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谋划新篇,古城未来更可期

 垂钓渔公 2014-01-10
谋划新篇,古城未来更可期

发布时间:2014-01-09 10:23  金山网 www.jsw.com.cn 【字体:放大 缩小 默认

    去年10月21日,全省统一社保卡开始发放,市民侯圣林成为第一位领到省版社保卡的市民。 王呈 摄

        本报记者 张立华

        星期天的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到床上熟睡着的孩子脸颊时,市民洪丹已经准备好了一家人的早餐,她迫不及待地想要带孩子出门享受冬日的阳光。因为,对于住在东吴新村的他们一家来说,刚投入使用的东吴广场,就是自家门口的“游乐场”。

        “感觉2013年的镇江城一直是个‘大工地’,每个地方都在‘抢’着施工。”洪丹说,尽管这给生活带来了许多不便,但可喜的变化也接踵而至,仿佛不经意间,我们的生活就被改变了——

        早晨起床,可以蹬着公共自行车去上班;

        吃完晚饭,可以带着孩子去春江潮音乐广场,看音乐喷泉“舞蹈”;

        周末,可以去南山绿道走一走,放松一下心情;

        ……

        的确如此,这一切的一切,就这么真实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可以说,每一个变化,都定格了镇江发展的精彩瞬间;每一个变化,都是镇江转变发展方式的生动例证;每一个变化,都在描摹镇江未来发展的宏伟前景;每一个变化,都让我们为自己的生活更加美好,为我们这座城市的蜕变,而燃烧更多激情。

        谋划新篇,众志成城

        2013年5月5日,意义不同寻常。

        这一天,我市召开会议,传达贯彻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工作会议精神,镇江的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建设正式拉开帷幕;

        这一天,“镇江特色”的现代化建设开始起航,全市上下树立起了“镇江能行”的自信。

        “这是改革开放以来,镇江面临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战略机遇。”市委书记杨省世的话语掷地有声:“面对区域发展新一轮‘同台竞技’,镇江没有退路,更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的确如此,无论是经济、社会,还是环境,一切都在不停的变化,逼人的形势让我们不得不审视发展的道路:站上新的起跑线,谋篇布局显得尤为重要。

        2013年以来,一批大手笔项目纷纷启动,渐入佳境:

        项目总投资120亿元,全部建成后年销售可达500亿元,北汽华东产业基地正式落户镇江;

        提升城市功能、完善城市结构、城乡一体化推进加速,285个城建工程强势推进;

        ……

        一举一动,并非随意而行。

        新形势下,镇江开始重新“排兵布阵”——商贸、金融等现代服务业,进一步在中心城区聚集,更符合镇江发展的远景;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等无污染、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正在各地开花结果、蓬勃发展,让镇江转变发展方式;中心城区增加绿化、公共空间,舒适、和谐的环境,让市民的生活更美好。

        现在,我们可以自豪地说,2013年,是一个豪情迸发的镇江城市发展年——

        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勾勒出未来近20年我们城市的发展蓝图;

        确定六大千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建设20个先进制造业特色园区,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提出重点打造30个集聚区,为现代旅游业、文化产业、现代商贸业、现代金融业、信息及科技服务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出台镇江市城乡现代化建设推进计划、镇江市社会现代化建设推进计划、镇江市生态文明建设推进计划等,把我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景,一步步化为现实;

        ……

        挥洒辛勤汗水,打造美好家园。许许多多的深思熟虑,在这一年正式成文。在这一年,镇江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规划先行是提升城市整体生活品质和竞争力的强力抓手。

        展望未来,精彩可期

        刚刚过去的2013年,在镇江发展的长河中,也许不是最耀眼的,但我们走过的每一个脚印,都在给未来埋下伏笔——今天的蓄势,是为了明天的拔地而起。

        让我们依旧把目光投向镇江这个“大工地”。未来,我们的城市到底会是什么模样?

        “镇江‘主城南拓’还是总基调。”记者了解到,镇江的中心城区将遵循低强度、高密度,软产业、轻结构,绿建筑、低能耗的理念,拉开城市向南纵深发展框架;结合312国道南移,加快官塘新城开发,推进南徐新城和丹徒新城提升人气、集聚产业;在城市南拓同时,优化北部滨江和老城区功能,统筹东、西部区域协调发展,提高中心城区的空间组织效率。

        看一看吧!中心城区的学府路、黄鹤山路、何家湾路等“瓶颈路”将被打通;二道河路、南徐大道-丁卯桥路快速化改造将启动;黄山南路、正东路等主干道综合改造提升工程将实施;八叉巷、水陆寺巷等街巷改造将改善微循环……

        在中心城区路网不断完善同时,一个完善的“大交通”体系也即将跃然眼前:镇江新区至丹阳高速公路、265省道、中心城区至丹阳快速通道、中心城区至句容快速通道等一批道路的动工,将打通镇江城市脉络;苏南运河镇江段“四改三”、丹金溧漕丹阳段“五改三”工程的实施,将促进内河水运扩容;连淮扬镇铁路的开工建设,将构建宁镇(扬)同城客运通勤系统。

        当然,今后的镇江,绝不仅仅是这些“看得见”的变化,对于老百姓来说,还会有许多“摸得着”的变化——

        到2015年,城乡居民收入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

        到2015年,城乡最低生活标准在2010年的基础上增长一倍;

        到2015年,城乡重残人员救助标准在2010年的基础上增长一倍;

        到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30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超过21000元;

        到2015年,城乡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城乡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失业保险覆盖率都达到98%以上;

        到2015年,建设公共租赁住房5000套,建设经济适用住房3000套,各类危旧房片区改造11000户,实现中等偏下收入城镇住房困难家庭住房有保障,城镇新就业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租房有支持;

        ……

        这些,绝对不是枯燥的数字。从谋划到实现,镇江正加紧迈出坚实的步伐——构建现代教育、完善的社会保障、智慧健康服务、养老服务等四大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我们正努力朝着目标奋进。

        从一个项目的落地投产,到一座城市形象的改善,都有一个过程。可能2014年,镇江还会像个“大工地”,但我们可以相信的是,在科学规划的指引下,一切都在变得更加美好。

        2014年刚刚到来,镇江发展的激情已被点燃。我们要做的是加快发展的脚步,转动创新的思维,去靠近不远处的幸福生活。我们有理由期待,当今日的美好蓝图一一化为现实,我们的家园将更加风姿卓越。

来源:金山网 作者:  责任编辑:原晶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