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向美国学教育》

 西窗听雨 2014-01-06

读《向美国学教育》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读《向美国学教育》

南昌大学共青学院工商管理系  邵敏

  该书是上海平和双语学校万玮老师根据他2012年在美国波士顿学习、考察近四个月的经历写成,从美国普通百姓的生活、作者在语言培训学校及中小学直至大学课堂的所见所感和对美国师生的访谈与交往,为我们勾勒出一副立体、直观、生动的美国教育图景。我们将国内教育与之对比,对于客观评价两国教育的差异与短长,正确定位我国教育当前所处的水平和阶段,找到并改造成适合我国国情的有利于我国教育发展的方法,实在是大有裨益。

  书中的序言介绍道,波士顿是美国著名的大学城,哈佛、麻省理工就位于该市,并且其所属的马萨诸塞州是全美基础教育最好的,关于基础教育的改革也一直走在美国各州的前面。纽约市的斯卡斯代尔高中是上海平和双语学校的姊妹学校,离波士顿不远,这些都成了万玮老师选择波士顿进行教育考察和学习的原因。美国实行十二年义务教育,读高中不需要像我国经过中考的选拔,而斯卡斯代尔高中的大学录取率达98%,且60%的学生进入美国前50名的一流名校,只有约2%的学生确因能力不够,仅以高中学历毕业,这样的学校成绩达到了美国最高水平高中的水准。考察期间,万玮老师深入斯卡斯代尔高中课堂,走访了波士顿的布鲁克莱恩高中和波士顿北部的康科德学院(原名称,实际上也是高中),并在接下来的波士顿大学和哈佛大学学习课程理论与教育管理时,结合学习内容对美国与中国的基础教育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比较。

  作为一名读者,阅读完全书后,对美国的基础教育,我有如下感悟:

  一、美国中小学教育强在社会学科而弱在自然学科,这在万玮老师观察到的教师课堂表现上也有正对应的反映,特别表现为数学差。

  二、美国教育的管理机构重心下移到地方的民间,学校由学校、家长和社区共同进行宏观上的管理,体现出外部管理的民主化,其中,家长和社区又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

  三、美国学校内部也实行民主管理,几个管理单位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例如,学校教育教学方面的规章制度主要由师生代表大会(也称学校立法委员会)负责制定和审议,校长对会议提案有一票否决权,但应做出合理解释,学校管理上的重大决策还需通过社区委员会。另外还有教师工会、学生会等学校的内部管理团体独立承担相应的职责。

  四、美国学生的学习自由度大,高中学生实行选课制,每个学生的课表可能互不相同,某时段没课的学生可在图书馆自修,形成可观的图书馆文化。下午3点左右,一天的课堂学习结束,有相当多的时间可以从事自己的爱好,例如编辑校报,参加校际的网球、曲棍球等比赛,并且学生社团多,可进行各种合法的社团活动,包括社会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等等,学校大力提供支持条件,安排教师指导,学生的学习被拓展为了一种广义的学习。

  五、美国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区别在于所处社区人们的富裕程度,主要表现为社区房价的高低,因为学校所有的经费都来自社区居民每年交纳的房产税,房价高的社区教育质量往往就高于房价低的,哪怕就是相邻的两个社区。

  六、美国的教育小班化,普遍采用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起引领、启发与指导作用的强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的新式教学,相反于传统的说教式教学。

  在万玮老师的描述中,美国的课堂,虽然数学和科学等自然学科课程显得沉闷、教学效率较低外,但像历史、英语等课程都是生动活泼,充满学生求知欲的积极表现,而且学校充分保障的学生课外活动条件,体育、艺术、文学等具备“正能量”的才能可以自由、充分和健康的发展,学生的公民意识、公益心强,所有这些构成的综合教学水平相当高,否则斯卡斯代尔高中与布鲁克莱恩高中的大学录取率不可能达到90%以上,当然,这也与美国大学“不唯学业成绩论”的录取机制有关。

  现在,我国有条件的家庭都想方设法把孩子送到美国去读书,送去的孩子日趋低龄化,这也是受到美国基础教育综合质量高的吸引。反观我国的基础教育,在综合教育水平上,我们与美国存在着差距,虽然我们基础教育中的自然学科要强些,但它是以我们学生沉甸甸的书包为代价;课堂教学上,教师是课堂的主宰,学生被动地学,教师讲得生动有趣还好,多少能有些效果,否则,学生可就既受折磨又无收获可言了;课业负担重,课余缺乏各种有趣味的活动,生活单调,学生沉湎于网吧自不足为奇。总之,我们的学生学得很累也不开心。这些让我们每个教育者警醒,带着对美国教育“我们学什么?怎么学”的思考,我反复阅读该书,认为我国教育的当务之急在于:

  一、切实改变以学业成绩为大学录取的主要甚至唯一条件的政策,提倡对学生综合评价,注重学生发展的潜能,而其具体项目及标准的确定权交给各大学,以此为“指挥棒”,引导各地的基础教育走向素质教育化。

  二、改变政府对教育一统天下的管理局面,还教育的管理权于教育的利害关系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社会企事业单位,让他们对教育有重要的话语权,这样才能创造出教育的民主管理氛围,制定出的管理制度才可能公平、正确而合理,合议通过的制度也利于贯彻执行。更要紧的是,课程内容才能与时俱进,符合实际需要,学校也才更有发展的活力。

  三、学校管理层应对理科、文科、艺术、体育同等重视,不能厚此薄彼,并鼓励成立各种有意义的学生社团和兴趣小组,提供相应的条件,以充分锻炼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专长,例如由学生自主创办甚至商业化运作校刊,宣泄自己的思想又展露才华。如此,学生的课余生活丰富了,也保持和提高了学生对生活的热情,个个都成了“阳光少年”,反过来也势必促进课堂学习的有效性,从而使学生具备深厚的全面发展的潜力,而这也正是素质教育的追求。

  四、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鼓励教师努力学习相关理论,敢于实践,适时总结,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课堂评价的标准就是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并对小班化下的新式教学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有清醒和坚定的认识。

  五、课堂上,特别是社会学科,教师应坚持学术思想独立的立场,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在不违背社会公德的前提下自由发言,观点没有对错,创设出民主、自由,形成宽松的学术气氛,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的思想才能活跃,而难能可贵的创新能力就源自活跃的思想。

  最后,请允许我以万玮老师的话与各位教育同仁共勉:“在教育现代化与国际化的进程中,我们更应该找准自己的坐标,明确自己的方向。我深信,只要我们坚持努力,中国的教育在若干年后,大有希望重新成为世界学习的目标”。就让我们一起为实现这个中国的“教育梦”去努力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