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对联与文化

 雲鹏子愚 2014-01-06
    我们中国的优良传统文化,其渊源是博大精深的。就对联这门既高雅又通俗的学问来说,也是如此。古代的圣贤豪杰、文人墨客,喜欢写对联的人为数很多。许多事物都成了他们吟诵的对象,其中对于月亮的写作更是不少。  对联是世界上唯中国才有的。这种方块的表意文字,构成山种整齐荚与对称美。春节时家家贴春联,成为不可变易的风俗。而且婚丧与祝寿乔迁,也有贺联、喜联、挽联、寿联。对联丈化,是值得语言学与文艺学重视的。
  中国人对文字,有一种十分神圣的敬仰,不能随意糟蹋字纸,成为风习。半世纪前,城乡都建有焚字纸的塔炉,还留“惜字宫街”的名字。这是一种崇文意识。因此,把字做成对联赠给别人是一种精神馈赠,应属中国的文化活动。
  对联要求在那么简约的文字中,浓缩丰富情感的思想的内涵,达到文字的精纯,以一字胜百字,一句胜千句,这种炼字炼句功夫的提纯,使一副对联达到一篇诗文所能达到的效果,显出中国文字的包容与张力,堪称奇妙。留侯祠于右任先生给张良撰的一副楹联用“送秦一锥,辞汉万钟”8个字就将张良的大智慧精辟地概括出来。.
  走笔至此,便联想到弘扬传统文化这个口号,许多糟粕都被打扮成传统文化,这对联,却进入不了视野。史学大师陈寅恪当年给清华考生出的试题里,即有“孙行者”的上联,叫考生作对。今天,,人们只作为闲话,在说对“胡适之”好与不好。而陈寅恪用对联考学生的用意,不是也在考词性、词汇的丰富与想像力吗?这种对联,与词赋相通,与律诗相连,还与炼字炼句相关。由前清李调元年幼作对的·故事,联想到如今的孩童,全被其他刺激感官的游戏所诱惑,不是与传统文化疏离吗?对联的起源与发展
  
  对联的起源
  
  关于对联的起源,说法不一。但研究者普遍认为,对联(更确切地说应是春联)起源刊附。早在战国时期。中原地区春节时,家家户户就悬持“桃梗”,又称“桃符”。据《淮南子》记载,这种“桃符”是用一寸宽、七八时长的桃木做的。棚e木板上写上神茶、郁垒(音读神舒、郁律)两位神的名字,或者画上两个神像——左神荼、右郁垒,悬挂在门的两旁。传说神茶、郁垒是兄弟,都是神人,家住度朔山上的大桃树下。对那些专门为害的恶鬼,他俩就用苇索将他们捆绑起来,引来老虎将删1吃掉。后来人们就借这两个“门神”来镇邪。
  到了五代时期,桃符又有了新的发展。据《蜀祷杌》中记载:五代蜀后主孟昶在归宋前—年除夕,令学土辛寅逊题词于寝门,孟昶嫌他的词不很工整,于是自题一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有人认为,这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对联形成于五代,广泛运用于宋代。这个时期,对联已经不局限题写在桃木板上,而是推广到楹柱上,名称“楹联”,并且用在祝寿、挽吊,题于书房、寺庙。如孙奕《示儿篇》中提到春耕庾夫人3月14日生,吴叔经为他作了幅寿联:“天边将满一轮月;世上还钟百岁人。”
  北宋时期,对联也开始用于文学作品中。宋代话本小说,就常在“却似”、“正是”这样的词语后面插一副对联。如《碾玉观音》中的“皂雕追紫燕;猛虎啖羔羊。”“平生不做皱眉事;世间应无切齿人。”该书中,每篇都有几副对联。元末明初,又发展到章回小说的标题也用对联。《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等都是如此,只是对仗,平仄在要求上没有—般对联那么严格。
  明初,由于明太祖朱元璋的大力提倡,对联得到一次大的普及。某年除夕,朱元璋传下圣旨,要求官员、百姓各家都要贴上一副春联。他还亲自微服检查执行情况,他走到城门口,发现有户人家没有贴对联,便上前去问个究竟。原来这家的主人是个宰猪的屠夫,自己不识字,值此年头岁尾又请不到人,只好坐在屋里发愁。朱元璋听了,便马上给他写了一副春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此外,朱元璋还亲笔给学士陶安等人题赠春联。皇帝的重视,使写春联逐渐形成了一种风俗。当时的对联蓬勃发展’,出现了一大批如解缙、祝允明、唐寅等对联高手。
  
  对联的发展
  应该说,“桃符——门神——春联”是对联发展的主要模式。也有学者认为对联就是从诗中脱胎而来的。这种比较整齐的句子,早在《诗经》中就有。如《小雅·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易经》中的‘冰流湿,火就噪”也对得还算整齐。汉代的赋,也讲究对偶,东晋时代大盛的骈体文,—些句式也类似对联。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有:“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仰视宇宙之大,俯察晶类之盛。”
  南朝宋诗人谢灵运用对杖:写诗,齐梁年间的沈约和谢胱所创的”永明体”诗,在对仗和声律上要求更趋严格,逐渐形成律诗,对联正是从律诗对仗句发展而来的。
  到了清代,刘联已经形成一种成熟的文学形式。《楹联丛话》《楹联续话》、《巧对录》等一些联书籍大量印行,广为传播。自明清以来,对联作家灿若群星。他们当中有政治家林则徐、曾国藩等;文学家袁枚、俞樾等。还有一些以擅长对联而闻名于世的,像长于趣联的纪晓岚。
  进入现代,对联的发展仍然兴盛。在民间,每逢节日,尤其是传统的春节,“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充分显示了人民群众参加对联活动的积极性和喜爱对联的程度。
  
  对联与语文学习
  
  对联艺术是古代学生的必修课之一。鲁迅先生在“三味书屋”中也曾从对联学起,并以“独角兽;比目鱼”这副绝妙对联给文坛带来一段佳话。今天,在语文教学中也可以把对联艺术引入课堂,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知识。
  很多对联都可以用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并对课文的写作特色、作者的写作风格加以升华。如果运用得当,可以起到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奇效。
  如学习《屈原列传》时,可用对联
  哀怨托离骚,生面独开诗赋祖;
  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
  来概括全文内容,可以说非常准确。
  学习孙文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土事略序》时,可用对联
  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
  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
  来总括烈士英雄事迹及国人对他们的怀念;同时也可以用作者孙中山先生自己的一副对联来表达其作本文的意图:
  革命尚来成功,
  同志仍须努力。
  学习蒲松龄的《促织》时,对课文写作特色及作者写作风格可用如下对联概括:
  写人写妖高人一筹,
  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语文课文涉及的文史知识较多,适当补充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对联,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如:学习《指南最后序》可补充赞颂文天祥的对联:
  犹留正气参天地,
  永剩丹心照古今。
   学习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可引入对联帮助了 解李白:
  千古诗人,蓬莱文章建安骨;
  一身傲气,青莲居士谪仙人。
  解读了这副对联,对课文诗句“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所表现的李白的傲骨就不难理解了。
  学习陶渊明《归园田居》时,对陶氏文学成就及思想追求可引用一联概括:
   突出山篇文,配享此山,当日成功,应推桃源渔父;
  耻为五斗米,正事异姓,先生晚节,合溢禾黍顽民。
   学习《谭嗣同,》一课,可补充康有为19“年到谭嗣同坟前写的一副悼谭嗣同的对联,作为课文内容的延伸:
  复生不复生矣,
  有为安有为哉?
   联语分别以作者和死者的名字(复生为谭俐同的宇)组成,不仅构思巧,而且很好地表现了存在于他们之间的真挚感情。
  
   观月赏趣联
  
  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白成十六岁那年的一个晚上,雨过天晴,月色清亮。他的老师触景生情,出了一个上联:“雨过月明,顷刻呈来新境界”,让他对下联。他望着皓月,想到朝廷之腐败,立即对道:“天昏地暗,须臾不见旧江山”,少年壮志,尽显其,中。
  传说清代对联大师纪晓岚曾自夸:“天下未有不可对之对。”没想到他的妻子竟把他难住了。月光下,他的妻子指着纱窗说:“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要他作对。这个上联,一语双关,前因后果,一脉相承,要想找个珠联璧合的下联,真的太难。纪晓岚绞尽脑汁,终没对出来。直到近代,有个艺人从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的名和字“畹华”上引出巧思,才对成下联:“风送幽香,郁郁畹华梅兰芳。”.让人感到艺术无止境。
  明清时期,文人李渔游览扬州桃花庵,庵中方丈好客,陪他登绎经台赏月。二人情投意合,对起对来。方丈出上联:“有月即登台,无论春夏秋冬。”李渔才思敏捷,。随即对道:“是风皆入座,不分南北东西。”方丈紧接、着文出上联:“天尽山头,到了山头天又远。”李渔略思片刻,又对道:“月浮水面,撬开水面月还深。”二人对得头头是道,普普通通的自然现象,一经诗化,让人倍感优美。
  苏州沧浪亭是有名的赏月胜地,亭中的石柱上刻有一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联意高雅淡泊,令人陶醉。—其亭左侧,还有一小亭,叫“闲吟亭”,亦有一联:“千朵荷花三尺水,一湾明月半亭风。”让人读来如画如诗,美不胜收。
  扬州瘦西湖中有个小金山岛,早在清代初年,岛上就设有“月台”i是个赏丹的好地方。一年中秋夜,郑板桥登上小金山岛,临台赏月,诗兴大发,挥毫泼墨,写下二联:“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联意如诗如画,情景交融,令人叫绝。
  我国卢沟桥是一座世界名桥,著名的“卢沟晓月”为“燕京八景”之一。1983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等单位共同举办征联活动,出上联五则,在全国二十九个省市自治区征得下联十八万二千多则。其中有一联:“十里春风;长安两路;千年晓月,永定一桥”,上下联工整对仗,“长安”、“永定”,既是祖国地名,又指长治久安,一语双关,更见优美含蓄,从而评为佳作。
  此外,江苏金山楼联:“帆远浮天阔,江空得月多”。苏州寒山寺联:“枫桥不改旧时月色,古寺依然今日钟声”。洞庭湖君山亭联,“月光千里白,秋色一天青”等等,不但让人有身临其境享受.自然风光的优美感受,而且也令人顿生遐想,思绪万千。
  清风明月无人管,水光山色两相依。中秋佳节,赏月之际,自由轻松,读点咏月趣联,你的生括会更加有滋有味。
  
  高考新题话对联
  
  对联又叫对子、联语、楹联。它是我国独有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它灵活鲜明,雅俗共赏。能写景抒情,亦能言志记史;能鼓动宣传,亦能讽刺鞭挞。从帝王的宫殿到监狱的牢门,从富豪的厅堂到穷人的茅舍,从庙宇道观到名胜古迹,从三教九流到七十二行,无处不见长短不一、情趣各异的对联。
  我国第一幅对联是五代时期后蜀主孟昶写于公元963年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打那以后,文人雅士,纷纷挥毫泼墨,类别不同的对联,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千百年来,浩如烟海的对联,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
  为了传承祖国的优秀文化,2004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中出现了为春联上联对出下联(24题)的亮点新题。这是“语文试验田”里极富创意的一朵奇葩。上联“扫千年旧习”,下联应为“树一代新风”。
   对联的一般要求是:上下联的宇数相等;同位词语词性相同;同位词语的结构相同;修辞手法相同;名词所表示的事物的类别相同。
  对联又分“宽对”和“工对”,符合以上五个要求的基本上属于工对。只要有一点不符合上述要求的都称作宽对。如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挽联:“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视名利安危淡似狮泉河水;二离桑梓,独恋雪城,置民族团结重如冈底斯山。”这副挽联高度概括了孔繁森—生的光辉业绩。若从对联的要求角度来看,这副挽联上下联字数相等,修辞手法相同,事物的类别基本相同,但词性和结构却不尽相同,属于宽对。
  《金瓶梅》天下第一奇书征联,上联:“奇天下,天下奇,天下奇书奇天下”。应征下联是:“绝千古,千古绝,千古绝唱绝千古”。下联平中见奇,结句巧妙,立意与上联紧密呼应,可谓珠联璧合。
  以上对联若从对联的一般要求来衡量属于工对。若从平仄的角度来分析,还称不上真正的工对。对联的平仄规律套用的是律诗规则,“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就是说奇数字乎仄可以改变,偶数字平仄不能改变。如高考题“扫千年旧习,树一代新风”,根据上联的“千”与“旧”,就可推出这一联的平仄格式: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代入对联,就会发现上联的第一个“扫”字与第三个“年”字,不符合平仄格式。但根据“一、三、五不论”的规则,这是可以的。而下联第二个字“一”,根据读音规则,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在去声字前念阴平。“代”是去声字,“一”只能念阴平,违反了“二、四、六分明”的规则,因此,不属于真正的工对。
  笔者作的“书山耸翠春色浓,学海泛光语花香”,符合对联的六个要求,’可谓真正的工对。为帮助广大师生进一步了解对联,提高应征答题的质量,笔者按对联的大致类别,借鉴草拟几副,供大家参考,并请行家斧正。
  1.农村联一江南花似海红花心花无处不飞花,塞北歌如潮凯歌牧歌有口皆放歌。
  2.治学联——用辛勤汗水浇祖国花朵,倾满腔热血铸人类灵魂。
  3.名胜古迹联——理冤狱关节不通开封府,救黎民慈悲无量包青天。(拟题合肥包公祠)
  4,欣赏联——数船并行橹速不如帆快,多管齐奏笛清胜似箫和。 (嵌入鲁肃、樊哙、狄青和萧和四人)
  5.趣联——上联:1 2 3 4 5 67
  下联:A·B C D E F’G
  横批:0K
  这是一副奇思妙想的婚联,用借代的修辞手法点出了喜结秦晋之好的男女主角的身份,一位是音乐教师,一位是英语教师,更奇特的是横批中的“0K”的“o”是乐谱休止符,“K”却是英文字母,合在一起,又有“百年好合”之意,真可谓匠心得运,珠联璧合。
  
  常见的对联写作手法
  
  对联写作的手法有很多,主要、的有以下几种:
  
  一、比喻法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子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这是一副对仗工整;形象鲜明的好联。它用来比喻乙些没有真才实学;夸夸其谈的人,生动而贴切。这样的比喻手法,就是用卜个为人们所熟悉的事物或现象,从而显示这种事物的性质,启发人们去思考。或者是把—些较为抽象的名词概念,变成为具体的形象去撼染人。
  
  二、人格化
  不但诗歌、漫画有这种表现手法,对联也有。且举其中的一例:“烛佝灯云:靠汝遮光作门面;锣对鼓日:亏侬空腹受拳头。”这是在封建制度下,某地元宵节的一副民间的庆灯对联。烛、灯、锣;鼓,都是常,见物,但经此摆布,似是人们的—席对话;烛燃着发光,毕竟是在灯里面;但只有依傍灯笼作门面,才吸引人“欣赏”;而鼓则诉说因腹空遭受拳头之苦。彼此处境不同,感受各异。而这一席话的内容,恰好体现出当时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把某些自然现象厂或者是没有生命力的东西,表现为有生命的人的言语或动作,从前使之形象化,去感染人,这就是“人格化”的特征。当然,一定手法的表现,要根据一定显示生活的需要,根据一定主题与构思的需要,不宜随便乱用,以免弄巧成拙。
  
  三、问答法
  由于对联有着排偶特点,上下两联之间互为相关,采取—唱一和的“问答法”,较为方便。运用这一手法,要求联词结构严密,呼应自然,从—呼一应中阐明主题思想。它的作用主要是:—方面把抽象的东西通过具体形象去表达出来;另一方面用“答”对“问”,就更便于引起朋]的注意和思索,从而达到深刻显示事物本质的目的。
  从前,有人通过戏台演戏中的情景;用联语把旧社会的生涯作一番对照,通俗感人,那戏台楹联是:“穷的富的,贵的贱的,睁睁眼看他怎的;歌斯舞斯,哭斯笑斯,点点头原来如斯。”又在解放前,有人替二家财神,庙撰联云:“具有几文钱,你也求,他也求,给谁是好?不作半点事;朝来拜,夜来拜,使我为难。”通过这样千问一答,一针见血地揭露了那些财迷心窍者的丑恶面目。
  
  四、衬托法
  对联写作,的衬托法,通常有两种。一是侧面衬托;一是反面衬托。所谓侧面衬托,对主题不作正面描写,而是通过旁边的有关事物显示出来,使主题思想含蓄,引人寻味。民族英雄郑成功祠有一副对联:“东海望澎台,风景不殊,举目有河山之异;南天留祠宇,雄图虽渺,称名则妇孺皆知。”作者并不正面叙述郑成功当年如何反抗侵略,如何收复台湾的事迹,只是用“澎台风景”作示意,接着以“不殊”和“之异”作对立面,衬托上句。这样,人们很自然地联想到这位民族英雄当年的光辉伟绩来。
  
  五、对比法
  事物的好与坏,是事物矛盾的两个对立面,这是客观存在的。但要使人们取得正确的认识,或加深人们的认识,就要突出事物之间的矛盾所在。这样,就最好运用“对比法”。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即此道理。运用“对比法”来写对联,亦算常见。例如郭老少年时戏对“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他年攀桂,登月宫必定有我”。不同的时代,将有不同的作为。这个“对比法”,形象鲜明,词意概括。
  
  六、集句法
  集句,是对联写作的手法之一。集句成联的范围很广,如集诗句、词句、贴句、俗语、成语、格言等等。在古代对联中,集句联占着很大的分量,这里,只略举数例。好雨好山兼好客;宜烟宜雨复宜晴。这是用于广东惠州西湖晴雨亭的对联,都是集自唐句。既切合亭名,又适宜于描绘亭榭风光。有些集句联,不是完全集自原句,而是带有借意性质的。有人撰江西省九江琵琶亭联“灯影幢幢,凄绝暗风吹夜雨;荻花瑟瑟,魂销明月绕船时。”上联是采自唐代元稹诗句中词意,概括诗人听到白居易被贬谪时的心情;下联是采自白居易《琵琶行》诗句中的词意,描述白居易送客浔阳江头听得琵琶声时的景象。而九江的琵琶亭正是后人为追记此古迹而建,自然显得贴切。
  
  如何制作对联
  
  一、联想法
  联想能力是人类思维活动最重要的能力。因为对联就是由两组互为关联的内容组合而成的,因此可以说“联想法”是对联制作最重要的方法。
  联想一般有三种类型,即:
  相似联想:指性质或特点相同或相似的事物(对联制作中还包括词义)之间的联想。如“树”一“林”;“雄心”一“壮志”等。
  相对联想:指性质或特点相对或相反的事物之间的联想。如“山”一“水”; “出”一“入”等。
  相关联想:指性质或特点具有相关性的事物之间的联想。如“藕”——“荷”;“知识”——“科学”。
  采用何种联想方法,应根据对联的制作要求和内容而定。
  以笔者参加某地区广播电视报举办的一次征联活动的一副获奖对联的制作方法为例:该报所出上联是:“八音盒七彩屏好戏连台逢盛世”,笔者应对下联为:“千字文百行诗佳作迭出颂太平”。笔者就是利用事物类型和词义上的相关或相似性进行联想和构思的——由“八音盒七彩屏”(指“广播电视”)联想到“千字文百行诗”,由“好戏”联想到“佳作”,(属“文化娱乐”范畴);由“盛世”联想到“太平”。再添加几个切合下联语境又和上联语意相关的词语,对联就被整合出来了。
  一般来说,对联制作最为常用的联想是相似联想和相关联想。不过,相对联想也较为常用,尤其是制作“反对”时经常要用到。
  
  二、化用法
  所谓“化用法”,指的是灵活变化运用前人诗文名句或成语典故来制作对联的方法。语言学家颜迈为颂扬蒲松龄坚韧不拔的意志而作的名联——“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更是巧妙地把“有志者事竟成”、“皇天不负苦心人”、“破釜沉舟”、“卧薪尝胆”等成语典故融于”—。联,堪称此类对联中的经典之作。
  要写好对联,平时要下好功夫,多欣赏,多琢磨,多摹写,做到熟而生巧,拟联时就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此外,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所撰对联应能体现时代特色,内容健康,格调高雅,语育文雅规范,切忌带有消极颓废色彩。 (嵌入鲁肃、樊哙、狄青和萧和四人)
  5.趣联——上联:1 2 3 4 5 67
  下联:A·B C D E F’G
  横批:0K
  这是一副奇思妙想的婚联,用借代的修辞手法点出了喜结秦晋之好的男女主角的身份,一位是音乐教师,一位是英语教师,更奇特的是横批中的“0K”的“o”是乐谱休止符,“K”却是英文字母,合在一起,又有“百年好合”之意,真可谓匠心得运,珠联璧合。
  
  常见的对联写作手法
  
  对联写作的手法有很多,主要、的有以下几种:
  
  一、比喻法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子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这是一副对仗工整;形象鲜明的好联。它用来比喻乙些没有真才实学;夸夸其谈的人,生动而贴切。这样的比喻手法,就是用卜个为人们所熟悉的事物或现象,从而显示这种事物的性质,启发人们去思考。或者是把—些较为抽象的名词概念,变成为具体的形象去撼染人。
  
  二、人格化
  不但诗歌、漫画有这种表现手法,对联也有。且举其中的一例:“烛佝灯云:靠汝遮光作门面;锣对鼓日:亏侬空腹受拳头。”这是在封建制度下,某地元宵节的一副民间的庆灯对联。烛、灯、锣;鼓,都是常,见物,但经此摆布,似是人们的—席对话;烛燃着发光,毕竟是在灯里面;但只有依傍灯笼作门面,才吸引人“欣赏”;而鼓则诉说因腹空遭受拳头之苦。彼此处境不同,感受各异。而这一席话的内容,恰好体现出当时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把某些自然现象厂或者是没有生命力的东西,表现为有生命的人的言语或动作,从前使之形象化,去感染人,这就是“人格化”的特征。当然,一定手法的表现,要根据一定显示生活的需要,根据一定主题与构思的需要,不宜随便乱用,以免弄巧成拙。
  
  三、问答法
  由于对联有着排偶特点,上下两联之间互为相关,采取—唱一和的“问答法”,较为方便。运用这一手法,要求联词结构严密,呼应自然,从—呼一应中阐明主题思想。它的作用主要是:—方面把抽象的东西通过具体形象去表达出来;另一方面用“答”对“问”,就更便于引起朋]的注意和思索,从而达到深刻显示事物本质的目的。
  从前,有人通过戏台演戏中的情景;用联语把旧社会的生涯作一番对照,通俗感人,那戏台楹联是:“穷的富的,贵的贱的,睁睁眼看他怎的;歌斯舞斯,哭斯笑斯,点点头原来如斯。”又在解放前,有人替二家财神,庙撰联云:“具有几文钱,你也求,他也求,给谁是好?不作半点事;朝来拜,夜来拜,使我为难。”通过这样千问一答,一针见血地揭露了那些财迷心窍者的丑恶面目。
  
  四、衬托法
  对联写作,的衬托法,通常有两种。一是侧面衬托;一是反面衬托。所谓侧面衬托,对主题不作正面描写,而是通过旁边的有关事物显示出来,使主题思想含蓄,引人寻味。民族英雄郑成功祠有一副对联:“东海望澎台,风景不殊,举目有河山之异;南天留祠宇,雄图虽渺,称名则妇孺皆知。”作者并不正面叙述郑成功当年如何反抗侵略,如何收复台湾的事迹,只是用“澎台风景”作示意,接着以“不殊”和“之异”作对立面,衬托上句。这样,人们很自然地联想到这位民族英雄当年的光辉伟绩来。
  
  五、对比法
  事物的好与坏,是事物矛盾的两个对立面,这是客观存在的。但要使人们取得正确的认识,或加深人们的认识,就要突出事物之间的矛盾所在。这样,就最好运用“对比法”。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即此道理。运用“对比法”来写对联,亦算常见。例如郭老少年时戏对“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他年攀桂,登月宫必定有我”。不同的时代,将有不同的作为。这个“对比法”,形象鲜明,词意概括。
  
  六、集句法
  集句,是对联写作的手法之一。集句成联的范围很广,如集诗句、词句、贴句、俗语、成语、格言等等。在古代对联中,集句联占着很大的分量,这里,只略举数例。好雨好山兼好客;宜烟宜雨复宜晴。这是用于广东惠州西湖晴雨亭的对联,都是集自唐句。既切合亭名,又适宜于描绘亭榭风光。有些集句联,不是完全集自原句,而是带有借意性质的。有人撰江西省九江琵琶亭联“灯影幢幢,凄绝暗风吹夜雨;荻花瑟瑟,魂销明月绕船时。”上联是采自唐代元稹诗句中词意,概括诗人听到白居易被贬谪时的心情;下联是采自白居易《琵琶行》诗句中的词意,描述白居易送客浔阳江头听得琵琶声时的景象。而九江的琵琶亭正是后人为追记此古迹而建,自然显得贴切。
  
  如何制作对联
  
  一、联想法
  联想能力是人类思维活动最重要的能力。因为对联就是由两组互为关联的内容组合而成的,因此可以说“联想法”是对联制作最重要的方法。
  联想一般有三种类型,即:
  相似联想:指性质或特点相同或相似的事物(对联制作中还包括词义)之间的联想。如“树”一“林”;“雄心”一“壮志”等。
  相对联想:指性质或特点相对或相反的事物之间的联想。如“山”一“水”; “出”一“入”等。
  相关联想:指性质或特点具有相关性的事物之间的联想。如“藕”——“荷”;“知识”——“科学”。
  采用何种联想方法,应根据对联的制作要求和内容而定。
  以笔者参加某地区广播电视报举办的一次征联活动的一副获奖对联的制作方法为例:该报所出上联是:“八音盒七彩屏好戏连台逢盛世”,笔者应对下联为:“千字文百行诗佳作迭出颂太平”。笔者就是利用事物类型和词义上的相关或相似性进行联想和构思的——由“八音盒七彩屏”(指“广播电视”)联想到“千字文百行诗”,由“好戏”联想到“佳作”,(属“文化娱乐”范畴);由“盛世”联想到“太平”。再添加几个切合下联语境又和上联语意相关的词语,对联就被整合出来了。
  一般来说,对联制作最为常用的联想是相似联想和相关联想。不过,相对联想也较为常用,尤其是制作“反对”时经常要用到。
  
  二、化用法
  所谓“化用法”,指的是灵活变化运用前人诗文名句或成语典故来制作对联的方法。语言学家颜迈为颂扬蒲松龄坚韧不拔的意志而作的名联——“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更是巧妙地把“有志者事竟成”、“皇天不负苦心人”、“破釜沉舟”、“卧薪尝胆”等成语典故融于”—。联,堪称此类对联中的经典之作。
  要写好对联,平时要下好功夫,多欣赏,多琢磨,多摹写,做到熟而生巧,拟联时就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此外,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所撰对联应能体现时代特色,内容健康,格调高雅,语育文雅规范,切忌带有消极颓废色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