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代石雕门鼓

 固镇邢斌 2014-01-10
明代石雕门鼓,民间有抱鼓石、石鼓、圆鼓子、石镙鼓、石镜之称,是为门枕石的一种,常见于传统民宅大门、牌楼建筑、寺庙前。它是建筑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建筑工艺的精华之一,也是古代主人等级和身份地位的标志。门鼓石大多以漳浦梁山青石人工雕琢而成,因形如鼓,故名。  门鼓石有方、圆两种造型。
    门鼓石,历代是功名与权力的标志。相传古代打仗胜利归来的将军,为显耀其赫赫战功,把战鼓置于门前,后来逐渐衍变以门鼓石代替。门鼓石有击鼓、升堂、听政之意,他般只有衙门或官宦之家才可置立;其次是佛教寺庙,在民间门鼓石有驱邪避灾的法力之说。在封建礼制下,由于礼制文化和等级制度的集中体现,“门第”、“门户”、“门派”等封建思想的滋生,门鼓石被官宦和贵族们演变成最能彰显宅主等级差别、身份地位、权利和“非贵即富”的门第象征,以及联姻家庭身份是否匹配的参照物。 
  明清时代,对门鼓石有着严格规定和等级区分: 
  武官 
  皇族或官府的门前用狮子形的门鼓石。 
  高级武官的门前用抱鼓形狮子门鼓石。 
  低级武官的门前用抱鼓形有兽头的门鼓石。 
  文官 
  高级文官的门前用箱形有狮子的门鼓石。 
  低级文官用箱形有雕饰的门鼓石。 
  富豪 
  大富豪的门前用箱形无雕饰的门鼓石。 
  富豪则用石制门鼓石。 
  平民 
  而对于普通民宅来说,则只能用木质方门墩或门枕石来代替了。
清代 门鼓方鼓一对(63x60x28cm)-图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