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一般原理

 亭溪秋实 2014-01-08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一般原理    返回

一、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概述

(一)教育科学研究的性质与特征


1.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按照某种途径,有组织、有计划、系统地进行教育研究和构建教育理论的方式,是以教育现象为对象,以科学方法为手段,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以获得教育科学规律性知识为目标的一整套系统研究过程。


2.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研究方法特点


(1)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教育规律,以解决重要的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为导向。
(2)要有科学假设和对研究问题的陈述,研究的问题有明确的目标和可供检查的指标。
(3)有科学的研究设计,准确系统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并收集可靠的资料数据。
(4)强调方法的科学性,它是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遵循一定的科学研究程序,有目的、有计划的认识活动。
(5)有创造性,对原有的理论体系、思维方式及研究方法有所突破,这是研究最重要的特点。


3.教育科学研究的独特性


       教育科学研究区别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研究的独特特点主要表现在:

        (1)带有很强的综合性和整体性;
        (2)研究的周期较长;
        (3)针对性、实践性强;
        (4)教育科研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的积极参与,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4.教育科学研究的效度


       所谓效度,是指所进行的研究是基于事实或证据的,是能够被证明的,是有效的。具体地说,效度包含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内在效度是指研究结果能被有把握地准确解释的程度;外在效度是指研究的结果能被推广到更大人群和其他条件的程度。研究的效度指结论的准确的解释性(内在效度)和结论的普遍性(外在效度)。两种效度都只是度的问题。


5.教育科学研究的信度


       研究的信度是指研究的方法、条件和结果是否可以重复,是否具有前后一贯性,即研究的可靠性。内在信度指在给定的相同条件下,资料收集、分析和解释能在多大程度上保持一致。外在信度涉及的是一个独立的研究者能否在相同或相似的背景下重复研究并得到相同或相近的结论,它指的是重复性。为保证可重复,研究中必须包括对研究过程和条件的充分界定。不同研究所需要界定的方面可能不一样多。


(二)教育科学研究的分类


1.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是根据它们各自不同的目标或目的来区分的。基础研究不一定要有当前的实际用处(虽然并不排除这种可能性),它的基本目的在于发展和完善理论。如果基础研究产生了实际应用价值,那也是附带的,并非研究的初衷。通过研究,寻找新的事实,阐明新的理论或重新评价原有理论,它回答的是“为什么”的问题,与建立教育科学的一般原理有关。

        应用研究旨在应用或检验理论,评价理论在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它的目的是解决当下的、实际的问题。这样的研究是指向特定问题的,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划分有时是相对的,两类研究常常互为补充。


2.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


       定性研究是用文字来描述现象,而不是用数字和量度;相反,定量研究是用数字和量度来描述现象,而不是用文字。尽管二者在概念和方法上存在着差异,但这种区别就实施研究来说不是两分的,而是一个定性定量的连续统一体。定性研究基于描述分析,本质上是一个归纳的过程,即从特殊情境中归纳出一般性的结论。定量研究与演绎法更接近,是从一般的原理推广到特殊的情境。


3.实验研究


       实验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根据一定的假设,在教育活动中创造能验证实验假设的系统和环境,主动控制研究对象,排除无关因素的干扰,从而探索事物的因果联系。


4.准实验研究


       准实验研究与实验研究一样,包含一个或多个实验变量。但是,与参加者被随机地分配的实验处理不同,研究中的被试是被“自然”地分配组合。因为随机分组的努力经常遇到困难,所以在教育研究中更经常地使用准实验研究。


5.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涉及教育、心理、社会变量中的事件、分布和关系。与实验研究不同,它的变量不是人为的,而是现有自然情景中的变量。有些调查只局限于现状,有些则试图确定变量之间发生的关系和影响。后一种情况称为回溯研究。


6.历史研究


       历史研究涉及对过去发生事件的了解和解释。它的目的在于通过对以往事件的原因、结果或趋向的研究,帮助解释目前事件和预测未来事件。
7.
人种学研究


       人种学是在广义的文化概念下对特定的文化情境做深、解析性的描述。教育的人种学研究是指对特定情况下的教育制度、过程和现象的科学描述的过程。人种学大量依赖于对所研究现象的观察、描述、定性判断或解释。它发生在自然的情境中,重视过程,旨在获得整体画面。


(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层次和类型


l.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四种研究水平


(1)直觉观察水平(资料收集水平):回答的问题是“发生了什么?”
(2)探索原因水平(内在效度):回答的问题是“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探索的是现象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属于探究因果关系水平的研究。
(3)迁移推广水平(外在效度):回答的问题是“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将发生同样的现象吗?”
(4)理论研究水平:回答的问题是“研究中有哪些潜在的基础理论原则?”


2.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分类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类型


       目前所使用的较有效的分类方式基本上有三种。


(1)按适用范围和概括程度分,可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适用于某科学研究领域的特殊方法,是具体的科学方法论。第二层次是适用于各门科学的一般的研究方法,带有一定普遍意义,适用于许多相关领域的方法论,这是现代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共同适用的科学研究方法论。第三层次是关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探索实现主客观世界相一致的最一般的方法论,这就是更具有概括性、适用于一切科学领域的哲学方法论,即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对立统一关系。
(2)按研究目的、功能、作用分,可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研究、评价研究、预测研究。
(3)按研究方法分,可分为历史研究、描述研究、相关与比较研究、实验研究、理论研究。


(四)教育科学研究与教育科学发展


1.现代教育的概念


所谓现代教育,是指朝着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条道路前进的教育。现代教育是相对于传统教育而言的。


2.现代社会对现代教育提出的新问题


       现代社会的发展给现代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问题,诸如:
(1)要求更深入地研究人类自身发展和教育发展的规律,尽快提高和改善人口质量。
(2)要求拓展教育的功能。面对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的内容、形式及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教育不仅担负人类自身发展的功能,还应担负相应的经济功能、文化功能、保护生态环境的功能等。
(3)现代社会发展的整体性、开放性,要求教育也必须改革调整自身的内部系统结构和外部关系,加强学校与社会、家庭的联系,加强国际间教育、文化的对比研究。通过研究,不断地进行自我调整,保持相对平衡,等等。


3.教育科学研究在教育科学发展中的主要作用


(1)教育科学研究是促进教育改革的动力。
(2)教育科学研究是发展和完善教育科学理论的基础。
(3)教育科学研究是培养未采教育改革家的重要战略措施。


二、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历史发展


(一)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的主要历史阶段


1.从古希腊至16世纪:直觉观察时期

2.17世纪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

3.20世纪以来形成为独立学科的时期

4.现代教育与现代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变革

 

(二)影响教育研究极其方法发展的基本因素

 

1.哲学认识论与教育研究

2.科学技术发展与教育研究
3.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与教育研究
4.相关学科的发展与教育研究
5.社会文化传统与教育研究


(三)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及方法论原则


1.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
(1)提高理论的构造性、清晰性、预见性,
(2)教育研究方法的统一性与多元性
(3)现代科学研究成果及其研究方法的移植
(4)关注教育研究的价值标准
(5)教育研究的可操作性


2.教育科学研究应遵循的方法论原则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2)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方法论的合理移植和借鉴

(3)数学方法的合理应用,定性与定量研究结合

(4)从国情出发,批判、继承与创新

 

第二讲 教育研究的构思与设计 返回


研究课题的选定


1. 正确选定研究课题的重要意义


(1)科学研究始于问题
(2)选题决定教育研究的方向和水平
(3)正确选题是教育研究工作者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功


2.一个好的研究课题应有的特点


(1)问题必须有价值
(2)问题必须有科学的现实性
(3)问题必须具体明确
(4)问题要新颖,有独创性
(5)问题要有可行性


3. 教育研究课题的类型及来源


(1)教育研究课题的基本类型
(2)教育研究课题的主要来源


4. 选题的过程及方法


(1)要有明确的、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
(2)要善于对问题进行分解
(3)要善于转换问题的提法,并使问题形成系列
(4)要对选定的课题进行论证

 

二、文献检索(ppt)

 

第三讲 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返回

一、教育科学的历史研究法

 

 (一)教育科学历史研究法的基本概念

 

1.历史研究法、教育科学历史研究法的概念


       历史研究法是借助于对相关社会历史过程的史料进行分析、破译和整理,以认识研究对象的过去,研究现在和预测未来的一种研究方法。
       教育科学的历史研究法是通过搜集某种教育现象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事实,加以系统客观地分析研究,从而揭示其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2.历史研究法的基本特点历史性

 

(1)历史性。先表现在研究对象上,是过去发生的教育事件,目的是通过对教育事件的历史发展过程及具体内容的考察,探求教育发生、发展、演变的历史规律,并对它未来发展的基本趋势作出科学预言。其次表现在研究过程上,按照历史的时间顺序和空间范围再现历史的全过程,包括它的每个发展阶段。
(2)具体性。历史研究是在丰富而具体的文献资料基础上,揭示研究对象发展过程中的一切历史形式、全部丰富的内容以及各种相关因素,所以必须把握最能说明问题的史料。
(3)以逻辑分析方法为主。用逻辑分析方法对历史事实进行理论概括,能更深刻地认识事物演变的历史规律性,更深刻地认识那些还处于萌芽状态、表现模糊不清的东西。


3
.历史研究法的作用


(1)通过历史研究揭示教育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帮助认识现代教育的实质。
(2)通过历史研究,帮助我们借鉴历史经验,预测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促进教育发展并提高科学化水平。
(3)通过历史研究,开拓新的教育研究领域和研究课题,不断提高研究人员的评判分析能力。


4
.历史研究法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的适用范围:


(1)对各个时期教育发展情况的研究。以历史发展的逻辑顺序完整地认识教育发展史的基本脉络,包括对中外教育史从古代、近代到现代的教育实践与理论发展的研究。
(2)对历史上教育家们的教育思想、理论观点的研究。中外许多重要的教育家在各自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思想成果,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形成不同的学术观点,集中反映了一定时代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的轨迹和规律,也代表着发展演变的各个阶段。
(3)对一个时期教育流派、教育思潮的分析研究,以及对不同教育流派理论的比较研究。侧重于教育思想的研究,重点在于揭示各历史阶段不同思潮和流派的特点,对教育实践的作用和对以后教育的影响,并探讨不同思潮和流派论争、融合和演化的规律。
(4)对一定时期教育制度如法令、计划、政策的评判分析。
(5)对外国教育发展状况的分析。侧重对国际教育的比较研究,内容十分广泛。
(6)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二)历史研究法的一般步骤及方法结构体系


l.历史研究法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分析研究课题的性质、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有关的资料条件,权衡使用历史研究法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第二步,史料的搜集与鉴别。要用多种方法尽可能地搜集有关史料,并用各种方式鉴别其真伪,为下一步研究提供确凿可信的历史事实。
第三步,对史料的分析研究。


2.历史研究法的结构体系


教育科学的历史研究法基本包括三个层次:
(1)搜集、鉴别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首先,要通过博览认真搜集史料。史料要力求全面、准确地反映研究对象的真实情况。其次,要学会使用辑佚、校勘、训诂等方法。要尊重历史,用历史发展观点对待史料,不随意涂改。
(2)揭示历史事件与历史过程发展规律是历史研究的核心。这一层次涉及三方面的研究:教育领域各学科发展通史以及断代史;教育领域各学科基本理论与实践发展专题史;教育科学理论学派史及其代表教育家基本理论的研究。分析的方法包括历史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和阶级分析方法。
(3)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是历史研究的科学方法论。它是社会科学的一般方法论,为教育领域的历史研究提供了指导原则,是历史研究方法系统的最高层次,又是研究的落脚点和保证。

 
(三)
运用历史研究法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历史研究中资料来源及其分析鉴别


       历史研究的资料可以是第一手信息资料,即原始来源,也可以是第二手信息资料,即间接来源。
对史料的考证和评价过程分为外部评论和内部评论两种。外部评论主要确定资料的真伪或真实性,内部评论主要确定史料的客观性、可靠性。 教育史料的鉴别考证内容和基本方式有辨伪考证、年代考证各地点考证、作者考证、文献原形考证。


2.坚持唯物史观,正确处理历史研究中古与今、史与论、批判、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1)古与今关系,即研究历史与研究现实的关系。要正确对待古与今,通古今之变,尊重历史,古为今用,使教育研究为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服务。
(2)史与论的关系,即史料与史学的关系。任何历史史料的搜集,都必须在一定理论指导下进行,包括一定的教育理论及方法论的指导,以明确史料的性质、范围和种类,并伴随初步的鉴别、审定。理论在历史研究中的渗透性和决定性,能弥补由于客观条件和主体价值标准制约所带来的偏颇,避免仅限于现象的描述和史料的堆积,从形式到内容真正把握历史事实的发展演变并揭示其发展规律。
(3)批判、继承与创新关系。应继承丰富的历史遗产,但不是全盘照搬或全盘否定,而是在选择、批判基础上的继承。批判中包含着继承,而继承是包含在否定中的肯定。批判、继承的目的在于创新。


3.研究者应具有历史感和现实感


      历史感,是一种以历史事实为前提,以尊重历史的价值为基础,以历史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创造性转化历史为目的的主体意识。现实感则表现为研究者对所处时代教育发展的高度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对反映时代发展的重大课题的高度敏感性及对发展变化特点、趋势的深刻洞察和认识,也表现在借助当代认识工具和思维方式,不断扩展和深化对历史问题研究的水平上。


二、教育科学的比较研究法


(一)教育科学比较研究法的基本概念


1 比较研究的概念


       教育科学的比较研究是对某类教育现象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表现进行比较分析,以揭示教育的普遍规律及其特殊表现,从而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


2.比较研究的实质

 

      从事物的相互联系和差异的比较中,观察事物,认识事物,以而探索规律。


3.教育比较研究的历史发展
      据国外学者的考察,一般将教育比较研究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1)“旅游者的传说”阶段。
(2)记实研究阶段(19世纪)。
(3)分析研究阶段(20世纪前60年间)。
(4)多样、综合的系统比较研究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后)


4比较研究在教育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1)比较研究法与历史研究法结合,帮助我们从显示问题人手,追溯事物发展的历史渊源并研究事物发展的过程和规律。
(2)运用比较方法,分析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有利于深化教育科学理论的研究。
(3)通过对教育现象问题的比较研究,为制定正确的教育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三、教育科学的调查研究法


(一)教育调查研究法的一般原理


1.教育调查研究法的概念


       教育科学的调查研究法是在教育理论指导下,通过观察、列表、问卷、访谈、个案研究以及测验等科学方法,搜集研究资料,从而对教育的现状作出科学的分析和认识,并提出具体工作建议的一整套实践活动。


2.事后追溯研究


      事后追溯研究是调查研究的一种类型,它通过对已发生的事进行追溯,研究各种变量可能的关系和效果,强调非实验性的启然情境和数据资料收集的方式。

 
3.教育调查研究法的主要功能

 
(1)揭露问题,暴露矛盾,通过不断解决教育内外部的各种矛盾促进教育的发展。
(2)发现、总结和推广先进教育思想和经验,改进工作,提高教育质量。
(3)为不同层次和不同要求的教育管理和预测工作服务。


4.教育调查研究法的分类


按调查对象的选择范围,分为典型调查、普遍调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和专家调查(德尔菲法);
按调查的内容,分为学科性的典型调查、反馈性的普遍调查和预测性的抽样调查;
按调查方式方法,分为被调查者自我报告方式搜集资料的方法、研究者经自己的感官等方式搜集资料的方法、通过一定测试搜集资料的方法和总结经验法;
按综合性程度,分为三类:包括学校调查、社会调查及公意调查的一般调查研究;包括个案研究、因果比较研究、相关研究的溯因调查研究;包括儿童发展研究、趋势研究的发展调查研究。


5.教育调查的纵向设计和横向设计


       纵向设计涉及随着时间推移收集资料的调查和在特定时间内及时收集资料的调查。趋势研究是纵向设计的一种,是在一段时间内对研究总体的纵向研究,通常要从总体中取样,再测量随机样本。其变通形式是群体研究,即在一段时期内对特定群体进行的纵向研究。纵向设计的另一形式——专门对象研究,是对同一样本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测量的纵向研究。
       横向设计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从一个样本或者从一个以上代表两个或两个以上总体的样本中收集资料。


6.教育调查研究法的一般步骤


(1)根据研究课题的性质、目的、任务,确定调查对象、调查地点,选择相应的调查类型和调查方式;(2)拟订调查计划;(3)做好各种技术、事务和组织准备;(4)进行试探性调查,得到被调查对象的一般认识,修改调查提纲及工作方案;(5)制定调查表格、观察问卷、访谈提纲及编制测验题目;(6)实施调查;(7)整理调查资料;

 

(二)调查表与问卷调查

 

1.调查表

 

(1)调查表的基本特点与适用范围调查范围较广,调查对象多是某一教育群体或某一地区教育现状;偏重事实资料的搜集;由被调查群体有关承办人依据实际情况填写,具有一定的可靠性;调查表简明,便于统计。


(2)调查表的种类与基本格式
种类:单一表和一览表。
基本格式:总标题;横行与横标目、纵栏与纵标目;数字资料;表尾;附录。


(3)调查表的编制与要求


        编制科学适用的调查表,不仅要掌握编制的基本技术要求,而且要抓住两个关键环节:一是根据研究课题拟定研究的具体问题,从而界定表格涉及的内容范围;二是要对每一基本方面项目的具体内容有准确的把握,客观地反映事物的全貌及蕴含的特性,以便分析和比较。
        编制要求:表的标题应简明醒目;表的大小能容纳所有研究项目,便于携带保管;表中各项目有系统地排列,简明清晰;为防止答案有误,宜有相互参证的项目;表尾应注明调查单位,调查员或填表人姓名,填表日期;表内数字的上下位置要对齐,相同数字仍须全部写出。暂未获数字用删节号表示,不可能获得数字用短线标明,推算得出的数字应在表下注明。


2.问卷调查


(1)问卷调查的特点与适用范围


特点:方便、省时、花钱少;可以不署名,某种情况下结论较客观;能搜集大样本信息;便于整理归类,进行量的统计。
局限:若问卷设计不当,或被调查者不合作,就会影响结论的代表性;所搜集的资料往往是表面的,不能深入了解深层次的真实情况;若调查对象不作回答,难以知道不回答的原因,会影响问卷的效度。
适用范围:偏重于意见、态度或看法的调查,并往往以个人或——群人为对象。


(2)问卷类型及问题型式


结构型问卷(封闭式问卷)的问题型式包括:是否式、选择式、评判式、划记式。
非结构型问卷(开放式问卷)的问题型式包括填空式和问答式。
综合型问卷一般以封闭性问题为主,根据需要加上若干开放性问题。


(3)调查问卷的编制程序


第一,明确研究目的,根据研究目的和假设范围收集所需资料,并确定调查对象;
第二,列出问卷调查所需研究问题的纲要,确定所要搜集的信息和问卷类型;
第三,围绕主题草拟问题,列出标题和各部分具体项目;
第四,征求有关人员、专家的意见,修订项目;
第五,试测;
第六,再修订。


(4)设计问卷问题的基本要求


明确问题的范围;问题的内容符合课题研究目的和假设的需要,所列项目具有较好的覆盖面,且不交叉重叠;问题数量适度;问题的文字表达简明扼要,通俗易懂,易于回答,措词讲求礼貌,避免冷僻或专业性太强的术语;结构上,一般一个问题只含一个疑问;问题的分类清楚、层次分明、合乎逻辑;注意问题中隐含的心理因素,问题不应具有暗示倾向性,不要涉及个人隐私以免填答者不愿直接回答问题。


(5)问卷的发放、回收与偏斜估计


发放形式:邮寄、有组织地分配、当面填答。
问卷回收:在剔除废卷的同时要统计有效问卷的回收率为研究结论依据的问卷,回收率一般不应低于70%。
对问卷回答偏斜估计:答案中的偏斜指被调查者未真实反映事情的客观情况。引起偏斜的主要原因有对事实的回答错误、装假倾向、默认倾向、道义理论与事实相悖、无回答问卷的比率。

 

(6)提高回答率的方法:使回答人感到回答问卷的花费(时间和精力等)相对于报酬来说是低的;设计富有吸引力的、看上去很专业化的问卷,并注意问卷外观;邮寄问卷前告诉答卷人将与他联系。

 

(7)跟踪发送信函对于问卷调查是必要的,而且应事先做好计划。


(8)鉴别不回答的原因。 研究者应根据回答者的特征鉴别不回答的原因,判断是否某一亚群体有较高的不回答率。


(9)不完全的和可能不真实的回答敏感性问题进行调查时,回答者可能会有不诚实的动机。

 

(三)访谈


1.访谈的概念和特点

 

      访谈就是研究性交谈,是以口头形式,根据被询问者的答复搜集客观的、不带偏见的事实材料,以准确地说明样本所要代表的总体的一种方式。
      特点:方便易行,深入的交谈可获得可靠有效的资料;团体访谈节省时间,与会者可作较周密思考后回答问题,相互启发影响,和利于促进问题的深入;缺点是样本小,需较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应用上受一定的限制 。

 

2访谈的题目

 

       分为选择回答型和结果开放型两种,它们都应完全以问题的形式,用富有意义的、清楚的术语向访谈对象陈述,且术语对所有的访谈对象都应有一致的含义。


3.访谈的进行


       对访谈者要进行必要的培训;要选择对访谈对象与访谈者都方便的时间;对两名或更多的人进行访谈时,一定要在访谈中档核对他们之间的一致性;任何访谈中,访谈者都不应影响被访谈者;在访谈时间安排好或访谈工作开始后,访谈人员和被访谈者要建立把良好的关系;应用在访谈中的资料收集方法应当为访谈者有效把握,以使访谈不会受到干扰;访谈前应准备好框架性提纲,并但使柜友好和实事求是的气氛中进行;如可能,应对所做回答的精确性予以核实。

 

4.影响访谈成功的原因

 

       (1)访谈对象在回答中有回答不精确或不正确的倾向,“回答效应”; (2)访谈人员对访谈对象的消极影响; (3)访谈方法不当,采访时间太长,有其他人在场等。

 

5.对分叉性题目的评论

 

        分叉性题目常要求依据对某一题目的回答而让回答者跳过些题目。在问卷中应清楚地指明要跳过哪些题目进行回答。


6.访谈的艺术与技巧


(1)谈话要遵循共同的标准程序,避免只凭主观印象,或访谈者者和调查对象之间毫无目的、漫无边际的交谈,关键是准备好访谈计划。
(2)访谈前尽可能收集有关被访者的材料,对其经历、个性、地位、职业、专长、兴趣等有所了解,要分,析被访者能否提供有,百他的材料,考虑如何取得被访者的信任和合作;
(3)访谈中所提问题,要简单明白,易于回答;
(4)访谈时掌握好发问的技术,提问的方式、用词的选题的范围要适合被访者的知识水平和习惯;
(5)谈话内容要及时记录;

(6)研究者要做好访谈过程中的心理调控,善于洞察被访者的心理变化,随机应变;
(7)研究者还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以诚相待,热情、谦虚、有礼貌。

 

(四)教育的观察研究


1.教育观察研究的概念和特点


       概念:观察法是指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和辅助仪器,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客观事物进行系统考察,从而获取经验事实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特点:教育研究中的观察法属于科学观察,科学观察的基本特点:(1)观察的目的性,观察是根据研究课题的需要,为解决某一问题而进行的;(2)观察的客观性,在自然状态下,研究人员不干预研究对象的活动,不改变对象的自然条件和发展过程;(3)观察的能动性,观察是在充分研究和准备的基础上有目的进行,因而是一种能动的活动。


2.观察法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与局限


作用:(1)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教育领域某一现象及变化过程进行全面、细致和深人的观察,从而获得认识该事物的比较充实、比较客观的事实材料,确定其得以发展的条件;(2)观察研究也是检验教育科学理论观点是否正确的重要途径;(3)观察有助于研究课题的选择和形成。
局限:不能回答“为什么”的问题,只能说明“有什么”和“是什么”的问题;由于观察时间和观察情境的限制,在研究对象人数多且分散的情况下应用较困难;由于教育现象十分复杂且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观察项目太多,会影响研究的信度;观察研究往往取样小,观察的资料琐碎,不易系统化,普遍性程度不高。


3.观察的类型


(1)按观察的情境条件分:自然情境中的观察与实验室中的观察。
(2)按观察的方式分: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
(3)按观察者是否直接参与被观察者所从事的活动分: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
(4)按观察实施的方法分:结构式观察与非结构式观察。


4.观察研究法的步骤


(1)明确观察目的和意义,确定观察对象、时间、地点、内容和方法;
(2)搜集有关观察对象的文献资料,并进行阅读分析,对所要求的观察条件有一定的认识,为观察做好充分准备;

(3)编制观察提纲;

(4)实施观察;

(5)资料收集记录;

(6)分析资料,得出结论。

 

5.观察研究的描述记录

 

(1)日记描述法。用日记的方法详细描述,裴斯泰洛齐最早使用。
(2)轶事记录法。记录某种有价值的行为,可以是有主题的,也可以是无主题的。随时记录感兴趣的问题,不受任何时间和条件限制,事先也不需要做特别的编码分类。
(3)连续记录法。在较长的时间内做连续不断地记录。


6.观察研究的取样记录方法


于本世纪20年代后兴起,是以行为为样本的记录方法,可分为时间取样法、活动取样法和事件取样法。
(1)时间取样法:以时间作为选择标准,专门观察和记录在特定时间内发生的行为,包括行为是否出现、频率、持续时间。

(2)活动取样法:以活动作为选择标准。

(3)事件取样法:选取特定样本对象进行观察。

 

7.观察研究的行为核对表

 

       主要用来核对重要行为的呈现与否。观察者将规定观察的项目预先列成表格,出现此行为时即在该项上划“√”。表格上要列出一些具体要求,项目应有一定的顺序性。


8.观察研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观察的目的性。要按照研究课题的目的,撇开那些无关的内容和次要的过程,排除干扰因素,使研究的主要对象及其主要过程得到充分的暴露。
(2)观察的客观性。为保持观察的客观性,必须注意克服先人为主的偏见,无意过失,假象与错觉。
(3)观察的自觉性。要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提高收集事实材料的可靠性,提高从事实材料中概括提炼的结论的可靠性。


(五)教育科学研究的测验调查

 
1.测验调查法


(1)测验调查法的概念及其与传统考试法的区别


       测验调查法是用一组测试题去测定某种教育现象的实际情境,从而收集资料数据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
       测验调查法与传统考试法的区别:取材范围不同;编制试题程序不同;施测过程不同;对分数的解释不同;应用范围,测验范围不同。


(2)测验的基本类型


       按行为目标、测验内容可分为四大类:智力测验、能力倾向测验、成就测验、个性测验。


(3)测验调查法在教育研究中的适用范围


       测验调查法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的应用通常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单纯使用测验作为收集资料的工具,二是与其他方法特别是实验法结合使用。其主要功能是:诊断,建立和检验科学假设,评价,预测与选拔。


(4)测验调查的施行步骤


       确定测验目标;制定测验计划;编制测验题目;在使用测验项目前检查测验题目并判断题目的质量;进行正式测试;分析利用测验结果。


(5)测验的基本要求


       测验的准确性要高,即效度问题;测验的可靠性要高,即信度问题;教育测验还应有常模以便比较。


(6)测验中的目标分类


       布卢姆的目标分类,分为认知、情感、操作技能三个领域。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
       加涅的分类包括能力技能、认知策略、文字信息、运动技能。


(7)编题


第一,通过任务分析,选择教育测验材料,将目标转换为可操作性的语言。
第二,确定题目类型。备择式测题包括多重选择题、是非题、匹配题、排列题、改错题;自由反应式测题包括简答题、填空题、论文式应用题、操作题、联想题。
第三,编排试题。并列直进式,按先易后难排列;混合螺旋式,按难度水平组合不同类型的题目。

 

2.测量


(1)测量的效度


       效度即一种测量手段达到测量目的的程度,是测验或调查测得的结果对测量对象解释的充足程度,尤其是对特定研究目的的充足程度。效度分为内容效度、标准效度和结构效度。


(2)教育研究中变量的测量


       教育研究中要测量的变量多种多样,不同变量应采用不同测量方法。


(6)用于测量的测验和项目法


       学术和技能方面的成就测验;态度项目法(李克特量表、语意差别量表);能力测验;个性测验(有投射测验和非投射测验);等级量表;观察系统;整体打分的测量。


(六)教育调查研究结果的分析和评论


       调查到的资料或数据可以使用适当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在许多调查中,至少有部分的调查结果是以描述性的方式报告出来的。通常要提供对某个题目各选择项的回答的百分比或比例数字。由于一般调查包括许多题目,最终得到的数据繁多,需要采用一些数据分析的方法。
       在调查中使用到成就测验或态度量表时,通常要用平均数、标准分数和测量范围来描述分数的分配。若使用很多题目测量一个单一的概念或特征,就要结合这些题目的分数以概括出一个总体的分数。
调查结果常以表格的形式进行总结,这些表格包括一般的描述性信息,任何适当的分析和随后的报告都要切合调查目的。

 

四、教育科学的实验研究法

 

(—)教育实验研究法概述

 

1.教育实验研究法


       教育实验研究法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人为地影响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它是一种特殊的科学实验活动。


2.教育实验研究法的历史发展


       教育实验研究法本身经历了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有两条基本线索:一是从自然科学实验经由心理学而引进教育领域,就是物理学生物学实验生物学实验心理学实验教育学的发展过程。二是从一般教育活动的本身分化发展而形成的教育实验。由此形成了目前两种各具特点的教育实验的基本模式,一种是模仿自然科学,强调数学工具的运用和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将事实与价值分开以追求结论的客观性;另一种是选择教育自然环境,强调研究目的的应用性,对象的整体性以及定性说明方法。

       当代教育实验随教育改革的进行而广泛开展,其基本特点是:日益重视哲学方法论对教育实验的理论指导;重视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教育实验类型丰富多样;教育实验技术手段在变革。


3.教育实验研究的特点

 

       教育实验研究首先是一种科学实验活动,从而区别于教育研究的其他方法,并具有科学实验的基本特征:因果关系的推论;自变量的操作;控制无关变量。
       教育实验研究是一种特殊的实验活动。由于教育现象和对象的独特性,教育实验又具有与自然科学实验相区别的特征。从总体上分析,教育实验基本上属于社会科学实验范畴;在研究对象上,教育实验以人和人所从事的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在实验物质手段上,教育实验主要在教育和教学的自然环境状态中进行;在研究方法上,教育实验更强调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


4.影响实验外在效度的因素

 

       对照 坎贝尔和斯坦尼认为影响实验外在效度的因素有四个:
(1)测验的交互作用,前测与实验处理发生作用,并导致结果不能推广到未经过前测的群体中。
(2)抽样偏差和实验处理的交互作用,根据实验处理的需要而挑选现成班级进行实验,其结果不能推广。
(3)实验安排的副效应,被试知道他们要参加实验并对其具有新鲜感,也称霍桑效应。
(4)多重处理干扰,一个被试受两项或两项以上的处理,会产生一种后遗效应,导致不能推广到单独处理中。


5.提高教育实验效度的主要措施


       主要是通过随机设置控制组,设计控制,统计控制等多种方法控制无关变量。
使用设计组加以平衡;用随机匹配,或让被试兼作自己的控制组以控制被试变量;设计控制;统计处理控制。


6.教育实验分组设计的基本类型


       前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真实实验设计。
7.教育实验设计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哪种设计能验明研究假设,能较好地控制外来变量,能有助于研究结果的鉴定和推广且经济有效。


(二)前实验设计


1.前实验设计的基本概念、主要表现形式


       前实验设计通常是一种自然描述,用来识别自然存在的临界变量及其关系。它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实验,对无关变量不能控制,但可以操纵变化自变量,是真实实验设计的组成部分或重要元素。

       表现形式:单组后测设计、单组前后测设计\固定组比较设计。


2.前实验设计的优点与局限


单组后测设计的特点和局限;单组前后测设计的优点与局限;固定组比较设计的特点和局限。


(三)准实验设计


1.准实验设计的概念、特点、类型


       准实验设计是指运用原始群体,而不是随机地安排被试进行实验处理。用于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中不能用真正的实验设计来控制无关变量,不能采用随机方法分派被试的情况。
       特点:不按照随机抽样原则抽取被试和随机分配被试于各实验处理,一般是以原自然教学班为实验单位,故有一定的外部效度,强调对自变量进行控制操作,但对无关变量控制较差。
主要类型:不等控制组设计、时间序列设计、平衡设计。


2.不等控制组设计的概念、基本模式


      不等控制组设计有实验组和控制组,一般在原有环境下按照自然教学班、年级或学校进行,不随机抽样分组,故两组不等,但实验处理可随机指派。两组都有前后测。


3.时间序列设计的类型与方法类型

 

       单组相等时间样本设计、多组时间样本设计。方法:对一个非随机取样的被试组作周期性的一系列测量,在这一时间序列中施以实验处理。然后,观测呈现实验变量后的一系列测量分数是否发生非连续性现象,从而推断实验处理是否产生效果。


4.平衡设计的概念、基本方法


      平衡设计也叫实验条件平衡设计、固定组循环设计,或称拉丁方格设计,是采用拉丁方格安排实验条件。它是一种使被试变量和顺序变量可能发生的误差大约平衡,最终互相抵消的实验设计。
      基本方法:采用拉丁方格的方式安排实验,所有组以不同的顺序接受各种实验处理,即各组的处理数目是相等、平衡的,每一组既是实验组,又是对照组。用拉丁方格实验设计的方差分析来处理实验结果。

 

 5.行动研究与准实验研究


      行动研究通常是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为解决具体的问题,或为基层决策提供信息而使用的方法。行动研究可运用各种定量的或定性的研究方法。由于它经常用于原始群体和个人,如果在研究中涉及到实验处理,在性质上更接近准实验研究,所使用的研究设计很可能是准实验设计。

 
(五)
真实实验设计


1.真实实验设计的概念

 
       真实实验设计中的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都能得到比较严格的控制,能较好地控制内外部无效因素,并有效地操纵研究变量。都有一个控制组,被试随机选择并随机分派到组。


2.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设计的概念、方法、特点


       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设计是一种最基本、最典型的实验设计,被试随机分组;实验组接受实验处理,控制组则不给予实验处理;两组均进行前后测。
       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设计的优点是,由于利用随机分派方法分出两个等组,就可以控制“偶然事件”、“被试缺失”等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都进行了前后测,便于作对照比较。局限在于可能产生前测与实验处理的交互作用而影响外在效度。


3.实验组、控制组后测设计的概念与方法、特点


       实验组、控制组后测设计是随机选择被试并分组,仅实验组接受实验处理,实验组与控制组均只有后测,没有前测。实验结束时,测量两个组并以此作为研究的因变量。
        实验组、控制组后测设计的优点在于能消除前测与后测、前测与自变量的交互影响,内在效度较高,节省人力和物力。局限在于不能对被试的缺失加以控制。


(六)教育实验中的因素设计


1.因素设计的基本概念


因素设计是指在同一实验研究中,操纵两个或多个变量(因素)的设计,也称析因设计。


2.教育实验中因素设计的特点


       因素设计的特点是将实验中每个变量的各个水平都结合起来进行实验,设计至少需要两个自变量,每一自变量至少有两种层次。这种设计不是单因素设计的简单组合,而是更真切表现教育实际现象和过程中各种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有更好的外在效度。


       因素设计只需一个设计,经济方便,并非要对每一自变量都提供不同的设计,且可以研究变量间的交互作用。理论上,因素设计可以有任意数目的自变量,而且每一自变量可以有任意数目的水平,但随着自变量和水平的增加,分组的数目也迅速增加,交互作用就更复杂,解释起来也更困难。


(七)教育实验科学水平的评价


1.教育实验课题的效益性评价


(1)价值标准和价值判断在教育实验中的作用。价值体现了教育实验活动的目的性。价值标准和价值判断是构成主体进行教育实验活动的动力因素。从认识论角度分析,价值作为实验的动机,将规范、调节研究者对教育实验的理解、取舍与设计,影响教育实验体系的表达方式和风格,决定教育实验的评价。


(2)教育实验价值的表现形式
       总体上,教育实验的价值效益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实验的社会效益。就是根据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要求实验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青少年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二是教育实验的学术效益。就是根据教育科学本身发展的需要,要求教育实验有利于检验、修正、创新和发展教育理论,建立科学的教育理论体系,追求的是理论价值。二者有分工,有所侧重,但又是相互联系的,二者统一于教育实践。一个好的教育实验研究应该是两方面效益科学的统一。


(3)教育实验研究的价值性判断
       判断一个教育实验研究的价值质量,应看其基础性、创新性、操作性、变异性程度。
       基础性,即该实验研究所确定的总课题将对教育科学有关领域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为这一领域其他问题的解决奠定基础。
       创新性,即该课题的研究对原有理论框架、思维模式或实践方式将有所突破、更新和再创造。
       操作性,即该实验研究将抽象的理论研究假设转化为操作化的经验,提供一套可行的操作方式,能在一定的范围中推广。
       变异性,即该课题的研究不仅能引发一系列有内在联系的、逐渐深化发展的研究课题,而且对相邻近学科的研究产生重要影响。


2.教育实验假设的科学性评价


       教育实验假设所依据的教育经验事实,是由研究者通过观察、调查所获得的知识,它可能符合客观事实,也可能不符合或不太符合客观事实,因此对教育实验假设所依据的经验事实必须力口以评价。
教育实验假设所依据的教育科学基本原理,除其本身要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内在逻辑性外,还要对理论的批判性、综合性、鲜明的特色有所认识。


3.教育实验设计、程序与方法的合理性评价


(1)教育实验设计及实施过程的评价。

       教育实验设计与实施过程是否规范,应重点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有较明确的实验研究假设,并通过采取相应的改革教育教学的措施,以验证假设,对成功经验进行理论概括,从而使实验结果纳入一定的理论框架;二是遵循教育实验的规范要求,在选择被试、操纵自变量、评价因变量、控制无关因素方面,尽可能达到科学的要求。


(2)教育实验方法论基础的科学性评价。

        主要对以下四个基本关系做评价分析:教育实验过程中的主客体关系,科学理论与经验事实的关系,教育实验中质与量的关系,定性与定量分析的关系。

 

五、教育科学的理论研究

 

 (一)教育科学理论研究的基本概念

 

1.教育科学理论研究的概念

 

       在已有的客观现实材料及思想理论材料基础上,运用各种逻辑的和非逻辑方式进行加工整理,以理论思维水平的知识形式反映教育的客观规律。

 

2.教育科学理论研究的特点


(1)抽象概括性与间接性。理论研究以客观的现实材料、已有的思想理论材料作为研究起点;理论研究是对已有的感性认识或观念材料进行加工,形成理性认识,并使之条理化、系统化;研究结果力求符号化和形式化,成为严密的理论体系。
(2)多样性和不确定性。教育发展受多种因素制约,需要从多方面、多视角、全方位地加以考察,也就会形成众多的研究学派和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观点,表现出理论形态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
(3)层次性。根据概括程度的不同,可将理论研究分为经验的和理论的两个层次。经验性层次是对事物和现象的单纯排列与分类,是各种事实的积累过程,通过对这些事实进行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形成经验概念。理论性层次,是通过分析性、批判性思维,将教育现象中隐含的本质性的因素外化并明确地表述出来,以揭示出经验定律中的普遍性和必然性,使处在较低概括层次的各种经验概念形成为理论原理,从现象深入到本质,获得对事物的较全面的了解。
(4)超前性和继承性。教育理论的发展,无论是表现为外延式扩展,还是理论的横向发展、纵向质变,都体现出批判性、突破性和超越意识、不满足现状的进取精神,同时又反映出反复性、继承性特点。

 

3.教育科学理论研究的主要功能

     

(1)构建理论体系。要从丰富的教育实践、教育实验中构建教育科学理论,必须借助理论研究的方法,以抽象的理论框架解释研究对象的结构与功能,从而构架理论体系。
(2)对各种教育理论观点的评价分析、整合和转换。通过理论研究,吸取各种教育理论观点中的合理因素并加以提炼概括,形成一个时期社会统一的教育观念,成为一个时代教育发展的基本理论形态。
(3)发展和完善原有教育理论体系。清理和更新教育科学理论原有范畴和原理的科学含义,不断完善、发展教育理论。
(4)对研究成果的逻辑证明。通过理论研究,使研究者对新理论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有自觉深入的具体研究和准确把握,从而进行有效的探索活动。


(二)教育科学理论研究的基本过程以及理论模型的构建方式


1.理论模型的基本概念


       理论模型是一种理论框架和方法论原则。理论研究正是通过种种带有总括性和普遍性的方法论原则和理论框架来对教育现象进行概括和阐释,以反映教育的系统结构特点和因果关系。


2.理论模型的构建


(1)搜集完备准确的资料并加以科学分析。要从教育的现实问题出发,提出具有普遍性、全面性、时代性的重要理论研究问题。同时,必须以客观真实的、全面充分的历史和现实材料作为概括对象,才可能达到研究的最高水平。
(2)合理确定理论分析的着眼点。首先,必须从总体上把握世界教育理论流派发展的内在逻辑和理论线索。其次,要有对教育现象本质问题的深刻洞察。
(3)确定概念范畴并提出研究假设。概念必须准确,尤其基本概念应该具有严格规定的含义。
(4)保证理论体系结构的合理性。
(5)对形成的理论体系进行检验,检验分实践检验和逻辑检验两种。
(6)拟定理论研究论文的写作提纲。


(三)教育科学理论研究的基本方法


1.发生学方法的概念、起源及其应用

 

       发生学方法是在研究自然和社会现象时,以分析它们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为基础的一种研究方法。
早在18、19世纪,各种科学认识活动中就已广泛应用发生学方法,如哲学界、心理学界对人的意识发生发展规律的探讨。这种方法实际上是一种纵向研究,要求把被认知的现象从某种初始状态中分离出来,进而探究其发展过程中的各个基本阶段和趋势。在理论研究中,利用发生学方法主要是为了考察教育现象的起源、形成、变化发展过程及其本质。


2.基本的逻辑思维方法


(1)分析与综合的辩证统一。分析是将事物的整体分解为部分和要素,分别抽取其个别属性加以考察,从而把握事物的内部结构,确定事物不同特征的思维方法。综合是将事物的各个部分和要素联结成一个整体加以考察,从内在的相互关系中把握事物的本质和整体特征的思维方法。分析与综合是认识过程中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是同时进行的。人们的认识总是在分析一综合一再分析一再综合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
(2)归纳与演绎的辩证统一。归纳是从个别性的前提出发推论出一般性结论的方法,侧重于对经验事实的概括,把握个性中的共性。演绎是从一般性的前提推论出个别性结论的方法,是对一般性原理的应用。两种思维方向是相反的。人们的认识总是运用归纳和演绎两种思维方法,从个别事实引出一般结论、概念,又从一般原理引出个别结论而使认识不断深化。在教育科学的理论研究中,通过归纳和演绎可以扩展和深化知识,检验一般原理的可靠性程度,进行科学预见,发展理论。


3.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是人们通过把握事物各个方面的本质规定及其相互间的内在联系,把各种抽象规定性按一定的逻辑顺序联系起来,从理论上完整地再现事物的多样性的方法。
应注意:这里的抽象和具体是理性认识阶段的抽象和具体,而不是感性认识阶段的抽象和具体。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包含逻辑起点、逻辑中介、逻辑顺序和逻辑重点四个环节。


4.历史一逻辑方法


       指舍弃事物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的各种细节及偶然因素通过一系列概念范畴,以“纯粹”的理论形态来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从而建立科学理论体系的方法。
       基本表现形式:逻辑推演与研究对象的实际发展过程相符合铲概念、判断及相互关系与事实相符合;逻辑推演与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过程相符合;逻辑推演与人类认识形式的发展史相符合。
       历史一逻辑方法应遵循的要求:更深入研究对象的形态和结构,要通过各属性、成分因素在空间上的分布看到事物间的内在本质联系;要揭示对象发展过程与认识发展过程的历史规律性;要使历史的研究和逻辑的研究相结合。

 
5.系统科学方法


       系统方法与教育研究:系统方法是将对象作为系统进行定量化、模型化和择优化的研究方法。从系统论观点出发进行理论研究,应坚持整体性、全面性、结构层次性、相关性、动态平衡性等基本原则。
       信息方法与教育研究:信息方法是用信息概念和理论考察研究系统的行为功能结构,从信息的获取、转换、传输和储存过程来研究控制系统的运动规律的方法。始于20世纪40年代美国数学家申农创立的信息理论。运用信息方法研究教育问题,最主要的特点是完全撇开对象的具体结构和运动形式,把系统的有目的性的运动抽象为一个信息变换过程。
       结构功能方法与教育研究:结构功能方法是一种说明系统整体结构和功能关系的方法,运用于教育理论研究时,要从结构与功能的相互联系上研究教育现象和过程。


六、教育人种学方法


(一)教育人种学的特性


1.人种学、教育人种学的概念


       人种学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主要对个体文化进行科学描述。
       教育人种学是对特定情景中的教育系统、教育过程以及教育现象完整和科学的描述。


2.教育人种学的现象学特征


       现象学家不仅注意某一行为的发生,而且尽力去理解这些行为对行为人意味着什么,这种方法强调行为的主观性。就本质而言,现象学的方法强调的是,在“行为者的眼睛和头脑里”,现象意味着什么,强调被研究者看待他们经历的方法。


3.人种学研究的自然主义特征


       人种学研究强调实地研究并强调“情景性”,即对结果的解释依存于收集资料的情景。


4.整体、全局的观点


       人种学研究以整体的、全局的观念看问题。假设更可能来源于资料而不是在研究之前就产生。

 
(二)人种学研究的理论框架


       人种学研究重点关注社会组织。组织是以稳定的、结构性的方式组成的互动限定的群体。组织可以看成是文化的产物,文化是由观念构成的。


(三)人种学研究的过程


1.确定被研究的现象;
2.确定对象;
3.假设的概括;

4.收集资料

5.分析

6.得出结论

 

第四讲 教育科学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表述

返回

一、教育科学研究数据资料的分析


(一)定性分析


1.定性分析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优缺点:定性分析注重整体的发展的分析;定性分析的对象是质的描述性资料;定性分析的研究程序具有一定弹性;是对搜集资料进行归纳的逻辑分析;定性分析易受研究者和被研究者主观因素的影响,并具有对背景的敏感性。
       适用范围:适于对过程的探讨,而不十分注重结构;个体的发展,随时间推移发生的行为上的演变以及个案研究;比较研究中的差异描述;定性的评价分析;有关观念意识方面材料的分析。


2.定性研究的主要方法类型


        文献分析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符号学法、解释学方法、现象学方法。


3.定性研究的可靠性检验


(1)定性研究的可靠性表现为信度、效度与客观性。三者中首先是客观性,没有一定的客观性也就不会有好的信度和效度。
(2)定性分析的信度表现在所发现的事实材料不受意外情况的干扰。
(3)定性分析的效度集中表现在对发现的事实的正确解释,适用的概念能否正确反映研究对象的客观实际。


(二)定量分析

 

1.定量分析


       定量分析是赋予对象一种纯形式化的符号以反映事物的特征的方法。

       特点:分析的对象是具有数量关系的资料;采用的方法主要是数学分析的方法。

 
2.统计分析方法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


       统计方法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得到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类,掌握数据分布形态和特征;对数据资料的分析处理,通过统计检验,解释和鉴别研究的结果;通过总体参数的估计,从局部去推断总体的情况(点估计与区间估计);应用教育统计作为控制变量的手段,帮助教育研究者熟悉科学的抽样分组以及因素分析,以提高研究的科学水平。


3.教育研究与元分析


       元分析是用统计分析程序对某一问题的大量单独的研究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的方法。通过元分析,避免分析中的主观因素所带来的不一致性,以获得普遍性、概括性的结论。
       元分析的基本步骤:确定要进行系统总结和评价的问题;尽可能全面搜集有关的研究报告和文献;对搜集的文献按记录特征进行分类;测量效果的大小,并探讨效果大小与情景变量的相关情形,从而获得总的结论。

       元分析主要涉及的问题:(1)处理产生效果的指标与三个方面的关系,一是统计显著性水平,二是效果大小,对谁有效,三是这种效果的推广程度;(2)无论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还是推断性统计方法评判文献资料,元分析中对资料的选择和评判都是重要一环;(3)对效应大小的计算。


4.模糊数学与教育的定量分析
       模糊数学用于教育研究的理论说明,借用模糊数学的方法来研究教育现象,不是降低了研究的严格性,而是用更严格的方法保持研究的严格性,使研究工作更接近研究对象的客观实际。
应用模糊数学方法处理的对象是类属边界和性态不明确的教育现象,基础是模糊集合论。
 

 

 

二、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表述


(一)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表述的一般概念


1.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具体表现形式


       用事实说明问题的研究成果:教育观察报告、教育测量报告、教育调查研究报告、教育经验总结报告、教育实验研究报告。


       用深刻的哲理和严密的逻辑论证来说明问题的研究成果:学术论文、学术专著、学位论文。


2.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表述的主要目的


(1)通过展示研究的结果及价值,得到社会的鉴定、评价和承认,以取得社会效益;
(2)提供有关研究过程的实际资料及对研究结果的评价分析,利于学术交流与合作;
(3)促使研究的深化,成果的扩展以及进一步发现新问题,提高研究的科学化水平;
(4)提高研究者的分析综合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3.撰写教育研究报告和论文的一般步骤


       确定报告或论文的题目及研究报告类型;拟定写作提纲;写作;对初稿的内容、结构、文字的推敲修改;定稿。

 

(二)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具体表现形式

 

1.教育调查报告的主要结构一般由题目、前言、正文、总结及附录五部分组成。

2.教育实验研究报告的组成部分与格式包括题目、前言、方法、结果、讨论、参考文献和附录。

3.学术论文的概念与特点学术论文是科学研究成果的文字表述。特点:学术性,表现为创新性、科学性、实践性。

4.学术论文的基本类型理论探讨性、论证性论文;综合论述性论文;预测性论文。

5.学术论文的框架结构包括标题、内容提要、序言、正文、结论与讨论、引文注释与参考文献。

 

(三)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表述的要求

 

1.对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质量的判断

 

       理论构建的完备;对实践的指导作用;鲜明的创新性;切合实际,针对性强;研究方法科学规范;对研究结果的解释合理;结构严谨、完整,论证深刻有力;文字精炼,简洁流畅,具有可读性。


2,撰写研究报告和论文的基本要求

 

       在科学性的基础上创新;观点和材料的一致性;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借鉴吸收;语言文字精炼简洁,表达要准确完整。


(四)教育科学研究的质量评价


1.教育科学研究质量评价的功能
 

(1)通过评价做出价值判断,将教育科学研究丰富的内容价值外化,发挥教育研究在提高教育质量和制定教育政策方面的价值效益。
(2)通过评价得到反馈信息,使研究者按照一个好的教育研究应有的基本标准,对研究目标、过程和方法进行及时调整,总结成绩,提出问题,更好地把握方向,以保证研究目的的实现。
(3)通过评价搜集有关资料,使行政管理部门加强对本地区、本单位教育科研的宏观调控和指导。
(4)通过评价确立对教育研究的基本要求,科学地指导教育研究逐步达到高质量高水平,在总结和改进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基础上,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方法论体系。


2.教育科学研究质量评价的内容


(1)教育科学研究的目标评价。教育研究的目标评价实质上是对教育研究理论思路和理论体系的评价。评价时重点考虑:研究课题的价值效益以及选题的基础性、创新性;所构建的理论体系和概念系统的完备性、可靠性及内在的逻辑性。
(2)教育科学研究的过程评价。研究过程评价涉及研究的准备、研究的实施\研究的总结等阶段,是对从研究问题的确定、研究设计到搜集整理分析资料数据、形成科学事实和得出科学理论的每个环节的评价。包括两大类:整个研究结束后,对研究过程进行全面系统的反思;在研究过程中随时审视考察,以便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
(3)教育科学研究的成果评价。这是对教育科学研究所取得的总体效益的评价。评价时,首先要鉴定其是不是教育研究的成果,作为研究成果,应具有理论性、学术性、创造性、实践性以及目标实现后的效益。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一般表现为理论性研究成果和应用性研究成果两种基本类型,不同类型的研究成果评价侧重点是不同的。理论性研究成果包括对教育科学新思想的解释论证,提出新的教育科学概念,补充和发展新的教育发展理论、新的思想,提出有生命力的研究课题以及在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上的创新等。应用性研究成果包括学生素质的培养,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新措施的提出,以及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研究能力的提高,等等。
(4)教育科学研究的条件评价。条件评价的实质是效益评价。条件包括人力\物力状况,如教师水平、学生来源、学校设备等。不同的教育科学研究,常常条件悬殊较大,进行研究的起点存在差异。因此,在评价时不仅应使指标体系有一定的弹性,看到事实存在的不平衡,更重要的是应将教育研究投入的人力\物力进行综合比较。


3.教育科学研究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


      建立指标体系应遵循以下要求:客观性、可测性、简易性、可行性。


4.教育科学研究质量评价的方法


       所采用的方法主要包括: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方法;选择或制作评价工具的方法;采集和分析评价数据资料的方法;对评价结果的解释与检验方法;对评价误差客观原因和心理原因的分析与矫正;计算机技术与方法在评价中的应用。


       教育科学研究质量评价包括三种类型:研究者自我评价;同行专家论证;行政部门评审。

 

三、教育科学研究的组织与管理

 

(一)科研群体的类型以专业为基础的学科科研课题组结构模式:多以高等院校、独育研究机构或教育行政部门为核心组织力量,既有同单位内相同专业或不同专业的协作研究,也有校际、国际间跨学科的研究力量的组合。
       以教育实际问题为中心,在基层教育组织建立的三级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组结构模式。三级,指市、区教育机构和中小学校教研室。
       以教育实验研究为基础,理论研究工作者和教育实践工作者相结合的科研课题组结构模式:一般由三部分人组成,即高校或独立研究机构的专家、教育行政管理人员、一线教师。

 

二、科研群体优化组合的基本原则


1.增强科研群体的凝聚力。群体内每个成员都应自觉服从于共同韵目标,形成浓厚的团结协作气氛,树立集体主义精神。
2.科研群体要有合理的层次结构。包括专业结构、智能结构、年龄结构。
3.科研课题管理制度化、规范化。要制定科研工作条例,作为科研工作的行动指南和活动依据;加强对课题研究过程的管理;建立科学研究情报网络和信息库,加强教育信息的收集、整理与交流。


(三)研究者个体教育研究能力的基本结构及其培养


l.研究者个体教育科学研究能力的综合结构
定向能力(应具有在大量教育问题中准确抓住有发展前途的两三个研究方向的胆识);理论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动手实践能力;评价分析能力(综合力和判断力);组织科研活动的能力。

2.研究者教育科研能力的发展
(1)坚持学习科学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以及相关学科理论。
(2)扎根于教育实践,努力发现有重大意义的科研课题。
(3)有良好的学风,有责任感,扎扎实实,一丝不苟,要有严谨、严肃和严格的治学作风。
(4)在博采众长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研究风格,这是一个研究者在研究能力方面达到成熟的标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