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清热化湿汤(蔡小荪) [组成] 云茯苓12克赤芍10克丹皮12克川桂枝3 克败酱草30克红藤20克鸭跖草20克金铃子lo克延胡索10克柴胡5克怀牛膝10克 (功效] 清热利湿,化瘀消痈。 [主治] 急慢性盆腔炎以少腹坠胀疼痛、腰酸、赤白带下为丰症. 。 [用法] 每日一剂,水煎二次,早晚分服。 [方解] 急慢性盆腔炎散见于祖国医学“症瘕”、“痛经”、 “带下”等证中。现代医学将女性生殖器官炎症,如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盆腔结缔组织炎等,统称为盆腔炎。 蔡师认为:急性盆腔炎多由产后或经期湿热之邪乘虚而入胞宫,湿热与气血相搏而成。慢性盆腔炎多由急性治疗不当延误而致,其病机均为湿热邪毒壅结下焦而成。临证当宜清热利湿、解毒祛瘀为大法。所拟清热化湿汤方中桂枝温通辛散活血;赤芍、丹皮、延胡索凉血活血,行瘀止痛;重用红藤、败酱草、鸭跖草清热解毒,破血消痈;柴胡、金铃子疏肝理气,杀虫抑菌;怀牛膝引血下行。 全方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利湿消肿之功效。蔡师临证运用此方时有变通,兼有炎性肿块者加桃仁泥、皂角刺、海藻;赤白带下者加椿根皮、鸡冠花。 [按语] 清热化湿汤是蔡师治疗急慢性盆腔炎的经验方。临床验之,每获良效,尤其是运用于治疗慢性盆腔炎,更显独特疗效。其要旨在变通引之,用桃仁、皂角刺、海藻化瘀通经,软坚散结。 [典型病例] 张x,女,37岁,已婚。1992年10月5日初诊。 ’ 少腹两侧隐痛2年,曾在外院诊断为右侧附件炎性肿块,屡经治疗,腹痛时轻时重。近半年来腹痛坠胀加重,月经量减少,带下色黄气秽,口渴便坚。B超子宫右侧见40×27厘米低回声区,边缘不规则,提示右侧附件炎性包块。脉细弦,舌苔薄微黄,舌质偏暗。此乃痰热内壅。拟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方以清热化湿汤加皂角刺10克,石见穿10克。治疗3个月,腹痛逐日减轻,B超复查附件包块消失,半年后再次随访未见复发。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3、妇科医案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