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点螺楠木雕漆砂砚

 红豆居士 2014-01-11
汇聚扬州工艺三绝——
点螺楠木雕漆砂砚
可与端砚、澄泥砚相媲美

扬州晚报   2014111

    始于汉、盛于清、几度失传的漆砂砚

    漆砂砚,是以一种轻细金刚砂调和适度的色漆髹涂于木制砚上而制成的砚。漆砂砚的历史起源很早,传西汉时,扬州已有生产。1985年2月,邗江县甘泉乡姚庄出土的漆器中便有一件漆砂砚。其后,漆砂砚在历史上的发展并无太多记述,宋朝后曾失传。在清人顾千里所作的《漆砂砚记》里,有根据清代著名漆艺大师卢葵生的回忆而详细记述了其祖父卢映之恢复漆砂砚的过程以及贡献。为了突出漆砂砚的功效和卢映之的贡献,顾千里还列举了端砚和澄泥砚的不足,并得出:“若此漆砂有发墨之乐,无杀笔之苦,庶与彼二上品(端砚、澄泥砚)媲美矣!适当厥时,以济天产之不足,且补人为所未备。宣和遗制为利诚博,然非葵生令祖映之先生精识妙悟,又安能遥续于六百年后如出一手哉!”可谓是盛赞有加。同时也道出了卢映之所制漆砂砚对后世的影响之大。金农曾为漆砂砚作铭道:“恒河沙,沮园漆,髹而成,研同金石,既寿其年,且轻其质,子孙宝之传奕奕。”

    这种工艺发展到卢葵生时期,更是声名远播。《桥西杂记》谓:“漆砂砚以扬州卢葵生家所制为最精……凡文玩诸事,无不以漆砂为之。制造既良,雕刻山水花鸟之文,悉臻妍巧。”因质量好、受追捧,社会上还出现了假冒的卢家漆砂砚,以至于卢葵生不得不在作品中夹带防伪标签,如赵元方先生收藏的嵌梅花纹漆砚楠木匣活屉夹层内就有漆砂砚仿单。文大致为:“其砚全以砂漆制法得宜,方能传久下墨。创自先祖,迄今一百一十余年,并无他人仿制。近有市卖者,假冒不得其法,未能漆砂经久。倘蒙赏鉴,须认明研记、图章、住址不误。住扬州钞关门埂子街达士巷南首。古榆书屋卢氏。”可惜,随着晚清扬州经济的衰退,该工艺再度失传。

    汇聚扬州工艺三绝的现代漆砂砚

    上世纪七十年代,扬州漆器厂根据历史上卢葵生漆砂砚的记述,经过多方查找,终于研制恢复了该工艺。目前扬州的漆砂砚主要以“点螺楠木雕漆砂砚”的形式出现,融合了扬州著名的点螺工艺和名贵材料金丝楠木,被称为是汇聚扬州工艺三绝的代表之作。         

    回顾早期的漆砂砚作品,可以看出,无论是从造型还是从稿面,相对都是比较简单的。而到了后期,点螺工艺和木雕所占比重有所加大,且作品的比例也不断扩大,漆砂砚开始向实用品到艺术欣赏品和藏品的方向发展。

    著名画家亚明曾对制作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泰山览胜》漆砂砚评价说:“《泰山览胜》漆砂砚是中国美学的两大因素:富丽堂皇、错彩镂金、清疏淡雅、芙蓉出水的完美统一和结合,是美的享受。”1986年9月,国家文物研究所研究员、著名学者王世襄先生看了这件漆砂砚后,非常高兴地写下了这样一首诗:“岱岳松云映眼明,夜光彩贝缀来轻。才疏恨少如椽笔,试此砚凹墨一泓。”并记云:“扬州漆器厂精制点螺漆砂砚,大如磐石,亘古未有,口占一绝,以志欣喜。丙寅七月畅安王世襄。”各位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不仅确立了新恢复的扬州漆砂砚的实用和艺术价值,同时也给予了扬州点螺漆砂砚以更大的社会影响力,使得其在随后的发展中一直处于高端工艺品的定位上。

    扬州漆砂砚的代表作

    点螺楠木雕《大涤草堂》漆砂砚,创作于1983年。作品取材于清初画家石涛(大涤子)晚年于扬州所构草堂之故事创作而成。砚身取古金丝楠木雕琢而成。以盘根错节、虬枝苍劲的古树为主体,树后数丛篁竹,草堂立于池塘之边。刀法玲珑剔透,其艺术构思之巧、技艺之高超令人叫绝。1987年被作为国家珍品收藏在中国工艺美术馆。

    点螺楠木雕《泰山览胜》漆砂砚,创作于1984年。由已故著名国画家卢星堂设计。作品以气势雄伟的泰山风光为题材。其中砚身采用整块的金丝楠木雕刻而成。砚盖采用点螺工艺制作,以苍松迎客为主题,镶嵌著名诗人杜甫所作《望岳》点题。作品创作历时一年零两个月,用工日达3000多个。

    点螺《灵峰揖秀》漆砂砚,创作于1990年。作品取景于雄奇美丽的雁荡风光,诗书画并茂。著名国画家亚明先生为之题词:“四壁岩花开太古,一行雁字写春秋”。

    点螺楠木雕《青溪渔乐》漆砂砚,创作于2007年。作品表现的是渔翁垂钓的场景。该作品曾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优秀奖。

    点螺楠木雕《绿荫幽居》漆砂砚,创作于2010年。作品描绘了一幅意境清幽的人居环境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场景。点螺砚面描绘了湖山胜景之下,小桥流水人家的淡雅场景,是扬州漆器厂目前最大的一件楠木雕漆砂砚作品。该作品曾荣获2010年度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的金奖。

    孙卫华 文/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