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项目目录
一等奖 | ||||
序号 |
编号 |
项目名称 |
主要完成人 |
推荐单位 |
1 |
Z-102-1-01 |
40K以上铁基高温超导体的发现及若干基本物理性质研究 |
赵忠贤(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 |
二等奖 | ||||
序号 |
编号 |
项目名称 |
主要完成人 |
推荐单位 |
1 |
Z-101-2-01 |
若干重要的可压缩欧拉方程整体解研究 |
黄飞敏(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
吴文俊 |
2 |
Z-101-2-02 |
凯勒几何中的典则度量和里奇流 |
朱小华(北京大学) |
中国数学会 |
3 |
Z-101-2-03 |
回归中的模型检验和降维 |
朱力行(香港浸会大学) |
王梓坤,严加安, |
4 |
Z-101-2-04 |
无限维控制系统的结构理论 |
张 旭(四川大学) |
刘应明,彭实戈, |
5 |
Z-102-2-01 |
大样本恒星演化与特殊恒星的形成 |
韩占文(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 |
云南省 |
6 |
Z-102-2-02 |
北京谱仪II实验发现新粒子 |
金 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 |
7 |
Z-102-2-03 |
量子通信与量子算法的物理基础研究 |
龙桂鲁(清华大学), |
中国物理学会 |
8 |
Z-102-2-04 |
量子几何相位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
朱诗亮(华南师范大学), |
广东省 |
9 |
Z-103-2-01 |
荧光染料识别与响应调控的理论与应用基础研究 |
彭孝军(大连理工大学), |
教育部 |
10 |
Z-103-2-02 |
有机小分子和金属不对称催化体系及其协同效应研究 |
龚流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安徽省 |
11 |
Z-103-2-03 |
电催化剂的表面结构效应、设计合成和反应机理研究 |
孙世刚(厦门大学), |
教育部 |
12 |
Z-103-2-04 |
纳微配位空间的金属-有机超分子组装行为及构效关系 |
苏成勇(中山大学), |
教育部 |
13 |
Z-103-2-05 |
高分子复合材料微加工制备及其物理与化学问题 |
杨振忠(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 |
14 |
Z-103-2-06 |
基于碳氢键活化的氧化偶联 |
施章杰(北京大学), |
张礼和,高 松, |
15 |
Z-103-2-07 |
基于手性膦氮配体的不对称催化 |
侯雪龙(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
上海市 |
16 |
Z-104-2-01 |
硬骨鱼纲起源与早期演化研究 |
朱 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 |
17 |
Z-104-2-02 |
典型有机污染物多介质界面行为与调控原理 |
朱利中(浙江大学), |
教育部 |
18 |
Z-104-2-03 |
华北克拉通早期陆壳形成与演化 |
翟明国(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 |
19 |
Z-104-2-04 |
沙尘对我国西北干旱气候影响机理的研究 |
黄建平(兰州大学), |
甘肃省 |
20 |
Z-104-2-05 |
黄土区土壤-植物系统水动力学与调控机制 |
邵明安(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 |
21 |
Z-105-2-01 |
水稻质量抗性和数量抗性的基因基础与调控机理 |
王石平(华中农业大学), |
教育部 |
22 |
Z-105-2-02 |
被子植物有性生殖的分子机理研究 |
杨维才(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 |
23 |
Z-105-2-03 |
TNF诱导的细胞坏死分子机制的研究 |
韩家淮(厦门大学), |
教育部 |
24 |
Z-105-2-04 |
禽流感病毒进化、跨种感染及致病力分子机制研究 |
陈化兰(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
农业部 |
25 |
Z-105-2-05 |
干细胞多能性与重编程机理研究 |
裴端卿(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
广东省 |
26 |
Z-105-2-06 |
DC细胞活化调控与Th细胞分化机制在免疫相关疾病中的研究 |
孙 兵(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 |
27 |
Z-106-2-01 |
日本血吸虫寄生和致病分子基础的系统生物学研究 |
韩泽广(上海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心), |
上海市 |
28 |
Z-106-2-02 |
若干重要中草药的化学与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 |
岳建民(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
上海市 |
29 |
Z-106-2-03 |
寡糖的合成及某些基于糖类的药物发现 |
叶新山(北京大学), |
原卫生部 |
30 |
Z-106-2-04 |
热休克蛋白和DNA损伤修复基因在环境应激和疾病中的作用 |
邬堂春(华中科技大学), |
教育部 |
31 |
Z-107-2-01 |
有机半导体的设计原理、高效制备与光电器件 |
黄 维(南京邮电大学), |
江苏省 |
32 |
Z-107-2-02 |
时滞系统鲁棒控制的自由权矩阵方法 |
吴 敏(中南大学), |
湖南省 |
33 |
Z-107-2-03 |
生物计算中数据编码与模型构建理论方法研究 |
许 进(北京大学), |
教育部 |
34 |
Z-107-2-04 |
基于不充分信息的机器学习理论与方法研究 |
周志华(南京大学), |
教育部 |
35 |
Z-107-2-05 |
多源干扰系统的建模、分析与控制理论研究 |
郭 雷(东南大学), |
江苏省 |
36 |
Z-107-2-06 |
复杂对象的几何表示和计算理论与方法 |
鲍虎军(浙江大学), |
浙江省 |
37 |
Z-107-2-07 |
基于自然智能的学习与优化基础理论研究 |
焦李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陕西省 |
38 |
Z-108-2-01 |
高效光/电转换的新型有机光功能材料 |
张晓宏(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 |
39 |
Z-108-2-02 |
热电材料的多尺度微观结构调控与性能优化 |
陈立东(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 |
40 |
Z-108-2-03 |
多功能金属有机聚合物/磷光材料及其在新兴领域的应用研究 |
黄维扬(香港浸会大学), |
香港特别行政区 |
41 |
Z-108-2-04 |
纳米电催化能源材料的功能定向制备和协同效应机理研究 |
沈培康(中山大学), |
广东省 |
42 |
Z-108-2-05 |
过渡金属及其化合物纳米材料的可控合成、微结构及相关特性 |
郭 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工业和信息化部 |
43 |
Z-108-2-06 |
一维纳米半导体材料的可控生长及其机理 |
杨德仁(浙江大学), |
浙江省 |
44 |
Z-109-2-01 |
燃料设计理论及其控制内燃机燃烧与排放的基础研究 |
黄 震(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市 |
45 |
Z-109-2-02 |
机械早期故障瞬态信息的小波熵检测与自适应提取理论 |
林 京(西安交通大学), |
教育部 |
46 |
Z-109-2-03 |
高性能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及设计理论 |
滕锦光(香港理工大学), |
香港特别行政区 |
47 |
Z-109-2-04 |
并联机器人机构拓扑与尺度设计理论 |
高 峰(上海交通大学), |
教育部 |
48 |
Z-109-2-05 |
面向再制造的表面工程技术基础 |
徐滨士(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 |
北京市 |
49 |
Z-109-2-06 |
燃料电池中多相能质传递与反应动力学的相互作用机理 |
赵天寿(香港科技大学), |
香港特别行政区 |
50 |
Z-109-2-07 |
广义协调与新型自然坐标法主导的高性能有限元及结构分析系列研究 |
龙驭球(清华大学), |
吴良镛 |
51 |
Z-110-2-01 |
纳米结构金属力学行为尺度效应的微观机理研究 |
武晓雷(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 |
52 |
Z-110-2-02 |
功能材料与结构的多场效应与破坏理论 |
王铁军(西安交通大学), |
教育部 |
53 |
Z-110-2-03 |
昆虫飞行的空气动力学和飞行力学 |
孙 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教育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