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治历史

 茶香飘万里 2014-01-10

    长治市古为“上党”、“潞州”地域,殷商时为黎国,属冀州。春秋时,曾为潞子婴儿国,后并于晋国。战国时,属韩国。周显王二十一年(前348)韩首置上党郡,后归赵国。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秦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上党郡即为其中之一。


  东汉沿用秦制,上党郡属并州。建安十八年(213),上党郡入冀州。


  三国魏黄初元年(220),上党郡复归并州。西晋永兴元年(304),上党郡属前赵,建兴中(313~317)归后赵。后上党郡归西燕。太和5年(370),苻坚灭燕,上党郡入后秦。太元十一年(386),慕容永称帝于长子,上党郡归之。北周建德七年(578),分上党郡置潞州(是为潞州建置之始),上党郡属焉。州得名,因潞子之国。


  隋开皇三年(583),上党郡废,移潞州于壶关。大业元年(605),改潞州为上党郡,隶冀州。


  唐武德年间(618~627),改上党郡为潞州,并置都督府。开元十七年(729),以玄宗历试尝在潞洲,置大都督府,并置上党郡。开元二十一年(733),潞州、上党郡属河东道。大历元年(766),置昭义军。


  五代后唐庄宗初,置潞州。梁末帝时(913~914),改为匡义军,岁余,唐灭梁,改为安义军。后晋(936~947),复为昭义军;后汉、后周(947~960)因之。


  宋代,太平兴国初(976为元年),改昭义军为昭德军,后为潞州。元丰年间(1078~1085),为隆德府、大都督府、上党郡、昭义军,隶河东路。建中靖国元年(1101),昭义军改为威胜军。崇宁三年(1104),复为隆德府,后为昭德军。


  金代(1115~1234),潞州隶河东南路,天会六年(1128),置潞南辽沁观察处。


  元代(1206~1368),潞州属晋宁路。初为隆德府(行都元帅府事)。太宗三年(1231),复为潞州,隶平阳路。


  明洪武元年(1368),沿用元制。初,潞州隶行中书省布政使司;洪武二年(1369),隶山西中书省,九年(1376),隶布政司。嘉靖八年(1529)二月,升潞州为潞安府,设潞安兵备,分巡冀南道,治潞安。


  清代(1616~1911),沿用明制,潞安府治今长治城。


  中华民国元年(1912),实行省、道、县3级制,废潞安府,原潞安府所领各县均属冀宁道。同年4月,于今长治市置潞泽辽沁镇守使署;民国5年(1916)改为潞泽辽沁营务处。民国13年(1924),撤销营务处。民国19年(1930),撤销冀宁道,各县直隶山西省。民国26年(1937),山西省政府(阎锡山政权)置第三、第五专区。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以太行、太岳山为依托,建立了抗日根据地。


  1945年10月8日,长治解放。当月中旬,长治市(县级)建立,隶太行四专区。1946年6月,长治市升格为地级市,直隶太行区。1950年3月,长治市改为长治工矿区(县级)。1952年3月,工矿区复为长治市,并恢复为地级市,由长治专区代管。1953年7月1日,长治市改由山西省直辖。1958年,长治专区改为晋东南专区,代管长治市。1971年,晋东南专区改为晋东南地区。1975年,长治市复由山西省直辖,设城、郊两区。1983年9月,长治市辖城、郊两区和长治、潞城2县。1985年5月,晋东南地区撤消,晋东南地区所辖平顺、壶关、黎城、屯留、长子、武乡、沁源、襄垣、沁县,划归长治市领属,长治市辖2区11县(市)。


  城 区


  长治市成立后,1950年3月成立长治工矿区。1952年9月成立城郊区公所。1954年7月划分为城郊与市区两区。1956年两区合并为市郊区,恢复和扩展原黄碾区。1957年撤消两区建制。1961年划为城区公社。1976年2月1日国务院批准城区成为县级行政区。


  郊 区


  1950年3月,长治工矿区成立。1952年9月成立城郊区公所。1954年7月划城郊与市区两区,1956年两区合并为市郊区,恢复和扩展原黄碾区,1957年撤消两区建制。1961年划为城区公社。1975年山西省革命委员会批准成立长治市郊区。1976年2月1日国务院批准郊区成为县级行政区。


  长治县


  明嘉靖八年(1529)2月,潞州升为潞安府,附郭置长治县。清康熙六年(1667),属冀宁道潞安府。民国元年(1912),废府(潞安)存县,直属冀宁道。民国16年(1927),直属山西省。民国29年(1940)4月,属太行区第四分区第四行政专员公署。民国34年(1945)10月,属太行行署四专区。民国35年(1946)1月,属华北三专区。民国38年(1949)5月,属山西省长治专区。1949年10月,属山西省长治行政专员公署。1954年7月,长治、潞城两县合并,置潞安县,属山西省长治行政专员公署。1958年9月,撤潞安县,并入长治市。1961年9月,市县分设,复置长治县,属山西省晋东南专员公署。1967年4月,属晋东南地区。1983年9月,属长治市。


  潞城市


  商属微子封地,称微子国,春秋时为潞子国,秦置潞城县。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450)改刈陵县,县址在今县城东北25公里处的古城村,后迁今黎城县古县镇。隋开皇十六年(596),黎、潞分设,置潞城县。唐天佑二年(905)改名潞子县。五代后仍称潞城县,宋、元、明、清沿用。1940年5月,为适应抗日战争形势需要,以邯(郸)长(治)公路为界分设潞东县、潞西县。1941年5月合并,乃称潞城县。1954年7月与长治县合并,称潞安县。1958年划入长治市。1961年,市、县分设,恢复潞城县建制,属晋东南行政公署所辖。1983年10月改归长治市管辖。1994年4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撤消潞城县,设立潞城市(县级)。


  屯留县


  殷商时为余无戎,西周时为徐。春秋时赤狄邑谓留吁,鲁宣公十六年(前593)晋灭潞子国后称“纯留”,战国始称“屯留”。西汉置屯留、余吾两县,属上党郡;东汉余吾并入屯留。北魏倚氏并入屯留,北齐废,仍属上党郡。隋开皇十六年(596),划出倚氏,复置屯留。唐属潞州,五代因之,宋属隆德府,金属潞州。元至元三年,并入襄垣;至元十五年(1278)恢复原建制。明、清属潞安府。民国初年至1937年属冀宁道。抗日战争时期为太岳抗日根据地,新中国成立后属长治专区。1958年与长子县合并称屯长县,晋东南专区管辖。1961年恢复屯留县。1985年归长治市辖。


  长子县


  秦、汉时,长子县属上党郡,曾为郡治。三国时,为魏国属县。晋属上党郡。北魏初属上党郡,建明元年(531),划长子西部与寄氏一部建乐阳县(治岳阳村),乐阳与长子同属上党郡。隋开皇九年(589),长子县改为寄氏县;开皇十八年,复为长子县。唐时长子县属潞州。宋、元时,仍属潞州(潞州曾称隆德府)。明代为潞安府辖。1919年长子县属冀宁道,1925年,直属山西省。抗日战争初期,直属山西省第五专员公署。1941年秋到1958先后归太岳专署、晋冀鲁豫边区七专署、太岳行署第一专员公署、第二专员公署和长治专署管辖。1958年8月,长子、屯留合并为屯长县,归晋东南专署管辖。后撤销屯长县,并入长治市。1959年6月,恢复屯长县。1961年,屯长县分治,长子复为县,属晋东南专署管辖;1985年5月,归长治市管辖。


  壶关县


  商、周时,壶关属黎侯国,为冀州域。春秋,属晋。战国初期,属韩上党郡,后为赵所有。秦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壶关属上党郡。汉高帝元年(前206),始置壶关县,县治在今长治市区,属上党郡,因古壶关口山形似壶,县在此置关,故名壶关。北魏宣武帝景明二年(500),移治于颖阳岗(今常行乡北行头村)。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壶关更名上党县,属上党郡。开皇三年(583)年,废郡,壶关属潞州。开皇十六年(596),析壶关西部置上党县(今长治县),东部仍归壶关县。至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壶关并入上党县。唐复置壶关县。至高祖武德四年(621),壶关属河东道上党郡潞州,并移县治于高望堡(今韩村山)。至太宗贞观十七年(643),又移县治于清流川(即今县城)。后历代未变。抗日战争爆发后,壶关属山西省第五专区。1939年属太行分区。1940年又属太南专区。194 1年8月,晋冀鲁豫边区成立,壶关属太行区第四专区。抗战胜利后又分别属三、二和长治专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壶关县属长治专区。1959年,属晋东南专区。1974年后,属晋东南地区。1985年5月,实行市管县体制,壶关县属长治市管辖。


  平顺县

平顺古为黎(城)、潞(城)、壶(关)县地。明嘉靖八年(1529),陈卿起义失败后,割黎城、潞城、壶关地31里设平顺县。乾隆29年(1764),裁县为乡。1912年县恢复,1915年又裁,1917年再复。1940年1月13日,成立平顺县抗日民主政府。7月,平顺分为平顺(南)、平(顺)北两县,属太行区太南专区管辖。1941年8月,隶属太行四专区。1942年2月,平顺(南)、平(顺)北两县合并。1945年11月,平顺属太行三专区。1949年5月,属长治专区。1958年长治专区改为晋东南地区,11月,与壶关县合并,称壶关县,县府设在平顺县城,1959年9月,壶平分置。1985年5月撤销晋东南地区后归长治市辖。


  黎城县


  商、西周时为黎国,汉、三国迄两晋为潞县地。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废潞县,置刈陵县,县治设于今李庄乡故县村,是为黎城境内立县之始。隋开皇十八年(598),更名黎城县,此为黎城县名之始。自唐代起属潞州。天佑二年(905)改为黎亭县。五代后唐复名黎城县。宋天圣三年(1025)迁县城于原县治东南4公里处的白马驿,即今县城。熙宁五年(1074)并入潞城,元佑元年(1086)复置黎城县,此后县名历代未改。1943年10月31日分黎城为黎城、黎北两县;1945年11月5日复合为黎城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长治专区。1958年9月10日,潞城县的石梁、西流两乡的曹庄、安乐、南马庄、井峪、红土坡5村划入黎城,1961年11月1日复归潞城。1985年5月黎城县隶属长治市。


  武乡县


  武乡县西周为皋狼之地,春秋时有甲氏国的传说。战国时称涅,先属韩,后属赵。秦属上党郡,西汉置涅县,属并州上党郡。西晋武帝泰始年间分为武乡、辽阳、涅县3县。十六国时武乡县、涅县属前赵(汉)。东晋大兴二年(319),后赵置武乡郡,治社城(今榆社县北),辖治、涅、武乡、辽阳4县。北魏延和二年(433),武乡郡改为乡郡,武乡县改为乡县,乡郡辖涅县、乡县、铜鞮、襄垣4县。东魏、北齐时,乡郡一度称南垣州、丰州、戎州。北周复称乡郡,辽阳县并入乡县。隋开皇三年(583)废乡郡,乡县属上党郡。隋大业元年(605),撤甲水县,一部分并入乡县。唐初,乡县属河东道韩州。唐武则天天授元年(690),恢复武乡县名称。唐神龙元年(705),又改称乡县。唐景云元年(710),再次恢复武乡县名至今。抗日战争时期,因战时需要,武乡县分为武东县和武西县,抗战胜利后,恢复武乡县建置。1949年8月归长治专区(晋东南地区)。1958年,武乡县和榆社县合并,称武乡县,属晋东南地区。1959年7月,两县分治,榆社县归属晋中。1985年5月,武乡归属长治市辖。

    襄垣县


  襄垣夏时属冀州,商初属上党国,后并入黎国。西周复属上党国。春秋时期,周桓王二十一年(前699)地属鲁大夫党氏食邑,后被赤狄所夺,地归潞子婴儿国。周定王十三年(前594)晋景公灭赤狄,地归晋公族食邑。周敬王十二年(前508),地属平阳。


  战国周贞定王十四年(前455),归晋侯赵襄子领地。襄子筑城于甘水之北取名襄垣。周安王姬骄二十六年(前376),韩、赵、魏三家分晋,韩首置上党郡,郡治襄垣城。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2),秦伐韩,割断上党与韩都联系,上党守冯亭以郡归赵,地又属赵。赵王迁十四年(前222),赵被秦灭,地归秦辖。


  秦置襄垣县属上党郡。二世胡亥二年(前208)为战国七雄之余魏王豹所据。


  西汉新王莽始建国元年(9),改襄垣为上党亭。东汉光武建武元年(25),易亭为县,复称襄垣,属并州上党郡。


  东汉建武四年(28),属匈奴族郝散领地。西晋永嘉二年(308),刘琨迁都尉张倚领上党据襄垣,在城北12里(今堡底村一带)筑安民城。


  东晋咸和三年(328),为后赵石勒辖地。升平二年(358),上党郡治安民城,地属前燕。太和五年(370)符坚灭燕,地属后秦。太元十一年(386),地归后燕。太元十九年(394),北魏割上党置襄垣郡,领屯留、长子、壶关、寄氏、乐阳五县。


  北魏泰常五年(420),废郡复县,属乡郡。北魏建义元年(528),复治襄垣郡,领五原、建义、刈陵、襄垣四县,属并州。北齐废郡为县。北周宣政元年(578)改襄垣为潞州,开皇三年(583)罢州。十六年(596)于襄垣置韩州,隋大业初罢州为县,属上党郡。


  唐武德初,复置韩州于襄垣,因漳水浸城,筑新城于甘水之南(今址)。领襄垣、铜鞮、黎城、涉县、武乡等五县。贞观十七年(643)废韩州,以县属潞州。五代梁开平三年(909),地属梁。龙德三年(923)属五代唐。五代唐清泰三年(936)属五代晋。五代汉天福十二年(947)属五代汉。五代汉乾三年(950)属五代周。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属隆德军,后属隆德府。靖康初,属金河东路潞州属县。元至元八年(1271),废屯留县并入襄垣,为潞州辖县。至元十五年(1278)屯留、襄垣分置。明嘉靖八年(1529),襄垣属潞安府。清袭明制。


  民国元年(1912),襄垣直属山西省,民国3年(1914),属冀宁道。民国6年(1917)废道归省。民国26年(1937),山西在省、县间设政治区(称行政专员公署)襄垣属第三政治区(政治区设沁县)辖县。民国29年(1940),属太行区第二办事处辖县。民国30年(1941)8月,属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太行二专署辖县。民国35年(1946)6月归太行二专区辖县。民国37年(1948)9月,属华北人民政府太行二专区辖县。民国38年(1949)5月,属左权专区辖县。同年8月改属山西省长治专区辖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沿袭前制。1954年5月,属晋东南专区辖县。1958年9月,襄垣与沁县合并,改称襄沁县,后又与沁源合并,又称沁县。1959年9月,三县分治,襄垣仍为晋东南专区属县。1985年5月,晋东南地区行署撤销,襄垣归长治市管辖。


  沁 县


  春秋初,沁地为赤狄所居。晋人灭狄余部,置铜邑,从此铜鞮为县名入史。春秋周灵王十二年(前560)被封为晋大夫羊舌氏食邑之地。晋借故灭羊舌氏,将原地析为铜鞮、平阳、杨氏3县。秦灭赵,铜鞮属上党郡。汉始称县,析置涅氏、襄垣、谷远3县。北魏属并州乡郡。隋初分甲水县,后归铜鞮、武乡。唐初改隶韩州,复置甲水县,6年后分归铜鞮、武乡。宋在乱柳石围中建威胜军,不久改军为州,又复称威胜军,后升节镇,称义胜军,隶河东南路,领铜鞮、武乡、绵上、沁源4县。元复称沁州,隶晋宁路,领铜鞮、沁源、武乡3县。明初省铜鞮入州,直隶山西布政司,领武乡、沁源2县。清沿明制,仍称沁州。民国初废州改县,始称沁县,属冀宁道。1937年为山西省第三行政区首府所在地。1940年10月,在漳东置沁东县。1946年7月,漳东地区回归沁县。1949年,沁县归长治专员公署(晋东南地区)。1958年9月,襄垣、沁县2县合并为襄沁县。不久沁源并入,复称沁县,治所设在沁县城。1959年11月,恢复3县建制。1985年5月,实行市管县,沁县属长治市。


  沁源县


  西汉始置县,名谷远县;西汉末改为谷近县;东汉复谷远县。北魏孝庄帝建义元年(528),因县境地处沁河发源地始名沁源县。隋文帝开皇十六年(596)置沁州,州北置绵上县。太平兴国二年(977),州治迁往沁县,复称沁源县。金宣宗元光二年(1223)置谷州。元世祖至元八年(1271)废州,复沁源县。抗日战争时期为抗日根据地。1942年,于朱鹤岭以北建绵上县。1945年绵上县撤销,其地回归沁源。1958年,与沁县、襄垣合并为襄沁县;次年复沁源县至今。1985年5月,实行市管县体制,沁源归长治市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