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通瘀清热利湿汤(熊殿文王长友) [组成] 桃仁、赤芍、牛膝各20克,土茯苓、车前子(布包)、黄柏、白芍各15克,橘核、生甘草各10克,桂枝、制大黄各5克。 [主治] 慢性前列腺炎。 [用法] 上药水煎取汁200毫升,日服2次,每次100毫升。尿浊加萆薜15克,性机能减退加仙灵脾、菟丝子各15克。 [疗效] 治疗50例,治愈(临床症状消失,前列腺液连续 3次检查白细胞<10个/40x,卵磷脂小体恢复正常80%以上)32 例;好转(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或消失,前列腺液白细胞明显减少,卵磷脂小体明显恢复)14例;无效临床症状改善或无改善,前列腺液检查无改变,4例,有效率为92%,有效病例服药最长45天。 [按语] 前列腺炎是青壮年常见的前列腺疾病。该药疼痛部位比较固定,以痛为主(小腹、会阴部)多伴有尿路刺激症状,究其病机是以湿热祛瘀为特征,尽管有的病人可见到脾肾虚证候,但热、瘀始终是主要矛盾,而且两者又是因果关系。现代医学认为前列腺慢性充血是为主要因素,慢性充血引起前列腺分泌物长期郁积,腺体平滑肌张力减退,导致前列腺慢性炎症。祖国医学认为活血化瘀,能通行气血,推陈出新,故以化瘀清热利湿药组方,以求治愈本病之目的。方中桃仁、赤芍活血化瘀,牛膝引血下行,桂枝宣阳行气,伍用增强行血逐瘀之力。土茯苓、车前子、黄柏清热解毒利湿,大黄分消膀胱之热,白芍解热滋阴、缓急止痛,橘核理气散结,甘草调和诸药合用,具有通瘀散结、清热利湿之功,故瘀去热清,血运改善,有利于消除前列腺慢性炎症。方中大黄 用量可随症增减。本方服药5-6剂后,患者自觉症状有明显好转,若以坚持服药,每多收效。 附熊殿文,讲师,中医科主任。王长友,科主治医师(空军吉林医院邮编:132011)。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61.前列腺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