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十九、头痛

 学中医书馆 2014-01-11
二十九、头痛
  A 外感  
1.风寒头痛:头痛时作,痛边连项背。恶风寒,遇风尤剧。常喜裏头。口不渴。苔薄白,脉浮
1川芎茶调散;川芎12克 荆芥12克 白芷6克羌活6克甘草6克 赤芍6克 清茶6克 防风4.5克薄荷24克细辛3克(后下)
1.若头痛属风寒者,可重川芎,并酌加苏叶、生姜等以加强祛风散寒之功;
2.属风热者,去羌活、细辛,加蔓荆子、菊花以散风热;
3.若头痛日久不愈者,可配全蝎、僵蚕、桃仁、红花等以搜风活血止痛。 
头痛加减:
1. 若头痛剧,无汗,遇寒即甚,寒象明显可加熟附子、麻黄。
2. 若兼见咳嗽,痰稀色白,可在上方基础上加杏仁、前胡、苏叶增强宣肺止咳之力。 
头痛加减2;
1. 风寒夹湿,头痛如裹者,加苍术、蒿本、半夏、陈皮;
2. 项背发僵而酸楚者,加蒿本、葛根;
3. 兼阳虚者,加人参、附子、桂枝;
4. 兼气虚者,加太子参、茯苓;
5. 若寒邪侵犯厥阴经脉,引起巅顶痛,甚则四肢厥冷、苍白,脉弦者,加吴茱萸、生姜、红枣等;
6. 咳嗽痰多者,加杏仁、苏子、半夏。

若寒邪侵犯厥阴经,引起巅顶头痛,干呕吐涎沬,甚则四肢厥冷,苔白,脉弦。治宜温散厥阴寒邪,
2吴茱萸汤加减;吴茱萸24克 人参9克 生姜15克 红枣12枚 
 1.呕甚者,加陈皮、半夏、砂仁以降逆止呕;
 2.头痛甚者,加川芎、当归以养血止痛,
 3.寒甚者,加附子、干姜以温里散寒;
 4.吞酸嘈杂,加乌贼骨、煅瓦楞子以制酸和胃。
 
头痛脑户觉冷,项背恶寒,名为“脑风”。时作时止,痛连眉梢,常如牵引状,目不能开,头不能抬举,头皮麻木
3神圣散加减;麻黄10克 细辛5克 全蝎10克 藿香10克
本方可加川芎、白芷。蒿本为基础方,
治疗偏寒头痛者。如头痛剧烈者,加蜈蚣、地龙、蝉衣。
偏血虚者,加当归、白芍。寒甚者,加桂枝、生姜。

 2 风热头痛:头胀而痛,甚则如裂。发热恶风。面红目赤。口渴欲引,便秘溲黄。舌苔黄,脉浮数
4轻证用桑菊饮加黄芩、栀子;桑叶7.5克 菊花3克 杏仁6克 连翘5克 薄荷2.5克 桔梗6克 黄芩6克 栀子6克 
                          生甘草2.5克 苇根6克
1..气粗似喘,气分热盛,加石膏、知母。
2.若舌降、暮热,是邪气入营,加犀角(水牛角代)、玄参。
3.若热入血分,舌质深降,躁扰或神昏谵语,恐耗血动血,宜去薄荷、苇根,加生地、丹皮、麦冬、玉竹。
4.若肺热甚,加黄芩。
5.若口渴甚者,加天花粉。
6.若兼咽喉红肿疼痛的,加玄参、板蓝根。
7.若咳嗽咯血者,加白茅根、茜草根、丹皮。
8.若目赤肿痛,宜加剌蒺藜、蝉蜕、木贼、决明子。
 
头痛证加减:
1. 若症见高热、口渴、鼻干、心烦、舌红、少津等热甚伤津之证,可加葛根以解肌,生石膏、知母、天花粉以清热生津。
2. 若咳嗽不爽,痰稠而黄,口渴咽痛,可于上方加川贝、瓜蒌仁、沙参等以化痰生津。

5重证用芎芷石膏汤加减;川芎10g、白芷10g生石膏15g菊花115g、藁本10g、羌活6~10g。牛蒡子 黄芩 连翘 当归头痛证加减:
1.风热夹湿,头痛且重,胸闷口渴者,加藿香、佩兰、黄连等;
2. 发热甚者,酌减当归、蒿本、羌活用量,加金银花、栀子;
3. 便干秘者,加少量大黄,以通为度;
4. 兼心烦急躁者,加丹皮、栀子、玄参。

若大便秘结,口鼻生疮,腑气不通,舌红苔黄,脉滑数,治宜苦寒降火,通腑泄热,
6黄连上清丸加减;大黄12.5克 黄芩12.5克赤芍12.5克荆芥穗12.5克 生栀子7.5克连翘7.5克当归7.5克 薄荷7.5克              桔梗7.5克 元参7.5克 黄连7.5克 石膏7.5克 菊花7.5克 川芎7.5克 天花粉6克 甘草6克 黄柏6克
临床:
1. 若见发热咽痛,可加金银花、板蓝根清热利咽。
2. 牙龈红肿疼痛,加知母、牛膝泻火清胃、导热下行。
3. 两眼红赤作痛,加车前子、蝉衣清胆疏邪 。
4. 小便黄赤,加木通、生地清心利尿。

若在夏令,多挟暑湿,临床表现为发热较高,有汗而热不解,身重倦怠,口渴,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多濡数,
7新加香薷饮加减;香薷6克 银花9克 鲜扁豆花9克 厚朴6克 连翘6克
 1.暑热重者,加青蒿、滑石以清热解毒;
 2.里热炽盛者,可加大黄以清热泻火;
 3.湿偏重者,加藿香、茯苓以化湿利水。

若在秋季,多挟燥邪,症见头痛发热,咽干口燥,脉略数者,治宜疏风清燥热,
8桑杏汤加减;桑叶3克 杏仁4.5克 沙参6克 川贝3克 香豉3克 栀皮3克 犁皮3克
 1.若表邪郁闭较重,症见恶寒无汗,发热者,加薄荷、荆芥以增强疏表发汗之效;
 2.若咽干而痛者,可加牛蒡子、桔梗以清利咽喉;
 3.若鼻衄者,加白茅根。旱莲草以凉血止血;
 4.皮肤干燥,口渴甚者,加芦根、天花粉以清热生津。

头痛急性发作而伴有雷鸣之响者,称“雷头风”。症见头痛伴有雷鸣声响,头面起核块肿痛,憎寒壮热。此为湿热毒气上冲,扰乱清窍。
9清震汤;升麻10克、苍术10克、荷叶半张
1血管神经性头痛  本方加天麻、丹参,可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所致的偏头痛。
2如头痛剧烈,加藁本、白芷,肝阳、肝火甚,加龙胆草、夏枯草、钩藤;头痛如锥,加川芎、丹皮、赤芍。
3脑外伤后遗症  本方加黄芪、地龙,可治疗脑震荡、脑挫伤等所致的后遗症。
4如头晕,加杞子、菊花、桑椹子,头痛剧烈,加蜈蚣、全蝎,体虚,加党参、黄芪、黄精。    ‘

10普济消毒饮加减;黄芩15克 黄连15克 人参3克 橘红6克 玄参6克 生甘草6克 连翘3克 板蓝根3克 马勃3克 
                 牛蒡子3克 炒白僵蚕2克 升麻2克 柴胡6克 桔梗6克
 1.临证若见表证明显,里热不重的,可酌减黄芩、黄连用量,加荆芥、防风、蝉蜕、桑叶等。
 2.若表证已罢,邪从火化,里热较甚,可去柴胡、薄荷,加金银花、青黛等。
 3.若里热盛而燥结者,加大黄、枳实、玄明粉。
 4.肿硬难消者,加牡丹皮、贝母、赤芍、丝瓜络、夏枯草、橘皮等。
 5.兼有睾丸炎者,加川楝子、龙胆草。

3 风湿头痛:头痛如裏。肢体困重。纳呆胸闷,大便溏泻。小便不利。苔白腻,脉濡。
11羌活胜湿汤加减。羌活6克 独活6克 藁本3克 防风3克 炙甘草3克 川芎3克 蔓荆子2克 
1.如经中有寒湿,身重腰沉沉然,加酒洗汉防已5克,轻者再加附子3克,重者则加川乌3克。
头痛证加减:
1. 若伴呕吐者,加姜半夏、姜竹茹以降逆止呕,
2. 若见烦闷、纳呆、口苦粘腻,小便黄,苔黄腻,脉濡数,此为湿郁化热所致,可加黄芩、黄连、黄柏、半夏以清湿热。
3. 如见胸闷腹胀,四肢困重,纳差,大便溏泻,可加苍术、厚朴、陈皮、枳壳等以燥湿和中。

若症见喘咳痰多而胸闷,咯出不爽,恶心,纳呆,舌苔白腻,脉滑,此为内有痰湿,外受风湿所致,祛风胜湿,祛痰平喘12二陈汤或三子养亲汤;半夏6克 陈皮3克 茯苓9克炙甘草2.4克生姜6克红枣2枚炒白芥子9克 炒苏子9克 炒莱菔子9克
1.风痰加南星、白附子、皂角、竹沥;
2.寒痰加半夏、姜汁;
3.火痰加石膏、青黛;
4.湿痰加苍术、白术;
5.燥痰加栝蒌、杏仁;
6.食痰加山楂、麦芽、神曲、莱菔子;
7.老痰加枳实、海石、芒硝;
8.风痰加南星、竹沥等,以熄风化痰;
9.热痰加黄芩、胆星等,以清热化痰;
10.寒痰加干姜、细辛等,以温化痰饮;
11.气痰加枳实、厚朴等,以理气化痰;
12.皮里膜外之痰加白芥子等,以通络化痰。 
13.苔腻,痰湿盛,加川朴燥湿化痰。
14.痰多气逆,加杏仁、紫菀、旋覆花化痰肃肺降逆。
15.如以寒痰凝滞为主,则重用白芥子,酌加干姜、细辛、半夏等以助温化寒痰。

 B 内伤  
1肝阳头痛:

13天麻钩藤饮;天麻9克,钩藤15克,石决明15克,栀子9克,黄芩9克,牛膝15克,杜仲12克,益母草15克,寄生15克,
          夜交藤9克,获神9克,生龙牡各30克。

2 肾虚头痛:
14大补元煎 ;人参少用10克, 熟地用6~9克,杜仲6克 当归6~9克(若泄泻者去之) 山茱萸3克(如畏酸吞酸者去之) 
          枸杞6~9克 炙甘草3~6克

若肾阴虚
15知柏地黄丸;知母 40g 黄柏 40g 熟地黄 160g 山茱萸(制)80g 牡丹皮 60g 山药 80g 茯苓 60g 泽泻 60g   
  
若头痛而畏寒,面白,肾阳虚,四肢不温,舌淡,脉细而缓--
16右归丸;熟地黄240克,炒山药120克、枸杞子(微炒)120克、鹿角胶(炒珠)120克、制菟丝子120克、
        杜仲(姜汁炒)各120克,山茱萸(微炒)90克、当归(便溏勿用)各90克,肉桂、制附子各60克。

或金匮肾气丸 【组成】 ( 熟地24   淮山12   山萸12  丹皮9  茯苓9  泽泻9  桂枝3  附子3)

 3 血虚头痛:
17加味四物汤.组成】熟地黄15g 白芍药10g 当归12g 川芎8g 桃仁6g 红花6g
          
4 痰浊头痛:
半夏白术天麻汤【组成】半夏9克,天麻9克,白术9克,茯苓9克,橘红6克,甘草6克,生姜6克,大枣3枚。

5 瘀血头痛:
18通窍活血汤【组成】赤芍3克川芎3克桃仁9克红枣7个(去核) 红花9克老葱3根鲜姜9克(切碎) 麝香0.15克(绢包)

单验方
(1)治风寒头痛方
①苍术、细辛、白芷各lOg,共为细末,每服6g,日2次。
②川芎、蔓荆子各lOg,水煎服,日2次。 、
③制川、草乌各6g,白芷、僵蚕各6g,生甘草9g,研细末分成6包。每日1包分3次用绿茶送服。用治顽固性风寒头痛效佳。
(2)治肝阳头痛方
①夏枯草30g,菊花18g,川芎15g,草决明15g,水煎服,每日分3次服。
②槐花lOg,菊花lOg,白蒺藜lOg,水煎服,日2~3次。
(3)治顽固性头痛、偏头痛方
①全蝎、蜈蚣各等份,共为细末,每服29,日3次。
②川芎、白芷各15g,大头鱼鱼头1个,文火炖40分钟,饮汤。对偏头痛疗效尤佳。
(4)气血虚头痛方;黄芪40g,当归18g,川芎18g,牛蒡子20g,水煎服,日2--.3次。
 
3.药物外用及局部用药
 风火头痛或阳虚寒凝头痛,可选用川芎lOg,细辛3g,白芷3g,冰片0.3g,研末取少许塞鼻,每日 3--4次。
 阳虚寒凝头痛,可用川乌20g,桂枝lOg,细辛lOg,白芷lOg,煎水熏洗疼痛部位。

验方
   1.羌活、防风、红豆各等份为末。吹鼻取嚏,风寒头痛立止。(《玉机微义》) .
   2.川芎3克 茶叶6克,水煎5分钟,饭前热服,治风热头痛。(《简便方》)
   3.荆芥穗、石膏等份为末,每服6克,清茶调下,治风热头痛.(《永类钤方》)
   4.。散偏汤。;川芎30克 白芍工5克 白芷3克 郁李仁3克 治偏头痛。
   5.乌星散;制川芎、南星、细辛、地龙各3克,菊花6克,冰片o.9克,先煎川芎、 南星、细辛、地龙四味,
        菊花最后入,稍煎即成,分两次服,冰片另研极细,分做两份,临服药时冲入一份,服后略休息,头痛即止。
        主要治阳气虚损,清阳不足于上的头痛。
   6。地肤子同生姜研烂,冲酒热服,取汗即愈,治雷头风肿。(《圣济总录》)
   7.鲜旱莲草拧汁滴鼻中,治偏头痛。(《圣济总录》)
   8.制南星一两,荆芥叶一两为末,姜汁糊丸如梧桐子大,每食后,姜汤下二十丸,治风痰头痛不可忍。《济生方》)
   9.大栝蒌一个,去瓤研末,放入碗中,用热水泡之,去滓服,治风热头痛。(《圣惠方》)
   10。白芷、黄芩酒炒等份为末,每服6克清茶调下,治眉棱骨痛。(《丹溪纂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