务行业发展情况良好。

信息服务业:我市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企业保持平稳增长。2010年,全市通过双软认证企业224户,从业人员15000人。包括系统集成、嵌入式软件、软件研发、信息服务。其中,系统集成企业30户、嵌入式企业47户、软件研发企业135户、信息服务企业12户。经营领域覆盖政务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电子商务、信息安全等方面。2010年,全市软件服务业销售收入63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3户,销售收入22亿元。预计2011年全市软件服务业可实现销售收入75亿元。

金融服务业:近年来,我市金融体系不断完善,金融机构不断壮大,金融产品不断创新,金融环境趋势向好。目前全市共有国有银行、政策性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和村镇银行等银行业金融机构31家;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等56家;保险公司27家,保险保费收入 115亿元;融资性担保公司11家,国有控股担保机构4, 民营担保机构7家;小额贷款公司75家,数量居全国副省级城市首位;境内外上市公司 54家,境外上市融资企业28家,境外上市工作在全国城市中走在前列。此外,还有信托公司、财务公司、资产管理公司、期货公司、基金管理公司、风险投资公司、典当等金融机构,已初步形成了银行、证券、保险、期货、信托等共同发展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但从2009年全国4个直辖市和15个副省级城市金融业指标和内陆金融中心排名来看,我市金融业(17名)的发展水平还有待提高。

现代物流业:物流规模不断扩大,2010年,实现社会物流总额7713.40亿元,比上年增长21.2%;物流业实现增加值243.7亿元,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3%6.6%。全市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总量10128.9万吨,比上年增长8.1%。其中,铁路运输完成2033.0万吨,增长6.0%;公路运输完成7682.0万吨,增长8.4%;水运完成412.0万吨,增长13.5%;航空运输完成1.9万吨,增长18.8%

科技服务业:哈尔滨现有科研机构440个。拥有国家工程研究中心4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8个,省级工程实验室14个。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7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6个。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5个,其中国家级7个,省级6个,市级22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0个,部、省级重点实验室76R&D(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3.78万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2.76万人。R&D经费支出55.3亿元,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的1.75%2010年受理专利申请6526件;授权专利3974件。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1723项;成交额50.93亿元。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0410亿元,是“十五”末期的2.8倍;“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23.2%。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53%。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03家。

服务外包业:五年来,我市外包企业承接国内外企业发包合同金额57.237万美元,其中执行金额42.848万美元、离岸合同金额39.660万美元,执行28.989万美元。目前,我市共有服务外包企业272家,其中制造业企业20家,各类服务企业45家,其余200多家为软件开发和系统集成企业,其中离岸业务的企业60余家。信息技术外包占33.6%、业务流程外包占6.61%、知识流程外包占53.96%。服务外包从业人数27836人。近两年,我市充分利用地理优势,抢抓先机、率先布局,打出建设“中国云谷”的旗帜,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会展业:会展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体系初步确立,呈现专业化、国际化和品牌化的发展趋势,哈尔滨已成为东北地区最具影响的会展城市之一。2010年,会展企业达80余户,从业人员近300人;全年完成会展项目160项;展览总面积96万平方米;会展活动参会参展和参观人数达260万人次;会展业直接收入8.5亿元,拉动相关产业增收80亿元,综合收入达88亿元。举办了“哈洽会”、“哈尔滨国际汽车展览会”、“哈尔滨国际啤酒节”、“哈尔滨之夏音乐会”、“中国国际医药原料药、中间体、包装及设备交易会”和“中国植保信息交流及农药械交易会”等活动项目。今年又成功举办了“中国首届新材料博览会”,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评。

二、我市生产性服务发展面临的问题

2009年数据看,我市在全国37个大中城市中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排名(见表二)居中(17名)。

 (表二)2009全国37个大中城市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及排名

排 名

城 市

服务业增加值比重%

1

北 京

75.8

2

海 口

68.5

3

广 州

60.9

4

上 海

59.4

5

呼和浩特

59.2

6

乌鲁木齐

57.2

7

太 原

54.3

8

西 安

53.7

9

深 圳

53.2

10

南 京

51.3

11

济 南

51.0

12

厦 门

50.3

13

贵 州

49.9

14

兰 州

49.9

15

武 汉

49.8

16

成 都

49.6

17

哈尔滨

49.5

18

杭 州

48.5

19

昆 明

48.1

20

西 宁

46.4

21

珠 海

45.5

22

青 岛

45.2

23

银 川

45.0

24

长 沙

44.6

25

沈 阳

44.7

26

天 津

43.5

27

福 州

43.0

28

宁 波

42.3

29

郑 州

42.3

30

合 肥

42.2

31

长 春

41.5

32

大 连

40.5

33

石家庄

40.2

34

汕 头

39.5

35

南 昌

38.6

36

重 庆

37.9

37

南 宁

35.3

但要清醒地看到,我市排名之所以不低,一个重要原因是工业发展较慢而带来的服务业“虚高化”,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与发达城市相比相对滞后。2008年我市生产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79.4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6.3%,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4.4%,拉动经济增长0.6个百分点,分别比上年下降1.7个和0.2个百分点。我市服务业对制造业贡献度仅为0.78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长春、沈阳、杭州相比贡献度偏低。目前,我市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还面临以下问题。一是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认识不足,尚缺乏统一的组织规划和领导。我市尚未制定完整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规划,多头管理普遍存在,缺少完善的服务业及生产性服务业经常性统计调查制度,政府部门间缺乏信息共享机制。二是生产性服务业规模总量小且布局分散,缺乏核心服务能力。生产性服务业规模偏小、散、弱,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支撑行业发展的领军企业和知名品牌。科技、金融、工业设计、会展、商贸、物流、服务外包、旅游等行业的企业亟需做大做强。三是生产性服务社会化程度不够,市场竞争机制不完善一些制造业大企业仍保持着传统的运作模式,生产性服务业内置,缺乏通过生产性服务外包降低成本的主动性。四是市场经济环境发展滞后,制约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由于体制、政策的原因,我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市场准入门槛普遍高于工业。在政策、资金、税收、人才、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与发达城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行业协会、商会等非营利组织发育不充分,定位不准、经费不足。五是现有政策落实不到位,影响了生产性服务企业的发展。虽然市政府已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但有些政策落实不到位,有些政策在可操作性和针对性方面难以满足生产性服务企业的要求。

因此,我市应该顺应全球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服务业大发展的趋势(报告另附),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从创造市场环境、制度环境、政策环境入手,从培养生产服务业的市场需求和生产服务业的市场主体——生产服务企业入手,为新一轮经济增长提供发展动力。

三、促进我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对策

“十二五”期间,国内发达城市都将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城市发展的重大战略。根据测算,“十二五”期间GDP增速预计为8%,到2015年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将达到15.8万亿元,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1%2015年服务业占GDP比重将提高到55%;生产性服务业占到服务业的55%麦肯锡咨询公司预测,中国服务外包产业的年均增长速度为30%,到2015年,中国将实现外包产业收入560亿美元。预计我市服务业2012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2480亿元,2015达到3800亿元,年均增长速度将达15.5%

我市要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就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各级领导和干部对生产性服务业的认识和领导能力,深化企业家和社会各界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特征和规律的认识,将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放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性高度上去考虑,充分认识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一)准确定位,科学规划,形成合力

政府应高度重视生产性服务业的规划,把推动服务业发展放在突出位置。一是完善规划体系,谋划长远发展。市政府要抓住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机遇,谋划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思路,科学制定发展目标和具体措施。做好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发展总体规划、产业集聚和行业的空间布局,将规划具体化,落实到项目上,形成产业、地区之间统筹协调和有机衔接的规划体系。编制生产性服务行业发展的专项规划,明确业发展方向和重点,注重专项规划间的有机结合,增强规划体系的科学性、连续性和可操作性。二是调整机构设置。借鉴沈阳市的做法,建立与服务业发展相适应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设置哈尔滨市服务业发展与协调委员会,将相关职能部门纳入服务业发展与协调委员会,明确各部门职能定位和责权划分,组织协调解决服务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建立由服务业发展与协调委员会统一领导,由各职能部门分工负责的联席会议制度。建立或引进产业发展研究机构,追踪国内外各产业发展变化情况,研究我市各类产业(包括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方向、路径和政策,为我市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提供支持。三是健全生产性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根据生产性服务业的行业特征,完善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和统计指标体系,健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监测体系,及时反映生产性服务业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逐步建立部门间生产性服务业统计数据报送和信息共享机制。

(二)突出强化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重点

1、做强做优科技服务业。把科技服务业作为重点突破领域和重点产业列入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推进计划,推动科技与产业、资本的对接,提高对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的认识。尤其是要将技术创新平台建设与发展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紧密结合。一是建设新型科技服务业产业体系。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重点,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科研院所和高校为后盾,加强产学研金(金融)介(中介)的有机结合,依托我市产业、科技、人才优势,构建以研发业为主体,设计、检测等技术服务业为支撑,科技中介为补充的新型科技服务业产业体系。二是加快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步伐。发挥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的主导作用,加快产学研结合步伐,通过科技计划引导,实施重大科技专项产业化工程,支持企业开展难题招标等方式,引导产学研联合攻关和建立起产学研联盟。加大扶持力度,整合、集中科技服务力量,选择一批工业产值过百亿元、小企业密集的行业,建立一批面向小企业的行业技术服务中心,并通过资助、奖励等方式予以支持。三是加大产业公共研发平台建设。以市场为导向,以我市优势产业、行业关键共同性技术为重点,借鉴沈阳市装备制造业聚集区公共研发平台建设经验,支持我市龙头企业和科研实力强的研究所、大学,在民用航空、生物医药、机械、新材料、焊接、电气等优势产业建立公共研发平台,形成产业技术联盟,为产品升级换代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四是提升科技服务业市场化运作水平。加快发展科技中介服务业,鼓励大中型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释放科技能量,以多种方式向小企业转化成果;进一步加强孵化器、技术市场、生产力促进中心、创业服务中心、科技仪器共享服务平台建设,引导其为全社会提供各类专业化技术服务;着力支持国家级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建设,对新取得国家级检验检测中心资质的单位给予地方配套资金的支持,发挥出服务本市和辐射东北亚的重要作用;积极引进国内外科技投融资和风险投资、科技成果交易、评估等中介服务机构,发展社会化、专业化科技服务。

2、加快发展中介服务业。一是加快改革,将中介机构从政府部门划出来,割断挂靠关系,改变政府部门代行中介机构职能的现象。二是加大开放力度,引进名牌的市场调查机构、社会发展战略研究机构及企业和个人行动设计的咨询策划机构,引进投资经纪公司、科技成果转化推介公司、劳动力输出经纪公司、保险经纪公司等。三是培育和发展已有的会计、法律等中介服务机构。

3、推进金融服务业创新发展。进一步加速金融改革步伐,推进金融要素市场建设,创新金融工作,建设金融聚集区和金融服务区。继续引进国内外银行,鼓励组建大型企业金融控股集团、金融租赁公司等金融企业。鼓励民间资本发起或参与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建立完善的服务中小企业的金融体系。制定政策,降低准入门槛,鼓励投资银行、信托公司、私募基金等非金融机构发展。培育产权交易、期货和现货交易市场。争取建立对俄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中心。加强东北区域金融协调与合作,与沈阳、大连、长春相互开放金融市场,鼓励金融机构异地设立分支机构和金融机构之间相互参股,加强票据业务合作,对东北地区大型企业签发的商业承兑汇票积极办理贴现、转贴现。

4、提升信息服务业水平。一是做大做强优势行业、产业。利用我市在软件、动漫和服务外包领域的已有基础,扩大规模,重点建设动漫产业园和软件园。利用我市的地理、气候特点和作为国家云计算基地联盟成员单位的优势,大力支持“中国云谷”建设,积极引进大中型云计算内外资企业,培育本土企业。发挥人才优势,培育各类“呼叫中心”。抓住全球经济发展脉络,培育物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二是强化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建设。发展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为我市金融、商贸、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提供技术支撑;加强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加大政务公开力度,提高行政审批、社会信用认证、协调应急指挥、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水平。三是加快“两化融合”,实现产业优化升级。鼓励软件开发企业与工业企业联合,发展嵌入式软件,加快工业软件的研发和应用,促进传统产业设计研发数字化、制造装备智能化、生产过程自动化和经营管理网络化。

5、发展现代物流业。一是加快出台扶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政策和地方性法规。应尽早颁布发展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法规、规章、标准和规范,出台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物流企业减免税费、先进物流装备购置、公共信息平台的资金支持、市内配送车辆道路通行权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通过协调机制,消除行业和部门壁垒,实现产业对接、交通运输对接和标准规范对接。鼓励物流园区和企业按“五化”标准(专业化、规模化、信息化、社会化、标准化)推动产业发展。二是用好国家和省的有关优惠政策,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由市发改委牵头,交通运输部门具体承办推荐我市骨干物流企业进入国家物流税收试点企业名录,争取国家和省在道路货运站(场)建设方面配套资金支持;由工业和信息化部门牵头,积极申报物流信息平台项目,争取在国家和省级层面立项,争取配套资金支持。三是积极引进国内外骨干物流企业,带动物流业的整体升级。通过市场方式,利用民间资本,培育现代物流领军企业,培育物流企业总部基地,在基础设施、信息支持、政策环境以及用地、资金等方面营造良好的氛围。四是加大物流园区建设力度。应从产业的空间聚集、资源的有效整合、业务流程优化、运作效率提高、物流成本降低出发,建设现代化多功能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仓储中心等物流场所。争取建立保税物流区。五是加快物流信息化建设。建立和完善全市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和物流信息网络建设,支持企业加大对物流技术的研究开发和运用信息技术改进物流管理和运营手段,扶持上下游企业之间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的网络建设和管理创新,为物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技术环境和市场需求。六是发展第三方物流。

6、打造会展名城。我市具有装备制造、医药、焊接等产业优势和“冰城夏都”的旅游资源优势,为我市会展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空间,政府应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打造会展名城。一是着力打造品牌展会。完善已有品牌展会,开发和培育新品牌展会,扶持区域性展会,积极申办国际级和国家级品牌展会。二是培育市场主体。引导和鼓励各类经济实体、投资商组建专业会议展览企业,允许各类投资主体进入我市会展市场。鼓励民营资本和境外及港澳台资本投资场馆建设,支持与国内外品牌会展项目合资合作,吸引内外资会展企业来我市落户,提高市场化运作水平。三是完善会展业配套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交通、银行、餐饮、食宿等配套设施建设,使重点展馆周边地区成为集产品展示、经贸洽谈、商务采购、专业论坛、文化交流、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多功能会展服务区。培育与会展服务业相关的信息咨询、广告宣传、展品运输、旅游、宾馆酒店等行业,形成配套完整、协作紧密、运行高效的社会服务体系。

(三)转变观念,优化发展环境

1完善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坚持“非禁即入”的原则,进一步放开现代服务业发展领域,降低进入门槛,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进入,允许并鼓励境外投资者通过并购等方式投资生产性服务业。应在财税、价格、投资、信贷和资金扶持等方面予以支持和适度倾斜,在税收的征管环节税收优惠的具体规定上对生产性服务业给予支持,同时在增值税中可以考虑抵扣生产性服务的购买。鼓励符合条件的服务企业通过发行股票、企业债券等多渠道筹措资金,鼓励创业投资,引导产业投资机构和信用担保机构优先支持生产服务企业运用新技术、发展新业态。应注意各项政策之间的协调一致,在时间安排上合理衔接,提高政策的整体性。要考虑政策作用的滞后性特征,选择合适的政策出台时机,实现政策效用的最大化。

2、完善现代服务业行业法律法规和标准,加强行业管理体制建设。首先要加大已经出台政策的落实力度,加快服务业法规的清理和制定工作,优化法制环境,用法律法规对服务业企业行为加以规范和约束保障整个行业有序规范的运作。加快建立健全与国家标准相衔接的服务业标准体系,建立质量认证平台。根据不同的产业发展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市场准入门槛。

    3、支持行业协会、商会的发展,促进产业联盟形成积极发挥行业协会、商会在发展分析与咨询、开拓市场、行业自律、服务品牌整合、标准制订以及服务产品技术创新的研究、交流和推广等方面的作用。支持企业孵化器协会、科技风险投资协会、专利代理行业协会等协会的建立和发展。重视行业协会的规范化建设,发挥各种行业协会组织的调解作用,加大对行业协会的资助力度。可借鉴沈阳市财政对作用突出的行业协会(商会)给予不超过30万元的奖励和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给予支持。打造各类产业联盟,整合产学研资源和产业链上的关键企业,降低投资与市场风险,形成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产业链。

4、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加快市场培育,创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通过地方立法,规范信用评估中介机构的设置和管理体制模式,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及失信的法律责任,增强企业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建立以信用征集、评价、监督、惩戒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增强各类社会主体的信用意识,推动社会信用、政府信用、企业信用、个人信用的全面提升。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

5、引进和培育现代服务业及生产性服务业人才。建立生产性服务业后备人才培养制度,培养科技、金融、物流、文化创意、旅游会展等实用型人才。鼓励院校增设服务业紧缺专业,支持企业与大学合作成立培训机构,开展定制人才培养,支持生产性服务业企业设立实训基地。通过院校、中介组织和服务业企业,对从业人员进行在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培养能够同时驾驭现代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的领导干部,加强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引导、管理和调控。

(四)加快主辅分离,实现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按照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要求,进一步推进生产性服务业的体制改革,完善市场体系和竞争机制,使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相互支撑、相互推动,实现两者的协调发展。一是推进企业主辅分离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鼓励有条件的工业企业在调整重组、改革改制中,剥离企业商贸流通、物流、供应、营销、研发、科技服务、设备检修等内部服务功能,组建面向社会、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服务业法人实体,推动内置性自我服务向社会化服务转变,实现生产性服务业的独立发展,加快形成专业化、高水平的生产性服务业产业体系。二是对于新分离的服务业企业给予优惠政策。借鉴外地采取资金补贴剥离企业的做法,通过返税、减税给予剥离企业以优惠;在用水、电、气等要素价格上享受与工业企业的同等待遇;允许其购置的固定资产符合国家规定的情况下加速折旧三是完善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互动模式。鼓励工业企业改造现有业务流程,加快从加工制造环节向研发设计、工程咨询和品牌营销等环节拓展延伸。有针对性地吸引外资服务业进入,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支持生产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促进服务体系的专业化、网络化、一体化,提高生产服务业对先进制造业的渗透带动力。

写于2011年9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