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引用】工笔画家于敏作品赏析

 一个没用的老人 2014-01-06

工笔画家于敏作品赏析  

2011-06-03 06:13:01|  分类: 默认分类 |字号 订阅

于敏中国艺术研究院职业画家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现代水墨协会(日本)理事于敏女士1965年生于济南,1986年毕业于山东省艺术学院美术系,

攻工笔人物,代表作品主要有《慈母心》、《秋趣》、《晨练图》等,曾多次参加全国美术展览并获奖,多次举办个人美术作品展览,

颇得行内外人士及收藏机构的好评。

近百件作品被国内外收藏家、收藏机构收藏。

作品《慈母心》参加汉城奥运会期间举办的《中国现代书画展》(1988)《趣》参加《山东省首届青年美术书法新作展》,获二等奖(1990)《变不是坏事》参加山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举办的《黑陶杯连环画作品展》(1990)《红苹果》参加山东省首届工笔画大展,获优秀奖《庭院深深》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山东省美术作品展览》(1990)《红苹果》参加在加拿大举办的《枫叶奖1993国际水墨大展》获优秀奖并被收藏,同时入选《枫叶奖1993国际水墨画选》《乐》被中南海珍藏(1994)《悠悠》参加《中国女美术家作品展》(北京)(1995)《雨》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5周年美术展览》(北京)(1995)《正午阳光》参加《山东省中国画人物画展》(1997)《晨练》参加《全国体育美术作品展览》(上海),获山东展区一等奖,

入编《中国体育美术作品选》(第四辑)。

《于敏作品展》(北京)(1999)《于敏、张锦平作品联展》(北京)(2000)《于敏工笔人物画展》(舜苑艺术中心)(2000)《于敏中国人物画展》(中央美院)(2001)。

出版有《丰富多彩的植物世界》(连环画)(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2011年05月26日 - 守中 - 老三届的博客

画家于敏

 


深邃的优雅和细腻的节制

――评于敏的工笔画创作

                                             ●向 隽

 

  在本文之前,我愿意与各位再次分享女画家于敏的两句精彩自述:

 

  创作过程总不能一帆风顺。每一幅作品都需要细致的素描稿。在素描稿上反复的推敲,痛苦与欢乐并存。

 

  我总是沉醉在这些色彩之中。在色彩渐渐浓郁起来的时候,自己的心情也飘扬起来。

 

于敏绘画的当代精神价值

 

  这个时代的女人是什么样子的,或者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若干年代度过,我想人们会对这个问题产生兴趣,女画家于敏已经在这个问题的前沿开始工作。因为是生活在当代的画家,并且身为女性知识分子,于敏不止在做积极的当代纪录,她还清醒地把握画家的本体作为,深入地看,于敏在这个课题上进行了到位的选择,她的画面表现的是城市年轻女子,其价值定位是让人们看到当代城市女性应该呈现什么样的美感?这些抽象的思考,都是通过她的画来体现的,某种程度上说,这些画的创作具有文化建构意义。

 

  关于文化关于中国画的文化含量问题,我一直在思考,原因是我看到一些技术迷恋者仅仅得意于笔墨的形式把玩,而其画面提供的精神价值却十方匮乏,或者文化意味稀薄,导致了当代中国画创作的低能,甚至扭曲了艺术的审美取向。法国十九世纪古典主义大师安格尔认为艺术应当把人导向光明,为人们敞开美的大门。于敏愿意充当美的探索者和表现者,用工笔画这种再恰当不过的中国艺术形式来演绎美好的城市女性。与传统工笔仕女图不同,于敏不仅是简单地将古典仕女换成了现代城市年轻女子,更不是花瓶式的平面化亮相,她要使画面人物这个媒介在观者面前产生当代性深度映照。

 

  在愚蠢的男权主义文化统治中国美术的当下语境里,对待一个女画家的创作应该端正辨识的姿态,这样才不至于产生过分跑偏儿的误读,因为我们确实需要警告自己少用现成的性别文化观念来度量画家,误伤画家最终也会欺骗解读者自己。于敏的画就给我这样的感受,当习见的画作在表现女人题材时都是选择接受这样的不良规则,即描绘的对象就是被观看,客气一点儿说,那只是仅供精神生活贫乏者欣赏的美女图而已。而于敏坚决地拒绝这样的被动态度,她将女性题材明确地进行独立处理,变成发自内在体验的主观表达。寻常见到的一般女性题材绘画大多是妩媚,妩媚而不生动,因为缺少心灵的知性映射。生动来自内在情绪的揭秘和外在刻画,是画家的主观感受给画面的独特赋予。对于这方面的创作思考,于敏有着诚恳的创作表白,她说:

 

  “我喜欢表现人物那种若有所思和深沉如海的感觉。或悠扬,或沉郁,全在怅然的眼神之中。或许她们在内心中倾听着一种发自遥远而不可及的另一个世界的呼唤?这是一种昼间的梦,布满了轻盈的怀恋。”

 

  于敏形成今日清晰的创作思路,其实有个转折过程,应该说进行研究生学习是她的艺术思考发生明显变化的一个分野,大致分来,她的创作题旨和艺术表现走向基本为两个方向。

 

  从1988年参加国际性的展览开始,于敏频频参加国内外的展览,并举办了多次个人展览。在早期,于敏的绘画大多体现了第一个方向的内容,即以1988年在韩国汉城第二十四届奥运会期间举办的《中国现代书画展》中展出的工笔作品《慈母心》为代表,这一类题材以表现母子或母女亲情为主。《慈母心》也是于敏的大学毕业作品。怀抱着幼儿的农村母亲,坐在医院的诊室里,女医生正在全神贯注地仔细听诊幼儿。整个作品被浓郁的亲情所笼罩着,真切地表达了一种抒情意味。之后的创作都是围绕着这样的题材来进行的,如《红苹果》(1990年)、《悠悠》(1995年)、《正午阳光》(1997年)、《晨练》(1998年)和《弈》(2001年)等作品。另有一种表现少年或儿童情趣的作品也可以归入此类题材,如《趣》(1990年)和《雨》(1995年)。这一类题材被于敏表现得情真意切,将母性的慈爱表达得感人至深。在表达亲情的同时,于敏把视觉聚焦于情趣的捕捉,如《晨练》中与年轻的母亲一起跳绳的小女儿,飞舞的两条小辫子,飘动的裙子,衬托着小女孩稚拙的动态,使得画面洋溢着轻松亲切的气氛。《弈》中与母亲对弈的小女孩聚精会神的姿态也被刻画得令人喜爱。

 

  表现这类题材需要日常生活的独到发现和在纷繁的社会中对人性之爱的感悟能力,于敏在这个方向做到了准确把握,驾驭这类题材已然是得心应手。

 

  尽管多次参加国家、省市级和国际的专业展览,也多次获奖,但是这些成就并不能释放于敏关于自己专业发展前途的思考的重负。举目国内画坛,能够达到这个水平的画家不在少数,于敏仿佛意识到应该摆脱一些东西,而形成自己的独立面貌需要时机。

 

  2004年,于敏得到了到天津美术学院学习的机会,在中国著名工笔画画家何家英先生的指导下攻读同等学历硕士研究生课程。于敏十分珍惜这个难得的学习机会,带着许多问题又踏进了学校的大门。在名师悉心的指导下,于敏勤于思考,沉下心来从基础学习开始,重新又开始了在大学时就做过的功课:写生和临摹古代优秀工笔绘画作品。于敏在日常创作活动中,十分注重“慢就是快”这一原则。当于敏认真地回到原点上重新演习一遍基础课程之后,很多在创作中的问题和艺术探索中的疑惑渐渐得到了答案。于敏在绘画技艺和创作理念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她的画风也为之一变。由过去强调的变形和装饰审美趣味过渡到写实风格。在其后短短的两年里,于敏创作了多件受到好评的作品。事实证明,于敏勇于退回到原点寻求更大发展的思路是正确的。

 

  2005年对于于敏来说,是个摆脱困惑,使创作抵达豁然开朗这种境界的关键之年。这一年她的《荷》、《望》、《妆》和《静》等作品面世,让熟悉于敏工笔画作品的人们眼睛为之一亮,因为这些作品的面貌与此前的作品有了较大的改变,其一贯清澈明净的审美品格在这些作品中更加清晰可喜,最重要的是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活动也有了进一步的深度揭示。

 

  置身在冰冷而粗暴高挺的楼厦构成的城市丛林,呼啸而过的车流掠过之外,人们多么渴望应该有个可以使心灵轻松安放的安静角落,在那种幽幽慢行的时刻,一个人可以独处可以怀春可以放飞诡异曼妙的梦幻。于敏的作品就是这种诗性的呈现,如作品《静》,表现城市的某个时刻,一个女孩子懒散地躺在沙发上,明澈的眼睛出神地看着左前方,似乎涌动着莫名的思绪。女孩随意、舒展的体态也优雅地影响了别的什么,让人感到屋宇内的气氛似乎随之弥漫起可以漂浮的恬适意味,连沙发与毛皮的质感都表现得十分舒服,使观众脱去纷杂的市声与杂念干扰下的某种迟疑,产生伸手触摸的欲望。  

        

  这种视觉效果显然来自画家于敏对生存体验的长久思索,面对画面,你会感到她的艺术理念清晰安静,甚至在完成构思的整个过程都表现得十分坦然。

 

  特别是作品《荷》,将时尚感十足的人物安置于透着旧式抒情的写意场景中,亦古亦今,好不让人产生时空错位之神秘感?而伏在木板地面上的猫咪抬起无知的脸,在猜度着主人——那个走神的女孩的心思,而荷花的花瓣飘散得有些放肆、随兴。在这里,于敏制造了优美的矛盾,具有明白的理想指归。

 

  这是一个重要转折,于敏不再着眼于所谓题材的广泛发掘,而是回到年轻的女子回到城市隐秘的深处回到微妙的写意意绪,一句话:回到她自己熟悉的女性内心世界。

 

  2005年的系列作品,初步确立了于敏绘画的独立精神品格,由此开始的现代仕女画创作,完成了向第二个方向创作的成熟转型。让一个女子深邃地回到画面不容易做到,这需要画家的精神自觉实现苏醒,让独处的诗意和沉潜的意识还原为主体,于敏在逼近艺术的现代意义,不是被动地接受“被观看”,而是充满自信的审美倾诉。

 

  这是艺术与哲学的自觉,因此于敏的绘画具有当代精神,她把自己的创作提升到更为现代的审美价值层面,是女性画家对女性的关注,但不是一般意义的性别美的传统展示。

 

于敏工笔画的独特气质——深邃的优雅

 

  在于敏的画作中,没有飘忽不定的东西。可以看到,画面中的每一个因素都被她精心地推敲过,这得益于她对艺术理想的一贯追求和不为外界诱惑干扰的坚守,长期的历练使她葆有一个良好的审美心态。

 

  于敏是属于特别能吃苦耐劳,意志上坚韧不拔,人格上朴实真诚的那类画家。二十多年来,于敏始终以极大的热情研习着工笔绘画艺术。她信奉的是:再远大的理想也要靠一天天的微小的积累来实现。临摹、练字、写生、创作和读书,是作为画家的于敏日常的必修功课。造型、勾线、构图、写生、设色、材料,等等,成了于敏反复揣摩、反复试验和不断肯定进而不断否定的诸种科目。她真诚地坦言:“每每感到自己手笨,不能充分或圆满地表达出自己意欲表达的情思。常常为一根线条,一块色彩,费尽周折,更为一个动作,一个表情而痛苦不堪。”这与一些“有才华”的“聪明的”画家不同,他们对捷径有种天然的迷恋,对广结人缘的交际有种狂热的迷信。与之相反,于敏不相信在艺术道路上有任何的便宜可拣,正如黄宾虹所指出的:“急于求名与利,实画之害。”(《宾虹画语》)于敏对此说十分认同。她从不认为在艺术的道路上有不劳而获的机缘,不喜欢将功成名就的希望寄托在投机奉迎的名利场上,更不能容忍将市场利益置于自己的艺术之上。于敏将她的理想和希望埋藏在每一天的刻苦劳作之中。她时常做的工夫是剖析自己的创作得失,“可能技术上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但是,我对自己的追求却无可置疑地充满了自信。”于敏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追求的,据此我们可以判断只有这样的画家才能画出优雅而深邃的作品。

 

  在少年时代就喜爱绘画艺术的于敏,显然对形式表现拥有强烈的感受能力。色彩,线条,构图,造型,节奏,风格,任何一个画家都对这样的语言要素十分熟悉。否则的话,不用说做一个画家,就是欣赏也会遭遇巨大的障碍。虽然同样是敏感,但是每一位画家敏感程度与感受方向又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于敏对色彩的和谐与平衡极为敏感,在她的画中通过表现一些布料而将她的这种敏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尤其在处理微妙的灰色时,更可见出于对于色彩的把握。在和谐中表现出对比,使得于敏的画面展现出非常漂亮的整体色调,显得高雅而柔润。

 

  上述特点都充分体现在她的现代仕女题材创作方面。仕女是中国工笔绘画的保留题材。中国工笔绘画的内在精神与古代仕女的形象十分吻合,创造了中国工笔绘画柔顺、纤细的审美范畴。在古典绘画美学中,仕女一直被当作观看的对象。前面分析过,作为女性画家的于敏在表现这类题材时更多地体现女性的主观感受,她在作品中抒发着一个美丽女孩的当下情绪。于敏在这类作品中表现的女性往往是孤独的,冷寂的,沉湎于一种幻想之中。有的评论者认为于敏的创作“有别于一般男性画家对女性的男权性刻画,而相对很多女性画家表现的女性又少了很多甜俗的柔媚。”(徐恩存《清丽的艳美——于敏工笔作品赏析》)应该说是非常中肯的。另有评论家对于敏此类作品的审美特性亦作出了概括与说明:“画家了解她们内心深处的世界,熟悉她们的性情和趣味。画面常常给人感觉有画眉鸣啭,微风拂面,一座晚亭或假山,一池秋水和荷花,一簇花,一棵树,一片云,明窗绿树……都会唤醒你的感觉,如闻清歌。”(韩朝《又见佳人,清歌如初——评于敏的工笔人物画》)确实,在于敏的这类题材的作品中,观众可以享受到这种独特的审美情趣。《香夏》和《晨曦》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三次个展和一次联展均是以这类作品为主,并受到观众的好评。

 

  于敏善于从生活中提炼诗意,又能够把一段故事一节岁月一场情怀隐含于创作当中,获取属于她自己的艺术感受,从而使我们在她的作品中能够明显体会到纯粹的审美意义,优雅之中透出深邃的内在气质,画面手法精到而不繁琐,超越了表面细腻的刻画。这让我想到十九世纪英国画家约翰·波伊特的油画《在平台上》,和十九世纪俄罗斯画家克拉姆斯柯依的油画《月夜》,他们在描绘女性的容貌体态的美丽之先,总会强调通过人物的神态征服观者。优秀的画家是抵制恶俗的,而当前国内很多画家由于心思放在市场的迎合讨好上,在表现同类题材时难脱格调低俗和媚俗的弊病。于敏描绘的对象也是美丽而年轻的女性,但她更着意揣摩人物的心灵,在表现上追求艺术的高尚与纯净。关于这点,于敏表示:“我的画中的人物形象虽然首先来源于日常生活的观察,但是,她们更多地是我想象的结果。我总是想画出我想象中的女孩儿。她们沉静,淡雅,清纯,充满想象,她们在瞬间的宁静中的神态,成了我表达一种理想和意欲达到的境界的载体。”这也许是于敏的作品不流于庸俗、肤浅和妩媚的根本原因。

 

  通过2005年她创作的《荷》、《望》、《妆》和《静》等作品,可以看出画家始终保持着专心致志的状态,给人的审美感受就是平和与宁静是发自内在精神深处的。于敏的画面没有矫饰做作,没有故作高深的超凡脱俗,完全是最自然状态的流露。而她一贯清澈明净的审美品格在这些作品中也更加清晰可喜,设色与勾线较以往更加考究,特别是静与动的关系处理得有难度有智慧,让人感到安静中人物内心的意绪在含蓄流动。作品《荷》将人物置于一个颇具古典意味的环境中。背景中的荷叶与荷花挥洒奔放,前景木板地面上飘散的花瓣自然随意。人物的刻画细腻而平静,勾线、晕染均达到了一个高度。作品《望》同样显得虚幻而又现实,人物不拘言笑的凝视与背后漂浮的云彩形成了优雅的比照。漂浮的云彩恰当地映照着人物的心绪,动与静的结合富有韵律感。人物连衣裙上的花纹与旁边摆放的花筐中的鲜花相呼应,给人一种和谐的感受。作品《妆》是由一幅写生数易其稿创作而来。这件作品捕捉了一个女孩子描画眉毛的一个瞬间动作和神情。微风吹起的窗帘,打开的梳妆盒和散落的花瓣,营造了一个宁静的氛围。画面的意境可以让观众嗅到一阵阵的芳香。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看法,作为创作主体的画家必须进入精神专一、物我两忘的审美观照境界,才能创造出美的观照对象。

 

于敏绘画的智慧选择——细腻的节制

 

  其实画家的表现风格并非刻意造作而为的,必须来源于严格认真的思考,“一直以来我执着于对绘画的追求。大部分时间在精心的创作和不懈的努力。我想在画面中表达出一种令人回味无穷的、质朴的和洗去铅华的简洁大方,然而又很有质地的素雅这样一种感受。”这是于敏的自白,在创作上她也是细腻之中大胆取舍,讲究有节制地创造画面的视觉冲击力,而不是炫耀技法或者缺乏审美效能的一味铺陈。

 

  于敏对构图与人物造型的领悟具有独到性。对于玩弄一些小的趣味与动作、摆弄小聪明的机巧的做法,于敏不屑一顾。她追求一种大器的风格。她以简洁大方为目标,以作品的内在单纯为最高追求,因此,她剔除了很多显示机巧的因素。她的人物造型和构图,都力求简洁。有时甚至不惜以简单化来代替那些繁琐的机巧。在看于敏的画时,我们能够体验到这种简洁带来的清丽的快感。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于敏的追求所在,那就是摒弃被一些画家所津津乐道的枝枝叶叶的繁文缛节,让纯粹的精神显现出来。这些审美认识和审美取向,反映出于敏的悟性。

 

  专注于画室的寂寞探索,也会给她带来别人难于享用的创作过程的精彩体验,于敏这样描述自己的艺术活动:“将定稿拷贝到绢上或纸上,然后勾线。勾线对我来说是一种享受,在勾线的过程中体验着线的节奏与韵律,这给我带来莫大的快乐。这种快乐常常使我废寝忘食。接下来就是推敲颜色的摆布。色彩往往对烘托气氛起着重要作用,当然不能掉以轻心。我总是沉醉在这些色彩之中。”在这一年创作的作品中,于敏的人物刻画更加准确与细致入微,意境的营造与构图的把握愈加得心应手。

 

  对于敏来说,2006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在这一年里,于敏创作了《室内》、《蕙兮》和《舒》等作品。在2006与2007年之交,又创作了《风语》。其中,《室内》表现的女孩端庄秀丽,明亮的眼睛传出具有洞察力的神情。《蕙兮》在处理人物与背景的布艺品的关系以及人物的着装上,均表现出于敏的个人特征:华美而简朴。《舒》是广受好评的一幅作品。女孩的动作设计,布艺品和植物的穿插,统一在绿色的和谐中,显得安详与简洁。于敏刻画的女性都带有冷寂的一面,清纯中隐含着一丝冷峻,这是与众不同的显著特征。年度之交创作的《风语》是于敏推出的又一件优秀作品。女孩凝神侧望的全神贯注,交叉的双手和叠起的“二郎腿”,反映出人物被自己的思想或者其他什么事情紧紧地吸引住。脚下睡着的两只小猫和窗外的樱花又显得非常静谧。这件作品似有若无的情节性也增添了这件作品的魅力。

 

  在这些作品中,于敏花费了大量时间推敲线条的组织与勾勒,人物形象的安置与配景恰当地处理繁与简的关系,细腻而又节制,可喜的是人物的内在精神世界始终是于敏关注的重点,既注意营造打动人的视觉效果,又透出优雅而深邃的气质美感。

 

  尽管于敏在工笔画创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中国当代工笔绘画是一个需要投入很大的力气去开发的一个课题。它有丰富的传统积累,又有来自国外的艺术因素的影响,是当代艺术的一个交汇点,也是最有发展前途的一个画种。尤其是现代仕女题材,交织着古典与现代多重元素并置的矛盾关系,而当代已有其他画家走了出来,于敏选择这条道路也是一种自我挑战。好在画家于敏有着清醒的认识:为了表达一种意境,总是感到自己需要尽可能的努力,不断在失败中总结教训,不断完善自己的艺术。这是一条很漫长的路。

 

 

2011年05月26日 - 守中 - 老三届的博客

 

2011年05月26日 - 守中 - 老三届的博客

 

2011年05月26日 - 守中 - 老三届的博客

 

2011年05月26日 - 守中 - 老三届的博客

 

2011年05月26日 - 守中 - 老三届的博客

 

2011年05月26日 - 守中 - 老三届的博客

 

2011年05月26日 - 守中 - 老三届的博客

 

2011年05月26日 - 守中 - 老三届的博客

 

2011年05月26日 - 守中 - 老三届的博客

 

2011年05月26日 - 守中 - 老三届的博客

 

2011年05月26日 - 守中 - 老三届的博客

 

2011年05月26日 - 守中 - 老三届的博客

 

2011年05月26日 - 守中 - 老三届的博客

 

2011年05月26日 - 守中 - 老三届的博客

 

2011年05月26日 - 守中 - 老三届的博客

 

2011年05月26日 - 守中 - 老三届的博客

 

2011年05月26日 - 守中 - 老三届的博客

 

2011年05月26日 - 守中 - 老三届的博客

 

2011年05月26日 - 守中 - 老三届的博客

 

2011年05月26日 - 守中 - 老三届的博客

 

2011年05月26日 - 守中 - 老三届的博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