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贴)话说“油印书

 固镇邢斌 2014-01-11

油印书历来不受藏家重视,原因是誊写油印从未归类于印刷史,而被视为办公文具。有藏书家言:“现在很后悔当年没有留心此道,否则倒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访书专题。”一语道破天机,给藏书爱好者提个醒,见到油印书,万莫失之交臂。另一位资深的藏书家也说:“一些文人,学者,也有油印诗稿文稿分赠友人,交流切磋的习惯,我即藏有张伯驹先生送的《丛碧词》、《春游琐谈》,夏承焘先生送的《瞿髯词》,王世襄先生送的《髹饰录解说》、《竹刻小言》,都可以说是油印精品。听说现在有人专事搜求收藏油印本,成了一个门类。”

  印制油印书的工艺方法有三种。第一种是用毛笔蘸稀酸书写字画于涂有胶膜的纸基上,蚀去胶膜,露出纤维微孔,然后进行油印,称“真笔版”;第二种是用铁笔写字,刮去纸基上的蜡层,形成微孔,然后进行油印,称“铁笔蜡纸油印”;第三种是用打字机字键锤击纸基蜡层,形成微孔,然后油印,称“打字蜡纸油印”。

  上面三种油印的技法,第一种于几十年前几近绝迹,而后两种的绝迹只是近十来年的情形,油印书终于被电脑打字和复印机所替代,退出了印刷史的舞台,失去了实际用处,仅存收藏价值了。

  收集油印书以“真笔版”最为可珍,因其绝迹较早,流传甚少,尤其是用真笔印制的漫画、传单等宣传品更为稀见,是油印品中的镇库之物。“铁笔蜡纸油印”最易辨识,许多人早年间还亲手操持过油印,故留有深刻印象。铁笔版不同于打字版,后者的字型整齐划一,缺少书法韵美,而使用铁笔者,各有各的笔迹,或楷或行,龙飞凤舞,蛛爬蛇行,却都能展现硬笔书法独具的艺术感染力。有行家称:“有的刻钢版高手一式整齐挺拔的仿宋字体,分栏的八开小报,令人爱不释手,惜多佚失。”还有藏家回忆:“其中一位刘少卿,刻写得最棒,像蚂蚁那样的小字,一笔不苟,整整齐齐。”另一位收藏油印书颇丰的前辈,直接描述油印书的精妙,“《一二九师与晋冀鲁豫边区》,小三十二开本,竖行,蓝油墨印。每面二十二行,每行三十字,共四十四页,是抗战后期东江出版社出版的。此书刻印精良,仿宋体字大小均匀,印刷清晰。书名用红色,以杏黄色细线作封面装饰。”他还说:“毫不夸张地讲,到了今天,凡我革命根据地油印书刊,还有国统区的地下油印书刊,都可以被当作革命文物来看待了。”

  市面上较常见的油印书,大都是旧书店、藏书楼自印自用的藏书目录,印制精细,又属非卖品,也具相当的收藏价值。那些不够开印数的私家著述,苦于出版无门,干脆下功夫搞个油印书自得自娱,如果印制精良,也值得搜求。总而言之,油印书并非是旁门左道的藏书专题,有心者不妨下一番寻觅搜求之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