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实的苏日-诺门坎之战

 busang 2014-01-06
真实的苏日-诺门坎之战
------ 老生常谈12
以下主要依据《朱可夫战争回忆录》,《朱可夫传》,《苏联伟大卫国战争史》,林三郎《关东军和苏联远东军》,《诺门罕--日本第一次战败》---一个日本关东军军医的战争回忆,等其他相关资料为辅写的。

序曲:

苏联和蒙古在1936---1938年进行了大规模的军队内部清洗,1938年6月,苏联人民内部委员会,也就是对军队进行清洗的组织成员之一:留希科夫大将叛逃日本。留希科夫大将告诉日本人:为了清除异己,斯大林对内部进行了大规模清洗。不到两年时间,超过两万名军队官员遭到清洗,或者被杀害,或者被囚禁。15个集团军的13个,85个军长中的57个,195个师长中的110个,以及大量的其它级别军官都被清洗掉了。连进行清洗的留希科夫大将本人也惶惶不安,担心有一天自己也被清洗掉。

日本人得知苏联与蒙古国内部的内耗,喜出望外。日俄战争后,日本越来越不可一世。日本曾经在1936年开始制订了两个侵略苏联的计划。在1938年5月,苏联主席斯大林得到了东京发来的秘密情报,详细的说明了日本侵略苏联的作战计划。

现在,苏联内部发生这样剧烈的内部消耗,让日本人觉得机会来了。日本人认为,一个日本师团的战斗力相当于苏联三个师的战斗力。

于是,日本人决定军事试探,来对现在苏联的军事实力进行鉴定。当时苏联国内有大约一万辆坦克和装甲车。而日本只有五百辆。留希科夫大将认为,如果日本进攻苏联,则需要四千辆坦克和装甲车。但是在国内资源匮乏的情况下,日本优先海军建设,想要在同一时间内达到四千辆坦克和装甲车,实在是遥不可及的事情。

日本扩大派认为:既然苏联肃反内耗这样严重,不如对苏联进行火力侦察。

1938年7月31日,日本驻扎在朝鲜境内的第十九师团的1600多人,突然占领了满蒙边境的张鼓峰。日本突然出兵是有历史渊源的,是为了对苏联大规模进行做准备。日本人随即遭到了苏联大规模的坦克和大炮的轰击。在战争开始前,日本大本营并不同意挑起这次争端。可是日本关东军执意先行,不顾上面的命令,发动了这次攻击。这也是日本一贯冒险与试探主义的典型代表。表面不同意,其实内在的利益是一致的,所以很多时候,都被默许了。

目前发生的钓鱼岛争端,也是日本逐渐试探中国底线,逐渐深入的过程。从日本国内一些派别声称钓鱼岛是日本的,到目前日本首相声称钓鱼岛是日本的,日本人的机会与冒险主义逐渐升级,这也为日后发生大规模冲突埋下了伏笔。

1938年8月2日,苏军大批飞机轰炸日军前线部队,并猛烈轰炸庆兴、古邑等北朝鲜各地。尽管如此,日军坚持守住了张鼓峰至沙草峰一线。

此次进攻行动,未经过军司令官(朝鲜军司令官)许可,是尾高师团长违背违背大本营和军司令官所坚持的不扩大事件的方针,抗命下达的。

1938年8月3日,国防人民委员伏罗希洛夫下令编成步兵第三十九军(步兵第32师、第39师、第40师,机械化第2旅、第59国境警备队和航空队等组成),任命远东方面军参谋长希特仑为军长。8月5日,苏军开始猛烈反攻,并出动坦克,飞机支援。8月6日傍晚,苏军第40师前锋部队占领了张鼓峰,日军组织夜袭,并反复争夺。

1938年8月10日夜,双方就有关停战规定终于达成协议。11日,大本营陆军部下令朝鲜军司令官,停止攻击,同时苏军也停止了炮击,双方军队从实际战线各自后退500米。8月11日12时,交换战俘,军事冲突完全停止,双方都未完全占领张鼓峰(苏占大部)。

“张鼓峰事件”后,苏军拥有了张鼓峰的实际控制权,赢得战略上的胜利。但客观的说,苏联的胜利是在集中了优势兵力的情况下获得的,大概是受侵华战争(武汉会战)的牵制,日本政府始终比较克制,在苏联大举反攻时没有增兵扩大事件。而远东苏军杀鸡用牛刀的动用一个集团军规模兵力,坦克飞机支援下,也没能完全攻占日军不足2个旅团编制兵力防守的张鼓峰阵地,引发了日本关东军对苏联红军战斗力的轻视,直接证据就是,大本营没有追究第19师团长尾高在扩大事件中应负的重大责任,反而提拔为军司令。

与此对照的是,苏联在战后的论功行赏中,首功的第40师师长获得了列宁勋章,担任远东军司令的布留赫尔元帅---国共第一次合作时的“加伦将军”,却什么奖励都没有。相反8月18日,希特仑取代布留赫尔,被任命为远东方面军司令。布留赫尔元帅,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加伦将军”,不久即受清洗,10月下旬被捕,11月下旬被枪决,据说罪名为“充当了日本特务”,成了“张鼓峰”事件,苏军实质上的失利的替罪羊。

关东军司令部研究了张鼓峰事件后,1939年4月25日关东军总司令植田谦吉大将签发了《满苏边境纠纷处理纲要》,纲要指出下次在遇到类似国境纠纷就学习朝鲜军第19师团步兵38旅团坚决回击并借机占领争议地区坚决守住,造成既成事实迫使苏联承认关东军的领土要求。张鼓峰事件不久关东军又组建出了第24师团与第23师团,实力有所增强,其中24师团为野战师团,23师团为国境警戒师团。

苏联也检讨了在张鼓峰事件中暴露出的问题,解散了苏联远东方面军,改为2个特别集团军,找了布留赫尔元帅做替罪羊后,迅速结束了远东地区的大清洗。11月,国防人民委员伏罗希洛夫在总结这次战斗时,指出了苏军自身建设上的种种不足。随后,国防人民委员部的总军事委员会采取一系列重大步骤,以改善远东军队的战斗状况,为之后的诺门坎战役打好了基础。

张鼓峰事件战后统计:
  苏军伤亡约3500(伤2700,亡800),日军约1400(伤900,亡500),仅做参考。

日本方面认为:日本驻扎在朝鲜的部队无能,如果换成关东军本部,那么十个张鼓峰也要被拿下来,于是,日本关东军开始着手寻找第二个张鼓峰,这就是:诺门坎。

表面上是日军大本营反对挑起张鼓峰事件,实际是日军一贯的军事瘸腿的表现。一方面想挑衅苏联,试探苏联的军事实力,从而了解苏联当前军事实力,进而进行下一步作战计划的制订。另一方面却又犹豫不决,中途半端。在美日中途岛作战上,就明确体现了作战思路的不一致,最终导致作战不协调而失败,从而成为美日二战的转折点。

日本人在军事上典型的体现为:鼠窃,冒险,担忧,退缩,左顾右盼。缺乏宏观思维,而总是立足于局部思维。

斯大林得到东京情报,日军驻防海拉尔的第23师团换防了小松原道太郎中将为师团长。小松原中将曾经作为武官,在苏联多年。斯大林意识到日军在此地要有军事冒险。于是果断的换防了有新装备的苏联第57特别军。


战幕拉开:

    诺门坎战役第一阶段(1939年5月-6月)

1939年5月11日,外蒙军小队在诺门坎地区哈拉哈河畔与伪满军发生冲突。日本关东军喜出望外,认为期望的战争种子终于发芽了。

1939年5月13日,驻防海拉尔的第23师团报告到达关东军司令部,司令部依据才下发不久的《满苏边境纠纷处理纲要》作出决定,要求23师团师团长小松原中将扩大战事。虽然日本内部参谋告诉小松原中将外蒙军队只有四百人,但是,小松原中将还是谨慎的向向诺门坎派出师团搜索队(骑兵中队、装甲汽车中队各一,指挥官东八百藏)和1个步兵大队(缺2个中队),大约两千六百人。他兵分两路,计划把外蒙军围而歼灭。

1939年5月28日,第23师团的骑兵联队加一个装甲车中队大约两百人(指挥官东八百藏中佐),成功偷袭蒙古军第6师的师部,师长沙日布阵亡。同日,撤回的偷袭队伍抵达到汇合地点:733高地时,等来的却是四门重炮以及其他山炮迫击炮的轰击,在三十九辆坦克掩护下,数百名蒙古骑兵挥舞着马刀向前冲击。这远远不是最初所说的四百名蒙古人。不久,苏联的一个喷火坦克连也赶到了。日本军的坦克也赶来助战。双方各20辆坦克对决,苏联的45毫米加农炮轰击在日本不足六毫米的坦克装甲上,如同捅窗户纸,很快就剩下最后的四辆坦克。苏联喷火坦克将四辆日军坦克围堵在一起,任凭日军机关枪扫射在坦克装甲上不还手。突然喷火坦克一起喷出火焰,将四辆日军坦克烧成了白灰。

没有多久,这支偷袭的队伍基本上被全歼。

日本军医跟随着山县也在733高低参战,他回忆说:日本人好象是在苏联军队的靶场,日本兵象是被从洞穴里熏出来的狐狸,到处东躲西藏。炮火停息后,日军向后撤退。这时候,山县后防驻扎的营地来了一架小型美军侦察机,飞机降落在草原上,走下飞机的是日军参谋。他要求山县发动夜袭,找到前面作战中失踪的东中佐一部,要求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夜里,山县的队伍在草原上终于找到了失踪的友军。在手电的照射下,只见两百多具尸体被摆成一圈,最中间的是东中佐的尸体,一半以上的尸体被烧的漆黑,不知道是被汽油烧的,还是被喷火坦克烧的,看得山县大佐精神恍惚。第一次较量,让日本很不甘心,虽然双方伤亡有限,但是偷袭联队被全歼,小松咽不下这口气,于是与参谋商量,决定在草原上以机械化武器与苏联真正较量一下。

1939年6月18日,苏蒙联军正式进驻诺门坎,并把伪满军赶进了大兴安岭。苏联轰炸机把附近的日军仓库基本全部轰击了一次,很多仓库都被炸飞了。

早在6月1日,朱可夫将军接到莫斯科命令去报道,次日即到达国防人民委员会(国防部),国防人民委员伏罗稀洛夫元帅宣布调令,年轻的朱可夫被委任为第57军军长。(集团军编制)。朱可夫将军知道,在肃反时期,这一战对他至关重要。

第一次诺门坎小规模冲突,日本陆军省基本默认了失败,他们不想再继续扩大战争,理由是对华战线越来越长,没有足够的兵力支持对苏作战。

日本关东军参谋辻政信说:日军不能吃哑巴亏,对于旁若无人的苏蒙军队的行动,一开始就要痛击。于是,日本陆军省认可了关东军的态度。日本关东军要求调派一个师团的部队。日本国内只有二十个常备师团,没有力量再增派部队。日本陆军大臣说,不就是一个师团么?就不要那么麻烦了,让日本关东军自己动手吧!

借助陆军大臣的这句话,日本驻扎在东北的关东军进行了大规模的调遣。后来这次战争结束,日本军队内部有这样一个经常流传的话:陆军大臣一句话,日本军队百分之五就可以不要了。

整个战争期间,日本仅阵亡就有一万八千八百多,这是日本的所谓的神社自己统计的。外界一直报道的5000或8000阵亡,是当时战争的掩盖与宣传。通过战争结束后,日本自己的言论与神社死亡统计可以真实的看到另一面。

得到这句话,认为已经得到授意的关东军司令植田谦吉大将,于6月20日向伪满州国内的关东军下达了集结令:将第23师团和第7师团的26联队+28联队的一个加强大队调往诺门罕,同时将第二飞行集团调到海拉尔,为了对付苏联的装甲部队,植田谦吉还将当时东北日军唯一的装甲部队:第1战车师团也调往了诺门罕前线。

1939年6月21日,嵯峨彻二中将率领第二飞行集团总部抵达海拉尔机场,随后第7、9、12、15飞行旅团先后抵达,完成集结。

1939年6月22日,第二飞行集团的120架战斗机与苏联空军的150架战机在哈拉哈河上空遭遇,日军损失30架,苏军40架。(苏军简史上为14:56,有捏造之嫌,苏空军受大清洗影响很差,所以朱可夫特别要求调白俄罗斯飞行员)

1939年6月27日,日本空军(指挥官宝藏寺少将)成功空袭远东苏军的3个空军基地,事后宝藏寺给关东军总部发了“捷报”:击落苏机99架,击毁地面苏机25架,共124架。按照苏联方面统计,实际损失飞机为一百五十多架。

日本关东军参谋辻政信接到电话说:谁让你们空袭国外了?对外空袭要有天皇的批准。辻政信说:不必向天皇禀报,有问题我一人承担。

在空袭执行命令签字上,所有的签字全部是辻政信,可以说是他私自下的命令。现在,打也得打,不打也得打了。

远东军机场被袭后,苏联加速增援前线,苏炮兵司令沃罗诺夫、装甲兵司令巴甫洛夫、空军代理司令鲍尔吉金等都去了哈拉哈河前线视察。西伯利亚空军被调去支援,坦克,火炮也源源不断得补充前线。

1939年6月29日,日本第1装甲师团到达诺门坎的集结地点,第23师团全部,第7师团所部也都到达集结地点,至此完成了关东军司令部的部署。

向前线行进的一个日本联队,出发前是两千七百人,抵达目的地只有一千几百人,掉队的有一千多人。背负着三十七公斤的行装,走在茫茫大草原上,是一种怎样的迷茫和无奈。日本军医在回忆中写道:真想扔下刀枪,逃跑到呼伦贝尔草原去放牧,这是怎样的一个世外桃源。

诺门坎前线的日军兵力大致为4个步兵联队,即第23师团的64、71、72和第7师团的第26联队,外加第7师团第28联队的一个加强大队;大半个骑兵联队,也就是5月被打残了的东八百藏的师搜索联队;2个坦克联队,即第1师团的第3、4联队;2个炮兵联队,即独 立野炮第1联队和野炮第13联队;2个工兵联队,即工兵23、24联队。外加一个飞行师团,一个汽车联队。军备大致有212门火炮,速射炮(反坦克炮)128门、山炮24门、野战炮36门、九O式野战炮24门,飞机180架,坦克82辆,装甲车26辆,汽车400辆。集结部队总数超过了七万。


进程:

日本坦克装甲车不如苏联,作战中损失巨大,于是参谋辻政信制定了夜袭计划,希望发挥出日军的步兵作战能力。的确,日军步兵的单兵作战能力强于苏联士兵。夜里日本士兵攻下阵地,白天苏联通过大炮和坦克在攻下来。形成了暂时的拉锯战。朱可夫没有扩大战争规模,一直忙着筹备后援。于是日本军队在这个间隙中间不断反复进攻,渐渐的向前推进,这样也给了辻政信一个错觉。

在空中作战上,日军飞机也占据了优势,苏联一个航空大队几乎被全歼。朱可夫从国内调派来了在西班牙内战中的四十八名老飞行员增加作战实力。

这时,日军也调派了731细菌部队参战。在哈拉哈河里投放了细菌。但是,苏联是引用铺设的自来水,所以受到细菌感染的人数有限。而日军因为没有自来水,不少士兵虽然被禁止饮用河水,还是会偷偷去饮水。整个作战期间,有一千一百七十三名日军不明病情死亡,731部队自身受到感染死亡的有四十人。可谓自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1939年7月3日夜,第1战车师团第4旅团在指挥官玉田大佐利率领下,利用大雨成功夜袭苏军第36摩托化步兵师的炮兵阵地,击毁苏军122MM 榴弹炮18门,152MM榴弹炮6门,玉田部只损失了一辆坦克(第2中队指挥官藤喜久中佐阵亡),此战后来成为偷袭战的典范,收入各国军校教材。

1939年7月4日,退守巴英查岗的日军,组织数次冲锋都被击退,至5日下午,苏联红军终于夺回了巴英查岗山头,小松原率队撤回对岸和安冈中将会合。

1939年7月7日,减员严重的第23师团得到补充(关东军司令部从第8国守备队等抽调2000余人),第23师团第72旅团组织夜袭分队,成功占领对岸苏军阵地,但次日凌晨遭到苏军坦克和装甲车群反扑,没有装甲战车和重炮支援的日本步兵很快被赶了回去。

而对岸日军则坚挺不已,8、9、10日连续三夜夜袭,都被苏军击退。之后也再没气力勃起了,眼吧吧的等增兵。

1939年7月15日,苏军已经秘密着手组织反攻,把第57特别军改编为第1集团军,朱可夫任集团军司令,所属部队计有:第36师(摩托师),第57师,第82师,装甲兵第11坦克旅和第7、8,9摩托装甲旅,并配属第212空降兵旅。

1939年7月16日,大本营正式命令关东军撤兵,已多次拒绝大本营撤兵建议的关东军司令部头头们头疼不已,但还是决定孤注一掷搏一把,调了直属重炮部队等部上去以期扭转局势。

1939年7月23日,得到休整和补充的日军集中了86门重炮发射炮弹一万发试图压制苏军火力,但得到的是猛烈的还击,苏联接近两百门大炮轰击了三万发炮弹。

从8月1日开始,苏联不断用飞机,重炮,坦克对日军三十多个阵地进行攻击,造成日军重大伤亡。由于缺乏重武器和弹药补给,日军只有抵御,无力反攻。


尾声:
  
1939年8月20日,就在关东军骑虎难下,半死不活时,朱可夫谋划已久的大反攻拉开了序幕。

朱可夫建立了三个集群,即南部集群、北部集群和中 央集群,计划 主要为步兵的中 央集群牵制正面的日军,南、北装甲机械化集群2翼包抄围歼。

集群编制如下:南部集群:步兵第57师、坦克第6旅、蒙古骑兵第8师、摩托装甲第8旅、坦克第11旅的两个坦克营、一个自行火炮营、防坦克第37营和一个喷火坦克连。北部集群:坦克第11旅、摩托装甲第7旅、步兵第36师第601团、蒙古骑兵第6师和防坦克第87营。中 央集群:步兵第36师和第82师、步兵机枪第5旅和两个炮兵团。朱可夫的预备队是摩托装甲第9旅和空降兵第212旅。

5点46分,苏蒙军首先对日军的高射炮阵地进行猛烈地炮击,接着以150架轰炸机和1OO架战斗机向日军轰炸扫射。

8点15分,各种口径的火炮和迫击炮向日军阵地轰击。

8点30分,空军第二次向日军前沿阵地轰炸扫射。

8点45分,空中升起了红色信号弹,苏蒙军部队在炮火掩护下,渡过哈拉哈河,开始全线总攻。

在苏空军、炮兵的强烈压制 下,一个半小时内日军炮火无力进行还击,观察所、通信联系及炮兵阵地均被摧毁。但日军仍很有斗志,在混乱中顽抗,战死不降。21日、22日战斗进行得十分激烈,在大沙地域,苏联红军遇到了异常顽强的抵抗,为此,朱可夫开始动用战略预备队,命令摩托装甲第9旅投入战斗,并加强了炮火支援。26日傍晚,苏军坦克部队和摩托化部队完成了对日军整个第6集团军的合围,随后开始穿插分割,日军顽固抵抗,苏蒙军仗打得很艰苦。

作战中,朱可夫展露了他严厉果断的指挥风格。他曾在半天的时间里,在一个师撤换了2个师长。

当苏军向纵深进攻时,朱可夫命令步兵第36师攻打日军的一个阵地。这个阵地关系到整个战役的成败,日军抵抗得十分顽强,苏军这个师伤亡很大,师长发现再次进攻有困难,于是打电话给朱可夫请求暂缓进攻。朱可夫命令他再次进攻。过了一会儿,朱可夫打电话问这个师长是否继续进攻了,那个师长说,部队伤亡大,一时还无法向前推进。

朱可夫对那位师长说:“现在,我只问你一句话,你还能不能发起攻击?”

那位师长回答:“有困难!”

朱可夫立即说:“好,我现在解除你的师长职务,让参谋长接电话!”

参谋长接过电话后,朱可夫问:“你能否继续进攻,完成任务?”

参谋长说:“没有问题,司令员同志!”

“那好,从现在起,你就是师长了!”

可是,这位新的师长还是没有组织起新的进攻。朱可夫还没有听完对方诉说困难的电话,就打断道:“从现在起,你不再是师长,等候新师长的到来!”他转过身,在自己的司令部里找到一名上校军官,向他明确了任务,并把炮兵预备队加强给了他。第三个师长坚决按照朱可夫的意图发起了进攻,最后终于攻占了这个要地。

这次的攻击完全出乎日军意料,因为辻政信认为苏军不可能在8月26日前发动大规模进攻,他的计划是用第64联队在中央拖住苏军,其余步兵主力后撤3公里,再汇合沿着哈拉哈河往北攻击,“全歼苏蒙联军”。这是日本军队短暂而又顺利的历史造成的一个特征:不肯撤退而又不善防守。在被攻击时的首选对策就是反攻击,实在不行剩下的出路就是“玉碎”了。这种作风贯穿了二战几乎所有的作战,而现在只是开始。

1939年8月26日,关东军司令官植田决定增派第7师团给第6军,还计划将第2、第4师团也调往前线。同时令第23师团死守待援。日军的数次突围也都被击退。苏军投入了新型坦克和战斗机,取得战场制空权,仅24,25日两天,苏军飞机出动了二百一十八架次,进行了十次空战,击毁日机七十四架,配合地面部队成功阻止了日军的增援。至此,第23师团覆灭已定,日本人输了这场战争。30日第6军司令萩洲立兵中将向第23师团小松原师团长下达了自行突围命令,31日,天黑了,苏军停止了攻击,小松原(后切腹自杀)带领残部2000余人突围而出。第23师团大部、第7师团的2个联队、第1师团的1个野战重炮旅团就这样被全歼了。

这个时候,德国与苏联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日本担心苏联可以全力对付日军,于是果断的停止了继续作战。

9月1日,苏蒙联军停止了前进。9月15日,日驻苏大使东乡茂德和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达成协议,16日发表了日苏联合公报。停战后,在哈尔滨谈判划界,而在要签订议定书的1940年1月30日,苏蒙代表团突然不辞而别,留下了一个不解之谜,谜底只有当时“满洲国代表团团长”龟山一二知道。一直到1978年9月,确信辻政信已经死了以后,龟山一二才说出了真相。原来1月29日晚上,辻政信给苏方团长波哥塔诺夫少将捎去口信,说如果明天签了议定书的话,要在哈尔滨暗杀苏蒙代表团的成员。

关东军受了多大损失?参战的中佐以上高级军官就挂了12个。日军称战死7720人。但数字是假的。1966年10月3日《朝日新闻》报道说,根据靖国神社的消息,实际战死18868人,这才是真正的数字。这也是日本目前承认的死亡数字。至于受伤的多达数万。一说伤亡超过5万。

死这么多,责任谁来负?第72联队联队长酒井大佐身负重伤。辻政信找上门去,给他一把手枪。辻政信离开后酒井开枪自杀。日军有兵败自杀的传统,但公开逼迫败战军官自杀,这是唯一的一次。其余人怎么处理?一堆中将被转为预备役。但挑起事端的参谋辻政信和服部卓四郎却换了个地方,没受到任何处罚。

辻政信被调到了武汉的第11军,在冈村宁次中将手下。


后记:

  如此处理,很大意义上是因为辻政信和“正在上涨的股票”东条英机的关系。报到那天,冈村穿着件浴衣,手里拿着一本通俗小说就接见了他。辻政信十几年后提到这件事,还是咬牙切齿:“如果是接见参本作战课或者陆军省军事课来的参谋,中将肯定得手扶军刀,满胸的勋章挂得叮当响。可现在,我只是带罪之身而已。”

其实冈村宁次一样头痛:怎么处理这尊邪神。参谋长青木重诚出了个主意:汉口日军风纪极差,让辻政信去宪兵队。他要是不愿意,那他自己去找地方。辻政信到了宪兵队,就问:“汉口哪儿最热闹?”有人告诉他:“江汉关,原英租界一带。”辻政信手一挥,带着宪兵就直扑江汉关。到了地方,辻政信命令说:“凡是军人开的车全部扣押。”宪兵们糊涂了:“扣军官的车会不会有麻烦?”辻政信找补了一句:“人员一律逮捕。”晚上热闹了,牢房成了军官宿舍。青木也急了,把军官全抓起来,游击队来了怎么办?辻政信的回答是:“这才刚刚开始呢。哼,叫你们狗眼看人低。”这“反腐败”弄得鸡飞狗跳,冈村和青木只好再帮他找出路。1940年2月,终于把辻政信送到南京的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政务课去了。

辻政信很满意,因为当时派遣军总参谋长是板垣征四郎。本来想到作战课,但人家坚决不要这位刺儿头,就放到政务课来了。课长是金井武夫,油画《公元一千九百四十五年九月九日上午九时》上面跟在冈村宁次身后向何应钦鞠躬的最右边一名军官,就是他。

辻政信刚到南京,就遇到了汪伪政权成立。板垣就安排辻政信在庆祝会上作个“英模报告”。给辻政信的时间是20分钟,实际上他讲了2个小时。那个报告的中心思想就是石原莞尔鼓吹的“东亚联盟”“日中提携”什么的,把板垣听得心花怒放。不过,现在陆军大臣东条英机有点讨厌辻政信了。辻政信说什么东亚联盟,在东条英机看来全是扯淡。这套该死的理论,是东条最见不得的公开称他为“东条上等兵”的石原莞尔弄出来的。板垣动不了,一肚子火就全发到辻政信头上来了。1940年11月,辻政信被调往台湾军研究所去当研究员。

辻政信回忆说:“这个台湾军研究所院子里面堆满了木板,到处在敲敲打打钉房子,总共30名从各地来的军官,士官,勤务兵和打字员。当兵18年,第一次看到这么小的部队。真的完了。”不过1941年5月,又来了一位从此和辻政信结下一生渊源的朝枝繁春大尉。朝枝也是个怪人,从某种程度来说,比辻政信还要变态。陆军省军务局不干,这位军刀组参谋非要到南洋去刺探情报。

在变态的年代,就有那么多变态的机会,辻政信又起死回生了。1940年底,大本营又在考虑南方作战了。更重要的是,辻政信的老搭档服部卓四郎中佐就任了参谋本部作战课作战班长这一要职中的要职。服部交代辻政信,要拿出南方作战的研究成果来。

半年后一本名叫《只要读了就能赢》的手册,送到了参谋本部。辻政信这本手册,在民情、地形、气象、卫生、防疫、战法等兵器方面都说得十分详细,确实费了心血。该手册将武力战、思想战和经济战结合起来,省掉了原则性内容,仅讲述与热带作战有关的东西,一开始就定位于士官和普通士兵,用口语体写成,每段篇幅简短精悍,便于士兵在行军作战间隙阅读。这本手册后来印发了40万册,成为太平洋战争中日军的一件有效武器。1941年8月,辻政信终于重返参谋本部任作战课兵站班班长。

1941年7月28日,日军在南部法属印度支那登陆。8月1日,美国宣布对日本的严厉制裁。优柔寡断的近卫文麿首相决定去和罗斯福面谈,寻找打开危机的办法。结果反对声一片,近卫文麿内阁10月16日宣布总辞职,接任的是东条英机内阁。8月末,在东京芝区召开的一次陆海军幕僚碰头会上,辻政信公开扬言:“我要暗杀近卫。”别以为辻政信在说大话,1974年日本著名右翼大佬玉誉士夫,在接受采访时说:“一天,辻中佐到了我的办公室。说近卫首相想对美国让步,从法属印支撤军,从中国大陆撤军,甚至满洲国都要让出去,这绝对不可以。你手下有人吗?我要炸掉多摩川铁桥,那是近卫的必经之路。还交给我4颗定时炸弹,并说只要一颗就能让铁桥飞上天。”就这样上下合力,终于要向美国开战了。辻政信中佐大显身手的机会来了。所谓对美作战,海军要消灭或打残美太平洋舰队,而陆军就要拿下南洋的心脏:新加坡。

1941年11月5日,山下奉文奉命接任第25军司令官。军参谋长是铃木宗作,作战主任参谋就是辻政信。

诺门坎之战如果仅仅日本伤亡一万几千人,难道可以体现出苏联的强大么?要知道,苏联伤亡超过两万五千人。这样的结果,如何让日本人敬畏苏联的实力呢?没有被打痛,是不会有教训的。日本自己二战后的统计,仅仅死亡就达到一万八千八百多人,何况还有上万伤者。诺门坎之战直接影响了日本的作战部署,从此北进政策偃旗息鼓,开始了南进的全面筹备。日后全面开展了的东南亚作战,以及与美国的海上争霸,惟独与苏联相安无事,直到二战最后时期,苏联出兵东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