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防务短评:数度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的两弹元勋们

 苏北税官 2014-01-11

获2013年度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张存浩(左)和程开甲(右)院士

凤凰军事 防务短评 1月10日

2013年度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颁布,物理化学家张存浩和两弹元勋、核物理学家程开甲共同获奖。

程开甲院士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开拓者,中国核武器试验事业的创始人之一。他在国内第一个计算出原子弹爆炸的弹心温度和压力。他对原子弹内爆机理的研究解决了原子弹研制的关键问题。众所周知,原子弹的爆炸方式只有两种:一种是较简单的枪法原理,而另一种是对技术水平要求极高的内爆法原理。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就是一颗采用内爆法原理的铀弹。程开甲院士创建了核试验研究所,为中国的原子弹、氢弹和导弹核武器的研制和改进奠定了基础。他是核试验总体技术的设计者,创立了中国自己的系统核爆及其效应理论,为中国核武器应用奠定了基础。

1944年,程开甲院士在浙江大学完成了题为《弱相互作用需要205个质子质量的介子》的论文,但因当时的物理学权威狄拉克(狄拉克方程的提出者,正确预言了正电子的存在)回信“目前不需要更多的新基本粒子”而未发表。然而1979年美国科学家格拉肖、温伯格、巴基斯坦科学家萨拉姆因提出亚原子粒子的弱作用的电磁作用的统一理论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在他们关键试验中获得的新粒子质量与程开甲当年的计算值基本一致。因此程开甲遗憾的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

遭遇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这一憾事的中国两弹元勋并非程开甲一人,王淦昌院士也有同样的遭遇。

王淦昌院士被誉为“中国的原子弹之父”和“中国核武器之父”。早在1930年,德国物理学家波特用α粒子轰击铍原子核所产生了很强的辐射,年仅23岁的王淦昌提出用云雾室来探测这种辐射的试验方法。他两次向自己的导师,有“柏林大学的居里夫人”之称的迈特内提出这个试验方法。但是这位在国际物理学界享有盛誉的女科学家并不同意:“为什么要重复别人的试验呢?”2年后,英国物理学家查德威克用与王淦昌所提出的方法在这种强烈的辐射中发现了中子并因此获得1935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王淦昌院士因此也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迈特内得知后曾经沮丧地对王淦昌说:“这是运气问题。”

王淦昌的“运气问题”还不仅是一次。王淦昌回国后曾于1941年发表一篇短文:《关于探测中微子的建议》。此文立刻被美国权威物理学杂志《物理评论》刊表并引起学界极大重视。他期望自己的学生和助手沿着自己的思路做下去成为中国第一位诺奖获得者,但是命运却一再和他开玩笑。直到40年后的1995年,美国科学家F·莱茵斯以发现中微子而获得诺贝尔奖。

在原子物理这个飞速发展的前沿学科,中国科学家与世界上的其他同行在智慧和勤劳上没有任何差距,但受限于科研条件的简陋和其他各种限制,几次三番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随着中国科研投入的不断加大,研究设施的不断完善,也许我们在不久的未来就能看到中国人站在诺贝尔奖台上:靠中国自己的科研条件。(凤凰军事 防务短评 铭锋)

1 2 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