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哲学系不会教给你的东西

 追梦无悔2010 2014-01-06

(本文是受哲学系研究生会邀请写的一篇文章,该文章被编入《迎新专刊》派给入学新生。发到这里供大家参考和批评。)

那些哲学系不会教给你的东西


   中大哲学系在国内算是一个很不错的哲学系了,这里有很多非常优秀的老师和同学,有良好的学术氛围和丰富的学术资源。但是尽管如此,还有很多重要的东西是哲学系不会教给你的,事实上哲学系对你的要求只有有两点:1.修够学分;2.完成论文。所以哲学系能教给你的东西也就是在这两项任务里教给你的东西而已了。当然,要达到这两项要求(尤其对于博士而言)也并非那么容易,但是如果你在研究生这几年仅仅是完成了这两项要求,我相信你一定缺失了很多重要的东西。

第一,哲学系不会教给你如何生活。

苏格拉底说“未经省察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哲学(更准确的说是伦理学)的功用之一就是研究“我们该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怎样的一生才是有意义的?”这类问题,具体到我们哲学系的学生来说就是“我为什么要学哲学?”、“哲学家式的生活是否就是最有意义或最有价值的生活?”,可是除了伦理学专业的同学外大多数哲学系的学生都不会从哲学系的课程中了解到这方面的内容,且不说很多同学都是跨专业考过来的,之前没有上过有关的课程,就是本专业的考生之前的了解大多也不算深入。所以,“我们该如何生活”这个典型的哲学问题反而成为一个大多数哲学系学生的私人问题,这也难怪,一方面这种问题的答案几千年来在哲学史上就是争论不休,另一方面来哲学系的同学本来也是带着不同的动机而来。那些想要在几年内就在哲学系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的同学恐怕要失望了,但是对任何一个哲学系的同学来说这个问题都应该长留心中,它的答案部分地决定了你是否应该继续走哲学这条路以及如果要走的话该如何走。

说到生活方面的具体问题,哲学系不会教给你如何跟导师沟通、如何调节学业与生活其他方面的关系、在面临学业或其他方面的压力时如何解压、如何规划自己的研究生阶段等。

第二,哲学系不会教给你哲学是什么以及哲学该如何做。

正如“我为什么要读哲学”这个问题一样,很多人在打算读哲学之前也会想“哲学是什么”这个问题,可是他们进入哲学系后反而就不怎么思考这两个问题了,他们就直接去思考他们专业方面的具体问题去了。而哲学系也不会教你你哲学是什么,而直接去教你现象学啦分析哲学啦宗教哲学啦道德哲学啦等等,但是“哲学是什么?”以及与该问题密切相关的“哲学该如何做?”却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你对这些问题的理解会从根本上决定你以后的学术道路。现象学风格的哲学家与分析风格的哲学家对该问题的理解就是有显著地不同的,甚至任何两个哲学教授对该问题的理解也是不同的,对于这两个问题我们只有依靠自己去摸索。不过据我所知,很多同学并没有真正去摸索过,有的同学很早就确定了自己的专业、研究方向和导师,所以他们在这些问题上往往是潜移默化地直接承接了其导师的观点或其导师所在流派的观点,但是他们却对其他教授、其他流派的观点却不甚了解。也就是说一些同学之所以持有某种观点并不是因为他对各种观点都进行了解和对比后得出自己思考的结论,而仅仅是因为他恰好跟了某个教授当导师而已。甚至有的导师也不会跟学生谈“哲学是什么?”这类问题,而是直接跟你谈现在什么研究方向比较热门,你的毕业论文做什么更容易通过这种具体的问题了。

第三,哲学系不会教你哲学论文该如何写。

通常哲学思考的成果都是以论文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可是哲学系并没有教你哲学论文该如何写,具体包括:哲学论文该如何选题?如何检索相关文献?如何做好写作计划?如何做好时间管理?如何谋篇布局才算合理?行文风格有无要求?其他与此相关的问题还包括:怎样的论文才能发表?如何发表论文?学术论文规范有哪些具体要求?如何了解学界热点动态?可以说这些问题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但是你正如上面两点提到的问题一样,你也只能从某些老师上课时偶然的一些言语中得到部分相关信息,而大多数学生只是从自己的导师方面获得该方面的信息。不过同样的问题来了,不同导师对这些问题的看法不同,他们虽然也摸索出来一套自己的经验,可是未必就是最好的,更未必是适合于你的。

第四,哲学系不会教给你如何找工作。

    哲学系会在你毕业时提供一些就业信息,但是仅此而已。它不会提前告知你目前的就业市场如何,也不会告诉你你需要达到什么水平、做哪些准备才能找到你想要的那种工作。有哲学系的高校、无哲学系的本科院校、专科院校、中小学、社科院党校、行政事业单位和各类企业对毕业生分别有什么要求?它们提供的薪资、学术氛围、发展空间分别如何?不同地区有何差异?这些都是必须靠学生自己去了解的。这些问题也跟“我为什么要学哲学?”、

“哲学对社会、对各种单位有什么价值?”、“我有意愿、有能力提供这种价值吗?”相关。

哲学系不能教给你的东西还有很多,哲学系没有提供这些东西可能是合理的,因为大家都是研究生了、也都是成年人了,本应有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而上述四个问题也都是非常复杂和个人化的问题。不过就我的观察而言,很多人(含本人)在这些问题上都遇到程度不同的困难和困惑:有人在读了两三年哲学后发现哲学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于是放弃了、也有人发现自己“没有能力”学好哲学而放弃了、有人因为跟导师关系闹僵导致延期毕业、有人因为未能规划好学业延期了几年、有人因为论文未通过想要自杀、有人发愁自己的论文要做什么题目、有已工作的同学因为受不了学术界的黑暗而辞职······,另外我发现不少哲学系学生的门户之见和批判性思维的欠缺并不比其他专业更弱。

    要解决这些问题只能靠我们自己,我的建议是:扩大眼界、增加交流、学会搜寻信息。

    扩大眼界一个是指扩大专业范围,即不要只跟本专业或本方向的人交流学习(更不能只跟你自己的导师交流),而要跟哲学各个领域甚至非哲学领域的人交流学习,这样你才有可能知道哲学是什么,哲学的方法是什么、哲学的价值是什么;一个是指扩大交际范围,即不要只跟本校本系的人交流学习,而要跟全世界高校的哲学系交流学习(当然在某些情况下只能学习没法交流),看看别的国家的别的哲学系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如何做学问的、如何写作的、在做什么研究的;说实话,中大哲学系在某些方面是相当落后的。

     增加交流不仅指要增加跟老师(而非仅是导师)的交流,而且更要增加跟同学的交流。不要认为同学的水平不如老师所以就不跟同学交流,三人行必有我师,在跟同学的交流过程中我发现了自己很多错误、也增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还学到了不少东西,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另外有很多问题是只有学生才会面对的,你最好的交流对象就是学生了。而老师经常是没什么时间、兴趣跟你讨论各种乱七八糟的问题的。PS:在此说的老师和同学都不限于本系的老师和同学,交流也不限于线下的交流。

     学会搜寻信息是实现前两条的必要条件,可以说本文中提到的几乎每个问题在图书馆、在网络上都可以找到答案,都有人做过专门的研究(比如说光是教你如何写作和如何选题的书都有十几本了),就看你会不会找了。当然,大多都是外文资料。

     以上所述仅供参考,欢迎拍砖!@chaiweijia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