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杜威 陶行知、陈鹤琴教育思想

 基础教育研究 2020-06-19

教育思想

对传统教育的批判

教育的本质

课程与教学

儿童与教师关系

杜威

传统学校教育同儿童现在的生活相割裂, 没有给予儿童充分生活或生长提供必要的和适当的条件, 根本忽视了每个儿童的不同能力和需要, 忽视培养儿童的思维习惯和能力(在批判传统教育的前提下提出儿童中心论)

“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强调教育对生活的影响。认为“教育是生活的需要”,教育具有简化、净化和平衡复杂社会的功能。

提出以儿童现在的生活经验为核心的课程观以及“从做中学”的理论。

以儿童的活动,即以儿童的直接经验为课程的中心,学校要围绕儿童的需要和儿童的兴趣来安排课程。杜威的基本倾向是反对传统教育中的分科教学,反对现成的、孤立于儿童经验之外提供的知识。他要求把课程和教材建立在儿童现在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儿童本身的活动就是课程,也是教材。

儿童是中心, 教师任务主要是经常而细心地观察儿童的兴趣,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只是起一种从旁协助学生活动的参谋作用,而否定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陶行知

传统的旧教育是只听教师讲,不许学生问, 不教学生用脑与动手, 摧残了学生的生活力与创造力。传统的旧的学校教育是脱离生活与生产劳动的;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他认为应该先是“生活即教育”才能够“教育即生活”

教学做合一,“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了,事怎么做,就怎么学,就怎么教。”他认为教学做是一件事情,是一种生活的三个方面。他强调最多的是“做”“儿童的六大解放”。

教师创造了学生, 学生创造了教师。

陈鹤琴

中国的传统教育是一种死气沉沉、腐化的教育, 存在着脱离自然、脱离社会生活与儿童实际的弊端

指出大自然、大社会是知识的主要源泉,教育要伸向大自然、大社会。

提出“活教育”理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和“五指活动课程”,强调“做中学, 做中教, 做中求进步”。肯定了书本对教育的作用。

一切为儿童, 一切为教育的儿童观。强调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他提出,学生的“做中学”必须要和教师的“做中教”结合,才能在“做”中求得进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