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邵逸夫

 盲浏快乐 2014-01-07

1 人物经历 编辑本段

  邵逸夫的父亲是上海锦泰昌颜料公司的老板邵玉轩。邵逸夫他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六,故后来人称“六叔”。

  邵逸夫在美国人开办的“上海青年会英文中学”念书时,就已经加入长兄邵仁杰在1924年成立的天一影片公司,助兄长开拓外埠发行。毕业后他放弃升学,全身投入电影制作。在18岁时,他已经成为摄影师,作品包括《珍珠塔》(上下集)及《西游记》等等。

  天一影片在创业首两年发展迅速,其他电影公司于是组成“六合影业公司”,群起杯葛“天一”,迫使上海甚至南洋的大戏院,不再播放天一的电影,史称“六合围剿”。1927年,邵逸夫与三哥邵仁枚便推出流动放映车,为星马乡村送片上门,是中国影业史上的首创。

  从1928年开始,邵家三兄弟不断收购星马的戏院和游乐场,组成属于自己的院线和发行网络,十年间开设了110间电影院、9间游乐场和剧场。[2]在1931年,邵逸夫赴美购买有声电影设备和学习当地的技术。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即1932年,因为局势不稳,“天一影业”决定迁往香港发展,并建立了“天一港厂”。1934年,天一凭借邵逸夫引进的技术,推出了中国电影史上第一套,由中国人独力制作的有声电影《白金龙》(粤语),为中国电影技术带来突破。

  在1938年天一影业正式改名为“南洋影片公司”,其后第二次世界大战波及东南亚,香港、南洋地区相继沦陷,邵氏各兄弟的电影事业大受打击。战后,二哥仁棣回港重建业务,并于1948年将“南洋影片”改名“邵氏父子”。同时间,邵逸夫与三哥仁枚的新加坡电影公司“邵氏兄弟”亦重拾轨道。但“父子公司”在港的发展不顺,遭“电懋”和“长城”两大电影公司夹击,所以邵逸夫决定接掌香港的电影生意。在1957年,邵逸夫回港以32万元买下“父子公司”的清水湾地皮,兴建邵氏影城,成立了“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自立发展他的电影事业。

1.1 全盛时期

  邵逸夫成立“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随即向当年另一对手电懋挖角,成功招揽以林黛为首的多位影星过档邵氏,亦罗致了邹文怀当宣传主任。邵氏兄弟创业作是林黛主演的黄梅调电影——《貂蝉》,结果票房不俗,亦成为李翰祥导演的成名作。这套电影更在第五届亚洲影展上囊括五大奖项,包括“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等。其后拍摄的黄梅调电影,都创下票房纪录,例如《江山美人》等等。其中《梁山伯与祝英台》更在香港、台湾两地屡创卖座纪录,将黄梅调电影的热潮推至顶峰。

  邵逸夫亦着力发掘新人,例如在1959年参与筹办香港小姐,为冠亚季军提供试镜机会;在1964年,邵逸夫开办南国电影训练班,培养了黄霑、罗文、王羽、罗烈、郑佩佩陈鸿烈等一批新人,又提拔了张彻当制作主任。而1966年邵氏胡金铨的《大醉侠》,就正式开创香港新派武打片的热潮,其后拍摄的《独臂刀》、《天下第一拳》等都广受欢迎,在西方世界亦具深远的影响力,例如《标杀令》系列就参考了很多邵氏武打电影,向邵氏武打片致敬。

  1971年,邵氏公司股票上市,制片量亦进入顶峰期,在1974年拍片达到50部,单一公司有如此年产量,是香港影业史上罕见的。而一向拍摄国语片的邵氏,在1973年推出《七十二家房客》,刷新票房纪录,就重振了粤语电影的地位。同时西方的性解放运动兴起,邵氏拍摄了不少艳情片,结果备受非议,甚至有文化工作者发表公开信,批评邵逸夫。但时而至今,不少邵氏艳情片都被形容为经典之作,例如《爱奴》、《金瓶双艳》等。其实除了自制电影之外,邵逸夫亦有投资西方电影,其中1982年的黑色电影《银翼杀手》最为经典。

  到1970年代中后期起,邹文怀另立嘉禾电影,加上1980年代新艺城的兴起,渐渐侵蚀邵氏的票房。邵逸夫逐决定转投新兴的电视行业。邵氏从此减产,租出或卖出院线,更将邵氏影城的地皮租予旗下无线电视。1987年邵氏正式停产,此前邵氏共推出逾1000部电影,亦最少获得三十个本地和国际电影奖项。停产之后,邵氏仍断断续续透过附属公司投资电影,例如《审死官》、《十万火急》,以及近期上映的《72家租客》等,但产量稀少。

1.2 转战电视行业

  回朔至1965年,当年利孝和、邵逸夫、余经纬及英美资金,投得香港的免费电视牌照,并于1967年正式启播,并由最大股东利孝和为主席,邵逸夫则任常务董事。1980年,利孝和病逝,而美英资金亦不愿派人入主无线,邵遂增持无线股权成为最大股权,担任无线的行政主席至今。2010年台湾智慧型手机宏达电公司董事长王雪红以个人名义与香港锦兴集团主席陈国强、Providence Equity Partners私募公司,联手买下邵氏兄弟(香港)手上的香港无线电视公司26%股权,邵氏则全面退出TVB经营。邵逸夫主政期间,虽然竞争对手亚视屡次易手,但无线的领导地位仍然保持至今,无线亦成为市值超逾百亿港元的传媒企业。

1.3 晚年

  2003年邵逸夫的邵氏兄弟宣布斥1.8亿美元,重新在将军澳兴建邵氏影城,在2006年局部落成,预计于2009年全面启用,太太方逸华曾表示,启用之后邵氏会再拍摄电影。

  2010年11月19日,邵逸夫出席无线43周年台庆。

2 安详离世 编辑本段

  2014年1月7 日晨,邵逸夫爵士在家中安详离世,享年107岁[6]

  其葬礼只供家人出席。无线电视发表声明,表示虽然知道终会有这一日(邵爵士离世),但不会因此减少公司的伤痛和失落,无线电视所有人员都会怀念邵逸夫,并向邵逸夫夫人方逸华及家人,致以深切慰问。

  据悉,1月7日早上8时许,邵逸夫爵士被发现昏迷在西贡嘉澍路清水湾大厦住所内,救护车到场将昏迷的邵逸夫送院抢救,可惜抢救无效。[7]

3 家庭情况 编辑本段

  他于1937年与年长他5岁的黄美珍在新加坡结婚,两人育有二子二女,长子邵维铭、次女邵素雯、三女邵素云及幼子邵维钟。这段婚姻维持了50年,直到1987年黄美珍85岁时于美国洛杉矶病逝。

  邵逸夫的现任太太方逸华于1931年出生于上海,随母亲长大,早年是个红歌星,在南洋一带很受欢迎。两人在1952年邂逅,此后四十余年,方逸华一直在邵逸夫身边帮他打理邵氏和无线的日常业务。直至1997年,两人才在美国拉斯维加斯正式注册结婚,当时邵逸夫90岁,方逸华66岁。

  自从发妻黄美珍逝世后,邵逸夫的几个子女便陆续淡出邵氏管理层。邵逸夫的两个儿子长居新加坡,在那里打理邵氏家族名下的商厦及住宅,对父亲的影视帝国无接手的兴[1]趣。

4 电影事业 编辑本段

  邵逸夫对华语影视圈的贡献享誉全球,被称为“华邵逸夫语影视大亨”,邵逸夫家族缔造的邵氏电影(SB)主宰亚洲电影市场半个世纪,“邵氏出品,必属佳品”的品牌更在东南亚街知巷闻,旗下影城物业是全亚洲最大的商业电视电影城,被称为“东方好莱坞”;邵氏家族也进军电视业,入股香港无线电视(TVB),四十多年来香港无线电视制作的节目蜚声国际,“全世界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邵逸夫旗下的邵氏电影(SB)和香港无线电视的电视剧”,经典的影视文化形象誉满全球、脍炙人口,是全球华人的集体回忆。

  邵逸夫叱咤影视圈和商界八十载,香港演艺圈“黄金一代”除了拥有邵氏兄弟和TVB两家上市公司,在新加坡也持有大量物业,保守估计其私人资产值超过一百亿港元。

  他持有其上市旗舰企业邵氏兄弟公司74.58%股权,市值达56亿元,其持股市值有42亿元。同时,他通过邵氏兄弟公司和邵逸夫基金,控制市值超过200百亿元的TVB32%的股权,成为单一大股东。

  1967年邵逸夫创建香港无线电视(TVB),并于1971年开设了被誉为“港星摇篮”的训练班,香港演艺圈“黄金一代”如:周润发、周星驰梁朝伟刘德华、郭富城、刘嘉玲等顶尖巨星,乃至大导演杜琪峰等都出自这个训练班。

  TVB在邵逸夫带领下好戏连台:《上海滩》《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鹿鼎记》等巨制捧出了“五虎将”黄日华、刘德华、梁朝伟、苗侨伟汤镇业;女星则在汪明荃赵雅芝郑裕玲后,捧出陈玉莲、曾华倩、戚美珍黎美娴、刘嘉玲等各具特色的花旦。值得一提的是,“四大天王”的人选和称号也由邵逸夫一手操办。

5 慈善事业 编辑本段

  邵逸夫捐助超过数以十亿计款项,为内陆、香港两地建设教育、医疗设施等。尤其是对教育事业和科技事业,邵逸夫捐赠的教育资金遍布神州大地,全中国多家高等院校均有邵逸夫命名的“逸夫楼”。香港多间专上院校的建设曾得邵逸夫捐助,例如香港中文大学的逸夫书院、香港大学的邵逸夫楼、香港城市大学的邵逸夫图书馆等。2005年,邵逸夫捐出1000万港元予南亚海啸受灾地区。

  在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级特大地震自然灾害发生后慷慨解囊向灾区捐款一亿港币,成为单笔个人捐款最多的人。

6 曾获荣誉 编辑本段

  1974年获英女王颁发CBE勋衔以表扬他在娱乐事业的成就,港督麦理浩爵士主持授勋。

  1977年获英女皇册封为KNIGHT BACHELOR,赐予爵士衔头。

  1990年,中国政府将中国发现的2899号行星名为“邵逸夫星”。

  1991年,美国三藩市将每年的9月8日定为“邵逸夫日”,以表彰在社会公益贡献。

  1998年,获特区政府颁发的GBM勋衔。

7 人物轶事 编辑本段

7.1 风云港岛

  20世纪50年代,香港得历史之机遇百业兴盛,电影业也不例外。1957年,邵逸夫正式移师香港,以50岁年纪为开辟事业新天地而搏命。1958年,邵逸夫在香港成立了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他想抢占香港这个制高点,还要建立自己的影院和出品自己的影片,而后者难度更大,关键要有制作优质电影的摄影厂。建厂就得买地。香港地少供不应求,他只买得清水湾一块地皮。那是一座荒山,用邵逸夫的话说,在山上向四周开枪,都不会击中任何人。

  邵逸夫别无选择。买下山后,夷去60英尺为平地,在上面建制片场。这便是后来闻名遐迩的邵氏兄弟电影制片厂。据悉这项工程仅地价和土方就花费近50万港元。此后,从这里拍摄的影片源源流向邵氏电影发行网,每年高达40多部影片,远远超过香港其它电影公司的影片产量。邵氏影城全盛时期,员工超过1300人,被外国传媒誉为“东方的好莱坞”。邵逸夫到香港之前,香港的电影院实行分级制,本土出品的电影只能在低级电影院放映。邵逸夫不信这个邪,他要用自己的电影征服香港人。作为一名优秀的制片人,他懂得组建什么样的队伍来实现意图。于是邵逸夫在报纸上大登广告,招聘人才。广告中说:“本公司有感于当今电影水准之低,决心改良设备,引进新技术,发掘制片人。本公司已选址清水湾建邵氏之影城,急需如下人才:制片、化妆、剪辑、配音及暗房等,公司将与同仁并肩奋斗,同甘共苦!”

  这则广告收到了意外的成效。不久,陶秦、李翰祥邵逸夫卜万苍、岳枫、罗臻、何梦华、严俊等名导演来了;林黛、李丽华、乐蒂、张仲文、丁红、丁宁、陈厚、赵雷、关山等名演员也来了。此外,邵氏公司还物色到一大批摄影、制片、化妆、剪辑等方面的人才,不少剧作家也前来应聘。邵逸夫首先聘用邹文怀当他的《电影周刊》主编。《电影周刊》内容丰富,生动活泼,特别是“影星生活”、“邵氏明星”、“国际影坛消息”等栏目,吸引了大批年轻人。

  就在这座电影城中,邵氏兄弟先后拍摄了1000多部电影,其中不少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了打响邵氏影城的第一炮,邵逸夫亲自挑选剧本,从几十部剧本中,最后选中了描写貂蝉故事的《江山美人》。然而财务人员一做预算,费用至少要花100万港币!便劝邵逸夫放弃这部片子。但邵逸夫大胆起用年仅30岁的李翰祥担任导演。李翰祥果然没有辜负邵逸夫的厚爱,《江山美人》一炮打响,创下当时香港电影票房最高纪录,并且囊括了第五届亚洲电影节五项大奖。这部电影不但使邵氏公司站稳了脚跟,也使李翰祥一举成名。

  紧接着,邵逸夫又不惜重金,把《杨贵妃》、《梁山伯和祝英台》搬上了银幕。这两部倾注着邵逸夫心血的巨片上映后,在香港、台湾以至东南亚一带掀起了一股中国片的狂潮,观众简直为它着了魔。据说《梁山伯和祝英台》在台湾上映时,有位老太太居然连看了100多场。各种报刊争相评论邵氏出品的电影,欧美人也纷纷前来订购邵氏的影片。[2]

7.2 精益求精

  邵逸夫以实际行动来要求自己成为精通电影的专家。他每天最低限度看一部电影,几十年来坚持不辍。好的电影和坏的电影他同样喜欢看,他要看好的电影好在哪里、坏的电影怎样坏。他不但是看电影最多的中国人,而且他也是中国最精通业务的电影企业家。早在上世纪50年代,他就精通了电影中的任何工作:剪辑、摄影、化妆、剧本、导演,样样内行。而他取得成功的另一重要因素,就是他做事认真。他曾说:“我做事的态度,便是要把每件事都做好,即使是最微细的部分,也要彻底做好。一样事情不做到十全十美,我是绝对不放松的。同时我自己的工作时间也很长,一早就来(上班),很晚很晚才下班”。邵氏拍每一部影片,首先考虑的是观众喜欢不喜欢。凡是观众不喜欢的,就坚决不拍。因此,他拍的电影上座率很好,常常观众场场爆满。最盛时,每天有100万观众光顾他的影院。邵逸夫最早在香港推行电影明星制,造就了大批大明星、大导演和名编剧,如胡蝶、阮玲玉、李丽华、林黛、陵波、李翰祥、邹玉怀、张彻……无不出自“邵氏”门下。 邵逸夫称自己制片相当“严谨”,为了保证影片质量,他对影片严格把关。出现劣片,若无法补救,宁愿烧掉。他说:“在早期,我成日烧片,没有好的戏,我宁愿烧,烧掉好多部。”“观众看了劣片一定好不开心,看多了,就会对你失去信心,所以做劣片不如烧。”据称,邵氏在迄今的37年间,烧掉的影片以十部计。“邵氏出品,必属佳片”此话绝非诳语。

  邵逸夫的成功还在于他从步入电影业时就认定,搞电影事业必须生产发行结合,方有出路。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邵氏兄弟实行“每月一院”的办法,在香港和东南亚,邵氏影院星罗棋布,形成一张巨大的发行网络。70年代,邵氏影院开始闯入世界影片市场,先后在美国、加拿大与欧洲若干国家自建戏院,或组织发行渠道,使中国影片在世界影坛崭露头角。进入80年代,邵氏公司已有300多家自办或代理的电影院发行网络,每年拍摄的40多部国产片可及时发往世界各地。这不仅娱乐了各国观众,对传播中华文化亦有莫大之功。

7.3 电视行业

  1965年,邵逸夫开始进军电视业。他与利孝和、余经纬及英资公司合资创办“电视广播有限公司”(即“无线电视”)选定1967年11月19日正式启播,并由公司最大股东利孝和出任董事局主席,而邵逸夫则为常务董事。70年代末期,电影业开始走下坡,受到来自电视的威胁和挑战,邵逸夫精明的邵逸夫立即收缩电影业务,转投无线电视。当时曾有人批评他误入歧途,邵逸夫却笑骂由人,我行我素。

  1980年,因利孝和心脏病突发逝世,利氏家族又无心打理之下,改为邵逸夫接任董事局主席一职,并增持无线股权,成为最大股东。随后他集中力量经营所属的电视明珠台和翡翠台,将“邵氏影城”的明星和香港演艺的精英都网罗到门下,使“无线”制作的高水平高质量的电视剧集纷纷出笼,收视率急剧上升,压倒其在香港的竞争对手“亚视”,雄视港岛,影响扩及中国内陆、澳门、台湾和世界各地华人社会。时至今日,仍然是香港免费电视“一哥”。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历时四十多年的TVB虽然为邵逸夫所创立,但今时今日的TVB已不再单单属于邵逸夫一个人的了——她已是香港人的TVB了。时间便是最好的证明:她的电视剧、综艺节目、广告等等电视节目在全球各地吸引着无数的粉丝吗?邵逸夫只不过是一个时代的记号,因为他的光环太大了,所以在其年龄问题而退出TVB时才出现了光荣引退这一新闻而已。正所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相信许多年以后香港电视界一样会在有万万千千个邵逸夫的出现。

7.4 邵氏大奖

  邵逸夫一直稳居香港超级富豪排行榜上。他乐善好施,热心公益,是港岛屈指可数的大慈善家。早在1973年他就设立了邵氏基金会,致力于各项社会公益事业。

  从1985年起,邵逸夫开始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中国内陆。从那一年起,邵逸夫平均每年都拿出1亿多港元用于支持内陆的各项社会公益事业。他对中国敎育事业更是情有独钟,如今以“逸夫”两字命名的敎学楼、图书馆、科技馆及其它文化艺术、医疗设施遍布中国各地。

  20多年来,邵逸夫一共向内陆捐助了30多亿港元,兴建了5000多个敎育和医疗项目。

  2002年11月15日,邵逸夫捐资创立的“邵逸夫奖”在香港正式宣吿成立,用以表彰全球造福人类的杰出科学家。“邵逸夫奖”100万美元的巨额奖金足以媲美被视为国际最高自然科学奖项的“诺贝尔奖”,因而被称之为“21世纪东方的诺贝尔奖”。邵逸夫说:“我相信人类的伟大在于追求、硏究、传授学问、造福人类。”

  1990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为表彰邵逸夫对中国科学敎育事业的贡献,将中国发现的2899号行星命名为“邵逸夫星”。1991年,美国旧金山市将每年的9月8日定为“邵逸夫日”。

7.5 卸任主席

  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董事局2011年12月7日宣布,现年104岁的邵逸夫将于12月31日卸任公司董事局主席、非执行董事及董事局下辖行政委员会成员的职务,由现任副行政主席梁乃鹏接任主席一职,任期两年,邵逸夫妻子方逸华则继续留任副主席兼董事总经理。 [3]邵逸夫则获委任为荣誉主席。[4]

7.6 三重身份

  娱乐圈教父

  不久前,本港传媒评选娱乐圈中最具影响力的人物,六叔位居榜首。这不仅是因为他是本港娱乐圈明星中惟一年龄过百的人瑞,更重要的是他所执掌的TVB王国是目前亚洲最大中文节目内容的供货商,在本港有着近乎垄断的竞争态势;邵氏出品的影响力,甚至在港资还未全面启动北上掘金潮之前,便已先行渗入内陆,TVB制作的《射雕英雄传》等电视剧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内陆引发了万人空巷的盛况,至今仍被一代人奉为“经典”;香港演艺圈的“黄金一代”也基本出自邵氏,如周润发、周星驰梁朝伟刘德华刘嘉玲等等。

  不仅如此,邵逸夫对推动香港电影的发展亦功不可没,他可以被视为是华人电影史的“活古董”。在上世纪的二三十年代,他与几位兄长联袂称霸整个东南亚的电影市场,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爪哇、越南、婆罗洲等地拥有110多家电影院和9家游乐场。1932年,邵氏兄弟在香港摄制完成第一部有声片《白金龙》,开创了中国由邵逸夫独掌大权的局面始于上世纪60年代。1957年,他只身赴港创业,一年后,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成立。20世纪六七十年代,邵氏兄弟出产了1000多部电影;在日本、泰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200多个发行网点,专门放映邵氏公司拍摄的中国影片;当年风靡亚洲的影星,如胡蝶、阮玲玉、李丽华、林黛、凌波等无不出自邵氏门下。

  可以说,邵逸夫缔造了香港影视的黄金时代。在香港的文化史上,他是一个即使再过一百年都不可被忽略的标杆性人物。

  富豪榜常客

  与时常出现在娱乐版头条的明星身份相比,六叔或许更钟意被视为是一名成功的商人——捱得苦、做事勤勉、精通业务、市场敏锐度极强、对成本錎铢必较,老一辈港商的致富之道在他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邵逸夫并非出身于贫苦人家。他的父亲在上海拥有一家颇具规模的颜料公司,可邵氏兄弟无人继承父业,全数进了娱乐圈。他于1926年追随兄长赴新加坡开拓南洋电影市场,由职位最卑微的电影放映员做起。由于当时邵氏刚起步,并没有自己的电影发行网络,他只能自己挑着装影片和器材的担子跑遍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每个角落,到有华人聚集的地方放映。

  至上世纪60年代,邵逸夫的影视王国颇具规模,他的勤勉却不减年少。据说他至古稀之年仍坚持每天工作16个小时。著名导演张彻在邵的手下工作过,他写的书中回忆说:“邵逸夫当年治事之勤,是我生平罕见,他坐的劳斯莱斯是名贵豪华的车,车里有酒吧,他改装成小型办公桌,连途中的时间都不浪费。”

  就商人而言,六叔也算是魄力过人、决策果断。他从上世纪20年代与兄长一起打拼三十余年,已在南洋积累了相当的身家,却仍选择在知天命之年赴港“创业”;至20世纪70年代末,他淡出拼搏了近50年的电影业,转向进军新兴的电视行业时,已年过古稀––即使忽略掉他所创出的那一番业绩,六叔的毅力也值得今日受困于转型的香港后生景仰。

  拍电影、卖电影的人大多喜欢以“文化人”自居,六叔倒愿意诚实地承认自己是一个生意人。影评家们常常指责邵氏出产的影视作品“媚俗”,缺少艺术价值,产量大、传世少。但仅以商业价值而言,专走小市民路线的“邵氏出品”称霸香港电影市场近二十年;常被斥为盛产肥皂剧的TVB,也能常年坐拥本港收视率和广告收入之首在营商方面,六叔则与所有对成本錎铢必较的香港老板并无差别,他甚至为此闹出了笑话。例如,当年尚未成名的李小龙曾找他毛遂自荐,欲以每部一万美元片酬拍电影。但邵逸夫认为此人太狂妄而把价码压至每部2500美元。结果李小龙掉头投奔了六叔的竞争对手嘉禾,致使邵氏错失了香港电影史上最具票房号召力的“金鸡”。另一次是他拒绝了一名剧务要20元买100个生煎馒头给片场工作人员的申请,理由是公司内部食堂所卖的馒头一个纔一毛钱。结果,出外景的工作人员因没有早餐吃而闹罢工,邵氏为此损失了近万元。

  事后,六叔的太太方逸华只好戏谑地告诉公司同仁“他可省了十元”。

  慈善大家

  六叔并非香港最有钱的人,但却是香港富豪中屈指可数的大慈善家。可以说,他在香港的影响力源自于他的影视王国,而他在内陆的口碑则主要是因为他的慈善捐赠。

  早在1973年,六叔就设立了邵氏基金会,从1985年起,他平均每年向内陆捐赠1亿多元,用于支持各项社会公益事业。

  1990年,中国科学院为了表彰他为中国教育事业做出的贡献,将中国发现的2899号小行星命名为“邵逸夫星”。

  据统计,二十多年来,他共向内陆捐赠了34亿港元,兴建了5000多个教育和医疗项目。目前,以逸夫两字命名的教学楼、图书馆、科技馆及其它文化艺术、医疗设施遍布中国各地。2002年,六叔还捐资创立被誉为东方诺贝尔的邵逸夫奖,用以资助全球造福人类的杰出科学家进行研究,目前基金总额已高达50亿元。[5]

7.7 逸夫之最

  拍摄了中国最早的有声粤语电影《白金龙》

  拍摄影片1000余部,为中国所有电影制片厂之冠

  拥有最多的影院,最高时期达200多家,为中国私人拥有量之首

  建造了亚洲最大的电影拍摄基地

  历史上最年长的在任上市公司主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