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归面临“骨感”就业市场 如何应对

 上海传智 2014-01-10

留学只是过程,就业才是最终结果

  随着留学回国人数的增多,就业在很多人眼中成了一件很难的事情。留学本身不能成为留学生择业时的竞争优势,留学过程中培养的优秀全面的能力、宽阔的视野和积极开放的态度才是企业招聘人才时注重的品质。

  平衡好兴趣和毕业时市场就业需求

  留学生在选择专业时要平衡好自己的兴趣和将来毕业时的市场就业需求。留学的经历能让学生收获不同国家的文化,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立的思维和创新意识。“兴趣”在学生的专业选择中至关重要,因为这直接关系学生将来的职业发展。一定要选择感兴趣和强项的专业,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在符合自己兴趣的前提下,选择一个市场需求量大、经济回报率高的专业可以使得学生在就业的道路上有捷径可循,尽可能提高教育投资回报率。

  留学目标国的国情和特点也是学生选择留学专业时需要考虑的问题,尤其是对于那些毕业后打算留在当地工作的学生。以日本为例,日本是一个注重实践过于注重学历的国家,据统计,在日本,专门士(相当于国内大专学历)学历学生的就业情况普遍优于本科学历的学生。究其根源,专门士掌握的多为专业技能,且成本略低于本科生。如果学生有意回国发展,应当考虑当地的经济发展需求。

有实习经历在就业时更有优势

  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通过参加各种课外活动来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这些经历可能成为学生在就业时比其他人更有竞争力的砝码。美国的大学通常设有许多学生社团,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这些活动往往能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相比只有高分数的学生,有这些活动经历的毕业生对招聘企业而言更具吸引力。且在交往过程中,让别人有机会了解自己,将来需要写推荐信,就容易了。

  如何寻找实习机会呢?最近几年,欧美国家为吸引留学生推出了一些优惠政策,方便留学生积累海外工作经验。很多课程如酒店管理、新闻传媒、金融等,都需要一定的实习时间才能完成,学校和带课老师往往愿意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学生可向带课老师提出要求,或注意校方的相关信息。学生在选择留学城市时,尽量考虑那些企业密集的地区,实习和就业机会相对较多。

  摆正心态求职,提出切合实际的要求

  上海传智播客王老师认为,海归回国后,适应国内的生活和工作就如同刚到国外学习生活一样,也需要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建议留学生调整自己的心态,针对自身情况进行客观分析,以便更快融入国内的工作和生活。

  一些海归人士认为自己有海外留学背景,回国后的工作期望值过高,一旦工作不如意,不是跳槽就是拒绝工作。徐毅建议海归人士调整求职心态,对于回国应聘的企业规模、工作环境、薪资水平等,不要要求过高,要切合实际,以免产生心理落差,失去对工作的信心。工作经验不丰富的年轻海归更应放低姿态,得到一个让自己获取经验的工作应该珍惜,从基层起锻炼自己,在短时间获得更多的工作经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