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中国工笔人物绘画中的创新性表现,国画里绝代芳华的美女赏析

 公司总裁 2018-01-02

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发展是在继承传统文化理念和艺术精神基础上的拓展和延伸,在全球经济、信息一体化的时代,中西文化并存,各种美术思潮纷呈,中国工笔人物画的创作应具有本民族的绘画风格和特色; 分析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发展现状,以同时代的工笔画家、绘画作品及风格流派为评述对象,重点说明当代工笔人物画的每一步发展都与社会现实紧密相联

论述工笔画传统理法的伸延与借鉴,阐述工笔画的继承要有选择性,中华文化历有重视伸延和借鉴的传统,继承传统是对传统技法进行分析和认识,在充分理解工笔人物画的内涵和特征后,使工笔人物画的表现形式不断延续和完善,达到在传统理法上的创新; 拓展和创新是当代工笔人物画保持旺盛生命力的重要条件,工笔画的创新是观念、意识和技巧等多方面的领悟和提高,创新需体现人文个性和时代特征; 在研究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发展和创新中,要始终把握工笔绘画作品的用线造型和设色技巧两个环节,并从工笔人物画创作的步骤和方法程序上展开谈创作心得体会。

回望中国古代的工笔人物画,从来都不缺乏创新。从我国至今发现最早的工笔人物画代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到发展至唐代,工笔人物画逐渐摆脱了丧葬作用,主要用来描绘宫廷贵族和佛像,画面上的人物不再是具有具体功用的符号,而是画家表达情感的具体对象。这种变革是中国工笔人物画的一项重大创新,更是历史性的进步。两宋时期,画院兴盛,出现了以描绘市民生活为主要题材的风俗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普通大众的生活、思想、情感与审美爱好,满足了社会中相当数量的市井百姓们的精神需求和审美需求,代表了人物画发展的新成就。

随着西方素描技法以及透视原理的应用,中国工笔人物画一方面受日本重彩画的影响,浓重的色彩掩盖了线性结构。另一方面加强了体积和明暗的塑造,与传统平面化的造型大相径庭。传统的工笔人物画已不完全适合当代人的审美观,这就要求工笔人物画进行创新。当代新的绘画语言方式(如砺粉、提金),以创新的造型观,结合艺术手法创造出格调高、艺境美的工笔人物画,使它更加适合当代人的审美趣味,也为工笔人物画的创作开拓更广阔的空间。  传统的存在载体就是变革和创新。对待这个问题,罗丹曾有一段非常精彩的论述:……尊重传统,把传统所包含永远富有生命力的东西区别出来――对“自然”的爱好和真挚,这才是天才作家(艺术家)的两种强烈的渴望。……所以传统把钥匙交给你们,而靠了这把钥匙,你们会躲开陈旧的因袭。也就是传统本身,告诫你们要不断地探求真实,阻止你们盲从任何一位大师……。

写生对创新的重要性,艺术创作是艺术家表达情感的媒介,而生活又于情感密不可分。中国画进入明清后,程式化渐强,临摹几乎取代了写生,成为国画唯一的学习方法。而“写生”作为中国画一个重要概念,也早在五代的画院时期就被提了出来,千百年来一直被画家们认真传承着。当我们真正融入生活,体验生活时,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正是那种微妙的不可捉摸的美打动着创作者,使创作者有强烈的绘画表现的冲动。当然,作为学习方法,临摹是有效的学习途径,不仅能学习到古人的艺术手法,更能学习到古人的艺术涵养。只是,忽略了写生的临摹是机械的,而离开临摹的写生又是脱离传统的,盲目的。艺术家在创作活动中,以不同的视角、生活感受、艺术素养、绘画材料等创作初表达自己艺术情感的作品,这本身就是创新。

当代著名工笔人物画家何家英,罗寒蕾正是诠释了“借古以开今”、“笔墨当随时代”。在他们的工笔人物画中,充满着创新趣味。何家英将工笔和写意的手法,巧妙地结合起来,相互对照,又相互衬托,既避免了工笔画的呆板和刻意又避免了写意画易犯的粗糙的陋习。罗寒蕾探索和提升了一种写与工结合的最佳状态,并且有意追求绘画趣味。我们可以看到她变古法为今法,想象力丰富,作品内容既新颖自然,又符合当代社会和审美需求,这在当代工笔人物画领域是一大革新。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创新,不仅局限为内容、表现对象的创新,对于绘画材料,也有大胆创新。

顾恺之所谓“迁想妙得”中的“迁”是指画者的思想要深入地去认识和选择客观世界而“妙得”,这是艺术形象再现的一种路径。同时,“迁想”的过程又是一个忘我的过程,也是一个全心全意搞创作的人的起始点。即艺术作品要出自真实的生活,而又要揭开大千世界的神秘面纱。

总之,,要实现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复兴,就必须做好古典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结合,很好的找到契合点,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才是唯一可取之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