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一、不寐

 学中医书馆 2014-01-11
十一、不寐

1肝火扰心:
疏肝泻热、佐以安神  龙胆泻肝汤 
【组成】龙胆草12克、黄芩4克、栀子9克、泽泻9克、木通4克、车前子4克、当归4克、柴胡4克、甘草3克、生地黄18克。
不寐证加减:
1.若肝胆实火较盛,可去木通、车前子,加黄连。
2.若湿盛热轻者,可去黄芩、生地黄,加滑石、薏苡仁。
3.若玉茎生疮,或便毒悬痈,以及阴囊肿痛红热者,可去柴胡,加连翘、黄连、大黄。
4.肝经湿热,带下色红者,可加莲须、赤芍。
5.肝火上炎致头痛眩晕,目赤多眵,口苦易怒,可加菊花、桑叶。
6.木火刑金,见咳血者,可加丹皮、侧柏叶。 
7.若胸闷胁胀,善太息者加郁金、香附之类以疏肝解郁。
8. 若大便秘结不解者,可加大黄、芒硝之类通便泻热;
9. 如心烦甚者,加朱砂安神丸。 

若头晕目眩,头痛欲裂,不寐烦躁大便秘结—当归龙荟丸
【处方】;当归3克 龙胆草3克 山栀子3克 黄连3克 黄柏3克 黄芩3克 芦荟1.5克 青黛1.5克 大黄1.5克 
         木香0.45克 麝香0.15克

    2 痰热扰心:
化痰清热、和中安神  黄连温胆汤
 【组成】 黄连6克、栀子6克 陈皮15克、半夏6克、茯苓4.5、竹茹6克、枳壳6克、琥珀粉3克、丹参6克、远志6克、神曲6克、甘草3克、大枣1枚
不寐证加减:
1.若心中烦热者,加黄连、麦冬以清热除烦;
2.口燥舌干者,去半夏,加麦冬、天花粉以润燥生津;
3.癫痫抽搐,可加胆星、钩藤、全蝎以熄风止痉。 
4. 若心悸动甚,惊惕不安,加入珍珠母、朱砂以镇惊定志。
5. 痰热较甚者,加黄芩、瓜蒌、胆南星、贝母;
6. 若痰热重而大便不通者,加大黄或礞石滚痰丸并用;
7. 若食积重者,加鸡内金、焦山楂等。
   注意本证:以清热化痰为主,一般不选用五味子、酸枣仁、夜交藤之类养心安神药物,因为这类药具有酸收敛邪之功,
   不利于化痰清热。

若痰食阻滞,胃中不和者+半夏秫米汤.组成.半夏9克 秫米10克 

  3 心脾两虚:
补养心脾、以生气血  归脾汤  若产后虚烦不寐 /老年人夜寐早醒而无虚烦也可用本方
组成:党参20克,黄芪20克,茯神15克当归6克,熟地黄15克,酸枣仁12克,远志6克,五味子6克,麦冬15克,甘草6克。
不寐证加减:
 1.如果脾虚发热的加入山栀子3克 丹皮3克
 2.崩漏下血者,加艾叶炭、炮姜炭以温经止血;
 3.偏热者,加生地炭、阿胶珠、棕榈炭以清热止血。
 4.若血虚较甚,加熟地、白芍、阿胶以补血。
 5.若失眠较重,加五味子、合欢花、夜交藤、柏子仁等以助养心安神。
 6.若脘闷纳呆,舌苔腻,加半夏、陈皮、茯苓、厚朴以健脾理气化痰。
 7.心悸,倦怠,脉沉无力,气虚甚者,应重用参、芪;
 8.纳呆,便溏,苔厚腻,脾虚有湿者,重用白术加苍术、茯苓燥湿健脾;
 9.心悸,头昏,面色少华,此为心血不足,重用黄芪、当归,加阿胶以补血养心。

  4心肾不交:
滋阴降火、养心安神  六味地黄丸.组成 熟地黄240克,山药、山茱萸各120克,茯苓、泽泻、丹皮各90克。
合交泰丸:黄连10克,肉桂1克泡茶

5 心胆气虚:
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
酸枣仁48克(包)甘草3克,知母6克,茯苓6克川芎6克朱砂0.5克(冲)茯苓6克茯神6克人参6克(焗服)远志3克龙齿3克
加减:
 1.若心烦不眠,属肝血不足,阴虚内热较甚者,加女贞子、墨旱莲或生地黄、玄参、白芍等,以养血滋阴清热;
 2.兼见五味子、白芍、浮小麦以安神敛汗;
 3.心悸较重者,加龙齿、龟甲、珍珠母等以镇惊安神;
 4.心悸多梦,时有惊醒,舌淡,脉细弦,属心胆气虚者,可加党参、龙齿以益气镇惊;
 5.如精神抑郁,心烦不眠较甚者,可合甘麦大枣汤加夜交藤、合欢皮以缓肝安神解郁,或加入合欢花、夜交藤、石菖蒲、   郁金等解郁安神之品,疗效更好。
 6.若见惊惕不安,心悸较甚,加生龙骨、生牡蛎、朱砂。
 7.心肝血虚,惊悸汗出者,重用人参,加白芍、当归;
 8.胆虚不疏土,胸闷善太息,纳呆腹胀,加柴胡、陈皮、吴茱萸、山药、白术。  

益气镇惊、安神定志  
安神定志丸【组成】远志6克石菖蒲5克茯苓15克朱砂2克(冲服)龙齿25克(先煎)党参9克。
合酸枣仁汤〖组成〗 酸枣仁,炒(15~30g)茯苓二两(6g)知母二两(6~9g)川芎二两(6g)甘草一两(3g)

龙功宏辨证分型治疗神经衰弱;
 心脾亏损型用党参30g,茯神20g,黄芪20g,淮山药20g,远志lOg,白术lOg,枣仁lOg,龙眼肉15g,夜交藤15g,甘草6g
 阴虚火旺型用生地20g,山萸肉20g,茯苓20g,泽泻15g,知母15g,淮山药15g,丹皮lOg,枣仁lOg,参须10g,黄柏8g,
            麦冬12g,远志6g;
 脾胃不和型用法半夏lOg,枳实10g,川厚朴10g,枣仁log,太子参10g,陈皮6g,茯苓12g,竹茹5g,水煎送服保和丸或
            五积散。
 董长华用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顽固性失眠,柴胡15g,香附15g,白芍20g,川芎12g,枳壳12g,甘草6g,
   加减:  
     1.血瘀加赤芍、丹参;
     2.肝火盛加菊花、栀子;
     3.痰湿重加胆南星、石菖蒲;
     4.心神不安加炒枣仁、夜交藤、茯神,日一剂,水煎服,10日1疗程,
单验方
   (1)酸枣仁15g,炒香,捣为末,每晚临睡前服,温开水或竹叶煎汤调服。
   (2)炒酸枣仁log,麦冬6g,远志3g,水煎后,晚上临睡前顿服。
   (3)酸枣树根(连皮)30g,丹参12g水煎1~2小时,分2次,在午休及晚上临睡前各服1次,每日1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