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阳阴勾玄

 木子的书屋 2014-01-09

[转载]阳阴勾玄

原文地址:阳阴勾玄作者:天下第一灸
阴阳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凡吾中华大地,无不举阴阳二字为之主,医者,言阴阳。相者,言阴阳。易者,言阴阳,卜占者,言阴阳。修真之人,亦言阴阳。是故:经、史、子、集,无不以阴阳为之主。其包罗万象,举不胜举也。
今吾试论阴阳二字,用已之心会灵觉,眇空达意,阅者能于其文字中探出机来,实幸矣!
是有太极,生二仪而为阴阳,一点灵光左旋为阳,右旋为阴,故而负阴抱阳,逆为仙,顺为人。后天返先天者,聚气而左旋,先天而后天者,散气而右旋。是故:生、老、病、死,生、长、壮、老,凡人之所以也。而修真之仕,逆其所以而返本,何也!盖人本禀阴阳二气为生,阴阳不过本源(一点灵光)之动势。其可进,亦可退,一本之二性也。
世“言阴阳”“用阴阳”“了阴阳”“弃阴阳”。因境而自有觉受,不可以已之不知而妄论他人亦不知,以偏盖全者,均坐井观天,好事妄说之徒。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吾所论亦是如此。胡乱圣意,无法无度,只作饭后之谈资耳。
     
章一 阴阳探源
      上古信史时期,有燧人者,立方牙而开天劈地,以此而一划开天,定天北极为天脐,故而进入开明时代,历代所传之河、洛,皆宇宙本源自旋图,其物质名谓:真气、天一、天乙、天纪、天纲、一点灵光、太极天纲印等.
气者,太极也,生两仪,左阳右阴。圣人观天地之变化,知此之奥妙,作图而以传后世。智者知其意,述而作文,以文立意,变化无穷,渗合交融。故而中华文化之根源、之本质,皆此之外显演变。是故:经、史、子、集。无不以阴阳为之主也。
     今有人者,解阴阳为哲学之范畴,实乃曲解其意,阴阳本天地之变化。怎可以唯识之言而妄评之。今吾以王君大有之论点,述之于上,实正名于当下也。不知诸君学者,能知其意否。吾以吾之功境,道说其变化:“陆师于门中首授“十方无极裆”,吾习之,-----------。
      旋者,自旋也,吾心之本源如此,故旋之又旋。人本禀天地之气,故天地之气者,自旋也。外旋内旋,内外一旋,内外一体,无内无外,与天地同心也。与天地同源也,与天地同根也。故老子云: “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明者,明点也,太极天纲印也。
是故:道家之谓丹,释家之传灯,儒家之曰德。皆论调于此也。
      阴阳探源,非探也,是本如此,何必再探,多此一举,乱八道七,只为那疯癫人语,是疯是癫,是正是常,任由已去评段,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章二  医之阴阳
      医者,中华之医药也。脱于岐黄之口, 更相问难,成卷而为中医之经典,世代相传,未敢失坠,厥后赵人得其一二,演而述《难经》。西汉仓公传其旧学,东汉仲景撰其遗论,晋皇甫谧而为《甲乙》,及隋扬上善纂而为《太素》。历代宝之,争相发皇古意,融会新知,是故《千金》、《外台》递相呈方。金元四家,各承已说,明清而下,考古之风不断,评前者,多以所窥之史料而论之。至清末民初于今,西学入途,守古者,融会结会者,主洋者。三峰鼎立,分派各就。
      医之言阴阳,始于岐黄,是故此术之探讨,只论中医之相承也,那融会结会者,主洋者,未窥真知,于形上求质,牵强附会。搞那人体之解剖,以小白鼠,白兔为实验之对象。吾不知其何种之居心,人虽本各物种发展而来,具各物之性能,然人以为地球现今之最高进化阶段,怎可以他物比之,奈何世人之不讲理也!最可气者,那融会结会之人,不知东之本质,不明洋之鄙端,错结乱合,盲目互义,还自认为博学多才,误人误已也。吾言论激烈,是发吾心音,阅此文段者,均会对号入座也,赞同者,不必赞吾,评批者,不必批吾,任我一意孤行,疯人疯语而矣!
(一) 药之阴阳
      药虽有四气五味之别,然亦不过一阴阳而矣,经曰: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能知其汁者,可运用无碍也。今吾又论于其变化,凡药之成形,必是气之有灵,用药亦不过得其灵而为人治病,若能直用其灵,直握其气,治病无需有形之药,亦可治病祛邪也。能明药有阴阳之别,四气五味之分也,亦知气有正邪之感,清浊之觉也。
(二)  方之阴阳
      方有七,剂有十。七方者:大、小、缓、急、奇、偶、复。十剂者:宣、通、补、泻、轻、重、滑、塞、燥、湿。虽名目繁多,亦不过阴阳之流变,能明阴阳,则能用方,方本无方,因人立方,仲师虽论一百一十三方,然是论方之法度,方之权衡规距。法度规距者何,阴阳而矣!此上所论有形有质之用方也,然无形无质之方,亦是有法度,法度因人之功境而定,若其只能测气者,则能只祛气,拔气。高者,可改变其性质,坏之气可变好之气,否极泰来,变化其性也。
(三)法之阴阳
      法者,治法也,凡有: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众多治法,然不过阴阳二法而矣!吾日:凡用有形之物治之者,皆可谓之阴法,凡用无形之气治之者,皆谓之阳法。法无定法,道无常道,因人而立法,因境而立法也。
(四)理之阴阳
      理者,运用之主,变化之基也。中医之理,岐轩上所论,比比皆是,所论虽多,不过一也,是故其日: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要者何,阴阳也,阴阳虽一,展之可万,其万虽众,其要则一。上古之医,至仲师开启方剂之变化,后世之人,多尚形质,故而世人无不知开方者,乃中医也。然其未知医中尚有祝由、移精变气之法,虽世人有所闻,然多斥为迷信。此之所以世人重物质而轻精神者也。祝由者,咒治祝说之法也,移精变化者,气治之法也。中医虽有言气,然多尚于理,于理上求气,气道之言气,重在体会,功境中去觉察。此之所以中医实而虚也,气医虚而实也。吾闻有人喻中医为:水中之月。实智者之语,入木三分。
承上所言,是阴阳之本,中医之奥.大道至简,上以淋淋表现之,虽然如斯,运用之中,当是以阴阳为思,为本,为基,为根。方可透达现象看本质,直觉所发,当尽信之,灵觉参融,自得天和。
章三   相之阴阳
     相者,象也,形也。人有人相,物有物相,因相而有名,因象而立文。故而中华文字,乃象形字也。西方无象形字,是故只有语言学,而无文字学也。吾中华大道,一体传承天地自然之法度,是故一切论术,皆因天地有此因而方人为结此果。今论相之阴阳,主论体相,形相,手相进而心象,意象,气象.有所不及,高明凉之。
人分五行,金、木、水、火、土。此盖先天一气化出后天五性也。
     木形人,比于上角,似于苍帝,小头长面,大肩背,直身,小手足,有才,好劳心,少力,多忧劳于事,能春夏不能秋冬,秋冬感而生病,易发脾气,好激动,工作投入,想象力丰富,好理论探索,是思辨型,艺术型人才,重义轻力,理想主义者,嫉恶如仇,对尘世看的很透,常有“怀才不遇”之憾。
     金形人,比于上商,似于白帝,方面小头。小肩背,小腹,小手足,身清廉,急心,静悍,善为吏,能秋冬不能春夏,春夏感而病生,多天资聪明美丽,感情内守,清高,气傲,富神秘感,不易接近。
     水形人,比于上羽,似于黑帝,面不平大头,廉颐,小肩,大腹,动手足,发行摇身,下尻长,不敬畏,善欺绐人,能秋冬不能春夏,春夏感而生病,性情平和,少运动,虚浮肿胀,情惰懦弱,感情丰富,易出现感情纠葛,易中风,心脏和血管不好。
     土形人,比于上宫,似于上古黄帝,圆面大头,美肩背,大腹,美股胫,小手足,多肉,上下相称,行安地,举足浮,安心,好利人,不喜权势,善附人也,能秋冬不能春夏,春夏感而病生,稳重,重信义,深谋远虑,隐而不露,适应能力强,体质好,自我修复力强,自我感觉良好。
      火形人,比于上徵,似于赤帝,锐面小头,好肩背髀腹,小手足,行安地,疾行摇肩,背肉满,有气轻财,少信多虑,见事明,好颜,急心,不寿暴死,能春夏不能秋冬,秋冬感而病生。认真,好理论,直执真理而不能与统治者合作,独善其身,著书立说以传后世。
     以上所言,体相也,下再言手相,可与吾前所述《相理》参合阅之,故可灵活运用也。
人之手纹,三才分判,天线为阳,地线为阴,人居其中,而与天地相参。凡人纹偏于天者, 乃人得天之气强而多也.故曰: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偏于地者,乃人得地之气强而多也,故曰: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人线不偏者,直来直往,
     手之分五行者,可参其他学者之著作,吾不多言。今只对杂线之性能演说之:凡闭合之线纹,皆为阴,凡开放之线纹,皆是阳。闭合而转开放者,以病来说可知为好转,如开放转闭合,则知恶化。五行亦可配五种之杂纹,如火之纹如十字状、水之纹如圆、金之纹如三角,土之纹四方、木之纹如米状。未成形之纹是正在形成之意,形成而变黑,变深者。则要极度防之,恐发灾祸。
     手掌之色泽,以粉红为贵,白青多寒,痛证。红多实热,炎证。灰黑多为恶性病变。若有青色之血管,可知其人有头晕,头痛之证,是血液流行不畅所至。亦可知其人平日少运动,积聚而成。
     指月晕又谓小太阳,是人体本气之外在表面,吾以食指,中指,无名指为参看对象,知三焦之功能态也。其他学者,五指全看,是各有师承也。不细说之。
      关于手相之全息脏腑定位,各手相家均有图例,学者可参其而用之,不可尽信之,其中之误,与当今西医相同而类也,仪器之能见者,测之于脏器,是脏器之形质所病也.只在形上求质,是不能尽通于其变化也。人之命运者,本是有定数,因数而有象,故相家可通过人之外象而知人事业吉凶,相关之论述,可参《相理》。上所言以探出因何而能知命运之吉凶,如能知其,则运用亦不难也,吾虽言相,然非在于相也。
     凡物之所以有相,是本心之所以有性也。进而言之,形者,心也,心者,形也。二者本一体,一体而两用。是故心象,意象,气象,外形以表露无遗。此高明相家之能见也。如王君大有与人看相,见此纹而知此纹之意义,观彼线而明彼线之指向。是以此形相而言其本质,形相乃本质也。
     相之阴阳,历来所言皆是,能运用无碍者,非在阴阳也。欲知其秘,本心灵觉所发也.
章四  易之阴阳
     是有太极,生二仪,二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是故君子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事,可以长存。
     物生有数,数成有象。故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纲纪。伏羲作易,文王推六子以叙卦气,八八而六十有四。先言八卦:乾为天、其数一,坤为地、其数八,离为火、其数三,坎为水、其数六,艮为山、其数七,兑为泽、其数二,震为雷、其数四,巽为风,其数五。
     先天主对待,后天主流行.因对待故而未生未化,只有气数,此先天之数也。因流行故而变化无穷,分演而为六十有四。八卦配以五行:乾、兑为金,坤、艮为土,震、巽为木,坎为水,离为火.是故先天之位,天地为正,后天之位,水火为主。无天地,则无有六子,六子者:兑为少女、离为中女、巽为长女,艮为少男、坎为中男、震为长男。无水火,则无以化生、交配。下言六十四卦:
一:(乾)上乾下乾
曰:元、享、利、贞。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胡曰:此卦本质为先天,却为后天交配派出,故乃用其名,位而居首,可知其在先后天之重要,先天无生无化,故只言天,后天有生有化有象,故而元、享、利、贞。有流行之迹,可知其现今因时、因地,因人,而有变化也。因其变化,故每爻必动,此乃先天之气数所定,每卦气数有六,故康节述梅花而有“爻以六除”而得动爻,爻变而又成一卦.故可言吉凶。乾有乾爻之气象,故而曰:初九:潜龙勿用,此乾爻初数之气象定义,余则仿此
言用九,指其主旨,见群龙无首,则吉,若反之,则凶.此定法中有活法,活法中有定法也。教人不可偏于一端。才能活法圆机,变化自在也。
二:坤(上坤下坤)
曰:元享、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初六:履霜,坚冰至,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六四:括囊,无咎,无誉。
六五:黄裳,元吉。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用六:利永贞,
     胡曰:天有天象,地有地形,天无象,则无以生,地无形,则无以成。是故天有所生,地有所成,天为气,地为形。形本气之显,气乃形之本。故坤首言:元享,《彖》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是可知其意义如斯耳!虽其顺承天,然以单独成象.故而有坤六爻之定义,由而可知,成象之后,非完全于是先天之气象外现之,有其他之象参融交和之。故其意义亦有不同,古人能于此中探出机关来,吾实为之惊叹,高招手眼也。(欲阅详细者,见《胡言易经》,此只举二例于上,限于篇副,余不多述)阳无形而阴有象,阳化气而阴化形。故易之阴阳,本是如斯。明此者,可变,可化,可用,可证。明者:日、月.亦阴阳也。古人造字,丝丝入扣。吾心之憾然也。
     有人解元、享、利、贞,为一岁四季之变化,六爻为天道六六之节盛衰。盖上下有位,左右有纪。故少阳之右、阳明治之,阳明之右、太阳治之,太阳之右、厥阴治之,厥阴之右,少阴治之,少阴之右、太阴治之,太阴之右、少阳治之。其理盛为可通,此天地之大象,言外表之规律也。今只谈及于此,录此一变。
     易者,十三经之首,虽历来各学者,均有发挥之语,然未能逃出其所盖之范围。是故:治国、用兵、占卜、喻丹、经商、育人,无所不含盖之。然古人之所以有此一说,非关于社会之事也。吾可断定,其来源,本是自然而生,天然而成。是故李阳波先生云:宇宙生物观,宇宙社会观。真是英雄所见略同。自然之自然,与人为之自然,本是一体。然自然之自然为主、为体。人为之自然,为客、为用。
     <连山>,<归藏>。各有开端。<连山>以艮为首,<归藏>以坤为首.至《周易》而以乾为首,可看作人类认识自然之流变,思维变化之脉络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