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杜威的课程思想

 一叶知秋7299 2014-01-10


约翰·杜威是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是20世纪最伟大的教育思想家。他的教育主张和课程思想对世界具有广泛的影响。他曾在20年代到我国讲学,宣传自己的教育学说,因此我国教育界深受其影响。
  杜威一生著述甚丰,仅在教育方面就有:《我的教育信条》、《学校与儿童》、《儿童与课程》、《明日之学校》、《民主主义与教育》等。在这些教育著作中,杜威阐发了自己的教育哲学、教育主张,也旗帜鲜明地阐述了他的课程思想。他的教育主张和课程思想是密切联系的。
  1.教育本质
  教育本质问题是教育学中的基本理论问题,也是人们多有争议的问题。杜威对教育本质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
  个人和种族为了能继续生存,需要不断地改造生活,把周围的一切变成自己生存的手段。人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使生活继续不断,而所谓生活,乃是一种自新的历程。因此,教育和生活的本质上是一致的。教育即生活。
  与生活紧密相连的是生长,所谓生长就是向着未来的结果不断进发。个体与种族继续不断地生活的历程。也就是继续不断地生长的历程。教育就是要帮助人类生命趋向完善地发展,其实质也是一种生长。
  经验是个体与外界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而经验要有价值,必须经过不断的组织,具有连续性,能够彼此相互作用。经验的继续不断的组织和改造过程就是教育。
  教育本质是杜威课程与教材思想的理论基础。
  2.课程与教材
  受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倍尔、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的影响,杜威也主张课程应尊重儿童,以儿童为中心,让儿童在做中学,与生活打成一片,通过实际操作获得经验。
  在教育中,杜威一方面重视个人的心理发展,一方面重视社会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课程的设计与教材的选择上,必须充分顾及儿童的个人经验、需要、兴趣和能力,将个人因素与社会因素结合起来。但是他特别强调儿童的经验,认为教育是偏重儿童已有能力的生长。所以儿童心理条件是课程设计与教材选择的基本要素。由于儿童是生活在现实世界中,他们所接受的教育应与社会生活紧密相关。因此,教材应取自实际的生活,而不只是为未来做准备,否则容易使儿童的学习和生活相脱节。
  总之,课程必须适合儿童本身的特点和社会活动,必须注意社会的需要,并以改造社会生活为宗旨,促进社会进步。他的教育思想非常丰富,后人对其思想褒贬不一,由此也变化出多种多样的教育形式。但是,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基本的原则:教育注重个性的培养,强调对儿童活动的选择,让儿童从做中学等。以这些教育原则建立起的学前教育课程,突出开放性教育,设置活动区,儿童可以在创设好的教育环境中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材料和活动,重视个人价值及其实现。当然,由于杜威课程思想过分强调儿童,也曾被教育界批判过。但是,杜威把人看作课程设计的中心思想,以及他对教育本质的独特观点,至今仍然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