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四合院

 笑熬浆糊糊 2014-01-11

 

元大都奠定了北京棋盘形的格局,元大都北城墙设有两座城门,其余三面城墙各设三座城门。每座城门内都有一条笔直的干道,两座城门之间,除少数例外,也都加辟干道一条。这些干道纵横交错,连同顺城街在内,全城共有南北干道和东西干道各九条。这些纵横交错的干道,在城市结构中起着不同作用,其中占主导作用的是南北干道,全城次要街道或称胡同,基本沿着南北干道的东西两侧平行排列。干道宽约25米,胡同宽只6~7米。元大都城市街区的排列形式被明清沿承下来,胡同作为北京街区的代表,不但构成了城市交通的基本格局,而且伴随城市历史发展进程成为北京文化的载体。
元朝之前的北京城用“坊墙”来布局的,“坊墙”上有“坊门”,围出每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活区或商业区,用高高的围墙隔离起来,一头扎进去,便像拧成了死疙瘩般沉寂。就像唐朝并不能沿街叫卖,而是有东市和西市,专门买卖商品。到了元朝,忽必烈拆了“坊墙”,用街巷的方式重新规划了北京城。建造居民区以胡同为肌理,排列在两条胡同之间的就是四合院。所谓“四合”,“四”即在东、西、南、北四面盖房子,“合”即将四面房屋围在一起,形成一个院子。看似简单,入住之后方觉其乐融融。
元朝的标准胡同,东西向相隔约70米,从东到西大概用5分钟的时间。一般比较好的四合院都是在胡同中间位置,在胡同的两头(东西称“胡同”,南北称“街”),是提供在四合院中生活的人们日常需要的铺面,比如粮店等。而所有的胡同的巷口相连处就成了南北走向的街,数家店铺相连宛若一条商业街。这是内城的情况,而外城的胡同是嘉庆三十七年才建好的,由于相对形成较晚,所以外城的胡同规制没有那么完整。这些建筑很多不具备四合院的格局,而是前店后厂的商用院落。
目前,四合院保存较完整的,内城以东四一带还比较多,东四从三条到八条保存得比较完整,还是四合院原生态的感觉,过去这一片住的大户比较多,两进院、三进院、四进院者都不少见。
漫步在南罗鼓巷一带,你会发现那或直或曲或宽或窄、排列在胡同两侧的古香古色的街门,以及大小不等装饰各异的门当户对,真是一道别样的风景线。这里也是北京四合院保存最完好的地区之一。
南锣鼓巷59号“洪家大门”,它曾经的主人就是赫赫有名的明末大将,大清开国功臣洪承畴


北京的每个胡同还遍布着戏楼、茶楼,寺庙都如四合院般是四四方方的结构。这方块就像北京的DNA一样,遍布了整个城市,成了北京城的符号,也最大程度地方便着百姓的生活。这些戏楼、茶楼、寺庙就像老北京身上的穴位,把北京城扎活了。
历史闪回
“街道甚直,此端可见彼端。盖其布置,使此城门可望彼城门也。”“全城地面规划有如棋盘,其美善之极,未可宣言!” ——马可·波罗
这让马可·波罗看傻了眼,不可名状的美好便是元朝的北京城,那尽收眼底的繁华像《清明上河图》的气息扑面而来,浓郁的市井气凝聚着最真实的人情味儿。
四合院的建筑特色
提起北京的四合院,人们往往首先想到那些八进九进的官宦富贾们的“深宅大院”。不可否认,王府确实是北京四合院建筑的典型代表。但北京四合院的“根”是那些藏于老城区中未经改造过的窄小胡同里的普通民居。那些小四合院虽然只有一进或两进,但它们却是北京人厚重的历史与鲜明的地域文化的载体之一。




一般来说,正规的四合院都是坐北朝南,基本形制是分居四面的北房(也叫正房)、南房(也叫倒座房)和东、西厢房,四周再围以高墙形成四合,开一个门,大门辟于宅院东南角位置。房间总数一般是北房3间,耳房2间,东、西厢房各3间,南屋不算大门4间,加上大门洞、垂花门共17间。四合院中间的庭院,是四合院布局的中心,也是家庭成员休闲,以及做家务劳动的场所。
依据中国上下尊卑、长幼有序的传统观念,所有的家庭成员,按照自己的辈分住在不同的房间里。祖辈居正房,晚辈居厢房,南房用作书房或客厅。在四合院内,南北中轴线上面的房子最重要。宽大的、朝阳的房子都是当家父母住。虽然俗语说“有钱不住东南房,冬不暖夏不凉”,但是中国封建社会有“左为上”的传统,所以一家的长子都住在东房。
四合院的正房、厢房与垂花门之间,通常都有游廊连接。凡有游廊连接的房子,其前檐都有廊子,在廊子两尽端的山墙部分留有洞口,通向游廊,叫做廊门筒子。游廊是四合院开畅式附属建筑,既可供人行走,躲风避雨,也可休息小坐,观赏院内景致,游廊的彩绘雕饰又为宅院增添了一道风景线,亮丽多彩。大一些的四合院最后一排还设有后罩房,也有的人家在这里盖起楼房,称后罩楼,后罩楼多作小姐的绣楼,给未出阁的女孩子居住。
封建社会还讲究内外有别,所以两进院以上的四合院,一般分为内宅和外宅,由二门——垂花门连接,内宅一般是主人生活起居的地方,外人不得随便出入。旧时人们常说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二门”即指此垂花门。垂花门可以说是四合院建筑的精华,位于四合院的主轴线上,与临街的倒座南房中间那间相对,建筑华丽,有许多非常精美的雕刻,装饰十分讲究,比如在连接两垂柱的部件上的雕饰,题材有“子孙万代”、“岁寒三友”、“玉棠富贵”、“福禄寿禧”等。






四合院虽然规模不同,大小相差悬殊,但都具备基本元素:由四面房屋组成一个庭院,为最普通的四合院,称为一进四合院。两个院落即为两进四合院,三个院落为三进四合院,依此类推,北京大型四合院,如王府,可多达七进、九进院落。
北京四合院的中心庭院从平面上看基本为一个正方形,其他地区的民居有些就不是这样。譬如山西、陕西一带的四合院民居,院落是一个南北长而东西窄的纵长方形,而四川等地的四合院,庭院又多为东西长而南北窄的横长方形。
其次,北京四合院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房方向的房屋各自独立,东西厢房与正房、倒座的建筑本身并不连接,而且正房、厢房、倒座等所有房屋都为一层,没有楼房,连接这些房屋的只是转角处的游廊。这样,北京四合院从空中鸟瞰,就像是四座小盒子围合一个院落。北京四合院是名符其实的院,宽敞开阔,阳光充足,视野广大。而南方许多地区的四合院,四面的房屋多为楼房,而且在庭院的四个拐角处,房屋相连,东西、南北四面房屋并不独立存在了。所以南方人将庭院称为“天井”,可见江南庭院之小,有如一“井”,难免使人顾名思义,联想到“坐井观天”的成语。

走进四合院 开启北京文明的盒子
四合院中除大门与外界相通之外,一般都不对外开窗户,即使开窗户也只有南房为了采光,在南墙上离地很高的地方开小窗。因此,只要关上大门,外面的人看不到院子里,四合院内便自成天下,具有很强的私密性。在小院里,四面房门都开向院落,一家人和美相亲过着日子,与世无争。宽敞的院落里还可植树栽花,饲鸟养鱼,叠石迭景,尽享大自然的美好。可以说,四合院是在历史的洪流中,在动荡的社会风云里,北京人所寻觅到的一个安详恬静的安乐窝。一代代的北京人就在这数也数不清的大大小小的四合院中度过了漫长的岁月。
历史闪回
盛夏,一个院门关住了所有的燥热。院中粗壮枣树已有好几十岁,繁茂的枝叶伸展开来盖住了小半个院子。阳光从斑驳的树叶中乜斜下来,竟也滤去了那满身的暑气。
老爷子闲坐在四合院中,眼微闭,手摇大蒲扇,不时端起小茶壶喝上一口。鸟笼中的百灵叫得正欢,正房门前青花瓷的大鱼缸中鱼儿游得畅快。好一幅悠然自得的画面,曾是在每个老北京的四合院中都铺展开的长卷。
老北京给了如此多的人生活的机会,看似非常拥挤。但只要你关上四合院院门,便会回归到一种私密的空间。从街市中的喧嚣穿过胡同的热闹,逐渐到四合院中的宁静,心中的归宿感会慢慢增强,理直气壮地走到院中,便有种“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坦然和美好。
“天棚鱼缸石榴树、老爷肥狗胖丫头”。—— 著名作家老舍,对四合院生活的描写应是淋漓尽致。
所说天棚,就是四合院中间百个天井,是一家人活动的空间,一般都搭上木架,下边种上葡萄和紫藤,夏天四合院不通风,非常闷热,一家人在棚下纳凉聊天,可谓一件趣事。所说鱼缸,古时候人们没有什们文化活动,就是花鸟鱼虫,四合院中间摆放个养鱼缸,既可以观赏,又可以防火,这与故宫里的铜缸装水养鱼防火石一个用途。所说的石榴树,就是四合院中间栽一颗石榴树,开花结果,而且石榴果多。象征多子多孙,家业发达,人丁兴旺。也有的人家栽上一颗槐树,所说“院中一颗槐,升官又发财”。那么“老爷”就是家里吃朝庭奉禄的官员,就可以养活一家人。而且这个老爷又善待动物,在他家的狗都吃的很肥;老爷与丫头和睦相处,与人和谐,他家的丫头吃的都很胖。在老舍笔下,把四合院内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人与植物、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和睦、和美都写出来了,让人深思,给人启迪。

又有密度又舒适是全世界城市规划的最高追求,老北京的四合院做到了。老北京的四合院是非常高密度的住宅。一个胡同,连排过去,都是四合院,没有空隙,没有土地上的浪费。1949年,老北京62.5万平方公里的城区住了130万人口,每平方公里有2万多人,而大栅栏地区,每平方公里集中了4万多人。
老北京的四合院不仅是后花园,而且还是很大的后花园,院中一般都种树,较多的是枣树、海棠、石榴树等,从景山上望下去,那真是森林里面盖房子啊。夏天四合院里基本上不用开空调,院里面的树就是最天然的节能系统。 四合院就是这样,让城市和生活都能自自然然地生长。
四合院严格的等级划分
俗话说:“有金抹在脸上”。中国人喜欢讲门面,这一点在北京民居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四合院的大门一般占一间房的面积,构件相当复杂。就以营造名称来说,有门楼、门洞、大门(门扇)、门框、腰枋、塞余板、走马板、门枕、连槛、门槛、门簪、大边、抹头、穿带、门心板、门钹、插关、兽面、门钉、门联等。四合院的大门崐就由这些繁多的零部件组成。大门一般是油黑大门,可加红油黑字的对联。
为了确立封建统治秩序,大约从唐代起,朝廷就明确规定了不同爵位、品级的贵族宅院与大门的形制,这项制度一直延续至清。《清会典事例》中记载顺治初年明确规定,亲王府“基高十尺,正门广五间,启门三”,“均红青油饰,每门金钉六十有三”。郡王府、世子府“基高八尺”,“正门金钉减亲王七分之二”。贝勒府“基高六尺,正门三间,启门一”,“门柱红青油饰”。贝子府“基高二尺”,“启门一”。“公侯以下官民房屋,台阶高一尺”,“柱用素油,门用黑饰”。


朝廷虽然只规定了亲王贵族府第大门的形制,但从公侯以下民居的大门也仍然能看出户主的身份高下。普通四合院大门可分屋宇式与墙垣式两种,屋宇式大门级别要高于墙垣式大门。屋宇式大门依门柱的位置不同又分广亮门、金柱门、蛮子门、如意门。广亮门位于中柱间,大门里外形成面积相等的门洞;金柱门位于金柱间,大门外的门洞小于门里的门洞;蛮子门直接安放在檐柱上,门外没有门洞。这三种大门都为一开间,如意门则不足一间,大门位置与蛮子门相同。这些大门中广亮门级别最高。居住在屋宇式大门中的主人或在朝中为官,或为社会名流,或具富贵钱财。为了显现门第的不同,当官的人家还会在大门框上,顶瓦之下加上两件装饰物叫做“雀替”和“三幅云”。这两件东西本是木结构的部件之一,但它的有无却标明了官民之别。大门门簪之上叫做走马板,那地方恰好是一块横宽竖短的长方形空地,给挂匾创造了条件,于是匾上的字迹就成为宅主身份、职业的介绍。墙垣式大门是四合院中级别最低的,虽然因主人的财力、爱好,也作了简单的修饰,居住在这种四合院的大多是一般百姓。老舍先生在《四世同堂》中所描写的祁家宅院就属于这种院门。
所以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大门不仅是宅院出入之处,大门直接显示了主人的身份、家境以及社会地位,所谓“门第相当”、“门当户对”,就是这个意思。“有身份”的四合院,一般不开大门,旁边有一个小门,也叫门房,来办事的人都要递上自己的帖子,过去称“名赐”,就相当于今天的名片,下人穿过垂花门,呈给在内宅的主人,如果是普通客人,由下人带领引路;如果是重要的客人,主人会命下人开大门迎接。
一些“有身份”的四合院门口还会有抱鼓石和上马石。这两种石头都是有级别的,普通的人家是不允许设这两块石头的。还有四合院的瓦和屋脊也都依据主人身份有着严格的规定,譬如说在清朝时满族人可以用铜瓦,而汉人当了再大的官,也只能用阴阳瓦。当官的屋顶可以是悬山顶,而老百姓的屋顶只能是硬山顶。






北京城旧时就有“东富、西贵、北贫、南贱”的说法,富商多住在东城,达官贵人多住在西城,北城是普通老百姓,而南城住的就是那些行走江湖的打把势卖艺的人了。
说说老北京的院门
院门,是四合院的主要入口,北京人习惯叫它“街门”。在世间一切都急剧变化的今天,已很难以这些街门来判断院主人的等级了。流连于绿树掩映中的街巷,那众多的旧式街门已经成为无声的历史,默默中带给你无边的联想和启迪,就像一位世纪老人,用颤抖的声音向你诉说着早年的故事。
在北京那众多的院门中,大致可以分出这样两类,即屋宇式门和随墙式门。前者有门洞,门占一间屋;后者没门洞,只在墙上开门。细说起来,屋宇式大门又分成王府大门、广亮大门、如意门等;随墙门有小门楼、车门等。
屋宇式大门分为几个等级。
1、王府大门
先说这王府大门。以往对住宅的称谓,《大清会典》中有着明确的规定:凡亲王、郡王、世子、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的住所,均称为“府”。其中,亲王、郡王的住所称王府。至于那些不是凤子龙孙的达官显贵,尽管有封爵,或有尚书、大学士、军机大臣的头衔,他们的住所也不能称“府”,只能称“宅”或“第”。在产权上“府”和“王府”都是皇产,一旦撤掉爵位,就要相应地撤府,以备将来再分他人“宅第”则一般都是私产。
就王府大门来说,亲王府五间,郡王府三间,都是坐北朝南,门前有门罩(设有门窗和墙的房子),过道高出地面。府门东西各有一间角门,均叫阿司门,供人们出入。清代方睿师的《蕉轩随录》中说:外官衙署正门左右各有一门,谓之东角门、西角门,下官参谒,均由角门入也。角门的设置,使大门可以平日关闭,视时视事而开,是为礼仪方面的需要而设的。府门外有石狮、灯柱、拴马桩和辖禾木(古人称行马)等设施。与府门相对的为影壁。如果两座阿司门是东西相对,让人通行的,其中必有一四方大院,因此府门前有石狮一对,故又称此为“狮子院”。凡此格局者,其府门对面则非影壁,而是一排平房,旧为兵丁所住,或回事处等的所在。
王府大门是屋宇式大门中的最高等级。通常有五间三启门和三间一启门两等。这种大门座落在王宅院的中线上,宏伟气派。北京后海北岸的清醇王府(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大门,就是一座五间三启门的屋宇式大门。在封建社会,王府大门的间数、门饰、装修、色彩都是按规制而设的。如,清顺治九年规定亲王府正门广五间,启门三……绿色琉璃瓦……每门金钉六十有三。…··世子府门钉减亲王九分之二,贝勒府规定为正门五间,启门一。位于后海南岸的清恭王府,原是乾隆帝的宠臣和冲的府郎,后来封赐给恭亲王,这座王府的大门是三开间,上复绿色琉璃瓦。
今天,北京的街巷里,还保存着十余处王府,大都是清代建筑,包括五间三启门和三间一启门两种规格的府门。现胡同里留下多为亲王、郡王的府邸多为座北朝南,门前大石狮一对,并配有上下马石、拴马桩和照壁。保存完好的五间三启门王府,如:后海北岸的清醇王府,前海西路北恭王府,安定门内方家胡同的循郡王府,张自忠路的和敬公主府




2、广亮大门
顾名思义,应该是比较宽敞、豁亮的意思。“广亮”的原音是“广梁”,说的是屋顶的大梁很宽广。这种大门一般位于宅院的东南角,一般来说,大门就是倒座中间开辟一间房屋作为门,门扉开在门厅的中柱之间。为了显眼,大门的这一间要比两边的房屋大一些,有自己的山墙,屋顶加高,墀头墙突出,门口比较宽大敞亮,有较高的台基,大门的地面比街道高出三五寸,从四合院出来,有居高临下之势,而进入四合院,有步步登高之感。
广亮大门不及王府大门显赫气派,明、清时期的官高爵显之家多为广亮大门。大门内外有影壁、屏门。门楼高大,大门檐村之下安装雀替、三幅云一类装饰,门头及戗檐上装饰着精美的砖雕图案,显示着主人的身份。文官雕刻为多宝阁、大象等图案或梅、兰,竹,松图案。武官雕刻狮子、海马等图案,有宽阔的大门洞,并设有木制懒凳一对。大门两侧有石雕抱鼓石一对,门楼下有七或九级石台阶,门前放置着一对上马石。门楼右边的倒座儿墙上装配着有三、四个石圈,内有大铁环,名为拴马桩。




3、金柱大门
金柱大门,就是将门框安在金柱上的大门。什么叫金柱呢?作为大门的这间房子最外侧的柱子是檐柱,支持屋脊的叫中柱,位于檐柱和中柱之间的便是金柱。这种大门的过道是门外浅门内深。在规模上,金柱大门显然比广亮大门要小,门也窄,有的只有半开间。其他方面如大门的构造、屋顶、雕饰等,均与广亮大门同。其门洞仅约一步进深,大门道的檐柱上有些装饰,整体上显得比广亮大门轻巧。虽不及广亮大门深邃庄严,仍不失官宦门第的气派,是广亮大门的一种演变形式。




[L]4、蛮子门[/L]
蛮子门最大特点是门扉比金柱大门更往外推了一些,它的门框和门扇装在檐柱的位置上,这样门的气势显然要比前两者要略逊一筹,不过蛮子门过道空间却很大,与一个房间相等,所以很实用,过道内可以放一些东西,属于南方来京的官员或居民喜欢的式样。“蛮子门”是当时北京人对两广及南方偏远地区人员的不尊重的称谓。蛮子门的出现,是因为房主的官品不高,至少不能建广亮大门,索性院门外前推到屋檐下头。


5、如意门
北京中小型四合院采用的大门当中,如意门占着相当大的数量。如意门的门口设在外檐柱间,门口两侧与山墙腿子之间砌砖墙,门口比较窄小,门相上方常装饰雕楼精致的砖花图案,在如意门的门指与两侧砖墙交角处,常做出如意形状的花饰,以寓意吉祥如意,故取名“如意门”。如意门里的住户一般是在政治上地位不高,但却非常殷实富裕的士民阶层。
在老北京,如意门的数量最多,因为这是一般民居用的。由于数量大,所以如意门的形式也多,可繁可简。在等级严格的封建社会,有钱无官的人家,建小门不甘心,要建大门。于是,建成广亮大门的规模,而门却不大。这样一来,既显得与众不同,但又未越制。另外,在门楣上大加雕饰,屋顶上出挑,山墙上有完整的镂花装饰。最高级的用博古、九世同居、狮子绣球、荣华富贵的纹样,中等的用荣华富贵、番草、人物等,而且一般都做成桥或栏杆的样子,显得雍容华贵,又不犯制。
最简单的如意门,只用瓦组成线纹、"五花象眼"等透空的花纹。这种大门的门扇减小,只用两扇门簪,石枕为石墩,而非石鼓,开启灵活。到了民国年间,原有的皇族显贵开始败落,所用宅院陆续出卖。购买这些住宅的新富们为了遮掩,就在原广亮大门的基础上,在门道内砌墙,门道封在大门口内。这种由广亮大门改成的如意门不少。这样的大门,往往在山柱上留下原来装门的槽口痕迹,甚至原有的门不拆,又在外檐下再加一道如意门。


6、墙垣式门
墙垣门 也叫随墙门,其特点是无门洞,顺墙开,只占半间或大半间宽度,院门较窄。它的样式尽管很多,但基本造型大同小异,主要由腿子、门楣、屋面、脊饰等部分组成,一般都比较简单朴素,也有为数不多的豪华小门楼,门指以上遍施砖雕,虽不气派但却十分华丽,显示房主人的富有和虚荣。
[L]小门楼是随墙门中最常见的一种。在风格上仍追求屋宇的效果。它有两堵极短的山墙,有屋顶,上做正脊,两头翘起,檐上装饰着花草砖。所以说,尽管这种形式的院门等级最低,但普通人家也会尽可能地装饰一番。特别是那墙垣式门楼,与房屋无异。用瓦片砌成的串串铜钱式样,更显得新颖别致。《四世同堂》中祁家住的就是这种小门楼,即花墙子门楼。[/L]




四合院◎危房,大杂院 可看见的历史塌了
而现在北京所有的四合院,除去极少特殊人士住的院落外,四合院的“院落”很多已经不存在了。人口密度膨胀造成的私搭乱建使得院落杂乱无章乃至遭到严重破坏。这些沦落成“大杂院”的院落再加上年久失修,实际上已经不适合人们居住。
梁思成在为北京城墙的消逝而泪流满面时,也许不曾想到,几十年后,老北京的第二座城墙 然倒塌了。
老城开发项目几乎破坏了地面以上绝大部分的文物建筑、古树名木。据统计,解放初期曾有着3000多条胡同的北京旧城,如今只剩下千余条胡同。与胡同一起消逝的是老四合院。有数据表明,如今留下的四合院已经不到建国前的1/3。
僧格林沁王府西院北房,满清最后一个彪悍征战的旗人将领


北京市八道湾11号,鲁迅先生写成《阿Q正传》的院落,蔡元培故居,恭王府,这些都是保留下来的四合院,但和被毁灭的四合院数量相比,微乎其微。什刹海、南锣鼓巷、烟袋斜街,这些都是四合院保存得比较完好的胡同,也是因为它们地处北京旧城的保护区内,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四合院要按照规定进行保护。院内设施可以现代化,但是无论是私人维护还是单位使用,已被列入保护范围内的文物保护单位,其原风貌是不能改变的。
其他地方的四合院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很多四合院被拆的理由是危房,1949年之前北京几乎没有危房,危房率只有4.9%,但后来私房进行改造,动员人们把四合院的房子出租出去,在院子里私搭乱建,里三层外三层盖了不知多少地震棚、小平房,把正经的院落的基本布局都罩住了,四合院变成了大杂院。
众多胡同几乎就是一条简陋、粗糙、乏味的胡同,尽管两旁低矮的民居、院墙大多被“胡同灰”粉刷过,但是挤在胡同里的三轮车、自行车、面包车,堆在路边的沙石、晾晒在门口竹竿上的衣裤,依旧显得杂乱无章。而所谓的四合院也大多是挤满棚屋的大杂院,大红的门楼内挤的只剩一条仅可一人通过的小巷。探头望去,门口挂着两大排电表, 多少电表就表示有多少户人家,——都挤在这么一个院里?一个个简陋的棚屋,几乎就像七十二家房客,真让人有点不可思议。有的门口还堆着高高的蜂窝煤。


胡同游如今成了京城的一大卖点,不过感觉起来,那大都跟王府,达官贵人或文化名人的故居有关,如果没点稀奇古怪的轶事,京城的胡同将来可能啥也不是。。。。。。
在这些拆拆修修中,四合院的记忆被打乱了、拆散了,只剩些零星的院落沉寂在北京城中,显得格外的单薄与孤寂。在偌大的北京城中,也从没有一座四合院的博物馆,能让我们完整地体味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艺术,让这些城市的符号留下来,流下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