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乳腺疾病 12.1疏肝凉血汤(顾伯华) [组成] 柴胡9克当归12克 白芍9克焦白术9克茯苓9克丹皮9克生山栀9克旱莲草15克 [功效] 疏肝扶脾,凉血清热。 [主治] 乳腺囊性增生病、导管扩张症、大导管乳头状瘤所致的乳头溢液症。 [用法] 每日一剂,水煎二次分服。 [方解] 乳头溢液是一个症状,溢液性质甚多,可分为血性、浆性、脓血性、水样液或乳样液等。引起乳头溢液的原因很多,但临床上最常见原因是乳腺囊性增生病、导致扩张症、大导管乳头状瘤和乳腺癌。本方以丹栀逍遥散加减,柴胡、当归、白芍疏肝理气养血柔肝;茯苓、白术益气健脾实脾和肝;丹皮、山栀、旱莲草凉血清热。 ‘ [加减] 溢液色鲜红或紫者,加龙胆草6克,仙鹤草30克;溢液色淡黄者,加生苡仁15克,泽泻9克;乳腺囊性增生病加菟丝子12克、仙灵脾12克、锁阳12克;大导管乳头状瘤加白花蛇舌草30克,急性子9克,黄药子(有肝病者禁用)12克。 [按语] 本方治疗乳头溢液确有良效,但乳腺癌所致乳头溢液应及早手术,大导管乳头状瘤患者,如经过一段时间中药治疗,液不停止,并之乳晕部触及肿块,尤其是肿块与皮肤粘连者,以手术切除为宜,慎防癌变。 [典型病例] 郑××,女,33岁。 患者45天前发现左乳头有血性分泌物溢出,经导管造影摄片,见导管内有芝麻大小缺损阴影,诊断为大导管乳头状瘤,因患者害怕手术要求服中药治疗。检查:左乳房及乳晕部未触及肿 块,按压乳晕部乳头孔有血性分泌物溢出。处方:柴胡9克、当归12克、白芍9克、焦白术9克、茯苓9克、丹皮9克、生山栀 9克、旱莲草15克、龙胆草6克、白花蛇舌草30克、急性子9克、黄药子12克。服药3个月溢液消失,再次作导管造影摄片,未见缺损阴影。随访1年未发。 附 顾伯华简介:出生于1916年,上海市人。教授、中医外科主任医师。任上海中医药大学顾问、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政协委员。出生于中医世家。1936年毕业于旧上海中医学院。行医50多年,对中医外科有很高的造诣,尤其对疮疡、皮肤病、肛 f1病、急腹症、乳腺病、血管外科等疾病的治疗有丰富的经验。 通信地址:上海中医药大学。 邮编:200032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3、妇科医案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