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用报销的舞弊防范与内部控制
马军生 本文刊登于《中国会计报》2011年4月29日 一、案例简介:串通舞弊来报销,虚报费用二十多万 在职场小说《杜拉拉升职记》中,描写了一个非常典型的费用报销舞弊案例:销售部的大区经理岱西伙同部门行政助理伊萨贝拉,通过伪造签名、涂改报销单据等方式,虚报费用二十多万元,最后舞弊被发现曝光。 我们来看小说当中是如何描写这段情节的: 财务部送来上月的部门费用报告,王伟(注:销售总监,岱西的上级)特别留心地研究了岱西的费用,这一研究,在一个不起眼的地方让他看出问题来了,他发现了一笔他并没有签过字的费用在财务部得到了顺利报销。
王伟和拉拉一分析,拉拉惊得目瞪口呆。她刚加入DB的时候,就是任职销售行政助理,登记费用、统一将原始报销单据送财务、每个月和财务部核对部门费用以协助大区经理监控预算,是她当时每月必做的功课--因为她非常清楚王伟说的是对的,伊萨贝拉和岱西串通做假了。 二、案例评析 从本案例当中的DB公司报销流程来看,相对还是比较完善的,费用报销要经过申请、复核、审批、支付、事后核对等流程,相关职责也进行了分离,但是由于串通舞弊,加上公司在报销时数字填写采用阿拉伯数字、使得数字涂改容易,以及财务在审核签名时不够仔细等因素,最终导致内控失效。 虽然小说是虚构的,但现实中利用费用报销进行舞弊的现象并不鲜见,费用报销过程中常见舞弊手段有: 1、虚报或高报费用:与费用相关的活动并未实际发生,凭空捏造费用项目,或虽然实际发生,但报销金额却高于实际金额,从而虚报或高报费用。 2、伪造或涂改原始单据,譬如假单据、阴阳发票、涂改数字等手段,达到多报费用目的。 3、重复报销:利用同一事项或单据重复报销,比如同一事项开两张发票,或报销过的单据抽出来再次报销。 4、模仿签名:模仿领导签字,蒙混过关。 5、未经审批或越权审批:有些企业由于授权审批不清,导致费用不当报销,未按规定审批。 6、串通舞弊:内部各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之间,企业内部与外部有关人员之间利用各自的“方便”条件,逾越企业规定,合伙舞弊。 7、监守自盗:利用企业职责分离方面漏洞,利用自己保管钱财或经手有关事项,而由没有相应有效监督,利用职务之便进行舞弊的行为。 8、混水摸鱼:利用公司账务核算混乱或管理漏洞,进行报销舞弊。 当然,费用报销舞弊往往是以上一个手段或多个手段共同使用的,而舞弊得逞也反映了企业内控在某一方面的缺陷,也是企业加强内控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三、完善费用报销的内部控制 针对企业费用报销中常见问题,企业可从以下方面完善控制: 1、 完善审批流程,加强授权审批控制,措施包括: (1)完善审核审批流程:根据常规授权和特别授权的规定,明确各岗位办理业务和事项的权限范围、审批程序和相应责任; (2)编制常规授权的权限指引,规范特别授权的范围、权限、程序和责任,严格控制特别授权; (3)企业各级管理人员是否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 (4)对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审批或者联签制度; (5)以级别最高的人员来报销费用,规定任何级别人员都不能签批自己的费用,包括公司高层领导在内,如多人发生同一项业务活动时,必须以最高级别的人员来报销费用,防止高级别人员将费用交给下级报销,规避费用报销控制措施。 2、 建立书面的审批权限表:不少企业的审批权限散见于不同的管理制度,而且经常发生临时变更,甚至不同的制度之间对权限规定存在冲突,对某些权限规定不明,这些都会导致内控漏洞。建议企业应建立统一、明确的审批权限表,并定期维护更新,财务人员在审核付款时,也就比较清楚地知道费用是否经过适当审批。 3、 建立管理人员签字样本,防止伪造签字,并要求财务人员审核时认真比对签字,如本案例当中DB公司建立签字样本,但遗憾的是执行过程中财务人员疏于检查。 4、 对不相容职责分离:对报销经办人员、审核人员、批准人员、付款执行、审计检查等职责进行分离,从而起到防止或及时发现相关舞弊活动,例如案例中报销人将审批后的单据交给部门助理登记,由部门助理送交财务部,则可防止报销人员在报销过程中可能。 5、 凭证与表单的规范控制:通过统一的表单,防止报销人未经授权;对表单进行连续编号,防止伪造或乱用表单;规范表单的数字填写,要求填写大写数字,防止相关人员涂改或变造数字;要求报销时填写附件张数,防止私自增加票据;对已付款的表单,加盖“付讫”印章,防止重复支付; 6、 预算控制:通过事先预算,超过预算额度的业务活动需要特别审批。加强预算的管理作用,需要在费用报销审批环节就纳入预算的管理范围,预算内的费用或付款将被优先审批支付;超过预算的业务活动将被更严格地审批。另外,所有的预算对应到相关责任人员,并对预算进行监控,从而一定程度防止虚报或高报费用。 7、 事后控制和分析:每月将报销费用汇总分析,报告给主管领导,建立费用报销中的沟通机制,从而对一些虚报、高报、伪造签字或未经授权批准的费用,能够及时发现查处,对报销人来说,在知道公司存在这些控制措施后,也会有震慑作用;另外,建立对费用的监控、分析制度,通过费用分析,可及时发现费用的异常或不合理之处,也能起到发现报销舞弊、加强费用控制的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