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喉喑(声带病) 1.加味二陈汤 【来源】蔡福养,《千家妙方·下》 【组成】陈皮、茯苓、半夏各10克,甘草6克,苍术、白术、枳实、白芥子各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健脾和中、燥湿化痰。 【方解】脾失健运,聚湿生痰,湿邪上窜,壅滞声带而致肥厚,生长息肉。方中用二陈汤(前4味)加二术,助其健脾燥湿 之力,加枳实理气化痰,使湿邪不得结于上;白芥子取其辛温,以化寒湿凝聚之痰。诸药合用,以达脾复健运、湿除痰化 、息肉消散之目的。 【主治】声带息肉、肥厚、证见音哑、时吐黏痰、胸闷不适等症。 【加减】声带肥厚而息肉色红者,酌加当归、赤芍、怀牛膝等以活血化瘀。 【疗效】临床屡用,均获良效。一般服药15剂左右即可获愈。临床验证有效。 2. 加味养阴汤 【来源】杨志仁,《千家妙方·下》 【组成】干地黄15克,玄参、龙利叶、瓜蒌皮各12克,麦冬、桔梗、桑白皮、柿霜、茜草根、赤芍各9克,红花、三七粉( 冲服)各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养阴润肺、活血祛瘀。 【方解】平时大声讲话,高声歌唱较多、较久,耗伤肺阴,久之累及肾阴,而导致肺肾阴虚、虚火上炎。此方用地黄、麦 冬养阴;龙利叶、柿霜润肺;桑白皮、瓜蒌皮清肺;甘草、桔梗利咽开音;茜草根、红花、赤芍活血化瘀消肿;玄参滋阴 降火。诸药相伍,共奏养阴润肺、活血祛瘀之功。 【主治】声带息肉,证见声嘶较重、咽喉干燥、睡眠不宁、舌红苔少、脉细数。 【加减】辅以藏青果含服。每日4枚,以敛肺降火。 【疗效】屡用效佳。坚持服用,每收全功。 3. 天龙饮 【来源】姚楚芳,《上海中医药杂志》(67)1987年 【组成】天谷精、龙须草、龙葵、石龙芮、白英、枸杞子、生地、熟地、白芍、党参各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或频次。 【功用】养阴益气、清热散结。 【方解】本病治当养阴益气、清热散结,切忌骤用寒凉、峻用苦寒。方中以天谷精为主药,功专散血;龙葵、白英散结解 毒,三味合用散结,以治疗咽喉肿塞;石龙芮补阴润燥;龙须草散瘿结热气而利小便;又加白芍、枸杞子、生熟地、党参 益肺气而养肾阴。诸药协同,共奏养阴益气、清热散结之功。徐徐频饮,渐见良效。 【主治】声带息肉和小结。 【加减】伴有乏力,形寒肢冷,加炮附子9克,干姜3克。 【疗效】治疗108例,结果治愈(息肉消失)29例,显效(音哽减轻、息肉明显缩小)34例、有效(音哽减轻、息肉轻度缩小) 24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为80.6%。 4 清肺化瘀汤 【来源】刘松孙,《中医杂志》(3)1986年 【组成】凤凰衣、蝉衣各5克,木蝴蝶1克,胖大海、夏枯草各9克,赤芍、茯苓、丹参各10克,蒲公英30克,甘草3克。 【功用】清肺利咽、活血化瘀。 【方解】病由肺热,与瘀血有关。方用赤芍、丹参通络散瘀;夏枯草软坚散结;二者同用可使声带息肉与小结缩小或消失 ;胖大海、蝉衣、凤凰衣、木蝴蝶、蒲公英清热解毒、宣肺利咽;再配以茯苓利湿消肿。诸药合用,共奏清肺利咽、活血 化瘀之功。 【主治】声带息肉和小结。 【疗效】治疗20例,痊愈6例,显效7例,好转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0%。 5 清肝利咽汤 【来源】宋根信,《千家妙方·下》 【组成】柴胡、白芍、栀子、枳实、射干、半夏各12克,当归、桔梗、前胡、甘草各10克,蝉衣、白芥子各9克,苏子15 克。 【方解】方中柴胡、栀子、射干清肝利咽;当归、白芍养血柔肝;半夏、苏子、白芥子、枳实降逆行气化痰;蝉衣祛风散 结;桔梗、前胡、甘草开肺利咽。诸药合用,共奏清肝利咽、降逆化痰之功,故用之效佳。 【加减】肝热偏重者,去半夏、白芥子,加黄芩、龙胆草、青果、丹皮;肝阴不足而肝阳偏盛者,去苏子、半夏、白芥子 、前胡,加生地、丹皮、酸枣仁、五味子、降香,并可加重用白芍至20克;若湿痰为主者,则去栀子、射干,加茯苓、陈 皮;因逆气壅肺,而化热伤津者,则去半夏、白芥子、前胡,加降香、生地、麦冬、腊梅花。 而失音者,疗程尤短,一般在2~5天;治疗声带息肉或兼有水肿而失音者、疗程稍长,一般声音恢复正常在6~15天左右 ,息肉完全消失在15~45天左右。若息肉较大(直径在4毫米以上)可能更长些。同时还发现息肉由红色逐渐变为淡红色、 白色,同时由大变小,最后消失而痊愈。 6.[方一]萝卜200克,饴糖适量。取红皮萝卜洗净,切成细丝,装盘调入饴糖拌匀,放置半个小 7.[方二]鲜橄榄3-5枚,鲜萝卜100克。把橄榄劈开,鲜萝卜切丝一起放入锅内,加水煎煮20- 8.[方三]鲜橄榄50克,酸梅10克,白糖适量。将橄榄、酸梅劈开,加清水煎煮20分钟,去渣取 9.[方四]麦门冬、乌梅各100克。将麦门冬去心、焙干,乌梅劈开去核取肉,微炒,上2味研未 过筛,装瓶收贮。临用时,每次取10克,水煎服,每日2次。本方滋阴润肺,清热生津,凡 10.[方五]干冬菜30克。冬菜洗净,放人锅内,加水煮沸,至菜熟烂时,滴上少许香油,即可取 11.[方六]猪皮500克,面粉100克,蜂蜜适量。将猪皮洗净,切成条状,放入锅内,加水煎者1小 12.[方七]甜石榴2枚。将鲜石榴剥去外皮,把其肉捣烂,以开水浸泡过滤取汁,饮汁或合漱;亦 13.[方十三]胖大海3枚,生甘草3克,冰糖适量。将三者放入瓷杯内,以沸水冲泡,温浸20分钟 14.[方十四]罗汉果1枚。将罗汉果洗净,瓣成碎片,水煎取汁液,代茶饮;或将罗汉果放在瓷杯 失音: 15.将梨2个洗净、切块,与冰糖50克同放入锅内加水煮烂,分早晚2次服用。可清肺润喉、祛痰止咳,治疗咳嗽、失音, 对声带有保护作用。 16.将橄榄5个、乌梅2个、竹叶5克、绿茶5克、白糖10克加水共煮,喝汤,每日2次,每次1杯。可清咽润喉,治疗久咳、 劳累过度、烟酒过量所致失音。 18.将马勃洗净、去皮、捣烂取汁饮用。可清肺利咽,治疗咽痛、失音。 声音嘶哑 失音 是一种由于呼吸道炎症和喉结核等所引起的疾病。因声音处于肺系,而根于肾。故声音嘶哑、失音应从肺和肾二脏下手治 疗。但,要与中风舌硬语蹇(音减)失语严格区分。 处方1:青果10枚(刀划开)白萝卜片60克。水煎频服。用于实证性失音。 处方2:桔梗15克,诃子6克,甘草10克,水煎服。用于肺肾阴虚性失音。 处方3:硼砂、青黛各10克,冰片1克,炼蜜为丸。每丸3克。每次含化1丸。用于损伤声道虚证失音者。 处方4:蝉衣3克,千张纸、胖大海、甘草各6克,冰糖15克。水煎服。主治声音嘶哑。 处方5:木蝴蝶(千张纸)、桔梗、甘草各6克,水煎服。用于久咳音哑。 处方6:(开音饮)胖大海、青果各6克,薄荷3克。开水泡服。用于急性咽炎、扁桃体炎、风热感冒、干咳音哑。 处方7:鲜生姜200克,洗净切片研末,加蜂蜜适量装瓶备用。每次取姜末半匙,嚼细咽下。每日3-4次。2-3 天即效。可 缓解声音嘶哑。 处方8:蒲公英15克,薄荷5克,代茶饮,连用15日。治声音嘶哑。 处方9:金针菜50克,水煎后加适量蜂蜜饮服。治声音嘶哑。 处方10:血余炭3克,每天清晨空腹温水或淡盐水冲服。7-10天1疗程。用药期间,忌吃辣椒、胡椒、猪头肉、香菜、海带 、虾蟹、油炸食品。主治失音失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