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代文人书法之八十六??清初三隶与苦瓜和尚奇书

 白罂粟 2014-01-06

清初三隶与苦瓜和尚奇书

 

清初几位具有强烈个性的大家对清隶复兴亦功不可没。傅山以草、行书名重于世,作风仍属帖学一路。但他从言行上已很透彻地表明了自己尊碑的思想理念。他说:“汉隶之不可思议处,只在硬拙。初无布置等当之意,凡偏旁宽窄,左右疏密,信手行去,一派天机。”尤其是他的四宁四毋(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的美学思想,更是道出了与妩媚婉秀,充溢着阴柔之美的帖学风范格格不入的艺术主张。他身体力行,行草之外,兼习分隶。尽管尚不成熟,但作品拙朴真率的情趣,一扫晋唐以来八分恶习,在当时具有强烈的反叛意义。因此,傅山可说是清代碑学崛起、隶书中兴的先行者。其次是被誉为“清初三隶”的王时敏、郑簠、朱彝尊。郑、朱二人殚精竭虑,提倡碑学,毕生浸润于金石的研究与考证,且注重实践,创造出了个性鲜明、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八分书体。王时敏于画学虽为复古守旧派代表,但所作八分直追秦汉,带有古气。线条也不象唐隶那样浮滑单薄,用墨上更没有明人那样“黑”、“死”,很讲究苍涩浑润的变化。就这些而言,他的作品较之唐隶还是富有新意的。“清初三隶”的成就,基本代表了清初书坛分隶的水准,为后来的复兴奠定了基础,打开了通路。最后是作为朱明后裔的高僧石涛。石涛以其巨大的绘画成就与创新精神倍受人们钦慕。在书法上,他也是提倡个性解放,尊碑卑帖的一个重要人物;其所作八分,“散朴有致,不格绳墨”,气格非凡,为随后的书家冲破晋唐以来隶书樊篱提供了又一崭新的“旗标”。

王时敏(1592-1680)字逊之,号烟客,别号偶谐道人,晚年归隐后,自署归村老农、西庐老人,人称西田先生。江苏太仓人。出身世宦之家,祖父王锡爵为明朝万历年间内阁首辅,家本富于收藏,对宋、元名迹,无不精研。王时敏少时即聪慧伶俐,《国朝画征录》中就有记载:“姿性颖异,淹雅博物,工诗文,善书法,尤长于八分,而于画有特惠。”于是其祖父就嘱托董其昌来指导王时敏。王时敏在24岁时(1616)就出任尚宝丞,就是管理皇帝玺印的官),后又升太常寺少卿(掌宗庙祭祀礼乐),仍兼管尚宝司事。曾奉命至山东、湖广、江西、福建一带巡视封藩,有机会游览名山大川,观赏各地名画真迹。由于他淡于仕途,更喜笔墨,因此于崇祯五年(1632年)称病辞官,隐居西田别墅,潜心绘画研究与创作。十二年后,明朝被起义军推翻。后清军入关,王时敏归顺,保住性命,继续归隐山林,潜心习画,且着力培养子孙辈之学业。其膝下九子,多在清廷为官,八子王掞(颛庵)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直经筵,典会试。孙王原祁康熙九年成进士后,深得康熙喜爱,入值南书房,充《佩文斋书画谱》总裁,主持绘制《万寿盛典图》。康熙十九年(1680年)王时敏卒于家中,时年89岁。

王时敏是清初画坛正统派的领袖,后世称“娄东派”,与王鉴、王翚、王原祁合称“四王”,位列“清初四王”之首,在当时有很大影响。绘画之外,王时敏的亦工诗,善书法。其诗风格畅快,直抒胸臆、著有《西庐遗稿》、《西田集》、《疑年录汇编》、《西庐诗草》等,现仅存《王烟客先生集》、《西庐画跋》行世。“画中九友”中,王时敏独以隶书称能。他的隶书师学《受禅碑》笔法,后又参用《夏承碑》、所书之字更接近唐人隶书的面貌,大都体方笔圆,笔力遒稳,姿趣横溢,雍容深厚。与朱彝尊、郑簠等被尊称为“清初三隶”。存世墨迹有《七律凤凰台隶书诗轴》等。

历代文人书法之八十六 <wbr> <wbr>清初三隶与苦瓜和尚奇书
           清  王时敏  七律凤凰台诗轴

《七律凤凰台诗轴》,纸本隶书,纵196厘米,宽76厘米。王时敏写这件作品时已86岁,此作在布局上,字距紧,行距宽,显得很特别,或是王时敏一种大胆尝试。观其用笔、用墨不拘一格,不似时人光洁的台阁体,墨枯笔拙,大胆运用飞白,苍芜之气,跃然纸上,而落款数字铁画银钩,圆润饱满,与正文浑然一体,真可谓“人书俱老”。

 

郑簠(1622-1693),字汝器,号谷口。江苏上元(今南京)人。原籍福建莆田,明洪武间随祖父一辈迁至金陵(今江苏南京)。为名医郑之彦次子,深得家传医学,以行医为业,终生不仕。少时便立志习隶习,学汉碑达三十余年,为访河北,山东汉碑,倾尽家资。郑簠擅隶书,亦精行草书,兼工篆刻。初师宋珏,后改学汉碑,主要有《史晨碑》和《曹全碑》,尤得力于后者。清方朔《曹全碑》跋:“国初郑谷口山人专精此体,足以名家,当其移步换形,觉古趣可挹。至于联扁大书,则又笔墨俱化为烟云矣。”他倡学汉碑,对后来汉碑之学的复兴起了重要作用。他自称:“作字最不可轻易,笔管到手,如控于钧弩,少驰则败矣。”郑簠以行草书笔意,写《曹全碑》的体势,其书遒媚飘逸,活脱洒丽,开清代书法崇尚碑学之法门。郑簠是清初最重要的参与访碑活动并肆力学习汉碑的书法家,他的隶书获得其时知名文士的集体追捧。所书字大小相近,粗细、疏密却富有变化,多姿又规整,既保持了《曹全碑》的特点,又具有飘逸奇宕的新意,世人谓之“草隶”。规范的隶书笔法中,加入富于个性的轻重用笔,或用枯笔,结字也不呆板。与时间稍早的王时敏相比,郑簠的隶书稍接近汉人和富有古意。这些都为隶书开创了新的出路,成为乾嘉以后碑派书法追求的境界,影响甚大。后人把他与写“六分半书”的郑板桥合称“二郑”。时有“谷口八分古今第一”之誉。孔尚任在《郑谷口隶书歌》中道:“汉碑结僻谷口翁,渡江搜访辩真实.碑亭冻雨取枕眠,抉神剔髓叹唧唧”,是郑簠爱碑如痴的写照。梁巘《论书帖》称:“郑簠八分书学汉人,间参草法,为一时名手。”钱泳《履园丛话》称:“谷口始学汉碑,再从朱竹垞(彝尊)辈讨论之,而汉隶之学复兴。”包世臣《国朝书品》将其与金农的隶书同列为“逸品上”,后人称之为清代隶书第一人。其传世书迹主要有《杨茂源酬于附马诗轴》、《卢仝新月诗轴》、《隶书剑南诗轴》、《隶书轴》、《陶渊明诗一首》、《隶书浣溪纱词轴》、《隶书五律册页》、《谢灵运诗轴》、《李白诗一首》、《陶渊明诗轴》、《隶书七言诗轴》、《隶书七律条幅》、《浣溪少词轴》及《灵宝谣》等。

《隶书剑南诗轴》,纸本,纵104厘米,横56.7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本幅录七言诗一首,末识:“劍南詩庚午春歸日書,谷口鄭簠。”下钤“鄭簠之印”、“脈望樓”印二方,首钤“酒原泉處福長”印。右下角钤“伊秉綬印”。“庚午”为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郑簠时年68岁。此轴书法用笔厚重,结字稍扁。郑簠隶书到晚年产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化,尤其在用笔上少了一些轻灵飘逸而增加了沉实厚重的气息,特别是一些出挑的用笔变化较大,结字也更加紧凑,在汉隶的基础上求新求变,反映了郑簠弥老弥坚的艺术追求。此轴曾藏清代中期著名书法家伊秉绶处,伊氏也为隶书名家。

历代文人书法之八十六 <wbr> <wbr>清初三隶与苦瓜和尚奇书
                清  鄭簠  隶书七言诗轴

《隶书七言诗轴》,纸本,隶书,纵202.2厘米,横96.9厘米。此轴书法结体端秀雅逸,尚有《曹全碑》灵动飘逸之风神,而笔画的粗细及运笔却极富变化,舍汉隶之方正,而求“盘于跳荡”之姿,尤其是一些草书笔法的应用,更增加了全幅飘逸灵动之势,同时又不乏庄重沉实的气息,代表了郑簠隶书的典型风格。

《谢灵运诗轴》,纸本。纵200.2厘米,横98.8厘米。录谢灵运诗《石室山》一首,作者时年六十七岁。清初号“实庵”者有二,一为巴陵人黄秀,字君实,康熙进士,官至山东道御史,尚朴学;另一为安丘人曹贞吉,字升元,亦为康熙进士,官礼部郎中,擅诗。题中所称或为其中一人。此轴书法虽以《曹全碑》为宗,但去其俏丽而略增雄浑之气,用笔较为粗放,逾规越矩,别具风采,是其晚年佳作。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字锡鬯,号竹垞,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先世江苏吴江人,明景泰四年迁于浙江嘉兴府秀水县,遂为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科博学鸿词,以布衣授翰林院检讨,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曾出典江南省试。后因疾未及毕其事而罢归。清顺治六年,彝尊挈家移居嘉兴梅会里(今浙江嘉兴市秀洲区王店镇),其故宅今为王店曝书亭公园。

其学识渊博,通经史,能诗词古文,尤其喜好金石之学。词推崇姜夔。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诗与王士禛齐名,时称“南朱北王”。他在清初以善隶书著称,和王时敏、郑簠被誉为清初隶书三大家,取法《曹全碑》,用笔上取其流动飘逸、轻松舒展,结体上取其方扁端庄、从容典雅;取曹全之雅韵,字型趋为方整,运笔以圆润为主,端庄中见飘逸,文质彬彬如见儒雅之士。正如张宗祥先生在论书绝句中云:“未必尽能通隶法,却将书卷入行间。亦沉亦雅经生笔,文迖他年窥一斑。朱竹垞先生之隶自成一家,书诗之气盎然。著述甚丰,有《经义考》、《日下旧闻》、《曝书亭集》等;编有《词综》、《明诗综》等;其医著有《食宪鸿秘》三卷,系食物本草之类,现有刊本行世。传世墨迹有《临曹全碑》、《隶书五言联》等。

历代文人书法之八十六 <wbr> <wbr>清初三隶与苦瓜和尚奇书
                     清  朱彝尊  隶书五言联

《隶书五言联》,纵104.9厘米,横27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其点画纯从汉碑中来,行笔扎实稳重,不像当时其他人那样隶、楷笔法相混杂,而作为隶书特征之一的波磔用笔,也是出之以自然之致,不强努硬挑。朱彝尊不仅对《曹全碑》下过很深的工夫,而且对汉隶的整体审美意韵也有着准确的体会和把握,故其书作平和秀雅,古意盎然。

 

石涛(1630一1724),本姓朱,名若极。汉族,明靖江王之后,广西全州人。明亡之时他不过是三岁小孩,由太监带走;十六正式出家,法名原济,一作元济、道济,字石涛,别号大涤子、清湘老人、苦瓜和尚、瞎尊者等。曾拜名僧旅庵本月为师,性喜漫游,曾屡次游敬亭山、黄山及南京、扬州等地。游南京时,得长竿一枝,因号枝下叟,别署阿长,钝根,山乘客、济山僧、石道人、一枝阁。康熙南巡时,石涛曾两次接驾,并山呼万岁,并且主动进京交结达官显贵,企图出人头地,但权贵们仅把他当作一名会画画的和尚而已,并未与之计较,故而功败垂成。因此他是在清高自许与不甘岑寂之间矛盾地渡过了一生,好在他聪明绝顶,巧妙地把这种矛盾发泄到他的画作之中,所以他的作品纵横排闼、闪转腾挪,充满了动感与张力,这也正是他异于常人的高明之处。晚年居扬州。

历代文人书法之八十六 <wbr> <wbr>清初三隶与苦瓜和尚奇书
        清  苦瓜和尚  行草致退翁尺牍

石涛工诗文,善书画。其画擅山水,兼工兰竹。石涛的绘画,在当时即名重于世,由于他饱览名山大川,“搜尽奇峰打草稿”,笔法恣肆,离奇苍古而又能细秀妥帖,为清初山水画大家,画花卉也别有生趣,形成自己苍郁恣肆的独特风格。著有《画语录》。崇尚个性之创造,拥有一种朴素、不加雕饰、浓烈的生命情怀,这与石涛不羁的性格完全吻合。石涛的书法,无论是从章法上来看,还是从用笔用墨上来看,都有浓郁的画意。石涛年轻时代,学不同的书风且并不只学某家,书法风格多样,逐渐体现出“我自用我法”的艺术思想,在用笔和结字上尽量求变化,字体奇异险绝,参差错落,精彩纷呈。他自己曾自述:在30岁的时候得古人法帖,于苏东坡的“丑”字法及中峰和尚“柳叶书”有所悟。然后弃董不学,冥心屏虑,上溯晋魏以至秦汉,与古为徒。石涛重视古隶和魏碑书法的摹写,逐渐在书法创作中形成特有独到的隶书与刀刻般的韵味,石涛的书法得到了重大的转变。石涛的书法作品,将汉魏的隶书和碑版逐渐融汇,一扫清初的柔弱风气,自我强烈的个性进一步成熟,同时他的其他书体也臻于成熟。隶书也写得“散朴有致,不检绳墨”。其单独的书法作品很罕见,多见于画作题跋。

历代文人书法之八十六 <wbr> <wbr>清初三隶与苦瓜和尚奇书
    清  苦瓜和尚  凤冈高世兄以图章见赠书谢诗轴

《凤冈高世兄以图章见赠书谢詩軸》,紙本隶书,纵 44 厘米,横27.6厘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该书在行楷中参以隶法,有六朝造像记的笔意,用笔不拘成法,字形大小参差,正欹错落,然笔墨古朴遒劲,天真烂漫,与郑板桥的“六分半书”有异曲同工之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